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婷
十年前,拿到爱丁堡大学通信电子工程博士的詹成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一位研究员,在诺基亚研发中心,他每天的工作就是与全球最前沿的科技打交道。
但很快,詹成发现,自己原来还可以做一些更有趣的事情。
2011年7月,詹成加入景顺长城基金,从电子和通信行业的研究员做起,慢慢地他发现,产业研究的逻辑是一脉相承的。这个时候,他的视野豁然开朗,研究观察产业发展的变化趋势就像是一颗石子嚯地一声掉进湖中央,涟漪一圈一圈向外蔓延,向他展示了更多的可能性。
A股漫长的熊市已经磨灭了很多人对投资股票的兴趣,更不要说乐在其中了,但在采访的过程中,詹成这位工科博士谈起股市却总是热情满满的样子,在熊市接手一份基金经理的工作,詹成似乎一点也不觉得懊恼,相反,他很庆幸自己做出了走出实验室那个决定。
“最让我有信心的是什么?”詹成说,“A股市场波动虽然很大,但我在研究中发现,只要将时间维度拉长,这个市场还是有效的,它有效地反映了整个宏观经济变化下产业趋势的发展。”
“只要找对这个逻辑,长期来看是可以获得收益的。”詹成一点也不为当下股市的低迷而着急,相反,他向《陆家嘴》记者展示了他在研究中发现的A股在过去20多年内三个阶段的数据,而他信奉且坚守的产业投资逻辑,在他看来,恰恰就是打开这组数据的钥匙。
从工科博士到基金经理
“我没什么特殊的才能,我只是保持了我持续不断的好奇心。”
爱因斯坦的这句名言似乎有点过谦了,但是保有一颗“好奇心”,在詹成看来是一名基金经理最重要的素质。而他也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之下,从“舒适圈”跳进了这个以高压见称的行业。
最开始进入景顺长城的时候,詹成负责的是电子和通信行业的研究,研究工作的日常似乎与自己原来在诺基亚研发中心的相差不大。但是,在景顺长城,他看到了自己更多的可能性。
景顺长城推行投研一体化的模式,研究员人数不多,因此有机会覆盖更多的行业。于是,在自己熟悉的电子和通信行业之外,詹成又接触了房地产、医药、餐饮旅游、建材等很多行业,在3年的研究员生涯里,他用一脉相承的产业研究方法去观察和研究更多的行业和公司,研究体系也在很短的时间内丰满充盈起来。
随后,詹成开始参与基金专户的投资,并在2016年年底着手管理公募基金产品,在他管理景顺长城品质投资和景顺长城沪港深领先科技期间,他开始将自己产业趋势投资的逻辑应用到具体的投资当中。
“做投资和做实业最大的不同在于,投资需要站在一个更高的维度去观察整个产业发展的变化,投资更能够吸引我,因为投资更加有趣。”詹成说。
詹成把投资当成一份有趣的工作。他的乐趣很简单,发掘一只好股票,看到自己投资的标的按照自己当初设想的轨道前进,为投资人收获价值,这种成就感让他一往无前。
詹成至今仍然记得自己在2012年为公司推荐大股票的情景。当时他还是一名研究员,通信电子工程专业的背景让他对手机行业的发展趋势尤为敏感。他发现,手机行业已经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在2012年的时候,虽然当时市面上比较好的手机还是苹果和三星,但是国产手机品牌已经开始崛起,华为、vivo、OPPO的市场份额都在快速扩大。”詹成描述道,他在调研中了解到,在国产手机品牌崛起的过程中,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就是,它们在全球很难找到相匹配的供应商,因为大的供应商基本上都被苹果和三星包下来了,所以当时国产手机品牌急需国内的一些供应商能够迅速长大承接它们的供应链。
“在那个阶段,个别公司逐步进入华为、三星和苹果的产业链中,一步步长大。”在詹成看来,这种产业趋势的变化带来的就是投资的机会。
当时,在詹成的推荐之下,景顺长城旗下的基金重仓了符合产业趋势变化的股票,收获了其上涨阶段的丰厚收益。
这件事给詹成带来了极大的鼓励,也让他坚定了产业趋势投资这一逻辑。
产业趋势投资发现A股的密码
什么是产业趋势投资?
