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慧梅 詹炜莹
时下,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感知、了解、体察人类文化具体内容为目的的“文化旅游”正在成为风尚。世界旅游组织在1985年指出,人出于对文化的兴趣而产生的活动,是一种全新的包含探寻和分享的文化体验。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事件或地点可以构成独特的旅游景观,或独立成景,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价值;也可与人文景观相互映衬,使得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大幅提升。
“文学旅游”是“文化旅游”的重要分支。文学旅游虽尚未成为主流,但该旅游模式具有的前瞻性和实践性逐渐引起更多关注。文学旅游能有效提升旅游景点的精神文化内涵,满足旅客日益增长的审美情趣,体现旅游主体的能动性与人文关怀,使游客与旅游资源之间形成良性循环和互动效应,有助于传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国民文化自信,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京杭大运河是沟通南北水域的交通要道,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同时也是中国文化象征之一。千年运河,幽幽岁月,这条运河历经时代变迁,承载了历史,也带我们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纵览古籍诗词,我们得以探访文人墨客留下的足迹,到千帆竞泊、热闹繁华的码头,见证湖墅夜市客货聚集的场面,在摇橹船上听多情诗人和歌妓依依惜别的爱情故事。
本文从中国古典诗词的角度挖掘京杭大运河杭州段的文学遗产资源。
水上门户
塘栖,地处杭嘉湖平原南端,著名的京杭大运河穿镇而过,是杭州市的水上门户,也是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花果之地、丝绸之府、枇杷之乡”。塘栖最出名的街市——廊檐街洋溢着浓郁的水乡风情,称奇江南。清代诗人王拭曾有一首描写塘栖廊檐的诗。
摩肩杂沓互追踪,
曲直长廓路路通,
绝好出门无碍雨,
不须笠屐学坡翁。
意思是塘栖那曲曲直直的长廊将全镇连成一片,出门连下雨都用不着戴笠穿屐了。
塘栖是标准的水乡,处处是河,镇上的街面全都沿河而建,落成在屋檐里面,俗称“过街楼”。为方便那些从水路而来的客商们休息,在那沿河的一面还都建有一长溜美人靠(塘栖人称这为“米床”)。那一条条河道一条条街,全都用高高低低的石橋相连,全镇共有石桥三十六爿半。最有趣的是,就连那些高高低低的石桥上,都十分讲究地搭有桥棚,使得来往的行人雨天淋不到雨水,晴天晒不到日头。这廊檐街之广、之盛,在江南水乡可以说找不出第二家。有俗语称:“跑过三关六码头,不及塘栖廊檐头。”怪不得,连丰子恺先生家乡桐乡石门的一句歇后语都以塘栖的廊檐街为内容,叫做“塘栖街上落雨—轮(淋)不着”。
塘栖古镇建镇于北宋,距今有1000多年的历史。《唐栖志》记载:“迨元以后,河开矣,桥筑矣,市聚矣”,明代中后期起,有运河之便,居民负塘而居。京杭运河的开通使昔日的小渔村一跃成为杭州城水上运输的门户,各类商铺、客栈、货仓在运河两岸应运而生,明清时期更是成为富甲一方的“江南十大名镇”之首。凡到杭州者,南来北往过客不知千万,塘栖成为许多文人墨客艳羡之地,或上岸观光,或夜宿塘栖,兰桨扁舟,载云出入,留下许多名诗佳句。
