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莉军
摘 要:戏曲是我国传统艺术文化的构成,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实现文化传承发展,本身就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因此将传统戏曲与群众文化结合,探索多元化群众文化建设的途径,实现戏曲的传承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传统戏曲;群众文化;结合
引言: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完成传统文化继承与发扬的目标,实现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最终目的,能完成戏曲传承,热爱艺术文化的群众组织到一起,为群众文化发展贡献力量。现如今基层文化工作者,结合当今社会发展情况,做传统戏曲文化的宣扬,可以将群众文化视为基础,避免文化活动单一死板,长此以往导致民众的疲惫心理出现。因此可将传统戏曲与群众文化活动有效结合,双方优势互补,突破文化发展问题。
一、传统戏曲与群众结合的积极作用
传统戏曲来自民间,又得益于民间发展条件,因此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现如今戏曲文化在流行音乐创编过程中的应用增多,对传统戏曲剧目开发以及创新有积极作用,戏曲爱好群体逐渐扩大化。传统戏曲与群众文化相结合,让支持群众文化发展的群体,参与到各类实践活动之中。不同地区的群众在戏曲文化方面的需求不同,因此传统戏曲的地域性特点更加显著,不同地域戏曲能展现当地的民风以及人文精神,融入地方传统戏曲的活动,更容易让地方人民所接受。现如今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增加,地方传统戏曲纳入非遗保护名单之中。为保障戏曲文化的发展力,就要以群众文化发展为基础,让更多的人熟知传统文化。现如今以戏曲为核心的群众文化,能够给两者的共同发展奠定基础。
二、传统戏曲与群众文化活动结合的举措
(一)提升戏曲文化专业性
群众文化融入戏曲文化的过程中,要了解地方戏曲文化、活动开展流程的人才要求,对地方群众文化有足够的了解,找到有效地融合措施。避免活动质量、活动效果受到影响。因此政府管理部门,要做好戏曲文化活动的专业团队建设,有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引导,才能有效提升文化队伍,提升活动的质量以及效果。在实践期间做好文化工作者的培训,让他们对地方现存的戏曲文化以及文化传承人有更深层次的了解,明确地方的戏曲表演团队分布情况,确定文化活动实践的具体要求。此时在地方戏曲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过程中,能实现精神文明发展的目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高度确立,发展群众文化的过程中,对戏曲文化有良好认知,提升政府部门的服务意识,组织群众深入了解群众文化的构成。在过程中,专业团队对活动流程、活动内容进行积极有效地引导。
(二)做好资金投入,完成基础建设
为了让更多人有机会了解传统戏曲文化的人物特点、故事情节、演唱技巧、对白含义等等,在表演期间就需要将舞台、服装、道具、音响等设备有高标准的要求。而目前在基础设置建设期间,很多地方将建设重点放置在体育设施之上,而忽略文化活动中心、文化广场等设施的建造。显然政府部门,在这方面的资金投入有限,群众有表演戏曲文化的意识,但是也无从下手,简陋的舞台会影响戏曲文化活动的推进。
因此地方政府部门以及组织管理部门,需要做好资金投入,完善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工作。更好地了解群众诉求,结合现有的设施条件,完成合理的规划与建设,完成文化活动中心、文化广场的有效建设,确保各个阶段的戏曲舞台表演能有序进行。地方组织以及企业单位,也需要与文化管理部门积极合作,最终形成一股合力,获得良好的资金条件。
另外强调戏曲文化活动队伍专业引领戏曲文化活动的有效开展,需要了解地方戏曲文化、熟悉活动开展流程的人才的支持,需要对地方群众文化需求有充分地了解。否则活动的质量与效果就会受到消极影响。对此,笔者认为相关部门应当强调戏曲文化活动队伍专业引领,通过建设高素质的文化队伍保证活动的质量与效果。在此过程中,加强对基层文化工作者的培训,让他们对地方现存戏曲文化及文化传承人有更深层次的了解,明确地方的戏曲表演团队分布,熟悉活动开展具体流程,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与业务能力。同时,强化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让他们站在地方戏曲文化传承与保护、精神文明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高度看待戏曲文化活动,建立他们的服务意识,并组织他们深入到群众中了解群众的需求。在活动中,由专业化队伍对活动流程、活动开展内容与方式进行组织管理。
(三)积极营造戏曲文化活动火热展开的氛围
传统戏曲与群众文化活动相结合的最大问题就是传统戏曲是少数群众所喜爱的文化活动,如何让戏曲文化活动大众化成为当前棘手的问题,广大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受到了不同程度地限制。究其根本原因,主要缺少戏曲文化活动火热开展氛围,舆论宣传有所欠缺,没有使戏曲做到脍炙人口。因此,我们应当充分利用主题车厢、公交车电视、户外电视、微博、抖音、小视频等多样化的现代宣传手段进行宣传,像双十一购物一样营造一个火热的文化氛围,让更多人参与到戏曲文化活动中来。
为了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相关部门应当对戏曲文化活动内容与形式进行创新,这也是戏曲在新时代发展的需求。在内容上,收集、整理本地濒临失传的戏曲剧目,对已经失传的戏曲剧目,通过深入了解相关史料尽可能地对其进行复原,并在保留其文化精髓的基础上进行创编,充分展现戏曲的地方性、趣味性与文化价值。在形式上,开展重点剧目创作、优秀舞台作品表演、创作成果展示、戏曲采风、“我爱戏曲”微视频比赛、“传承戏曲文化”主题展览等活动。
(四)拓展戏曲文化活动空间
群众文化活动是全民性的活动,任何年龄层次的群众都能参与进来。但就戏曲文化活动而言,除了因自小对戏曲耳濡目染而喜欢戏曲的青少年儿童以及中老年群体之外,甚少有其他群体参与戏曲文化活动。笔者认为,相关部门应当拓展戏曲文化活动空间,扩大活动覆盖面,比如开展戏曲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活动。
对于戏曲进校园,可参照北京市某学校的实践经验,该区结合地方实际,以“戏曲进校园‘一十百千万’工程”为主线,以全区中小学在校学生为对象,以十二所试点校为核心,以农村地区学校为重点,全面推进“戏曲进校园”工作。在此過程中,创建了戏曲艺术专家工作室,创编了十部原创校园国剧,开展了百场戏曲文化活动,增强了师生对戏曲艺术的了解和体验,并丰富了师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创新戏曲文化活动内容与形式在继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戏曲传承与创新的矛盾逐渐凸显。老一辈的人喜欢听原汁原味的戏曲,而年轻一辈的人则更加喜欢听经创新改编后的戏曲。二者参与戏曲文化活动的方式也各有不同,前者走进戏曲表演场所参与活动,后者通过新媒体平台参与戏曲文化活动[3]。
参考文献:
[1]陈明.浅谈传统戏曲与群众文化活动的结合[J].戏剧之家,2013(11):48-48.
[2]梁月朝.结合民间传统节庆活动浅谈云安区山区群众文化现状及对策[J].中外交流,2017,000(052):54.
[3]陈明.浅谈传统戏曲与群众文化活动的结合[J].戏剧之家,2013.
红花岗区文化馆,贵州 遵义 56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