陈忠孝
概念教学是高中化学教学的基础,难度高,加上概念内容枯燥、乏味、抽象,与学生的生活相距甚远,这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要让学生深刻理解概念,需要根据不同概念内容来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本文针对高中化学的概念教学创新方法进行阐述。
化学这门学科是基于实验为基础产生的一门学科,研究的是微观、宏观的转化问题,化学概念是化学知识中的化学现象、化学符号、化学反应等。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是一个难点,也是重点,要让学生掌握概念,需要从教学方法来着手,应用创新化的教学方法提高概念教学质量。
1高中化学概念的特点分析
概念是化学教学的根基,也是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具有几个显著特征:
1.1抽象性:
概念反映的是物质的共同属性,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剥离而出,非常抽象,仅仅依靠表面的阐述,学生很难深入理解概念,鉴于概念的抽象性,在授课时,需要结合模型、教具、实验、幻灯片、动画等方式,用生动、形象的方式来呈现概念内容。
1.2阶段性:
化学概念学习具有阶段性特征,是由表及里的过程,在化学概念教学中,要注意过渡、衔接,采取有效的方式来降低概念的教学难度,通过新旧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
1.3系统性:
化学概念往往不是独立存在的,概念之间经常存在联系,在概念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弄清楚不同概念的联系,通过对比、分析的方式来学习概念,找到异同点,通过旧概念来学习新概念,不断积累,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发展。
2高中化学的概念教学的创新
2.1重点分析概念字词
每一个化学概念,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都经过了反复的推敲、论证,其中的字、词都有其特殊含义,内涵丰富。为了帮助学生对概念内容产生深刻理解,需要以学生现有的思维能力出发,了解他们的学习经验,在讲解概念时,要讲清楚其中的每一个字和词,引导学生通过训练来掌握概念本质。如,在关于“化合物”“单质”概念的授课时,要将重点放在其中的“纯净物”上,因为不管是单质,还是化合物,首先,都是纯净物,再以此为基础根据其元素种类、组成来讲解,如果学生不了解这个关键点,他们在后续学习、解题时,就很容易混淆。在授课时,要耐心、细致的为学生讲解、引导,帮助他们区分概念的异同和联系,让学生能产生深入理解。
2.2利用模型来开展教学
高中化学概念知识教学难度较高,其中,有的概念内容抽象、乏味,直接讲解,学生理解起来难度非常高。针对这类难度较高的概念知识,即可通过模型来讲解,模型的引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概念抽象性,让概念的教学变得更加直观、具体,实践显示,通过模型,可以弥补传统概念讲解方式的不足,特别是针对某些微观概念,学生很难进行直接观察,也无法通过实验来掌握。此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分析和理解,可以制作多媒体课件,利用动画、模型的方式来展现概念,模拟概念的生成过程,这比起传统的讲解方式,教学手段更加直观、生动,在学生看到相关知识时,就能够第一时间将其与自己所学的概念联系起来,这是帮助学生突破难点、重点内容的有效途径。
2.3合理应用归纳与引导法
要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内容,要让他们做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概念的形成也是思维发展的产物,为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概念,还要让他们参与的概念的生成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在化学学科中的概念知识,大多是在实验、论证基础上产生,通过反复、推敲来确定。在概念教学中,要为学生呈现足够的感性材料,鼓励他们观察、分析,自己来找出其中的共性,进行归纳、总结,充分体现出概念的生成過程,通过该种方式,发挥出学生在概念学习中的主体性。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学生能够联系已有概念来夯实基础知识,区分出不同概念的联系,这是一个很好的思维训练过程,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广度和学习深度,让他们做到融会贯通。
2.4引入生活化的知识内容
在高中化学教材中,概念都是用专业的语言来陈述,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引入生活化的内容,让学生联系生活来弄清楚概念来源,观察化学反应式形式,通过这种形象、直观的方式,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成效。如,在关于“焰色反应”内容的教学上,即可联系“生活中的烟花”来为学生讲解,并用多媒体来播放烟花视频,让学生思考,这些烟花都是怎样产生的,再应用氯化钾、氯化钠、镁条等碱金属来进行实验,让学生对概念有深刻的理解。
3结语
概念是高中化学中的教学难点和重点,抓住概念的核心内涵,学生必须对定义的严密性有清楚的认识,这种认识的获得,必须建立在学生对概念的定义作深入思考辨析的基础之上。在新课程改革标准下,需要从以往单一的教转化为师生共同探究的学习,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概念教学中,要创新方法,通过科学的方式激发出学生对概念内容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概念的形成过程,养成科学的态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