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超云
【摘要】 一個班级需要班主任用心去经营,用爱去耕耘。面对繁琐的班主任工作,更需要一种智慧。在班级管理中借鉴兵法,运用谋略,学会用智慧去管理学生,可以使我们的班级管理工作更加有效,魅力无穷!
【关键词】 班级管理 兵法
【中图分类号】 G6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18-189-01
我国古代兵法的精髓“三十六计”以其独特的魅力被广泛应用,特别在现代,已被人们在经商、从政、处世等各方面所借鉴。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觉得班级管理其实也是一种讲究战术的智慧和韬略,巧用兵法也可使我们获益良多。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实践中的一些粗浅做法:
一、抛砖引玉——榜样激励,培养竞争力
所谓“抛砖引玉”,本义是指抛出砖去,引回玉来。“砖”和“玉”,在这里是一种形象的比喻。“砖”,指的是小利,是诱饵;“玉”,指的是作战的目的,即大的胜利。很多时候,我们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就不需要反复地说教,来个“抛砖引玉”不失为好策略。
我们知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世界是通过形象进入人心和意识的,儿童年龄小,他们的生活经验越有限,那么生活中鲜明形象对于他们思想上的影响就越强烈。”小学生喜欢模仿他人,如果在他们的人生起始阶段树立好的榜样,就会争相去学习。例如:在每年学校的文艺汇演中,我们班里几个文艺积极分子总是尽心尽力地准备。每次,孩子们总是不负众望,取得好成绩。表演结束后,我总是第一时间在班上大张旗鼓地表扬这些孩子,感谢他们为班级争得了荣誉。在那样的氛围中,其他孩子的敬佩之情溢于言表。而被表扬的学生受到老师的鼓励、同学的肯定就更愿意为班级出力了。班里每个学生都会有闪光点,遵守纪律的、热爱劳动的、勤奋学习的、乐于助人的……我都不会吝啬自己的表扬,再结合班级的奖励制度,加上相应的分值。在榜样的带动下,孩子们你追我赶,学习兴趣越来越浓。
在这里,树立榜样只是为了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在班里形成团结互助、力争上游的良好氛围才是我们真正的目的。
二、隔岸观火——苦果惩罚,培养责任感
“隔岸观火”之计是指隔着河看失火。这里的袖手旁观不是消极等待,而是指根据对方正在发展着的矛盾冲突,静观其变,等到时机成熟才介入,从而获得成功。
托尔斯泰曾说:“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的确,责任感是一个人将来立足社会、获得事业成功与家庭幸福的至关重要的人格品质,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老师们特别注重培养孩子的责任心。不少老师面对学生的错误总是喋喋不休地说个没完没了,然而收效甚微,学生依旧我行我素。其实,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频繁的说教只会使人产生厌烦心理,对自己所犯的错误麻木不仁。偶尔,施一次“隔岸观火”的计谋会让你觉得柳暗花明又一村。
孩子还处在成长的过程中,对一些事没有表现出责任感也是正常的。当“晓之以理”不起作用时,让孩子尝一下“恶果”也未尝不可。你会发现,教育的契机就在错误发生后。而此时孩子明白的道理也会刻骨铭心,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
三、欲擒故纵——促使自律,培养荣辱观
“欲擒故纵”的意思是故意先放开他,使他放松戒备,充分暴露,然后再把他捉住。这在军事上属于缓兵之计,欲“擒”而故“纵”,无“纵”就难“擒”,“纵”是为最后的“擒”创造契机和条件。对于特别顽劣的“问题学生”,我们也要学习诸葛亮的“七擒七纵”。只有我们的教育让他们心服口服,才能避免破罐子破摔,才能不断引导他们学会自律,从而为他们良好的品质形成及一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开学不久,学生沈**在课堂上不是大声插话,就是开小差。这看起来是一件小事,但若不刹住,就有可能后患无穷。沈**来自一个健康的家庭。他的父母比较朴实,经营着一家小有名气的餐馆,对孩子也比较关注。但这个健康的家庭有着不健康的教育方式。长期以来,奶奶一味溺爱孩子;而爸爸总强求孩子,只有灌输,很少交流,“问题”也就再所难免。这孩子的性格表现出任性、恃强、自我为中心的特点。他是同学们反复告状的对象:藏别人的书,给同学起外号,上课怪叫,甚至把前面女生的辫子夹在文具盒里……没少挨批评,可仍不见他悔改。
因此,我没有简单对待,而是在班上宣布要让其当一天值日班长。原本等着挨批的他表现出十分的震惊,因为值日班长是“好同学”才能当的。课后,我让他带领同学早读,检查个人卫生,安排同学打扫教室……并行使值日班长的“大权”。当他确定自己真的是被委以重任之后,非常珍惜这次机会,一向对什么都无所谓的他竟然也有板有眼地开展起工作来。一段时间下来,我发现沈**像变了一个人似的,管得住自己了,学习用功了,也能积极关心班级事务了。
每个儿童都具有强烈的被人接纳、肯定的需要,更何况是一向遭遇“白眼”较多的调皮学生。事实也表明,要真正实现自我教育,有时欲擒故纵,让学生切实去体验可以取得更长远的效果。
一个班级需要班主任用心去经营,用爱去耕耘。面对繁琐的班主任工作,更需要一种智慧。实践表明,在班级管理中借鉴兵法,运用谋略,学会用智慧去管理学生,犹如沙漠中的一朵奇葩,可以使我们的班级管理工作更加有效,更加幸福而多彩!
[ 参 考 文 献 ]
[1]王张英.《小学生视错觉现象及归因》.——《湖南教育》-2003-05-30.
[2]刘玉华.如何培养学生的集体责任感》.——《教育艺术》-2011-03-20.
[3]邹德金.主编.《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上下卷).2008年出版,天津古籍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