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北京东单体育馆内一名正在打篮球的男子突然倒地,心脏骤停,恰巧被同在一馆内打羽毛球的6名协和医院的医生看到,大家边拨打120,边展开抢救,实施心肺复苏。半小時后,男子恢复自主心律,被送往附近医院,最后幸运生还。
一流医院多个科室多名专业的医生同时参与救治,被网友们称为“神仙配置”,被救男子也被称“世界上最幸运的患者”。然而,男子的幸运还在于,体育馆配置了自动体外除颤仪(AED)。
发生心脏骤停,4分钟内给予心肺复苏(CPR),病人存活率为70%~80%,但8分钟时,概率仅10%,超过10分钟,成功率几乎为0。如果心脏骤停发作后最初的3~5分钟实施AED除颤治疗,患者的生存率可高70%以上。此事发生后,不少网友呼吁:是否可以参照“东单模式”,在全国更多公共场所配置“救命神器”AED,并且教会普通人如何使用?
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需要在技术培训和设备上投入。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经过心肺复苏培训合格的公众为1000万,不到全国人口的1%。但另一边,全国心血管疾病患者已接近3亿,心源性猝死的总死亡人数高达54.4万例/年,且仍有上升趋势。相关设备配置和急救培训有必要大力普及。一方面,对公众进行心肺复苏知识普及和AED使用培训,并将之纳入大中小学课程体系;另一方面,按比例在公共场所安装AED。有人大代表曾提议利用5~10年时间,使AED在一线城市达到100台/10万人、新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达到50台/10万人、三线城市达到20台/10万人。
但更关键的是要有法律的支持,即在急救中如果出现意外,施救者应免责。心脏骤停时遇到“神仙配置”的医疗团队毕竟是小概率事件,让更多公共场合配置AED,让更多人懂得正确使用且无后顾之忧地进行施救,才更关键。
(摘自澎湃新闻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