南巡驻跸
清代康熙、乾隆二帝南巡杭州时,曾多次驻跸塘栖,并饮郭璞井之水。
众人皆知康、乾两帝南巡杭州,城内有太平坊、孤山两处行宫,却不知塘栖亦建有行宫。清代乾隆行宫曾列入《栖溪十景》之一的《御营春晓》诗云:
昔年鸾辂六回巡,
曾有离宫傍水滨。
殿瓦红临初日晓,
树烟碧占旧时春。
垂杨掠燕同青旆,
斗酒听鹂坐绿荫。
毕竟宸游停辇处,
风光别有一回新。
可见行宫红瓦圣殿,风景迤逦,让人耳目一新。根据《唐栖志》的记载,我们可以大致勾勒出塘栖行宫的轮廓。占地百余亩的御营有长廊画槛,叠石为山,引水为池,杂植花木。临河建有龙楼,雕阑绣槛,高入云霄。如今虽不见当年宫殿,只能窥见行宫附属建筑,但通过地方志和南巡图,不难想象当年的皇家气派。
1985年,塘栖文化馆在一次文物普查中发现,被当作区分德清与杭县(今杭州)的普通界碑,其实是一块镌刻圣谕内容的乾隆御碑,由此乾隆圣谕得以重见天日。御碑现立于塘栖镇水北街原杭州府水利通判厅地。御碑身高,由乾隆题词,碑身镌刻双龙抢珠云纹,是目前我国现存最大的御碑。
桥梁怀古·长桥月色
广济桥在余杭塘栖镇,因旧时官府、善人曾屡次在此处设点周济灾民而得名;又因“河清水碧,桥高连天”,别名碧天桥,俗称长桥。不同于一般桥联,广济长桥两侧楹联镌刻的不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之类的祈福,而是佛教里地位最高的佛和大菩萨,如释迦牟尼、地藏菩萨、文殊菩萨等。当时塘栖佛法盛行,不仅镇上佛寺林立,商民士绅大多也信奉佛教。
诗人笔下的长桥总是与寒月有关。明末清初诗人徐士俊世居塘栖落瓜里,留下西里八景诗,其中一篇就是《长桥月色》。
武林东下是通津,
水面长虹杂沓尘。
惟有夜深清景绝,
微茫山色拥冰轮。
寥寥几笔便勾勒出广济桥迥然不同的白天和黑夜景致,水乡神韵也跃然而出。
桥梁怀古·拱宸之风
拱宸桥始建于明崇祯四年,被誉为“古运河第一桥”。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雨沧桑、战火浩劫,至今仍保存完好,在杭州运河北大门傲然挺立,成为大运河杭州段的标志。拱宸桥为三孔石拱桥,桥栏间有48个望柱,柱头多雕刻着仰莲,大小形态各异,为各个时代所雕刻。拱壁顶部有双龙戏珠浮雕,中拱券内有荷花浮雕,拱壁上刻有题记。拱宸桥造型优美,朴实雄浑,气势宏大。
“拱宸”二字含有很强的政治意义。《论语·为政篇》: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拱宸桥(“拱”与“共”通,“宸”与“辰”通)寓意百姓拥戴实行德政的统治者。又说“宸”在古代指帝王宫殿,“拱”即拱手,意为两手相合表示敬意。每当帝王南巡,这座高高的拱形石桥,象征对帝王的相迎和敬意,拱宸桥之名由此而来。
明朝以前,拱宸桥一带还是一片冷清的荒凉地,自明初运河杭州段改道后,拱宸桥作为大运河进入杭州后的第一座桥,日渐繁华。古时这里因漕运繁忙,桥边这块土地曾被称为“天下粮仓”的中心、杭州的“十里洋场”,还是杭州唯一的通商海关。
桥梁怀古·江桥暮雨
江涨桥位于卖鱼桥东北,信义坊的东面,东通霞湾巷,西出拱墅路。江涨桥的由来,为古时江海潮涨至此而得名。傍晚下雨时烟雨迷蒙,有一种说不出的美。桥梁的设计以潮水为表现题材,桥栏的整体设计体现了厚重感,以望柱垂带的“静”与“稳”来对比栏板水纹的“动”,以望柱表面肌理的粗犷处理来衬托栏板纹饰的精致细腻。
江桥暮雨作为湖墅八景之一,吸引了许多优秀的词作家题写。其中明代王洪的词流传最广。
淅沥带秋坰,
两岸蒹葭响。
