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能力在植根生活土壤的综合实践中迸发多样精彩

2019-09-10 07:22房丽丽
安徽教育科研 2019年19期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

房丽丽

摘要:道德能力是一种实践精神,它有着做、实践、行动的特质,需要道德主体在日常生活中将这种精神品质转化为具体的行动和实践。这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性质紧密联系,强调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養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把教学融入生活的舞台中,把实践植根于生活的土壤中,使儿童道德能力发展迸发出多样精彩。

关键词:道德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 生活土壤

道德能力是一种实践精神,它有着做、实践、行动的特质,需要道德主体在日常生活中将这种精神品质转化为具体的行动和实践。《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基于此,把教学融入生活的舞台中,把实践植根于生活的土壤中,儿童道德能力发展将迸发出多样精彩。下面结合《试种一粒籽》主题实践活动教学为例具体谈一谈。

《试种一粒籽》是教育部统编教材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本着“动脑筋,追求创造性生活”的全册教育主题,是在前3课“尝试做事”“快乐做人”的基础上设置的活动课,也是本单元的总结教学。结合春季这一种植时节,通过指导学生尝试种植这一具体实践活动,感受植物的生命发生过程。观察植物的生长,在日常尝试种植的过程中体验尝试带来的成长与收获,感悟生命的惊喜与美好。

作为教研员,我曾聆听了两位老师执教《试种一粒籽》的第一课时,并参加了课后的研讨交流。一节是我市的区级研讨课,另一节是省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建设研讨会示范课。两位老师为达成教学目标,无论是在环节设计,还是在重难点的处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等方面都可圈可点,尤其是在生活德育论的理论支撑下,以生活实践为源泉活水理念下呈现出的课堂精彩片段令人回味悠长。

一、紧扣生活理念的课前准备

课标指出: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德育离不开儿童的生活。良好品德的培养必须在儿童的生活中进行。统编教材小学《道德与法治》主编鲁洁先生也进一步提出了生活德育论,所以在生活德育的引领方面,两位老师都充分考虑到了课前准备的重要性,纷纷让孩子提前一周和家人一起观察一些植物的种子。一位老师提前分发了“植物种子观察记录表”,使观察更有目的性并养成记录的好习惯;另一位老师提前让孩子观察家里种植的一些花花草草或者了解校园、小区里种植了哪些植物,让孩子走进自然天地感受植物生命的多样与神奇。这些做法在研讨时得到大家的充分肯定,课堂精彩片段的呈现就是很好的证明。

二、紧密联系已有生活经验的课中指导

【教学片段】

师:上周布置大家观察植物的种子,完成种子观察记录表,下面4人为1小组,交流分享一下带来的种子或图片吧!(老师走进小组交流中,予以指导。4分钟左右后全班交流。)

生1:我带来的是黄豆,颜色是土黄色,基本上是圆形,奶奶说种植的时候要选择颗粒饱满的才容易发芽,最有意思的是大豆成熟后豆荚啪的一声炸开就可以传播下一代了。

师:你不但介绍了大豆种子的颜色、形状,还介绍了选种的重要性以及大豆的传播方式,谢谢你,会向奶奶学习的孩子!

生2:我了解的是苍耳的种子,不过没带来。姥姥说她小时候记忆最深的就是苍耳了,因为她下地回来经常会有苍耳挂在衣服上。苍耳浑身长满了刺儿,正是因为这些刺儿,就可以挂在动物或者人的身上,这其实就是它的传播方式。

师:多有意思啊,谢谢你为我们介绍了苍耳的种子。

生3:我给大家介绍的是向日葵的种子,大家看,这就是——(生举起所带的葵花籽)我相信大家都见过也都吃过,就是葵花籽。我家院子里爷爷就种了几棵,把尖尖的那头朝上,刚种下去的时候要隔两天就得浇水,后来慢慢发芽,它长得挺慢的,大概得过两个多月才长一米多高,后来就长出大圆盘,四周是黄色的花边,很漂亮,再后来就长瓜子米了,等到成熟时,我再带给大家尝尝。

师:天哪,简直是个小生物学家了,自己种植过就是了解得清楚啊!