在詹成看来,市场是万变的,股票价格总是在不停地波动,但是产业发展趋势则是相对确定的。从产业发展趋势的角度寻找投资机会,是詹成在多年的投研当中总结实践出来的一套逻辑。
詹成将2000年以后的中国人均GDP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他发现,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产业发展趋势,与此同时,各个阶段的消费情况、行业指数涨势也有相应的变化。
2000年到2006年反映的是基础生活需求,在这个阶段,商品房市场快速发展,地产股大幅上涨,与城镇化相关的建材、水泥等行业涨幅居前。
2007年到2012年,随着人均GDP的进一步增长,民众消费需求升级,家电、白酒龙头成为这个阶段的大牛股;国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医保,医药股迎来黄金成长期。
而在2012年以后,科技对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汽车、金融、制造业等传统行业都在向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智能化成为了一个长期不可逆的发展趋势。
“最让我有信心的是什么?”詹成说,“A股市场波动虽然很大,但我在研究中发现,只要将时间维度拉长,这个市场还是有效的,它有效地反映了整个宏观经济变化下产业趋势的发展。”
“只要找对这个逻辑,长期来看是可以获得收益的。”詹成认为,在未来3~5年,会有更多智能化的东西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智能生活”的时代已经来临,从当前的时点上看,投资智能生活相关产业就是顺应长期发展趋势。
2019年成长股将优于蓝筹股
谈及当前A股,詹成已经不是特别的悲观。他认为,A股当前的“不稳定”,主要是因为市场对于今年宏观经济形势下行的幅度、深度和持续性并没有形成一致的预期。随着一季度末二季度初上市公司年报和一季报披露之后,市场对上市公司2019年的生产经营情况会形成大致的画像。
但是,他认为,A股继续大幅下跌的可能性已经不大,原因在于:
第一,截至2018年11月23日,10年国债收益率为3.65%,上证50股息率为3.44%,这两个数字已经非常接近了。从历史上看,每一次A股股息率与债券利率逐渐接近时,市场大多接近底部状态,包括2008年、2013年、2016年熔断后这两个数据都非常接近。
第二,从估值上看,沪深300非金融上市公司市盈率也已经回落到2014年的水平,中小盘股估值更是达到了历史最低水平。放眼全球, MSCI中国指数市盈率、市净率在全球范围内位于偏低水平,A股当前的估值甚至已经比巴基斯坦股市的估值还要低。从全球范围来看,A股的估值也是偏低的。
第三,詹成尤为关注A股换手率的变化。在他看来,A股仍然是一个散户为主的市场,换手率可以很好地反映市场情绪的变化。以2018年10月12日的数据来看,A股日均成交额和自由流通市值的比率为1.6%,低于过去16年的均值2.5%,说明当前市场情绪也已经处于比较低迷了。
那么,哪些公司会率先走出底部?
“从历史上几次底部的情况可以发现,顺应产业发展趋势的成长股是最容易走出底部的。”詹成说,宏观经济仍然面临下行的压力,在这种背景之下,蓝筹股的业绩成长性承压,而那些顺应产业发展趋势的子行业的龙头公司,它们的发展更多则是依靠内在的增长动力,这些公司往往能够很快走出底部。
在具體投资标的当中,詹成表示更看好智能化大浪潮带来的一系列投资机会,包括智能汽车、智能通信、智能家居、智能制造、智能医疗、智能金融、智能零售等领域。
至于成长股的投资风险,詹成指出,成长股估值较高,因此在投资中最大的一个风险就是估值的下杀,一旦行业不再维持原来的高速增长了,即使公司业绩仍然增长,但估值下行也会给股价带来大幅下挫的空间。
因此,对科技股、成长股的投资,詹成认为一定要站在产业发展趋势的前沿,找到一条能够跨越成长的赛道,同时挑选一个能够尽量跑得更快的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