何处渔舟暝未还,
隔浦闻清唱。
撩乱下枯槎,
一夜苕溪涨。
天目应添翠色重,
回首看晴嶂。
——《卜算子 江桥暮雨》
江涨桥两岸芦苇摇曳,隔岸的渔舟曲悠然飘来,渔歌唱晚,宛如天籁。还有一首写江桥暮雨的词也很有名。作者是明代另一位文人聂大年。
一叶渔舟吞暮景,
夜来江涨平桥,
蒹葭两岸响萧萧。
水村烟郭外,
隐隐见归樵。
鸿雁欲归愁翅湿,
谁怜万里云霄,
空濛山色望中遥。
钟声何处寺,
白鸟没林腰。
——《临江仙 江桥暮雨》
一叶扁舟,打鱼归来,行于江波之上,被渐渐笼罩的暮色吞没,水天一色,画面非常和谐。暮雨潇潇,河水高涨,竟漫到了江涨桥面上。运河两岸,芦苇被风吹得萧萧作响。此时,炊烟四起,村落笼罩在一片雨雾之中,樵夫荷柴而归。举目望去,只有山色空濛,家园遥望中除了遥远还是遥远,竟无处归依。
现在去寻,仍能看见江涨桥旁矗立着一座亭子,牌匾刻有“江桥暮雨”四字,来到桥下,可以看到桥下的桥墩上还有很多诗词歌赋和书法。
桥梁怀古·青云直上
一个名人可以成就一座运河桥梁的兴衰。清人丁丙的一首关于登云桥的诗就讲述了一个故事。
登云桥号本青云,
大理当年此发身。
一自僦居归锦里,
钓游初地转沉沦。
桥本无声名,只因一个曾经在桥畔租屋而居的人后来登进士第,桥也更改了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名字——登云。
让桥出名的那个人是明代的夏时正。《仁和县志》记载:“夏时正字季爵,家仁和青云桥。正统乙丑进士,授刑部主事……擢大理寺卿。”夏时正平生风骨高骞,不随俗流。人称他“身如五柳先生懒,心比孤山处士清”。后来他退出官场,衣锦还乡,住在卖鱼桥边,那桥因此又得名归锦桥。
如今,古时的登云桥变成现代运河桥梁——登云大桥。栏杆上饰龙凤呈祥图案,线条简洁、构图抽象。雕塑的下面有很大的留空,让这座大桥轻盈起来。望柱的纹饰是祥云纹,整座桥予人祥和之感。联想到丁丙诗中暗喻人和地域之间的紧密关联,传统的荣归故里、光宗耀祖的思想在现代看来别有一番风味。
运河集市·北塘夜市
塘栖“栖溪十六景”之一的北塘夜市指的是水北街的夜市。在塘栖古镇,仍能看到昔日枕水人家、滨水商街的繁华景象。塘栖诗人徐士俊的《北塘夜市》生动地勾勒出当年水北街夜市的繁华景象。
莫嫌北岸少长廊,
亲见三春夜市忙。
吴下人家多佞佛,
携灯过此买饧糖。
明清时期,有大批的苏州、嘉兴、湖州等地的香客在清明节前后来杭州进香,往返时都要在塘栖镇停船住宿一晚。《栖里景物略》记载:“江南数郡,当春三月进香天竺,由西水(塘栖)抵关(大关)时,泊舟两岸。贵游士女,画舫络绎,管弦歌吹之声,彻曙不绝。”此时镇内沿大运河、市河的街道形成季节性的夜市。
运河集市·北关集市
北新关位于武林门外江涨桥北,是杭城连接运河的主要通道與关口。据记载,南宋时期,杭州拱墅北新关的税收,几乎相当于国家一年开采的白银总量。明代宣德四年朝廷设立北新关,专门征收船税与商税。往来北新关的商贾船只要出境、入境都要向税关纳税,为全国七大关口之一。到了清朝,北新关下设好几个分关,又设稽查口20处,北新关也得俗称“大关”。南来北往商贾云集,就形成了北新关的街市。随着商品市场的大发展,日市已经无法满足频繁的商品流通与商贾往来的需要“北关夜市”由此形成,成为“钱塘八景”之一。明人高得旸诗云:
北关晚集市如林,
上国流传直至今。
青苎受风摇月影,
绛纱笼火照青阴。
楼前饮伴联游袂,
湖上归人散醉襟。
阛阓喧阗如昼日,
禁钟未动夜将深。
运河集市·康桥晓市
康桥又称康家桥,位于运河西岸的湖墅北路,跨余杭塘河。康桥历史悠远,《梦粱录》《咸淳临安志》《淳祐临安志》中均有记载,宋时为北关镇范围,与北新关隔河相望,为运河、小河、余杭塘河三水汇聚之处。因水路交通便利,宋时已有草市存在。至于明代中期,康桥晓市已经从北关镇中脱颖而出,成为“北关八咏”之一。康桥晓市与北新关街市南北呼应,物流十分畅通。清代有诗云:
