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传统媒体转型亟需转变的三大观念

2019-09-10 07:22邹丽丹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9年15期
关键词:传统媒体观念转型

邹丽丹

【摘要】随着新媒体时代帷幕的拉开,大量新媒介技术衍生而出并随之发展,不管是对世界各发达国家来说,还是单就我国而言,传统媒体都正逐渐被新媒体所取代,网络媒体广告收入已超过报纸广告收入占据主导地位,基于此,我国亟待加速推动传统媒体转型,革新媒体观念。

【关键词】传统媒体;观念;转型

据统计,我国2011年年度网络广告市场收入约512亿元,同比2010年增幅达57.3%,市场份额已远超报纸广告454亿元,且不断向着电视广告规模靠拢,截止今日,网络媒体广告收入已远超报纸、电视等广告形式,登居顶峰,占据行业龙头,这也标志着我国已正式步入新媒体发展下的时代大背景,值此之际,笔者自觉,传统媒体要想打破当前桎梏,谋求新的发展前景,追赶新媒体行业发展步伐,必须要加速推动传统媒体转型,革新媒体观念。思路导向出路,观念引领命运,现阶段部分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的认识程度上普遍偏于保守化,且无法有效把握媒体发展时势,使得传统媒体发展步伐一再落后,因此,转型先转念,传统媒体要想实现自身转型过渡,首要目标就是要转变以下三层观念。

1. 行业认知

所谓转变“行业认知”,即由传统媒体业向信息服务业转型。现如今信息技术的飞速跃进,使得信息、文化、传媒亦或是电子商务等各领域产业间的范畴愈趋交融化,行业融合已成必然之势,值此背景下,传媒业务必要将自身从单一化的传统框架拓展为多元化的信息服务体系,而要想实现这一转型,首当其要的就是媒体业要把自身从行业角色内容服务商中解脱出来,逐步过渡为信息服务商。

传统媒体业一贯倡导的是“内容为王”的基本理念,简而言之,就是围绕企业内部为初始点,以自我为中心,采编为导向,全心致力于内容层面的原创,将原创内容定位成核心竞争力,主要扮演内容提供商的基本角色。基于该理念引导下,传统媒体的关注点都投放在内容层面上,此外当中很多内容多为初次采用,极大程度上忽略了媒体产品在设计以及经营管理等层面的影响之效,乃至在内容来源途径上也不予过多关注。而该理念的弊病正是集中表现在“以自我为中心,采编为导向”的核心观念上,致使读者及市场的真实需求呼声被极大淹没,企业定位逐渐偏离正常航向。基于该理念引导下,传统媒体市场收入逐年下滑,其影响力也正被逐渐崛起的新媒体所削弱,此外,值此之期,手机、平板等新媒介终端的衍生,实现了信息服务从内容到产品,再到技术上的有机融合,使得一贯坚持“内容为王”理念的传统媒体市场被一再挤压,发展前景岌岌可危。在信息服务终端已成主流的驱动形势下,传统媒体的“内容为王”观念已不足以支撑该行业在信息服务价值链条中博得利润与头筹。因此,传统媒体转型的关键就在于要清晰把握好自身信息服务也的本质定位,构建“信息服务为王”的基本理念,实现自身由内容提供商向信息服务商角色的有效过渡。

2. 受众和信息的关系

所谓转变“受众和信息的关系”,即由“人与信息相对而立”的基本状态向着“人与信息的相互交融及互动”的全新模式转型。在传统媒体的业务类型中,传统媒体多是充当信息发布人的基本角色而出现,主要承担编采内容、借助发行渠道散布信息的职责,然而受制于传统传播媒介、渠道以及技术等因素的影响,传统媒体同受众彼此间极难达成有效的交互活动。读者与受众互动上的阻滞,也阻碍了媒体在受众及市场动态上的有效把控。基于此,传统媒体务必要将自身发展导向定位于市场及用户,提高新媒介技术利用率,通过或构建可以同读者协调互动的高效平台,以达成互动预期,实现“人与信息的相互交融及互动”的转型目标,只有如此,方能促使传统媒体的产品能切实符合受众需求,增長销量,做到市场导向上的成功转型。

