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又到“飞絮时间”。记者4月14日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了解到,由于前期低温天气,今年杨柳飘絮时间较往年有所推迟,约从4月17日起在全市大规模出现。据调查结果显示,全市五环内目前共有杨柳雌株28.4万株,今后将因地施策开展杨柳飞絮精准治理,力争到2020年使杨柳飞絮明显改善。
“杨柳树是增加北京城市绿量、改善生态环境的大功臣,治理杨柳飞絮切忌急功近利,更不能一砍了之。”中国林科院林业研究所研究员张建国告诉记者,杨柳飞絮虽对市民生活有一定影响,但杨柳树作为北京的乡土树种,在生态作用上还是有很多优点,不能因飞絮就否认它们的生态贡献。“杨树高大挺拔,具有很好的遮阴效果,而柳树不但树形婀娜多姿,且冬天落叶晚,春季发芽早,具有良好的景观效果,同时杨柳树还具有释氧固碳,降温增湿、减菌杀菌,吸收有毒有害物质等显著的生态功能。一株胸径20厘米的柳树,一年可以吸收二氧化碳281公斤,释放氧气204公斤,滞尘36公斤。”
因此,北京市园林绿化部门提出了因地施策、集中治理的工作方案。
记者在朝阳区东五环外机场高速治理现場看到,一辆高压喷雾车正对着杨树树冠喷出高压水雾,水滴夹裹着飞絮,落在绿化带中。另一边,园林工人正对一棵高大柳树多余的枝条进行修剪,通过控制花序数量,减少飞絮产生。
另外通过种植一些乡土宿根地被,比如二月兰、苔草等,对裸露地面进行覆盖,可以对杨柳飞絮起到吸附作用。同时,结合一些园林绿化的废弃物,比如将修剪物粉碎后铺撒到地面。飞絮治理还开发了一些新产品,比如在一些重点节点地区把树屑用胶合剂硬化,替代水泥沥青等。
(摘自《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