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域下翻转课堂 在小学语文名著阅读中的实践研究

2019-09-10 07:22高琦琳
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 2019年16期
关键词:串联互联网+

高琦琳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在《经典名著·大家名作(译)》丛书序言中说道:“价值观的培养应从阅读开始,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由此可见,回归经典阅读,重塑核心价值素养是大势所趋。同时,重视课外阅读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重要导向。然而就名著阅读的现状而言,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并不高,阅读现状不容乐观。那么如何改变这种被动的阅读现象?如何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积极性?笔者结合当前流行的翻转课堂模式,对如何有效指导名著阅读做了一些初步尝试。

翻转课堂,是新时代互联网背景下衍生出的新型课堂模式。它以学生为中心、自主交互为主线,课前学生根据自主学习任务单,利用资源、工具、平台自主学习,完成“信息传递”。课上相互交流分享,讨论问题,在协同探究学习中实现自我构建,达到“吸收内化”。以往在名著阅读课中,教师总是借助文本脚注和课后名著便览,简单粗略地介绍作者、分析作品、品读人物等,这与真正的文学经典内涵相距甚远。学生不仅听得兴致全无、枯涩难懂,教师讲得也是寡然无味、毫无生趣,更别提激发课后深入阅读的兴趣了。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出现,给名著教学带来了一缕春风。为了在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胃口”,课前,教师应充分利用好微视频资源,利用其富有感染力的音效、生动传神的图像等,改变传统教学的单一模式,消除学生对名著阅读的厌倦,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逐步养成阅读习惯;课中,学生根据自主学习任务单中的任务要求,自我探究,合作学习,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从而彰显翻转课堂的独特魅力。課堂则变成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教师必须高度把握教学重难点,针对学生的疑惑进行分析解答,从而达到一种“醍醐灌顶”的效果;课后,借助网络平台和手机App,摆脱空间、时间的限制,实现学生与名著的深度拥抱。

一、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名著阅读案例分析

下面笔者就以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林冲棒打洪教头》名著教学为例,从课前、课中、课后三方面探析翻转课堂在名著教学中的运用效果。

1.课前“四微引学”,激发浓厚阅读兴趣

伍棠棣在《心理学》一书中指出:“对学科内容本身的兴趣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是特别大的。如果学生对所学的学科本身感兴趣,他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去掌握这方面的知识。”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唤起学生强烈的阅读期待,笔者在名著阅读教学中采用“四微引学”教学法。

“四微引学”即按照翻转课堂模式设计微课、微剧、微音乐和微任务,帮助学生了解名著,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浓厚兴趣。微课主要是对《水浒传》书名的解读,以及历代名人对该书的评价,让学生了解该著作的价值,引起学生的阅读期待,激发学生的认同感。微剧则节选了电视剧《水浒传》中“林冲棒打洪教头”这一情节,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来了解影视作品中塑造的林冲形象,通过语言、动作、场景等初步感知人物鲜明的个性。微音乐呈现电视剧中的经典主题曲《好汉歌》,感受一百零八条好汉的正直善良,“该出手时就出手”的豪迈气魄。微任务即自主学习任务单,是依据学情分析,为达成学习目标而设计的课堂学习活动的载体。它有着明确的学习要求、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等,对学生的学习具有方向指引、方法指导、资源提供等作用,可以激发每一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参与性。

《林冲棒打洪教头》

自主学习任务单

课题: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林冲棒打洪教头》

达成目标:

通过音频示范和自主诵读,熟读课文。

通过品读人物言行,体会人物内心,了解人物鲜明的特点。

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和品味,让学生初步感受古典文学的熏陶,进而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

学习课文,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学习方法建议:

诵读法、查找资料法、批注法、归纳法、练习法。

学习任务:

任务一:与文本对话

1.用心朗读课文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所以老师希望你们在打开课文的时候,也能多读几遍,争取读正确、读流利、读到文章里头去。你是怎么做的呢?我将这篇课文读了  遍,现在已经读得特别(正确 流利 有感情)了!

2.学习生字新词

(1)我会写:把你认为容易写错的字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

(2)我会读:写出下面这些词语中画线字的读音。

押解( )   差人( )

禁军教头( ) 掂量( )

好习枪棒( ) 胸脯( )

还( )了一个“拨草寻蛇”的招式

(3)我会理解:《水浒传》中有不少较难理解的词语,请写出意思。

禁军教头:

流配:

依草附木:

躬身施礼:

差人:

何故厚待:

3.概括课文内容

概括课文内容的主要方法有找中心句、关键词串联、结合文题、段意汇总等。你能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概括本课的主要内容吗?

任务二:与人物对话

1.学习精妙表达。多读几遍课文,用“_____”在文中画出描写林冲语言、动作、神态的词句,感悟林冲是个怎样的人;用“﹏﹏”在文中画出描写洪教头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词句,感悟洪教头是个怎样的人。

2.理解课文。为什么气势汹汹的洪教头会被林冲打倒在地?先想一想,再和小组同学进行交流,最后请小组成员互相评价。

任务三:与作品对话

1.名著遍览。《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作者施耐庵以北宋宋江起义的史料为主要依据,成功塑造了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汉的形象,如宋江、林冲、李逵、武松、鲁智深等。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金圣叹高度评价:“水浒所叙一百零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你最喜欢哪位英雄好汉?原因是什么?