“人与信息相互交融及互动”模式的构建侧重点在于拿捏好用户在整体理念、内容编排、版式设计等层面的客观体验,实现读者及受众互动上的主动性、便捷性及高效性。

第一,整体理念上,传统媒体要自主构建用户、市场两大理念,以用户角度为出发点,全面考量自身产品、工作各层面,竭心尽力,以至臻境。第二,加速网页响应速率。现代化的社会背景加速了人们生活节奏,也挤压了用户所能预留的耐心及忍耐程度,一旦超时则会导致客户大量流损。因此,网页的建立必须要将响应速率放在首要位置。第三,内容、版式的设计务必要贯彻简洁、快捷的基本理念,让读者以最高效的方式找到最有效的信息。第四,产品内容供应要向着多元化发展,将音频、视频等全媒介产品全部纳为供应类型,借此增加读者的可选项,让读者有机会选择更契合自身喜好、品味的的表现形式,此外,相关客户端产品也应如此。第五,充分吸收容纳新技术,借助高科技来模拟场景,给予读者现实般的身心体验。

3. 实现形式

所谓转变“实现形式”,即实现信息的智能匹配,现阶段我们正处于信息过载的时代背景下,泛滥的信息数据已远远覆盖过读者及受众的真实所需,加重了读者及受众在信息海洋中的迷茫感,而传统媒体也正是坠入了信息过载的深渊之中。传统媒体倾其手段实现了信息提供量的不断增长,此外在传播媒介及形式上也借助手机报、客户端、网媒、微博等方法,成功介入到了不同的渠道及终端之中,然而就效果而言,传统媒体长期困扰的盈利模式难题仍未得到改善,最终导致“叫好不叫座”格局现象。在此形式之下,部分传统媒体转型难度不断提升,转型后的市场前景更是迷茫无期,转型信心大大受挫。

那么到底为何传统媒体精心制作的信息内容无法取得读者的认同及消费,归根结底,其症结根源就来源于“信息智能化”时代的推动,新的时代大环境决定了智能化信息占据读者及受众需求的主导地位,只有通过智能化信息的渠道方能实现收费模式的规模化发展,借此来突破信息提供盈利模式的难题。现代社会快节奏生活的影响,使得时间成为最根本制约因素,过于繁多、平庸的信息只会消耗读者的时间,导致读者反感情绪不断上涨,自然也就不愿为信息而付费。因此,在信息过载的趋势背景下,要想有效激发读者及受众付费的根本欲望,就必须要掌握好精准、个性化的读者需求,筛除平庸信息。

智能化精准信息的实现并非易事,其必须要以高品质的信息选择源包围保障,同时还要辅以一定的技术实现信息在读者及受众群间的低成本传播。现阶段,智能化信息构成主要存在以下桎梏:第一,严峻的区域、行业分割形势,使得部分传统媒体难以规模化、集中化发展,影响力薄弱。第二,受同质化因素影响,重复性信息接连涌现,使得信息筛选、提炼工作的难度大为上升。第三,技术路线不够完善。传统媒体在新技术方面的认知相对片面,加之新媒体自身在信息资源占有方面存在的弊病,导致信息源同技术间出现裂痕。此外,部分传统媒体技术手段存在一定滞后性,成本造价也相对偏高,无法构成相关技术路线,而新媒体自身起步较晚,需要一定的时间去完善、成熟。因此,综合以上情况,智能化信息的实现不仅要以造价低、先进化的技术作为保障,同时还要构建一个大规模、高品质的信息平台。

参考文献:

[1]杨利超.传统媒体转型的根本在于观念转型[J].传媒论坛,2018(23).

[2]宋毅君.浅析新媒介技术下传统媒体观念的更新[J].新闻传播,2013(07).

[3]高新.以互联网思维转变传统媒体发展观念[J].传媒,2016(07).

[4]宋园园,刘灿国.转变三种思维 践行三个观念——中小传统媒体融合发展、壮大新媒体传播力量的思考[J].新闻战线,2019(09).

[5]郭全中.传统媒体转型的观念误区研究[J].编辑之友,2013(01).

[6]郭全中.传统媒体转型须破四大观念误区[J].传媒,2013(05).

猜你喜欢
传统媒体观念转型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转型升级
短视频对传统媒体主流价值表达的推动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钓鱼的观念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当观念成为艺术
殷周时期“中”观念的生成演变
新时期旅游转型发展思考
十二星座时间观念排行榜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如何实现融合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