大家争先恐后地介绍着西瓜籽、草莓籽、油菜籽、蒲公英等种子的形状、大小、传播方式以及种植中的乐趣,在你一言我一语的介绍中得以交流:有向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请教的;有从书中、网上查找的;还有自己回老家时亲眼见过的、摸过的,都在彼此分享着,这些信息的获得不恰恰是已有生活经验的积累吗?这些已有的生活经验不正是我们宝贵的课堂资源吗?紧接着老师播放一粒向日葵种子从发芽到长成果实成熟的快播,短短不到一分钟的视频让孩子们感受到种子的神奇与不可思议!对生命的初步理解与感悟在一声声“哇”的惊叹中得以体现。

两位老师课后研讨环节,与会老师纷纷表示担忧:课堂上热热闹闹,心动不已,下课后有几个孩子能真正做到坚持去种植,直至有收获?毕竟现在的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儿童,他们的耐心、毅力等真的是亟待培养。心动不行动的有之,父母长辈代而做之者有之,三分钟热度者也亦有之。种植技能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在短短一节课上也只是指导科学的种植方法、激发种植的兴趣以及启蒙生命教育。种植种子的过程是相对较长一段时间里才能完成的,这也不是德育课程的真正要义。儿童必须亲自体验种植的整个过程,才能切实感受到种子种下去后等待发芽的急切心理,越是急切越是要尊重植物生长的规律,不能揠苗助长,否则欲速则不达,才能真正理解坚持做事才能有所收获的真谛,而这些体会的领悟才是真正让德育落到实处,融入儿童的生命里。为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于是我们设计了课外实践的延伸跟踪指导和动态交流,使实践活动进一步深入,使德育能力得以进一步提升。

三、切实融入日常生活的课外实践延伸

课已终而意未尽。结课恰恰是拉开了课下实践活动的序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更是如此。本节课在孩子们对种子萌生的生命教育有了一定的初步感受下,在指导学生明确一定的科学种植方法后,引导学生展开下一个活动主题的延续尤为重要。

【教学片段】

师:种子那么神奇,生命那么神奇!此时你最想种植什么?

生(纷纷发言):向日葵、大豆、绿豆、西瓜、草莓……

师:我想你们一定会为了心中的生命去付诸实践的,说到不如做到,心动不如行动,可是有人发出了这样的声音,你听——

播放音频:别说大话了,你们怎么可能坚持下去呢?要么就是让家里人代替做,要么就是三分钟热度,要么根本就不会去种植的,要知道种植一粒种子可不是三天两天的事情。

师:那咱们怎么办呢?大家一起出点子吧!小组讨论一下。

生1:我们可以创设班级植物角。一组种植一粒种子,大家轮流养护,先了解种植的方法和它的生长规律,再分工到人,就连周六周日或者放假的时间都要安排到人。

生2:轮流看护,轮流记录,可以写成长日记,可以拍照,也可以录下来,等到长成的时候我们开一个展示会,到时候邀请家长、校長、老师们都来参观。

生3:一组一盆,很好,到时候我们组织“争当种植小能手”的比赛活动, 这样可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生4:每个人在家里也要种植一个,这样家里和教室里的相互补充,可以培养大家的责任心、爱心和耐心。

生5:每个小组建一个微信群,班级建一个种植微信群,大家把养护过程中的惊喜发现或者发生的问题都可以在群里交流

……

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儿童天生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孩子们的智慧真的不容小觑,这些金点子恰是日常生活实践活动的连续开展契机,也正是孩子们自己提出的方案、制定的规则,才更弥足珍贵,才更能水到渠成地落实。在后来的跟踪指导和动态交流中,孩子们真的是令人惊喜:有的惊喜不断,感受到从破土到发芽、长高、长叶、开花的成果喜悦;有的难过,没有耐心,甚至翻土把种子翻出来了,没有尊重植物生长的规律,办了错事,太心急了;还有的天天浇水,好好的苗苗给淹死了等等,而这些恰恰是孩子们在种植过程中的真实体验、真实情感,真正的道德能力得以提升。总之,正是因为把教学融入生活的舞台中,把实践植根于生活的土壤中,儿童道德能力发展迸发出多样精彩。

参考文献:

李金鑫.“道德能力”概念的知识谱系考察——从亚里士多德、黑格尔到罗尔斯[J].伦理学研究,2011,01.

猜你喜欢
综合实践活动
浅谈提高实践基地综合实践课教学质量的方法
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有效指导的策略
综合实践活动课中观察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心理拓展训练与相关概念关系辨析
开启“四促驱动”模式,构建高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堂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数学学习呈现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