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泰国中国高职短期留学生适应性研究及建议

2019-09-10 03:03:24宁伟
学习与科普 2019年29期
关键词:适应性泰国留学生

宁伟

摘 要:本研究以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为例,以问卷和访谈为基础,分析中国高职院校学生在泰国留学期间遇到的适应性问题,并就此类问题提出建议,以采取有效措施使中国留学生调整适应性,完成海外学业。

关键词:高职,留学生,泰国,适应性

1.引言

1.1中国留学生现状

根据CCG发布的《中国留学发展报告》和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18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突破60万,我国继续保持世界最大留学生生源国的地位。与此同时,随着中国-东盟贸易区的建立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持续推进,中国各级各类院校拓宽了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留学通道。

1.2泰国-新兴东南亞留学国家

作为“东盟”的门户国家,泰国有着各方面的优质条件。泰国国际化程度高,文化多元且包容性强,自然地理条件优越,风景旖旎,吸引了全球许多国家人才涌入。其高等教育也有明显优势:泰国高校留学生费用低,对工薪阶层家族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申请手续简便, 许多院校开设国际班,引入国际上优秀师资,用全英文授课,有的专业直接采用国外一流院校原版教材和教学方法。并且,早在2007年,中国教育部与泰国教育部签订了相互承认高等教育学历和学位的协议,中国学生在泰国正规公立或私立学校所取得的学历和学位都能得到中国方面的认可。而且一些知名泰国高校学历在全球教育领域也被广泛认可。因此,许多中国留学生将泰国做为出国学习的重要选项,中国也成为泰国最大的留学生来源国。

因此,中国学生留学选择的国家也从早期的欧美西方发达国家,转为更多元化的选择。留学生的构成也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的高职学生也加入到留学大军的队伍中,其中又以短期留学生的学生居多。

1.3目前研究现状

随着高职学生出国留学的数量不断增加,研究者们对这一群体关注度逐渐上升。和国内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不同,高职留学生来到一种陌生国度学习,面临比国内更多的困难和挑战。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主要是由于不熟悉国外的教育体制、课堂文化、教育理念而造成的教育适应困难,特别是基础较差带来的学业适应。留学生对新的教育环境的适应困难会影响其学业成功和社会适应的满意度。对中国留学生适应新的文化、学习和语言环境时所遇到的学习适应问题的研究对国内高校课程教学实践具有积极的启示。

在现有对中国留学生跨文化能力和适应性的研究中,多数研究者习惯于将中国留学生作为整体来研究,研究的结果往往模糊化、整体化,缺乏针对性和借鉴指导意义。本研究力图扎根实际,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实地考查等方法,获取第一手资料和数据,以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的赴泰留学生为研究对象,试图探析高职类院校学生在适应东南亚国家高校系统时的跨文化能力和适应性问题,并剖析其原因。

2.问卷调查

2.1问卷内容

本次问卷调查通过问卷星在线发放,涵盖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三个批次赴泰国留学的学生,留学时长均为5个月。最终收回有效问卷46份,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对泰国文化,学校学习氛围、环境的适应性,学生认为学校应该如何更好帮助留学生适应本地文化和树立正确的心态,自我调整、留学生应该如何缓解和外国教师的互动压力,学生在学业上应如何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等。

2.2调查对象信息

本次参与问卷调查学生男生12人,女生34人。所学专业商务英语25人,旅游管理8人,国际商务4人,财务管理3人,工商企业管理6人。其中有19人目前还在泰国清迈大学留学,27人已回国。其中大一年级10人,大二年级12人,大三年级24人。

2.3环境适应性问题

该部分问卷总共设计问题12个,包括如下:泰国的高校文化环境、泰国高校的学习氛围、学校的校园环境、教学设施、学习生活节奏、泰国高校的日常管理服务效率、泰国高校的教学管理质量、泰国高校老师的沟通方式、泰国本土同学的沟通方式、泰国所学专业、泰国留学产生的学业压力、学习期间遇到的困难、可能面临学业失败(如:挂科、拿不到 结业证),此项结果最终统计小结:非常不适应2.9%,不适应7.25%,一般适应21.92%,适应50.18%,非常适应17.75%。