2.《水浒传》中,“打”字出现得不仅仅是这一次,还有很多。如第三回“史大郎夜走华阴县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第十七回“花和尚单打二龙山 青面兽双夺宝珠寺”;第二十三回“横海郡柴进留宾 景阳冈武松打虎”……每一次“打”都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每一个“打”字都打出了英雄风骨,每一个“打”字都打出了大仁大义。你能为我们讲一个这样的故事吗?

同学们,《水浒传》不仅告诉了我们“该出手时就出手”,更向我们传递了“仁义”的思想和敢作敢为的英雄气概,希望大家课外能够走进《水浒传》,你会有更多的收获。

困惑与建议:

在本课的自主学习中,你还有哪些困惑没有解决,期待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呢?对于新授课的流程,你还有什么更好的建议吗?

画思维导图:

借助“四微引学”,你有哪些收获呢?请用喜欢的方式写一写,画一画。

笔者将这些资源传至班级共享群,随时随地查看学生的完成情况,同时采用“阅读银行”的积分制度,激励学生自主完成阅读任务。学生可以根据完成情况赢得阅读币,兑换不同等级的奖品。

2.课中“合作探究”,构建交互阅读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的过程是一个由言语到语境、透过言语寻找语境直觉的过程,是解读作者意图的过程,是把阅读对象当做一种交际媒介,把读物人化的过程。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一系列活动,开展合作探究,内化知识学习,解决质疑问题,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能力,提升学生阅读核心素养。

(1)众说水浒,我来主讲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开展了“众说水浒”的活动,本次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第一轮要求每位学生挑选一位最喜欢的梁山好汉,制作电子小报《我最喜欢的梁山好汉》来大力宣传此次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第二轮课上五分钟以PPT或微拍的形式简述人物及故事情节;第三轮利用电视机投影和电脑开展“一站到底”水浒知识擂台争霸赛。每一轮实行积分赛制,最后统计最终得分,选出最喜欢的梁山好汉。

(2)对比阅读,我当编导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利用网络等现代多媒体工具观看《水浒传》影片,同时阅读名著,记录读书笔记,两者形成对比,找出影视作品和原著的不同之处。让学生自己挑战编导,改编故事,创新故事,最后录制成小视频上传至公共平台。在此过程中,学生对改编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教师适当地引导他们去收集相关资料,如写作背景、作者的写作风格等。通过不断地收集、改编,他们对作品的理解更加深刻了。通过初步的感性对比,学生很容易就会发现,原著文字刻画得更加细腻生动,以此激发学生深入阅读文本的欲望。

3.课后“软件助力”,线上线下互动交流

课后,基于交流中的问题开展合作探究,深化阅读。为了鼓励学生深入探索文本,笔者利用学生喜欢的微信、微博、贴吧等软件,建立班级研读《水浒传》的朋友圈和讨论群,鼓励学生发帖,记录自己的读书心得,互相探讨疑问,提供相关学习资料链接。有的学生甚至将这种方式延伸到四大名著的学习中去,不知不觉在兴趣盎然的阅读中触摸经典,品味经典。在翻转课堂教学过程中,互联网信息技术像是助推器,方便灵活地让学生展示他们对名著阅读的全新解读,实现了阅读交流方式的多元化,由教师的单向推进变为学生对文本的自主“观照”,以及生与生、生与文本之间的自主“对话”。

二、实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名著教学案例的特色创新

1.教学形式信息化

随着创客、微课、翻转课堂、慕课的兴起,传统的教学方式面临着极大的考验。本案例基于学生信息化的需求,以“四微引学”的形式,引导学生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完成名著自主阅读。课前,在班级群中推送学习资源,让生自主选择所需要的学习资源。课上,学生把质疑的问题放到一起,确定有价值的主导问题作为课堂合作探究的“引爆点”。这种新型的翻转方式完全打破了学习的时间、空间限制,把短短的40分钟课堂教学无限辐射到整个学习生活中。

2.教学内容板块化

教学内容的板块化设计体现教学的逻辑性和发展性。课前“四微引学”,激发浓厚阅读兴趣;课中“合作探究”,构建交互阅读方式;课后“软件助力”,线上线下互动交流。每一个过程、每一个模块都为学生提供了清晰的发展方向,明确了学生的发展目标,提升了学生的发展能力。

3.教学活动主体化

人是自我意识与实践能力的主体,主体性是人之为人的最宝贵特征。整个活动无时无刻不凸显出学生的主体性,其中贯穿着看、说、演、评、写、议,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直指教学重难点。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将学生推上舞台,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实现了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合作互动学习的新模式。

4.教学评价多元化

翻转课堂倡导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应由教师、小组成员、家长以及自己共同完成。在自主学习任务单中涉及组员互评、家长评价,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而不是注重结果的片面评价,这样才能让学生学会倾听来自不同地方的声音,从而拓展思维,拓宽思路。为了激励学生自主阅读,笔者通过“阅读银行”的积分制度,让学生全员地、有效地參与到阅读活动中。

“互联网+”时代,触手可及的信息资源扩充了阅读储量,丰富了阅读形式,翻转课堂由此应运而生。它充分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重新构建学习进程,促进学生个性化、交互式阅读,提升学生的阅读核心素养,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了全新境界。翻转课堂在小学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借助互联网技术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为学生树立了终身学习的理念,进而为构建学习型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串联互联网+
纯享夏日
串联知识脉络 巧用动态资源
地铁上的九座城
洛斯警长的终极挑战⑩
轮滑苦与乐
直上云霄之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