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了”声音“看到了”作为“用到了”成果

2019-09-10 09:31:19
中国内部审计 2019年2期
关键词:审计部总包核电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是我国唯一具备核电、核化工、核燃料研发设计能力的工程公司。公司监察审计部紧紧围绕公司发展重点,准确把握内部审计“防风险,强管理,促发展”的职能定位,不断推进转型升级,创新审计理念和审计方法,着重从审计部门自身能力建设、审计作用充分发挥、审计成果转化应用等方面加强工作,在创新审计中实现促进公司提质增效的目标。

以核电总包项目为任务导向,创新审计能力建设

建立EPC项目审计风险模型,创新开展核电总包项目审计工作。监察审计部对已有审计经验的总结提炼非常重视,归纳8年来项目部近20次审计实践经验,编写了《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总承包项目现场审计实施细则》,建立了“审计风险树”模型。针对总包工程项目审计,以工程项目管理情况为树干,以立项预算、合同发包、物资采购、签证变更、索赔结算、资产管理、资金支付、结算决算管理中存在的风险点为枝干,针对各风险点明确审计目标和方法,详细说明审计要点、步骤,形成总包项目标准审计流程,进一步规范和改进核电总包项目审计工作。

组建审计专家库,建立联动检查机制。加强内部审计资源的管理与整合,建立审计专家人才库,将单位内部相关专业部门的部分业务骨干吸收为兼职审计员,实现内部专业人才的共享,提升审计工作效率、效果。加强与各专业归口管理部门的联合审计与协作,充分发挥各专业检查优势,同时推动业务归口部门深入了解执行情况,加强公司层面管理,弥补完善顶层制度。

统一审计质量标准,建立审计问题库。编制了《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审计工作指引》,针对“核电项目、科研项目、分子公司”三类核心审计业务项目,标准化审计工作流程,统一规章制度、质量标准和审计行为,夯实审计质量控制基础。总结编制公司《审计常见问题手册》,围绕工程管理、科研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等8大重点业务领域,总结列举常见问题129条,逐条列举典型案例,有效指导审计人员快速查找审计重点,同时也对公司各部门起到学习借鉴、警示教育等作用。

以增值为目标,强化风险控制

作好前瞻性预判,发挥风险预警作用。监察审计部注重从全局出发,综合、客观地对公司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价。特别是在审计立项阶段,通过对公司整体风险信息的收集分析,结合战略发展及资源投入的分析,前瞻性地预判风险,敏锐捕捉管理盲区,提出风险预警,促进管理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将风险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一是服务战略拓展,发挥风险预警作用。核电站的批复建设受国家政策影响较大,针对政策风险,公司坚持多元化经营战略,培养新的业务增长点,开拓在役核电技术服务、民用建筑设计、环保发电等新的市场。内部审计在新业务拓展中,及时做好事前审计。对于民用建筑市场的拓展,抓住资质、劳动用工等关键风险,及时针对战略合作单位的选择及合作模式提出管理建议、风险提示,防范变相承包、滥用资质等风险。对于在役核电技术服务市场项目承接报价风险、大修技改期间急用物资调拨管理风险,及时建议公司建立报价策略及标准,理顺项目间物资调拨流转程序、成本结算办法,准确核算成本和利润,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提高。

二是揭示管理盲区,防范潜在损失。公司在承担繁重的核电站总包建设任务的同时,作为重要科研设计单位,广泛承担了能源局、国防科工局、科技部、中核集团的科研项目,科研课题众多,每年科研经费支出近亿元。监察审计部从资产分布和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分析,判定科研资产管理是易被忽视的管理盲区,组织对近亿元科研实物资产管理情况进行专项审计,揭示管理不善可能导致的资产浪费、闲置、重复投入、非正常损失等风险,从立项预算、采购审批、实物验收、日常保管、使用转移、报废处置等各环节提出统筹管理意见,对于具有重复使用价值的庞大科研资产,提出加强使用规划、集中资源共享、保护科研实物成果、节约后续研发重复性投入等管理建议。

