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宝婵
摘要:目的:基于传承视角下研究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体育协同发展的模式构建。方法:为确保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于传承视角以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多种研究方式,对湖南省多个体育“非遗”与高校体育融合发展状况展开调查,分析体育“非遗”与高校体育融合发展现状,并提出两者协同发展模式构建的相关建议,希望确保体育“非遗”研究、保护传承的同时,促进高校体育创新发展。结果:通过研究当前影响高校文化传承的主要因素,发现存在以下主要问题:高校对体育“非遗”的重视度不够、师资队伍缺乏以及体育“非遗”与高校体育融合度不够等主要问题。结论:通过分析当前高校文化传承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对策,包含构建体育“非遗”课程体系、组建专业师资队伍、展开民间调研、拓展课外教育途径等,全方位提高当前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
关键词:传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体育;协同发展
21世纪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中国目前仍然属于发展中国家,文化的发展与传承是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1]。经济、工业、科技技术的发展是国家硬实力的重要体现,而教育、文化等则是软实力的核心组成部分,由此经济发展过程中,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尤为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其中,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某一区域人口或固定群体主要用于健身、娱乐、祭祀、竞技等目的所遗存的各种身体活动形式和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实物、器具和文化空间”[2]。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了在民间自由发展传承,与体育教育协同发展是其最主要的传承模式,由此,基于传承视角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体育协同发展模式的构建研究,对促进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发展,体育非物质文化传承有重要意义。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目的
基于传承视角,对湖南省多个体育“非遗”与高校体育融合发展状况展开调查,并详细分析研究结果,了解体育“非遗”与高校体育融合发展现状,探究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体育协同发展的必然性,提出传承视角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体育协同发展的建议,提升社会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和认知,为高校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提供理论支持。
(二)研究对象
选择湖南省长沙、株洲、湘潭、岳阳、常德、衡阳等多个市区,多个高校,不同年级、专业、班级的学生及教师群体,以及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专家,展开高校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体育协同发展的现状研究。
(三)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①问卷调查法。问卷设计结合研究对象所在的区域、年龄等综合性因素,以研究目的为核心设计,问卷调查主要对象为各高校学生、教师。为保障問卷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准确性,问卷设计完成后由多名体育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者进行审核,发放问卷之后要求研究对象当场填写,并且当场回收,剔除无效问卷,以SPSS22.0软件对有效问卷的信息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②访谈法。访谈法针对高校体育教师,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专家进行,通过深入访谈的方式提出针对性问题,挖掘有价值的信息。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高校对体育“非遗”的重视度不够
高校是新世纪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在教育发展进程中,更注重科学知识、专业知识的传授者,塑造高素质的品格,培养专业性人才。虽然现今国家教育部门要求人才的全面发展,但体育本身在高校教育中就属于选修课程,且学校对现代体育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了民族传统体育,此次研究结果表示,各高校开设的体育非遗项目最多有1~2项,以武术、舞狮、龙舟、太极等为主,武术是体育“非遗”项目最受欢迎,也是与高校体育融合最多的一项。但高校体育本身就是选修课程,高校体育“非遗”项目设置较少,多以常见的传统体育项目为主,且其开设的原因在于竞赛、比赛、表演、校庆等,具有较强的目的性。且除太极、武术外,舞狮、龙舟等都以社团的形式开展,以体育专业学生为主,其他专业为辅,人数受限,由此局限了学生的选择。高校本身对体育“非遗”的重视度不够,缺乏相关的宣传,学生对其了解和认知度不够,故很少参与,更多的学生愿意选择现代体育项目。
(二)师资队伍缺乏
体育“非遗”与高校体育的协同发展,需要专业师资队伍的支持。高校所涉及的体育“非遗”项目,多数传承者在民间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但集中于师徒式的传承,而高校则缺乏具有“非遗”体育项目的专业教师[3]。且高校体育教师多数接触的是现代体育,体育“非遗”项目教师,通常只有1位或者2位,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且课程选修有时间和数量限制,学生接触和学习的时间较短,进而限制了体育“非遗”项目与高校体育的协同发展。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高校是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阵地,但当前高校文化传承的状况却不容乐观,普遍存在“虚热”的传承现象,究其原因,院校、教师、学生没有重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体育“非遗”课程多以选修课的形式存在,甚至存在体育教育过程中仅仅涉及简单体育“非遗”简单理论知识的现象,而从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要求以及现今教育发展形势来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体育协同发展、融合传承是一种必然。
高校是知识文化的集中教育阵地,高校的创建和发展与当地地域情况、历史文化、精神文化息息相关,将体育非遗项目与高校体育教学融合,促使两者协同发展,是高校特色办学的必经之路。当前我国教育部门对高校的教育要求更为严格,体育文化的融入、体育非遗项目的融入,能够凸显院校办学特色,吸引更多的生源。高校教育发展中,引进体育非遗项目,为高校体育注入了新的能源和动力,同时也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迎合了大学生新奇、充满挑战的身心发展特点,且在教育过程中,能够全面普及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神,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魅力和价值。
(二)建议
1.构建体育“非遗”课程体系
构建体育“非遗”课程体系是促进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体育协同发展的核心内容。
当前体育“非遗”项目多以选修课为主,缺乏完整的课程体系,且体育教学中多以基础性动作为主,缺乏专业的理论指导。为增加学生对体育非文化遗产的了解,自觉重视并承担传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任务,并深入到精神层面,发掘“非遗”体育项目的真正内涵和价值,高校如果注重对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构建完整的理论、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院校应该针对性的编排书籍,引入相关的科研资料、教育资源,填补理论空缺,将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将体育非物质文化精神、内容与高校体育全面融合,并加强宣传,让更多的学生认知并且选择这一门课程。
2.组建专业师资队伍
组建专业的师资队伍,是促进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体育协同发展的重要方式,高校体育教师是教育的直接传授者,体育“非遗”项目的融合、专业课程体系的开设,都需要专业的师资队伍作为支撑,确保教育质量[8]。要求教师不仅要精通技术,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理论知识,更要精通项目背后的文化内涵、文化背景。由此,院校应该面向民间招聘专业的体育“非遗”项目的传承者,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对体育教师进行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培养一支专业的教师队伍。此外,还可以将特殊项目的传承人聘为客座教授,参与到体育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并提出一些教学建议,不断提升教师的综合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吴黎,马丽娜.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体育协同发展及路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7 (20):253-254.
[2] 李平,王辉,赵功群,等 . 基于传承人视角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7 (4).
[3] 马秀杰,卢建辉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太极拳的高校传承模式实证研究——兼谈民族体育高校传承的实践[J].邯郸学院学报,2012,22 (3):1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