两岸人家依北桥,
凭谁指点话南朝。
三市蚕丝方富足,
五湖虾菜更富饶。
喧声杂沓当清晓,
荡漾波光映碧寥。
大清早就市声喧嚣,四方船队纷纷而至,百业的货物交易十分兴旺。清人王炯《康桥晓市》写道:
侵晓旗亭聚,风烟几岁华。
当垆贾笑客,问渡趁虚家。
诗中的“当垆贾笑”同时又透露一个信息,即当时康桥边的酒肆并非是纯粹的酒馆,很可能还带有歌伎服务。如是,则康桥晓市就不是普通的集市,而是文化娱乐与商品贸易兼具的市场。
运河集市·江桥渔火
鱼市是仅次于米市的商品集贸市场,其形成之早,迄今已近千年。北宋许彦国曾作《晚宿江涨桥》诗:
鸟径青山外,人家苦竹边。
江城悬夜锁,鱼市散空船。
岸静涵秋月,林昏宿水烟。
又寻僧榻卧,夜冷欲无眠。
卖鱼讲究的就是一个“鲜”字,鲜则嫩,则味美。为使鱼鲜能在清早出现在杭州城内,渔民们傍晚就要把船开到湖墅鱼市,把鱼卖给鱼行。湖墅各鱼行沿河而设,各路渔船在运河上彻夜往来,摇过江涨桥。元、明时期,鱼市逐渐往江涨桥、卖鱼桥一带集中。清人高鹏年曾在《湖墅小志》中记载:“江涨桥与华光桥作八字式,河面极为开阔,有时暮雨潇潇,颇有诗意,而入夜蟹火渔灯如点点繁星,称‘江桥渔火’,辉映岸上,更是别有情趣。”
卖鱼桥在江涨桥西南的湖墅南路与湖墅北路连接处,横跨余杭塘河。靠着大运河的便捷交通,卖鱼桥一带早在南宋时期就有码头,周边米市、鱼行众多,舟楫聚集,商贾云集,百货登市,是一个非常繁华的商业地段。清代魏标在《湖墅杂诗》中写道:
卖鱼桥下水平矶,
鹅炙新鲜嫩又肥。
五界庙前村戏散,
蜜橘百果买包归。
每到蟹肥时节,自江淮而下,鱼蟹满舱的渔船,许多便停泊在霞湾巷的埠头,造就了杭州运河边一个重要的螃蟹集散地。卖鱼桥、渔家台、蟹舟弄这些带着鱼市色彩的地名,就是湖墅历史上的水产品市场的缩影。
梵呗悠扬
香积寺地处城北湖墅,江涨桥东,茂林阴密,喧嚣不闻。香积寺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三年,旧名“兴福寺”。大中祥符年间,宋真宗御赐匾额更名为“香积寺”,元末香积寺毁于战火,明清两度重建。2010年2月,复建的新香积寺落成开放,再现了“杭州运河第一香,湖墅市井风情地”的繁荣胜景。
香积寺的名称由来大有精妙说法。香,系离秽之名,即宣散芬芳馥馨,指理中无上戒定慧之香,“五尘以香为最微相”。积,系聚集之义,即积聚诸功德,“盖质之可積者,莫精微净妙乎香者”。故“言香积者,极言其积聚之精妙”,杭州香积寺,盖取此意。
一般寺庙大多在山林之中,香积寺却处于闹市,与老百姓为伴。当年大运河上船只往来繁忙,香积寺则日夜灯烛通明,河上帆樯林立,舳舻相继,岸边香雾袅绕、梵音不绝。民间传说,香积寺菩萨管辖杭州、嘉兴、湖州三府,故此,三府周边的善男信女,甚至远在江苏周庄的香客,也沿大运河乘船到寺朝拜。香积寺门前的大运河码头也是天竺、灵隐朝山香客的必经之地,每天千余船只往来辐辏,热闹非凡。《武林梵志》如此描述当时盛景:“香积寺门临官河,帆樯往来者日百千计,秉烛犹喧,一径蜿蜒,茂林荫密,隐然城市异薮也。”
刘慧梅系浙江大学旅游与休闲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导;詹炜莹系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研究生;本文为京杭大运河(杭州段)运河综合保护中心委托课题《大运河文化带遗产解说系统构建》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