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候鸟暂歇于枝丫,心却向着远方

2019-09-10 07:22:44不负
故事家·花开不败 2019年2期
关键词:同桌高三知识点

不负

卡夫卡的《城堡》里有一句话:“努力想得到什么东西,其实只要沉着冷静、实事求是,就可以轻易地、神不知鬼不觉地达到目的。而如果过于使劲,闹得太凶,太幼稚,太没有经验,就哭啊,抓啊,拉啊,像一个小孩扯桌布,结果却是一无所获,只不过把桌上的好东西都扯在地上,永远也得不到了。”对此,我深以为然。

高考二字于我而言是一场博弈。我不动声色,暗自咬牙同命运,同自己较量,押上未来和梦想,我变成了可以穿越沙漠的骆驼。

而在高一下学期开始之前,我就像是那个使劲胡闹的小孩。因为爸妈的工作调动,我从市级排名前三名的学校转到了小县城里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中学。陌生的环境,早已三两成对的同学,上课时听不懂的夹带方言的普通话……

这一切来得让我毫无准备,所以理所当然地拒绝接受。我冷漠敏感地对待新同学的善意,在办公室冲着老师和父母哭闹,深夜打电话给以前的好友抱怨,将宣泄不满的方式寄托在手机上。那时候的我宛如掉进森林里的一支火把,谁都避之不及。

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我高二的第一次月考。向来纵容我的爸爸开完文理分科的家长会后,一言不发地回到家后,当着我的面把我卧室墙上贴的所有奖状都撕了下来,七零八落地散了一地。有奥数的、征文的、优秀班干部的……他指着地上的奖状看着我认真地说:“提前取下来,免得以后混得没人样,只能年与时驰,悲守穷庐!”

我爸平日最喜欢写书法,我书桌下面还压着他写给我的《诫子书》。一瞬间,我仿佛被他对我的失望掴了一耳光,羞耻和后悔像浪潮一样席卷了我。想起自己的月考成绩,甚至无法让别人相信,我也曾是重点学校培优班的学生。

在我被浪潮抛弃沉没以前,我向班主任申请了住校。住校第一天,我才知道了这个我所看不上的学校,有很多学生从高一就开始在宿舍挑灯夜读。我顿时幡然醒悟,原来在我抓住我那令人羞耻的优越感不放的时候,其他人都在马不停蹄地前进,而我白白浪费掉了很多时间。化学物理几乎成为我的硬伤,最后我只能选择文科。来不及懊丧,我开始像他们一样埋头苦读,奋战深夜。唯一不同的大概是很多时候,最后伴着我入睡的都只剩下窗外的月亮和室友們的呼吸声。

找回学习状态以后,我冷静地将考过的卷子依次审阅,按照以前的学习方法,逐一将各科难以攻克的知识点和容易失分的题型整理起来,语文、英语还好,通过做题落下的不多。数学因为前面的知识不牢固,上课根本不敢开一点小差,下课立刻就进办公室请教老师不太理解的知识点。

我想象自己是武林高手,想要打败高考必须要掌握敌方的武功秘籍,研究破解它的招式套路,管他二次函数指数函数还是变量幂函数,一定会在我全神贯注和反复练习中败下阵来。政治地理老师讲过的知识点在我脑海里一片空白,我只好从头开始看起,一边看一边死记硬背。

所幸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的时候,我已经稳居在班里前几名,赶上了学习的进度,只剩下和高考打持久战了。老师们都欣慰于我的转变,老爸更是亲自写了一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字赠给我。

但我知道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知识点我可以拼命地补回来,可是一个人的战役真的很难坚持,高考的重压下,我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但无人诉说的苦闷和压抑几乎打垮了我。成绩开始反反复复地上升又下落,弄得我心力交瘁。

我把亚里士多德说的“离群索居者,不是野兽便是神明”写在日记本里里安慰自己,做不了神明就一定要做拿梦下饭对高考虎视眈眈的野兽。

但世界是无比温情的,尽管它是以一场寒流的方式体现。宿舍6个姑娘无一幸免,每天上课擤鼻涕、打喷嚏还有咳断肝肠的声音分布在教室的各个角落。班主任劝我们回家养病无果后,只能将我们“流放”到教室后门暖气管旁边,一来预防传染,二来避免影响其他同学的正常上课。这反倒使得我和她们扶持出了情谊。老大建议大家进行体制优化,在午休时给其他人讲自己擅长的科目“培优补差”,这无疑对我们进入高三的知识巩固起了很大作用。

此事充分地证实了一句话——一个人可能走得快,但一群人一定走得远。

那时候我们6个每天午间急急忙忙吃完饭后,一起聚在教室里讨论学习。互相讲解题目,听写单词,抽背古诗……偶尔午后阳光太过缱绻,我们会聊聊彼此喜欢的歌和想去的地方。老大喜欢蓝天,想考飞行学院;同桌喜欢孩子和舞蹈,想学幼儿师范;我喜欢春暖花开,所以想去美丽的厦门看看……因为此刻拼尽全力,所以未来是那么明亮,那么温暖。

到距离高考还有130多天的时候,大概是春寒料峭的3月,时间仿佛晨露消弭得太快,我来不及在掌中紧握。后来连去食堂都是计时的,目不斜视走路带风,桌子下面长久地放着暖水壶,早上出门打水晚上带回宿舍,除了中午上讲台给舍友们讲历史知识点,基本上长在了座位上,同桌打趣我是一朵驻守在三(2)班的蘑菇,我笑笑不做反驳。

紧张的学习之外,我做过最轻松浪漫的事就是偶尔抱着厚厚的单词手册在走廊拐角处一扇矮窗下晒会儿太阳。有那么一刻时光骤停,好似负重飞行的候鸟暂歇在高树枝丫,目光微合,心却始终向着远方。

最后阶段,各科老师把所有的方法指导简单地归结为两个字:做题。有个笑话说高三最恐怖的事情是上个厕所回来发现睡着的同桌被试卷埋了。果然是题材来源于生活,毫不夸张那就是我高三冲刺阶段的真实写照。经常做题到深夜然后沉沉地睡去,大概是因为从未浪费时间,所以大多时候夜晚会馈赠我一个香甜的美梦。和很多高三考生一样,我也有了收集圆珠笔芯和草稿纸的癖好,床底下放着一个康师傅的大纸箱子,里面塞满了用废的草纸和笔芯,感觉像是被自己赋予了一种踏实感。

像一个长镜头电影自传,用坚持和拼搏走过这一路给高中生涯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最后蒙蒙细雨的三天考试倒显得有些寡淡。拿到心仪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我有一种翻山越岭终于尘埃落定的失重感。

这一路上,我途经荒草便以为世界是荒原,也庆幸自己拥有迷途知返的勇敢。所有的一切都告诉我,我们必须愿意像雕琢明珠那样镂刻自己,愿意像驯服猛兽一样鞭笞自己,才最终会活成与内心一致的模样。

猜你喜欢
同桌高三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我的新同桌
换同桌
高三·共鸣篇
新同桌
高三后期如何做到有效复习
关于G20 的知识点
羡慕我同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