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疾病防控管理

2019-09-10 01:22孙淑东
畜牧兽医科学 2019年19期
关键词:球虫病抗生素温度

摘要:肉鸡的整个生长过程发育迅速,不仅对环境条件要求较高,而且容易感染疾病。根据肉鸡场实际情况和实践经验,分阶段的将日常管理和疾病防控有机的结合起来,取得很好的养殖效果,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温度;球虫病;呼吸道;抗生素

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19.060

0 引言

雏鸡出壳后首先在孵化场经过捡出、鉴别、注射疫苗或抗生素等处理,然后再经过长途运输,进入养殖场鸡舍。很容易发生脱水情况,因此应注意环境平稳过度,尽量减少外界环境给雏鸡带来的不适应,影响雏鸡采食和饮水,甚至影响鸡只健康状况。

1 入舍后1日龄

雏鸡人舍后应在饮水中加入葡萄糖和电解多维,不仅有利于促进胎粪尽快排出、清理肠道,还可以补充体内缺少的水分和营养,防止鸡体脱水,促进机体尽快恢复和卵黄吸收,抵抗外界各种应激[1]。

同时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保证舍内温度为32~33℃,湿度维持在70%以上,光照时间为23h,尤其在晚上防止出现温度和湿度较低的情况。如果雏鸡人舍后4~6h还有许多没有采食到饲料或饮水的鸡只,说明存在饮水器放置较高、光照强度低、水位或料位不足等情况,应及时改正,使鸡只在人舍后尽快采食饲料和水。

2 2~5日龄

由于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支原体可以通过种蛋传播给雏鸡,因此2日龄的工作重点应是净化这些病菌,防治其给雏鸡带来不可控制的危害。雏鸡感染大肠杆菌后表现腹膜炎和脐带炎,外观表现肚子大且发硬,排白色粪便,精神状态较差,采食量降低,剖检可见卵黄吸收不良、腹膜炎症,甚至包心包肝症状。雏鸡感染沙门氏菌后表现脐带炎和白痢症状,外观可见白色粪便且糊肛,雏鸡发出尖叫声和精神不振,剖检可见肠道出血、卵黄吸收不良。雏鸡感染支原体后表现呼吸困难、咳嗽流泪、伸脖喘气等,通常与大肠杆菌或沙门氏菌混合感染,给鸡群带来更大危害。

为保持肠道菌群平衡和净化肠道,防治雏鸡受到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病菌的早期感染,避免潜伏到中后期给鸡群带来更大伤害,应在饮水中添加预防量的恩诺沙星或头孢类药物。尽早防控疾病具有用量剂量少、成本低、防控容易等优势,但是雏鸡的肝脏和肾脏功能发育不健全,使用药物时应选择毒性小、容易溶解吸收的抗生素,以免影响鸡体的健康状况和产生耐药性。

在饲喂时应做到少量勤添,每隔3h喂料1次,每次给料3~5g,可以防止1次喂料过多、鸡舍高温引起饲料霉变问题。随时清理出料盘或料槽中的粪便或垫料,保持饲料干净卫生,每天对料盘彻底清洗1次,保证饲喂器具干净、无污物。给雏鸡提供20℃左右的温水,以免水温过低引起鸡只饮水量减少和肠道不适应。同时根据鸡群状况降低将鸡舍温度降低为30℃左右、湿度逐渐降低为60~65%、光照减少为20h,以满足鸡只生长发育。

3 6~7日龄

为更好地防控新城疫和传染性支气管炎给肉鸡带来影响,在6~7日龄应使用克隆30+H120二联苗给雏鸡进行滴鼻点眼免疫接种,同时使用新城疫疫苗进行颈部皮下接种,在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和黄芪多糖溶液,不仅可以减少免疫接种给鸡群带来应激,还可以增加疫苗免疫力,促进抗体产生,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和抗体滴度。

在饲喂时逐渐减少饲喂次数、增加每次饲喂量,饮水管理中逐渐由真空饮水器过度到水线,随时提高水线高度和水位壓力,防止漏水和水量过低情况。提高饮水管理,避免鸡群因饮水不足带来的生长迟缓和抵抗力降低等情况。根据鸡群状况降低鸡舍温度、湿度和光照时间,以满足鸣只生长发育。每天认真观察鸡群精神状态、呼吸道状况、粪便性状等。

4 8~11日龄

建议在10日龄进行禽流感油苗的免疫接种工作,可以很好地防控流感病毒入侵,同时做好呼吸道疾病的预防和鸡群发生应激反应。在环境温度上每2天降低1℃,此时可以将温度降低到28℃左右,湿度维持在60%左右,调整水线高度供给鸡群充足新鲜饮水,同时调整料线或料桶高度,可以利用鸡只采食、不浪费饲料,还可以促进鸡只的腿部健康,因为稍微高一点的料桶,可以让鸡只踮起脚采食饲料,促使腿部关节健壮发育[2]。

