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顺利
由于老年人的腿脚不方便,身体的各个器官开始衰老以及营养不良等情况出现骨质疏松症状,很容易引起老年人骨折。同时老年人骨折后康复起来非常慢,给老年人带来了极大的痛苦。老年人骨折后不仅需要药物治疗,日常的饮食以及家庭护理干预对康复有极大的帮助。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老年人骨折后的饮食干预与护理方式吧!
一、老年人骨折后的饮食干预
我们将老年人骨折后的饮食干预分为三个阶段,首先,在骨折的早期阶段,一般是骨折后一到两周之内。这个时期患者的受伤部位血气阻滞、经络不通、淤血肿胀,因此这个阶段的治疗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为主,促使患者的骨骼愈合为主要任务。由于骨折部位带来的疼痛,患者需要长期卧床休息,胃肠功能就会有所下降,同时患者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因此老年患者的饮食一定要以清淡为主,为患者提供一些容易消化以及吸收的食物,老年患者骨折早期饮食不要过于油腻,太多的脂肪会进一步阻碍患者的肠道消化功能,长期卧床还会出现反酸、反胃等情况。应该为患者提供蔬菜、水果、豆制品、鱼汤、瘦肉等,食物的烹饪最好使用清蒸或者熬煮的方式,此外,一定要避免饮食油炸、煎炒等辛辣刺激的食物。刺激性食物不仅不利于患者胃部消化,影响肠道功能,同时还既有可能引发伤口感染,不利于骨头的愈合。
食疗参考:选用10克三七,10克当归,肉鸽1只,一同炖煮一小时左右,让患者将汤与肉一起食用,每天至少食用一次,连续食用7天。
其次,在骨折的中期阶段,也就是骨折后的三到四周左右,这是患者已经在身体上以及心理上对骨折有所适应,骨折带来的疼痛感也有所缓解,淤血肿胀也有所消失,患者的肠道功能也在逐渐恢复。这一阶段主要是帮助患者活血生新、接骨续筋,因此饮食上就可以将清单逐渐转变为提高营养为主,以便满足患者骨骼的生长。可以在早期的食谱的基础上加上骨头汤,蛋类、肉类以及动物肝脏等食物,以便补充患者每日身体所需维生素D与维生素A等。同时还可以适当的加入青椒、青菜、西红柿、胡萝卜、包菜以及苋菜等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此外,还要为患者提供相应的豆制品以及谷类食物,补充钙物质。
食疗参考:10克当归,10克续断,250克新鲜的牛排骨或者猪排骨,慢火炖煮一小时左右,让患者将汤与肉一同食用,每天一次,连续十天左右,效果最佳。
在骨折的后期,也就是患者骨折后的五周以上,这个阶段患者的骨折部位大部分肿胀消失,骨痂也开始生长。在饮食上要以滋补肝肾,活血生津为主,促进骨痂牢固生长,增强患者骨折部位的自由度与灵活性。饮食上也不会存在太多的禁忌,保持患者每日所需维生素,均衡营养物质,可以使用鸡汤、骨头汤、鱼汤等补充钙物质。
食疗参考:10克枸杞,10克续断,50克苡米,15克骨碎补,首先将骨碎补与续断先进行熬煮,然后将其他食材放入一同熬煮,每天一次,连续七天。
二、老年人骨折后的护理方式
在骨折的早期需要老年人卧床休息,家人就需要定期轻轻拍打患者的胸背等部位,如果老年患者出现咳嗽或者因为疼痛出现呼吸困难时,家人应该增高患者的枕头,让患者将体内的分泌物及时排除体外,同时还要经常帮助患者变化体位,防止因长期不活动而出现身体部位麻木以及淤血等情况。需要注意的是,帮助患者翻身或者变化体位时,不能碰到患者骨折部位,不能移动绷带的位置。此外,患者需要长期卧床休息,加上老年患者的新陈代谢功能比较缓慢,所以身体的部位难免会出现溃烂或者褥疮等。褥疮也很难愈合,病情面积也会不断的增大,甚至严重的会引起败血症,因此,在护理的过程中一定要经常帮助患者清洗身体各部位,如果患者大量流汗,还要及时为患者擦干汗液,保持身体干燥。同时还要定期为患者进行按摩,尤其患者的下肢部位,防止因长时间不活动而出现淤血等情况。
心理护理对老年骨折患者的康复也很重要,首先在骨折的早期,患者可能会因为疼痛以及不能下地活动等因素,心理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家人应该及时关注患者的心理动态,梳理患者的不良情绪,引导患者正确认识疾病,鼓励患者增强信心,战胜病痛。如果患者可以坐轮椅,家人最好推患者到戶外散心,晒晒太阳,转移患者疼痛的注意力。很多老年人骨折患者的存在较大的心理负担,因此,家人应该多抽时间陪伴患者,并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与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及时满足患者的要求,让患者能够有效释放心理压力,避免老年患者在骨折期间出现抑郁等情况。
老年骨折患者由于新陈代谢比较缓慢,骨骼生长需要较长的时间,在借助药物治疗的同时,还需要家人细心照顾与护理,尤其在饮食中,要根据患者骨骼成长的阶段选择合适的食材。在日常的护理中要定期为患者按摩、翻身,防治出现褥疮等情况。此外,还要多陪伴患者,多与患者沟通交流,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经过以上介绍,您是否对老年人骨折的饮食以及护理等方面有了详细的了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