三是构建风险监控体系,持续监控风险。大型商业核电站工程是技术复杂、资金高度密集的建设项目,技术经济性强,面临众多风险因素。监察审计部以“围绕三大目标,突出四个关键环节防控风险”为思路,保证建设资金合规使用、建设过程规范管理、建设成本合理节约三大目标,突出项目管理的资金、资产、成本、分包程序等高风险环节的过程监控,揭示潜在风险及漏洞,推动完善制度程序,规范经营管理行为,避免资金、资产的损失浪费。

强化重大风险管控,堵塞漏洞。在核电站项目建设中,隧洞支护工程往往造价高昂,部分项目地质条件差,支护费用动辄上亿元,甚至超过某一独立工程子项。但在公司多项目建设中,核电站本身的设计、建造掩盖了其他配套工程问题,对于隧洞等工程涉及的支护工程管理经验欠缺,关注不足。监察审计部敏锐捕捉到重大支护工程这一隐含重大风险而管理薄弱的环节,在对某隧洞工程变更审计过程中,首先通过数据细化分解,对比分析,确定支护工程是影响工程量变动的关键因素,并以此为突破口,通过施工图纸、施工方案深入研究分析,充分与技术经济部门、设计人员、工程管理人员、合同管理人员、第三方造价审核单位研讨分析,与同类项目对比分析,结合内控要求,从专业设计管理、概预算编制、合同结算模式及条款约定、项目现场施工管理等方面揭示问题,提出优化管理建议,有效弥补了公司在支护工程领域的重大管理漏洞,为公司管理增加了价值。

注重审计成果转化运用,促进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发挥服务咨询功能,促进降本增效。每个核电项目的甲供材料合同金额约10亿元,材料数量上百种,大宗材料也有几十种,但往往在项目施工现场管理粗放,存在材料使用不经济、浪费严重,甚至私自变卖废弃物资获取私利、形成“小金库”等风险。监察审计部在查找问题的同时,还注重挖掘管理潜力,总结共性问题,撰写专题报告,从公司层面提出促进精益管理、降本增效的建议。监察审计部抓住物资领用、使用环节,提出建立对施工单位材料领用、使用、回收的配套约束监督机制,明确甲供材料领用的控制标准、依据,对超额领用明确结算扣除、退库管理办法,结合合同约定,监控施工单位对甲供材料的集约使用情况,追究责任,推动公司开展合理设计余量的分析控制;抓住易被忽视的高经济价值废旧电缆头回收环节,对剩余物资提出多项目统筹规划使用管理建议,推动业务部门及时处置,防范潜在损失浪费等风险。

综合运用多种手段督办整改,加强责任追究。一是建立审计问题台账督办制度。逐项登记审计报告发现问题,明确专人跟踪督办,逐条核实整改落实情况,进行销账管理。二是实行审计整改谈话制度。将问题整改纳入纪检组长同下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谈话的重要内容,约谈问题较多或整改进展缓慢的单位,强化责任追究,防止屡查屡犯。三是建立绩效考核扣分制度。对于持续未整改及重复发生的问题,纳入绩效考核扣分。四是严肃追责,对于审计发现的违规违纪事项,及时移交纪检立案审查,召开警示教育大会。

总结审计共性问题,推动源头治理。监察审计部主动梳理总结具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重大风险隐患、管理漏洞,从合法合规、降本增效、统筹规划等方面提出管理建议,发布审计简报、专报,对合同发包、变更签证、工程物资管理、子公司管理、民用设计院管理、科研经费控制等方面提出有价值的审计建议、风险警示,变被动为主动,推动公司业务归口部门组织合同专项治理,推动公司仓储、存货系统的管理优化和提升。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真正“听到了”內部审计的声音,“看到了”内部审计的作为,“用到了”内部审计的成果。

猜你喜欢
审计部总包核电
台军厨余浪费高于普通民众七八倍
环球时报(2022-08-01)2022-08-01 15:20:54
提升项目总包管理措施探讨
第四代核电 高温气冷堆
中国核电(2021年3期)2021-08-13 08:56:26
百年初心精神 点亮核电未来
中国核电(2021年3期)2021-08-13 08:55:56
湖北省内审指导中心 党建共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2020年核电活动安排
中国核电(2020年2期)2020-06-24 03:33:28
EPC总包模式下建设企业会计核算
核电链接
中国核电(2017年1期)2017-05-17 06:10:16
城市轨道交通设计总包管理工作新思路
海工公司与其某国际总包项目HSE管理体系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