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弹之父”的人生轨迹

2019-09-10 07:22
作文周刊·高二读写版 2019年18期
关键词:于敏氢弹

2019年1月16日,“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得主、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改革先锋奖章获得者于敏去世,享年93岁。于敏,生于1926年8月16日,194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对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国防实力的增强做出了开创性贡献。

国产土专家一号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很多都有过出国留学或进修的经历,于敏却是不折不扣的“国产土专家”。于敏曾说:“我们家是一个普通职员家庭,并不富裕,我只有勤奋努力。”

1945年于敏高中毕业后,考取北京大学工学院电机系。他性格内向,喜欢沉思,于是转入理学院物理系。于敏一直是“学霸”,1949年以物理系第一名的成绩成为建国后的第一批大学毕业生,并考取了张宗燧的研究生。1951年研究生毕业后,于敏被调入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1955年,以朝永振一郎为团长的日本原子核物理和场论方面的代表团访华,对于敏的才华和研究成果大为惊叹。朝永振一郎回日本后发表文章,称于敏为中国的“国产土专家一号”。

1962年,在原子核理论中创立了集体运动模型的丹麦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玻尔访问北京,于敏担任翻译,两人探讨了一些学术问题。玻尔称于敏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人”,并邀请他去哥本哈根,但被于敏婉言谢绝了。于敏不曾踏出国门一步,对此他有些许遗憾。

(选自《中国科学报》2019年1月22日)

素材解读

于敏生于普通家庭,却靠自身努力走出了一条拼搏、求索的科研之路。他没有出国留学,成了“国产土专家一号”,为新中国核事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求学是成长的阶梯,钻研是进步的基石,于敏勤奋刻苦,受到国外科学家的好评。

适用话题

求学 科研 拼搏 成功

名言链接

1.我虽然在国内是一流的,但没有出过国总是一种遗憾。如果年轻时能够出国进修或留学,对国家对科学的贡献或许会更大。

2.作為一个年轻的大国,中国不能没有自己的核力量,否则就不能有真正的独立。

核研究中的攻坚战

氢弹理论的探究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当时的核大国对氢弹的研究是绝对保密的,要想从报纸或者杂志上找到关于氢弹一星半点资料完全不可能。因此,要在短期内实现氢弹研制理论上的突破,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为了尽快研制出中国自己的氢弹,于敏和同事们知难而进,昼夜奋战。有好长一段时间,他们始终找不到氢弹原理的突破口。转折发生在1965年9月,一场创造历史的上海“百日会战”最终打破僵局。在这次持续3个多月的科研攻关中,于敏带领同事们发现了实现氢弹自持热核燃烧的关键,找到了突破氢弹的技术途径,形成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完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5个多月后,中国第一颗氢弹试验圆满成功。当年,从基础研究转向氢弹研究工作,曾有不少人替于敏感到惋惜。于敏却从未后悔。童年亡国奴的屈辱生活给他留下了惨痛的记忆。他说,中华民族不欺负旁人,也不能受旁人欺负,核武器是一种保障手段,这种民族情感是我的精神动力。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消失的,留取丹心照汗青,能把自己微薄的力量融进强国的事业之中,也就足以欣慰了。

(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1月17日)

素材解读

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中国核研究事业在老一辈科研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创造了奇迹。这也离不开于敏的一份力量。步入氢弹理论研究领域,于敏遇到了巨大的困难与挑战,不言放弃使他笑到了最后,也让我们看到了一颗赤子之心。

适用话题

科研 奋战 坚守 报国

名言链接

1.我自幼对民族所受欺压有切肤之痛,为了祖国的安全,我愿意为国家和民族的事业贡献自己的一切。

2.虽然我搞了一辈子的核武器,但我极力反对使用核武器。

一藏就是30年

其实,于敏也没想到这辈子会与氢弹结缘,没想到个人与国家的命运绑得这么紧。他原本以为会在钟爱的原子核理论研究道路上一直走下去。然而,一次与时任二机部副部长钱三强的秘密谈话,让他的人生改变了轨道。1961年1月的一天,于敏应邀,冒雪来到钱三强的办公室。一见到于敏,钱三强就直言不讳地说:“经所里研究,请报上面批准,决定让你参加热核武器原理的预先研究,你看怎样?”从钱三强极其严肃的神情里,于敏立即明白,祖国正在全力研制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的理论也要尽快进行。接受任务后,于敏便转入了一个新的领域,从此开始了隐姓埋名的生活。

于敏最后一次在公众前露面是在2015年1月9日。那天,在人民大会堂颁发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样的抛头露面,于敏也就经历过两次。上一次是1999年,在“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上,他被授予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并代表23位获奖科学家发言。他并不习惯这样的大场合,此前他一直都隐姓埋名,一藏就是30年。

