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油腻男、中年老母、中年危机……眼下,社会上关于“中年”的特有名词层出不穷,无不折射出中年群体面临的巨大身心压力和诸多现实无奈。尤其是无孔不入、无所不在的攀比,令不少中年人疲于應付、苦不堪言。有人感慨:“一到中年苦难深,最怕最坑是比拼。”
中年闺蜜聚会,公婆是绕不开的话题。“常听同事说,我家宝宝的爷爷奶奶可‘懂事’了,孩子还没放暑假,就早早把出国游学的费用准备好了;家里生了二胎,原来的小轿车有些紧,我老爸二话不说,就帮忙换了辆SUV……”小晴告诉记者,这些看似无意的闲话家常,其实是在不动声色地较量。
46岁的公务员王某是个正处级干部,事业春风得意,却有个“不争气的儿子”。“孩子老实憨厚,学习成绩却不行。同事朋友聊天,他们家的孩子又是竞赛拿了奖、钢琴又过了级,甚至被国外一串大学抢着录取……”王某说,每到这时,自己虽然满脸堆笑,随声附和,心里却清楚,“别看你是领导,人五人六,可一提孩子,比谁都怂”。
上比老、下比小之外,对物质条件的比拼,也是没有硝烟的战场。记者的一位女性朋友,看到别人夫妻俩穿着貂皮大衣,也毫不犹豫花5万多元买了一套情侣版。去年孩子上学,为了不让孩子丢脸,她又换了一辆新车。虽然家境不错,但这样折腾下来,不仅没有存款,还欠了近20万元的贷款,可谓“被攀比的人生伤不起”。
攀比的深层动因是面子文化,面子文化与经济发展程度存在一定关联。一位媒体评论人士说,中年群体中攀比风愈吹愈烈,相当部分原因在于以70后、80后为主体的中年人,人生初期经历了20世纪中后期的经济落后、物质贫乏阶段,又在短短三四十年间迎来商品供应爆发和经济生活改善,“久贫乍富,对面子格外介意甚至敏感,使部分中年人在关注自身需求满足的同时,更在意外界评价。”
(摘自《半月谈内部版》2019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