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历史事件可视化表达研究与实践

2019-09-10 07:46伏祥州张忠豪李树森陆嘉何龙
人物画报 2019年2期

伏祥州 张忠豪 李树森 陆嘉 何龙

摘 要:目前,现有战争历史事件可视化的表示方法比较落后,具体表现单一、时间信息表达缺乏等等,研究对象为战争历史事件,根据资料分析出当时的特点以及组成;利用这些基础因素探讨战争历史事件的可视化。本文通过战争历史事件的概念和特点以及战争历史事件可视化策略,论述了可视化实例,希望为其提供一些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战争历史事件;可视化原则;可视化方法

引言:目前,有关于战争历史事件的记录资料很多,大多以文字、图片、录像为主,可视化的勞动成果很少,主要是因为对这方面的研究甚少,导致现如今局面,且存在以下问题:1、采用动线法、定位符号法、传统地图法等手段,表示手法局限,不能很好地表达历史战争和空间变化;2、侧重点集中,例如对某次战争发生的时间、地点、路线重点表达,并没有对其中参与人员、兵力进行过多表述,不能突出主题;3、战争历史事件可视化设计单一,大多以制图角度靠近,对综合认知的强调过少,同时缺少了用户的体验感,影响了历史事件多维度的展现。

一、战争历史事件的概念和特点

(一)战争历史事件的概念

所谓战争历史事件可由以下几点因素构成:时间、地点、人物、军队类型、兵力、武器等等,以及发展过程的其他要素,通过这些基础条件进行可视化具有以下优势:全方位、多维度的表达历史事件[1]。

(二)战争历史事件的特点

战争历史事件其特点由以下三个因素构成:5W+1H、时空跨度大、以时间为顺序组织事件,突出时间要素的重要性。

首先来说5W+1H,其中的w也就是英文中的who(谁)、what(什么)、where(哪里)、when(时候)、why(为什么);1H为how(如何)。

时间跨度大,历史事件的发生是在时间和空间内发展的,两者密不可分。由于战争的发生在周期上较长,而且活动范围广,会选择在重点阶段进行可视化。另外,战争事件都富含不同因素,在表达上要体现重视性。

以时间为顺序组织事件,突出时间要素的重要性,现阶段对事件的空间环境关注大于时间信息,这样是万万不可的,虽然两者同样重要,但要分清侧重点,毕竟是随着时间的变化才导致了空间的变化。

二、战争历史事件可视化策略

(一)战争历史事件可视化方法

这里指的战争历史事件可视化为以下几个方法:时间信息的可视化、空间信息的可视化、人物、属性、事件过程的可视化。

首先是时间的可视化,顾名思义就是有关时间的描述,例如:秒、时、分、日、月、年等等,有线性时间和周期时间。像日、月、年属于线性时间,使用时间轴表达;另一种是动画交互的方式,这种方式更人性化,让读者有思考的空间。

其次是空间的可视化,主要使用的是点、线、面形式,其中的点,是人物运动经过的一些代表性建筑物,可用点表述;线,就是人物在移动的过程,也可称为“轨迹”;面,描述的是区域。

最后是人物、属性、事件过程的可视化,其中人物和属性属于一种视觉变量,也就是军队的类型和使用的武器,然后利用柱状图统计,将人物和时间表述清楚。另一方面是关于事件的,将空间位置、时间、事件之间连接起来,便可以明了其中的变化。

三、战争历史事件可视化实例

(一)数据获取

有关数据的获取必须以“全面、准确、真实”为标准,然后收集有关长征历史事件的信息。

底图数据。所谓底图数据就是有关于行政和地形的一些数据,可到专业网站寻找。

长征历史事件专题数据。包括上文中讲到的时间、地点、人物、数量、起因、经过。结果等等,通过网站便可以找到,但要注意真实性(像文献、书籍、论文等等)。

(二)数据处理

长征历史事件的记载资料甚多,其中不乏存在错误、重复、残缺的信息;而且数据的来源不同,所涉及到的标准可能有所偏差。因此,在进行可视化设计之前,要对收集到的信息再次核查。

1.长征历史事件的表达要明确化、体系化。为了实现用户的观看,以及对事件的全面认知,因此所设计的方案要精准分类,像时间、地点、人物、属性等要合理安排。

2.以时间序列筛选和组织事件的数据。重点在时间的表达,以中国工农红军为重点(1933—1936)。

3.数据清理和变换。向上文中提到的重复数据直接删除;缺失的地方进行填补;对标准不一的地方变换尺度,例如以“天”为准。

(三)长征历史事件可视化实现

本文提到的长征历史事件阶段,在跨度上、空间上比较广泛,足迹遍布了半个中国。

1.时间轴用时针变换的方式展现,满足均匀;用箭头表示人物行动的轨迹,由于涉及军队较多,可用不同颜色的形状表示,增加颜色深化的方式,来提升视觉的刺激感,是轨迹更加灵活、形象。

2.重要事件发生的地点、时间轴、事件联系,用户可以通过多维度的形式观察事件的发生,像不同时间和不同地点所发生战争,或者是两个事件可以综合观看;还有柱状图和时间轴的结合,可以直接观看红军的在战争中的变化,例如属性的变化、人物的变化,在过草地期间人物数量的减少就可以体会到当时情形的艰辛。

3.色彩在事件表达中还能引导用户感情,传达隐形情绪。我国战争史上的长征时间蕴含丰富的革命精神,总体的表达可用鲜艳的颜色,例如:红一方面军的变化用橘黄色;苏联作为背景可使用淡橘色,设置成可透明状;长征起始点用中国红和五角星点缀;图面装饰可用冷淡色表达,为人们传达一种艰苦的感觉,从而引导情感的投入。

结束语:综上所述,是对战争历史事件可视化表达研究与实践的简要论述。文中使用长征事件作为可视化的实例,是因为此次战争的精神是激发民主团结的一种手段,可以看出当时红军过草地时所经历的的折磨,以及爱国的精神。

参考文献:

[1]王加胜,李满春,刘永学,张荷霞,汪业成,成王玉.南沙群岛历史事件时空演化的可视化表达[J].地理科学,2015:97-103.

广西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