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2019-09-10 11:16臧远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19年15期
关键词:笔者内容课文

臧远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教学活动由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了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的任务要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变为“教会学生学习”。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大多以直接讲授作为最主要的教学方式,处于教学的主体位置;而学生处于听讲的位置,在教学中的参与度不高,思维的活跃性和积极性也得不到充分的发展。课堂提问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思考,进而提高其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能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符合新课改对教学活动的要求。但目前来说,提问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教师要积极探究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方法,在了解学生学习整体情况的基础上,及时发现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从而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方式,全面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知识水平和综合能力的共同提高。

一、围绕主题进行有效提问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对整节课的教学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是实现教学目标、明确教学主题的重要途径。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的时候,切忌临时起意,提出一些缺乏实质价值的问题。教师在课前要深入地分析和解读课文,找出文章的核心思想和主题内容,在此基础上设计课堂问题,以保证提出的问题切合课文表达的主题,从而正确有效地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许多情况下,小学语文的课文题目就是对全文内容的概括,或者是对核心思想的提炼。教师可以从题目出发,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寻找一个合适的切入点,巧妙地提出问题。例如,在教授《可贵的沉默》这篇课文时,笔者以课文的题目为出发点,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说沉默是可贵的?”接着,笔者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使学生在加深对课文内容印象的同时,得出问题的答案,即这段沉默意味着课文中的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了关爱父母,拥有了一颗感恩的心,所以这段沉默是可贵的。在讲完课文后,笔者模仿课文中的教师向学生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们有谁知道自己爸爸妈妈的生日?”课堂一下子安静了下来,许多学生都低下了头,只有寥寥几个学生举起了手。笔者对这些举手的学生进行了表扬,并鼓励其他学生回家后问一问爸爸妈妈的生日,并牢牢地记在心中,在每年他们生日的时候,给他们准备一份礼物。通过这两个问题,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的感触,准确地把握住了文章的核心思想,同时也领会到课文中的情感和精神,学会了感恩父母、回报父母。

二、抓住内容重复处精心提问

在有些小学课文中,会出现某些词语或句子的重复,这些重复的内容往往是作者对某种思想情感的强调。抓住这些重复的内容,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的核心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教师应该把握住这些重复的内容,并根据这些内容设计问题,从而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提升教学效果。例如,在教授《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时,笔者注意到“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三次,于是笔者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文中三次出现这句话?这种重复的写法有什么好处?”学生们在寻求答案的动机下,认真反复地阅读课文,最终理解了课文中这句话的三次重复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父亲传递给儿子的信念和力量。然后,笔者又进行了拓展性的提问:“你们的爸爸妈妈有没有什么话,是让你记忆特别深刻的?”这个问题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热情,他们纷纷举手发言,如“你一定能做到的”“失败是成功之母”“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探究,学生对课文有了深层次的理解,深刻体会到文中表达的情感。

三、在课文空白处拓展提问

有些小学语文课文中会有空白元素,这些空白元素能够给学生提供回味和想象的余地。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这些空白元素,创造一个思维发散的环境,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思想中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创新、探究的学习方式。例如,《穷人》这篇课文讲述了桑娜和她的丈夫虽然生活很困难,但还是收养了死去邻居西蒙的两个孩子的故事,学生们都被他们的善良所感动。笔者在讲完课文后,向学生提出问题:“请大家想象一下,孩子们、桑娜和她的丈夫以后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这个问题引起了学生们的兴趣,学生们开始主动思考,踊跃发言。有的学生说:“渔夫从此以后每天都能够打到很多鱼,日子逐渐富裕了起来,孩子们后来都有所成就,渔夫和他的妻子桑娜过上了富足快乐的生活。”有的学生说:“渔夫和他妻子的善举传了出去,人们纷纷伸出援手,孩子们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健康地成长起来。”这种开放式的提问,不但丰富了原文的内容,而且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四、提高学生答题的积极性

提问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沟通的过程,不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所以,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应该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分析问题和思考问题。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要适当地加以提示,调整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答案,使其树立自信心。在学生回答完毕后,教师要多使用赞赏性和鼓励性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评价,以提高学生参与提问的积极性。例如,《将相和》一文中蔺相如是最为主要的人物形象,也是这篇课文学习的重点,于是笔者提出:“蔺相如的形象特点有哪些?”并随机抽取了一名学生来回答。这个学生回答得支支吾吾,笔者认识到他对课文的内容还没有足够的了解,于是笔者从课文内容着手,列举了其中蔺相如的行为,引导学生正确地分析问题。在经过思考后,这名学生说出了答案,有“机智”“忠诚”“勇敢”“谦虚”等,笔者对他的回答表示了肯定,并且帶领学生们为他鼓起了掌。笔者利用这种提问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猜你喜欢
笔者内容课文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