(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1月17日)

素材解读

从“核理论研究”到“热核武器原理研究”,于敏的科研轨迹发生了转变,却不改忠心报国的热忱。30年来,他一直过着隐姓埋名的生活,默默无闻却又无怨无悔。他把“科研兴国”装在心中,在神圣的岗位上无私奉献。报国是他的理想,钻研是他的使命,平凡是他的追求。

适用话题

报国 坚守 敬业 奉献

名言链接

1.青年人选择职业和专业方向,首先要选择国家急需的。

2.核武器是一种保障国家安全的手段。作为一个年轻的大国,中国不能没有自己的核力量。

回答问题有“三不”

于敏在科研中有一项特殊的本领,就是善于抓住物理本质来判断物理现象发展的结果,被简称为“粗估”。与他共事多年的何祚庥院士称:“于敏的这种粗估方法是理论研究的灵魂。”“这个问题的实质并不复杂……掌握住这一方法就能估出它的数量级来。”于敏说的方法确实并不复杂,但要真正掌握并运用并不容易。这正是于敏有很高造诣之所在。

在单位,大家向于敏请教有“三不”:一是不论时间、场合,随时随地可以提问题;二是不论范围,物理、力学乃至其他相关学科都可以问;三是不论问题大小难易,一样耐心解答。许多同事都有这样的感觉,于敏总是将自己的知识、方法、诀窍乃至最重要的想法和盘托出,毫无保留地告诉大家。一次,一位姓曾的年轻科研人员与同事讨论一道难题,结果谁都做不出来。于是,他找到于敏。于敏一边讲一边算,答案很快就得出来了。可是小曾仍不满足,继续刨根问底。于敏一时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了,便老老实实地说,回家后再想想。第二天一上班,于敏就找到小曾说:“你看看这个推导。”小曾一看,没想到于敏给他写了整整三页纸。

(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1月17日)

素材解读

于敏不仅有一颗孜孜不倦的求学心,而且有一颗无私奉献的责任心。在科研中,他善于“粗估”,这是从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经验;在工作上,于敏乐于助人,他经常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知识分享给别人。他的“三不”做法,令人钦佩;他的严谨治学,值得后辈学习。

适用话题

助人 谦逊 严谨 方法

名言链接

1.科学需要开放,应该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2每个人的前途和命运都与国家的兴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才会有所作为,才会是一个无愧于祖国和民族的人。

心中愧对家人

于敏家小客厅里放满了书籍,中间墙上悬挂着诸葛亮《诫子书》中的一句“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这也是于敏的座右铭。“不敢当,这是大家的功劳,我只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对大家给予他的荣誉和各种称号,于敏謙虚地说,“我与诸葛亮相比差得很远,我只是萤火之光,不可与皓月争辉。同时,我深感愧对家人。”于敏与夫人感情很好,夫人属于传统的贤妻良母。于敏曾说:“以前我经常出差,夫人承担家里太多的家务,把我们照顾得无微不至。后来,我和妻子在北京团圆后,一家3代5口人住两居室。通常,我需要占用一间,工作时不准任何人入内,待家人休息时,就转移到厨房工作。由于工作原因,我不是个好父亲。儿女小的时候总没有时间陪。儿子那时很喜欢与我下棋,我就敷衍了事。我知道很多中国故事,他磨着我讲,我也敷衍了事。现在,我有时间,就全心全意和孙子在一起,孙子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于敏的儿子于辛说:“小时候,父亲整天在房间里写东西,很多人来找他,难得与父亲交流。”因此,晚年时候,于敏尽量抽时间陪孙子以弥补对儿女的亏欠。陪孙子时,于敏会教他背诵古诗词。他教孙子学会的第一首诗词就是岳飞的《满江红·写怀》: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选自《中国科学报》2019年1月22日)

素材解读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正所谓“有舍才有得”。于敏舍下家人,专心科研,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晚年,他把心中的愧疚化作实际行动,陪伴家人。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于敏不仅挺起了民族脊梁,而且承担起家庭的责任,让陪伴构筑晚年的时光。

适用话题

舍得 责任 陪伴 亲情

名言链接

1.只有在大的学术气氛中,互相启发,才利于人才的成长。

2.我这一生在和别人的交流方面有无法弥补的欠缺。博学,就必须交谈,交谈就不能是单方面的,不能是“半导体”,必须双向交流。

猜你喜欢
于敏氢弹
于敏与邓稼先的生死之交
飞行员杨国祥投掷氢弹失败,放弃逃生机会与氢弹共存亡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
“国产的土专家一号”
回答问题有“三不”
高尚的情操
金正恩视察“可搭载在洲际弹道导弹上的氢弹”
于敏的“暗语”
氢弹,不过如此
朝鲜试爆氢弹,中方坚决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