5 12~19日龄

此阶段鸡只的采食量明显增加,容易发生肠道疾病,尤其是球虫病,鸡群感染球虫病后通常表现为食欲减退、羽毛松乱无光泽、阵发性怪叫或跳高转圈,夜间颈软,排出西红柿样红色粪便,剖检可见肠壁增厚,外观可以看到米粒大小圆状出血点,肠壁上有黄色粘液,严重的有血样浓块,如果防治不当会引起较高死亡率。

为防控球虫病爆发,降低鸡舍湿度为40~60%,温度保持为26~28℃,加强通风管理,保证舍内空气质量良好、饲养密度较小、垫料松软干燥、控制球虫卵囊孢子化繁殖,减少环境中球虫卵囊数量,防止鸡只采食较多卵囊。每天仔细观察粪便情况,一旦发现有西红柿样红色粪便,应立即使用抗球虫药物,如盐酸土霉素、青霉素、地克珠利、球虫净等,尽快控制球虫病爆发。

鸡群发生球虫病后最容易引起坏死性肠炎发生,因此控制球虫和肠炎的混合感染是本阶段的重要目标。为综合调理肠道健康,应在饮水中添加微生态制剂,维持肠道菌群平衡,促进营养物质吸收。此阶段鸡群采食量迅速增加,生长速度和排泄量也会相应增加,在饲养管理上应及时疏散鸡群密度、清理鸡粪,同时加强饮水管理、防止水线漏水,降低鸡舍湿度,抑制球虫卵囊的孢子化繁殖速度,为进一步控制球虫病的发生打好基础。

此外,在12~15日龄应做好法氏囊疫苗的免疫接种,通常使用中等毒力的活疫苗,免疫途径采用饮水免疫,此前应控制饮食2~3h,在饮水中添加免疫增强剂,可以结合饮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净化水质,进而达到增强疫苗免疫力和提高免疫效果的目的。

6 20~27日龄

此阶段鸡只的体温调节能力已经健全,进入脱温状态,温度可以逐渐降低为20~25℃,防止鸡舍温度忽高忽低和温差大给鸡群带来应激。由于此时肉鸡生长速度迅猛,新陈代谢旺盛,需要大量氧气,因此加强通风管理成为重点。在保证温度的同时尽量增加通风量,并且通风时应避免冷风直接吹到鸡身上,给鸡群带来冷应激,甚至引起鸡群发生呼吸道疾病。此外,在21日龄进行新城疫和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活疫苗免疫,通常采用2倍量饮水免疫。

7 28~32日龄

此阶段鸡群依然保持较高的生长速度和发育速度,新陈代谢也很旺盛,给鸡体肝脏和肾脏的代谢带来较大压力,并且鸡体免疫力进入比较脆弱的阶段[3]。

防止大肠杆菌和支原体混合感染给鸡群带来的危害。在饮水中添加预防剂量的头孢类药物,因头孢类药物容易失效,建议在使用药物前先停止供给饮水2h,促进药物在2h内饮用完毕。预防大肠杆菌、防治呼吸道疾病的发生,缓解高能量、高负荷给鸡体带来失衡状况。

8 33日龄出栏

此阶段注意因排泄物较多、氨气浓度过大引起的呼吸道病发生和免疫力降低,因此要加强通风管理,提升空气质量,夏季使用湿帘防止鸡群中暑,冬季增加供温保暖设施,减少冷应激的影响。为提高鸡群抗病能力,可以在饲料中添加复方黄芪多糖,有利于缓解应激,增加鸡群抵抗力。

9 结束语

因此需要更加精细的饲养管理,合理安排密度和通风,保持鸡舍空气对流、充足新鲜,不仅满足新陈代谢的需要,还可以提升鸡体抗病能力。

参考文献

[1]宋明森.肉鸡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措施[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8(2):60.

[2]孙先登.简述初春肉鸡疾病防治的要点[J].农民致富之友,2018(3):106.

[3]崔西彦,郑均庆.肉鸡的夏季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治[J].吉林畜牧兽医,2006(6):55-56.

作者简介:孙淑东(1971-),女,本科,兽医师,山东滨州人,研究方向:畜牧兽医。

猜你喜欢
球虫病抗生素温度
鸡球虫病的防治研究
关于鸡球虫病的流行因素及防控措施研究进展
鸡球虫病的预防和治疗
浅谈牛球虫病的流行病学诊断和防治
温度计为什么 能测温度?
抗生素
温度与情绪大作战?
测个温度再盖被
抗生素的使用宝典
抗生素不是坏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