2.4学业适应性问题

该部分问卷总共设计问题7个,包括如下:我的学习目标与泰国高校的教学目标、泰国留学的课业预期与实际的学习成绩、留学的心理预期与我面对的学业挑战、学习方法与泰国高校发散式的教学模式、时间安排与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学习效率与老师的教学进度、英语水平与在泰学习中需要达到的水平。此项结果最终统计小结:非常不适应2.17%,不适应10.25%,一般适应25.47%,适应41.3%,非常适应20.81%。

3.国内高职院校针对留学生海外学习适应性的建议

3.1 与国外合作院校研究课程对接,协同育人

由于高职院校短期留学生在国外学习时间短,要以一两年甚至更短的时间提高语言能力或取得本科学历难度相很大。那前期在国内高校阶段的课程就尤其重要,需要国内外院校共同培养,协商专业课和基础课的课程体系和授课内容。首先保障课程体系的设置符合国内外共同的专业培养目标,课程内容选择具有科学性和时效性,又能让学生在留学期间学习内容不重复,课程学分能够互换。

3.2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学生语言能力。

针对国际学生的泰国课堂,基本用英语授课,教材从英美国家原版引入。英语语言是国际语言,留学在生活和学习中涉及到的语言能力包括听、说、读、写能力。而这正是高职学生所不足之处。由于中学基础不牢,高职阶段留学生英语学习语言交际能力普遍不足。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下足工夫,让学生明白英语学习的重要性。

首先教师自身要不断练好教学基本功,熟悉国内外TEFL(英语教学)的差异,让学生提前了解国外语言教学与国内模式上的不同。同时还需提高教学外语口语能力,做到语音和语调准确,口语流利等。二是要创新教学方法,积极探索适合校情的外语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语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行“教、学、练、用”一体化教学模式,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学生语言基础和精神状态,精心设计实训环节,增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机会,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三是要优化课程考核模块,着重突出提升学生听、说交际能力,改进考核方式,促进养成学生课前认真预习、课中积极参与和互动、课后主动复习和交流的良好习惯,将教与学延伸到课外,渗透到实际生活中,在教师和学生双方共同努力下,创造像国外一样的沉浸式语言学习环境。

4.结语

带有根深蒂固中国思维的留学生进入到全新的文化环境中,其所面临的是国外社会、文化、学习方式、语言等各方面带来的冲击,不妥善处理,势必会对学习有着负面的影响。

高职院校输送学生赴东南亚国家留学,并不是把学生送到国外就完事,而是一项系统性工作。要提高留学生适应性,实现留学的目标,需国内院校与国外合作高校通力合作、教师和学生相互配合才能够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史笑艳.留学与跨文化能力[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71-73.

[2]黎史翔.门槛不高中国工薪层泰国求学[N].法制晚报,2016-07-4(A9).

[3]沈姝涵,陈奕桦.在泰中国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程度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 2017-5-19

[4]林德成.赴泰汉语志愿者跨文化适应研究[D].广州:南理工大学,2010.

[5]王电健.中国留学生跨文化学业适应困难及应对策略研究[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3-10.

[6]杨盈,庄恩平.构建外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框架[J].外语界,2007(4):13-22.

[7]吴文英,周红玲,董晓梅.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实证研究: 基于北京某高校的调查[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

猜你喜欢
适应性泰国留学生
谷子引种适应性鉴定与筛选初报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中国外汇(2019年23期)2019-05-25 07:06:20
留学生的“捡”生活
好日子(2019年4期)2019-05-11 08:47:56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小学科学(2019年12期)2019-01-06 03:38:45
泰国的中秋节
华人时刊(2018年17期)2018-11-19 00:41:21
大型飞机A380-800在既有跑道起降的适应性研究
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与慢性丙肝的研究进展
我的泰国之旅
幼儿园(2014年3期)2014-04-10 09:2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