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锋 宋哲
摘要:随着国内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城市中旅游区域不断扩大,城市旅游区消防安全和灭火救援凸显出新情况和新问题。本文通过对城市旅游区的现场调研,归纳总结出城市旅游区的消防安全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关意见,为下一步构建城市旅游区的新的消防安全工作,提供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城市旅游区;消防安全;问题;建议
现目前,国内旅游事业的发展蒸蒸日上,一些沿海城镇、文化名城、历史名城等相关城市、区域,将旅游业做为本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但随着城市中的旅游区域的发展扩大,普遍存在着火灾致灾因素多,人员消防安全意识差,消防基础设施投入滞后、消防力量与发展不匹配等问题,一旦发生火灾等灾害事故,将会造成严重的损失和社会影响,为保障城市旅游区的安全运营,确保区域内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当地社会稳定,故构建旅游城市火灾防控体系势在必行。
一、城市旅游区域消防安全现状
(一)历史问题交织,致灾因素多。由于城市旅游区多数是在城市特定的旅游景点延伸、发展起来,而且各地政府响应国家旅游发展的号召,造成“先发展,后治理”的局面,城市旅游区整体的规划相对比较滞后,且城市旅游区域发展起来,会带来城市旅游区域的相关附属产业的发展。但由于在发展过程中,缺乏有效制约手段,造成城市旅游区域的消防设施基础建设比较滞后,建筑耐火极限不足,防火间距不够,消防车道宽度不够,承载能力不足等问题。
(二)公众意识淡漠,防范能力差。根据相关的数据统计,城市旅游区域的人员有当地的居民,也有大量的外来人员,根据走访调研,发现旅游区内居民和外来人员,普遍对消防安全防范意识和火场自救逃生知识技能掌握不够,特别是当地商户和居住人员,对电气火灾风险、燃气管道、灶具的火灾隐患检查、火灾隐患举报电话、周边消防设施等掌握不理想,火场自救逃生知识技能匮乏。
(三)消防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初期火灾难以控制。在走访城市内的相关的旅游区域,发现这些普遍存在着公共消防基础与统筹城乡发展还不相适应,公安消防站保护面积过大、专职消防队建设滞后、市政消火栓建设及完好率不足等问题。
(四)消防应急救援力量不足,控火能力堪忧。在走访的城市内的旅游区发现,旅游区的地理位置多数超过“普通消防站7平方公里”的保护范围,且有的旅游区所在的街道、乡镇虽建有政府专职队,但由于装备配置不足,人员年龄结构老化、专业技术能力不够等问题,城市内旅游区的消防应急救援力量十分堪忧。
(五)消防战斗通信建设缓慢,信息共享程度不高。在走访的城市旅游区发现社会公共信息资源共享程度低。目前,城市旅游区域的消防主管部门与相关职能部门、单位之间的信息数据未实现互通共享,使得城市旅游区存在信息壁垒和孤岛的问题,而且在多元消防力量之间未实现协同通信。
二、城市旅游区消防工作的建议
(一)强化社会管理,大力推行依法治理和综合治理的理念。城市旅游区所在的当地政府,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应以政府规章或规范性文件等形式,出台旅游区域及相关配套建筑、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或办法,在办法中明确政府部门、相关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的相关职责,赋予城市旅游区所在街道相应监督职能,积极落实相关单位的消防安全主体责任。
(二)积极落实消防安全責任制,完善消防管理机制。城市旅游区相关的职能部门和社会单位,应该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消防职能部门根据国务院的文件,对旅游区的职能部门和社会单位进行消防安全培训,当地的消防安全委员会对城市旅游区的消防安全责任制的实施作出全面、具体规定,进一步明确旅游区相关职能部门和社会单位消防安全责任,建立完善城市旅游区的消防安全责任体系。
(三)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构建“人防”“物防”“技防”互补模式。城市旅游区所在街道,依托网格管理平台,建立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消防管理机构,城市旅游区所在的物业服务单位,明确其消防安全管理职责,并加强物业单位的安全巡查频次和内容;积极倡导城市内的旅游区增设简易喷淋系统、独立式火灾报警装置、灭火器、消防应急箱以及疏散逃生器材。在旅游区内的建筑相对集中连片区域可依托实际情况增设实体防火墙或防火分隔水幕,严防“火烧连营”。技防为辅。依托物联网技术,在城市旅游区所在的消防行政部门、街道、乡镇、公安派出所等建立消防监控平台,遏制“小火亡人”的情况。
(四)加强城市旅游区域市政消火栓的规划和建设。根据规范消火栓设置间距一般控制在100-120米,建议城市旅游区应根据标准进行消火栓规划,在城市旅游区的重点消防地区市政消火栓间距可设置为100米,在路幅宽度60米及以上的城市道路,在道路两侧按照规定的间距设置消火栓,同时也要加强消火栓的建设,避免欠账,确保城市旅游区的新建、在建道路和已建道路严格按照市政消火栓需求和消防规划配建市政管网和市政消火栓。
(五)编制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城市旅游区应急管理体系。结合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及街道的应急管理运行情况,根据城市旅游区的产业发展的情况,明确整体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框架,应急协调领导组织体系、相关机构和部门的职责、信息报送程序、应急保障等内容,建立完善的城市旅游区的应急管理体系。
(六)强化公众意识,认真落实“七进”工程。各城市旅游区的政府,可以文件的形式出台关于旅游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的实施办法,将城市旅游区的消防知识纳入综治及普法教育内容中。城市旅游区所在的的宣传部门、新闻媒体、广播电视等可利用相关的平台载体,加大对城市旅游区消防安全的宣传教育,特别是在旅游文化节等大型节日开展前,加大宣传力度,保障旅游区的住户、游客关注消防,懂消防。城市旅游区所在的街道、乡镇也可利用微信群、QQ群等平台发布火情信息,组织物管、业委会和居民开展实地警示教育。
(七)强化初战控火,全面加强旅游区“消防队伍”建设。依托消防队,整合政府专职队、企业消防队、社区志愿消防员等消防力量,建立旅游区“快速响应消防队”,并配置小型消防车、消防摩托、便携式细水雾灭火设备等装备器材,建立“小、快、灵”的城市旅游区的消防快速反应队伍,并实现“一站多能”“一人多专”等功能。
三、结语
2016年12月7日国务院印发《“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各地政府响应国家政策,大力发展当地的旅游事业,但随之带来新的消防安全问题,文章从城市旅游现状进行调研和分析,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并对问题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对提升城市旅游区的消防安全工作进行了探讨。
参考文献:
郑洋.关于旅游区消防安全工作的思考[J].武警学院学报,2005(04):33-34.
张亮.两当县部分红色旅游景点消防安全调研报告[J].消防界(电子版),2017(08):95-96.
赵志武.旅游地区城中村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治理模式初探[J].管理观察,2013(21):94-95.
姚长春.对旅游景区消防安全的思考[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3):78-80.
卢艳萍.忻州市旅游景区消防安全管理探究[J].科技与创新,2015(16):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