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语婷 杜嘉铭 许加祺
自2017年“两光之争”以来,社会企业已经成为了时下最受人看好的社会组织形式,传统的非营利组织也急需完成由“外部输血”到“自我造血”的可持续化转型。因此,研究传统非营利组织的商业化转型案例从而为更多非营利组织提供可参考的经验与指导是如今公益界的重要任务。
阳光书屋的紧扣时代脉搏,集教育,互联网,公益与一体,有着成功的商业化转型经验,是市面上第一家孵化出融资近3亿公司的非营利组织。针对阳光书屋商业化转型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个方面:研究背景概括,组织现状概述,对比研究结论。
一、研究背景概括
社会企业的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的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推出的社会企业家技能培训项目中,2004年这一概念才引入国内,因而对社会企业组织领域的研究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都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多研究都致力于定义社会企业。维基百科中是这样诠释的:“A social enterprise is an organization that applies commercial strategies to maximize improvements in financial,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well-being—this may include maximizing social impact alongside profits for external shareholders.”(社会企业是一种运用商业策略来最大限度地改善财务、社会和环境状况的组织——这可能包括在为外部股东带来利润的同时最大化社会影响。)英国社会企业联盟(The Social Enterprise Coalition)为社会企业提供了一个更為简单的定义:"运用商业手段,实现社会目的"。
马云说:“哪里有社会痛点,哪里就有商机。”对社企来说,这个社会问题本身就是一个商业机会,一个市场,通过运用创新的商业模式有效的解决社会问题,不仅使处于社会问题中的弱势群体受益,也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利润以达到自我造血光合作用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创造更多社会价值和社会影响力,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
近年来,社会企业在我国也在蓬勃发展,且日益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2012年我国社会企业报告》显示,我国社会企业形态中有66%为工商企业、20%为社会组织,还有14%并未登记。据罗兰·贝格国际管理咨询公司统计,截至2012年底,我国社会企业总数近2000家;2018年,我国社会企业数量预计将达到5000家。
我国的社会企业也在各个领域全面开花,拿首届中国社会企业奖获奖企业来说,社会企业散布在教育、环境、养老健康、扶贫、互联网+、金融,农业和助残等众多领域当中。这些将社会责任放在公司首要目标的企业无一不是社会企业的典范,而更加规范的社会企业认证以及政策优惠也成为了时代的呼声。
二、组织现状概述
阳光书屋乡村信息化教育行动是一个基于平板电脑“晓书”为欠发达地区学生提供优质课内外学习软件和资源的公益教育计划,2012年在北京市民政局正式注册为民办非企业单位。目前旗下拥有阳光盒子和洋葱数学两家主要机构,其中阳光盒子的影响力为阳光书屋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公益行业的肯定奠定了基础,目前阳光书屋所获得的荣誉有GSVC全球社会企业创新大赛中国赛区第一名,GMIC全球移动互联网移动价值峰会最突出公益事业贡献奖。2017年阳光书屋乡村信息化公益发展中心收入达到2,570,768元,其中89%的收入来自于组织自营收入。
阳光书屋在初期面临了两大问题:资金的可持续性和缺乏系统性学习软件。在为乡村学校提供了基础的课程与设备后,阳光书屋开始思考成立一个系统化在线学习平台来使城市和乡村教育接轨并为阳光书屋对乡村教育的捐赠来源可持续化。2013年,由阳光书屋孵化的洋葱数学正式上线并成为了目前最大的在线辅导平台。乡村的学校教师不仅可以无偿使用洋葱数学平台的各类型课程,还会收到由阳光盒子提供的智能硬件“晓书”来提升教学质量。洋葱数学产生的利润也会通过阳光书屋的整合向阳光盒子进行财务上的援助,从而做到“光合作用”,助力乡村幼儿教育的“最后一公里”来实现长远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对比研究结论
通过与市面上其他社会企业可持续性发展模式进行对比,非营利组织完成“输血”到“造血”主要有两种实现形式,这两种形式各有利弊,社会舆论的压力也不尽相同,各个组织仍需要针对自身情况作出选择。
(1)先公益后商业
先公益后商业是适合于大多数现有的成熟非营利组织商业化转型的运行模式,通过在公益领域资源积累与开拓视野,熟知社会痛点,了解市场需求从而孵化出一个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商业化模型。有非营利组织的商业组织还往往有着低廉的价格与质量较好的产品来为其市场竞争背书。阳光书屋在孵化洋葱数学时虽然已经熟知市场缺口,但在前期为洋葱数学整合资源发布全面的课程时依然是极具痛苦的商业化转型过程。先公益后商业的模式要求非营利组织具有长远的时间规划,能坚持做到从无到有,从0到1的创业过程。同时,由于非营利组织的特殊性,孵化商业组织会面临被人质疑忘记“初心”而投入市场化的浪潮中。
(2)公益商业并行
大多数初创非营利组织会选择以公益与商业并行的模式实现组织资金的可持续性。以社会组织中南屋为例,创始人黄鸿翔在成立中南屋之前作为一名国际生申请哥伦比亚大学的公共管理硕士,也参与了哥伦比亚大学针对非洲的调研认识到了野生动物保护问题的重要性。毕业后,他成立了中南屋通过为国际的青年学生提供调研的机会与指导,在提升学生申请背景与对野保问题的积极性的同时,切实的为第三世界国家野生动物保护问题作出贡献。此类非营利组织以教育背景居多,社会舆论常常会错误定位此类组织为为留学生提升背景,从而帮助他们申请更好的学校的留学中介。事实上,这类非营利组织可以有效的集公益商业于一身,通过商业的手段达到公益的目的。但由于初创型非营利组织在一定程度上缺少市场敏感性,不能很好的把握问题痛点或提供的解决方案不具有很强的竞争力,组织管理层会面临内部与外部双重的压力,使组织举步维艰。
非营利组织商业化并非一剂万能良药。但在中国企业CSR责任还未得到充分有效重视,公民普遍捐赠行为没有成为约定俗成的习惯的中国,肩负了CSR责任和保证组织项目收入具有可持续性的非营利组织想要实现社会影响力的最大化和组织更加长久的运营维持,从单纯的非营利机构走向商业化的可持续道路的确不失为一条光明大道。
参考文献:
[1] 徐永光.公益向右 商业向左——社会企业与社会影响力投资.中信出版社.2017
基金项目:
本文系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可持续发展理论视角下的公益组织商业化反哺运营模式研究——以互联网类公益组织阳光书屋为例”项目编号:201910200070。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