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借鉴吴康宁教授等人的已有研究成果,通过对优秀语文公开课堂进行观察研究,从教师在课堂中话语分析角度对教师在课堂中扮演的角色进行研究,探讨优秀语文教师的课堂角色类型。
关键词:优秀语文教师; 课堂角色类型; 获奖公开课
一、研究的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关于教师在课堂中角色类型的研究,目前国内研究颇为丰富。其中以吴康宁教授等人 1的研究最有代表性。传统的学术观点认为,教师在课堂中扮演的角色是多元的、复杂的。教师除了在课堂中教育者的角色外,还扮演着学习指导者、文化传播者 2的角色。这些观点显然不足以充分说明教师在课堂中扮演的实际的角色。为了充分的认识在课堂中教师到底扮演何种角色,我们借用吴康宁教授的已有成果,采用实证研究的方式,对一节优秀视频公开课进行分析。吴康宁教授将教师在课堂中扮演的角色类型分为 4 大总体类型[1]和 19 种小角色类型。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如何在课堂中扮演自身的角色?教师扮演何种角色?教师在课堂中扮演的角色是否与已有的关于教师课堂角色的研究保持一致?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对优秀小学语文公开课进行了研究。
二、研究目的与内容
本项调查所研究的内容与目的是:
1.观察、研究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话语,也就是,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对话,研究教师在课堂中使用了哪些形式的话语,判断其话语类型。
2.借鉴吴康宁教授等人的研究成果,分析优秀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中扮演的角色,揭示优秀教师的课堂角色类型。将以上两点归结为一点,即本项研究试图通过对优秀小学语文公开课视频的分析,对教师在课堂中的话语进行研究,以此探析优秀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中扮演的角色类型。
三、研究对象与研究材料
本项研究的研究对象是全国语文公开课竞赛得奖者的优秀视频。之所以选择优秀公开课的视频作为研究对象,基于以下几点考虑:资料来源较为丰富且对于资料的整理能够比较全面;[2]优秀小学语文教学者的课堂比较“丰富多彩”,获取的资料更充实;在公开课的课堂中,孩子们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思维更加活跃,话语形式更加多样,能获得更多的资料。
本项研究把视频资料转化成文字语料,并在此基础上对文字语料进行研究,从而获得教师在课堂中更细致、更全面的话语信息。
四、研究框架
本项研究的研究框架是采用吴康宁教授的“教师言语行为登记表”,将教师的课堂言语行为分为提问、要求和评价三大类,分别用 A、B、C 表示;同时将每一大类细分为三小类,“提问”分为“方法”、“结论”、“事实”,并分别用 A1、A2、A3表示;“要求”分为“建议”、“模糊”、“指令”,并分别用 B1、B2、B3 表示;“评价”分为“肯定”、“中性”、“否定”,并分别用C1、C2、C3表示。
对于研究结果的统计,同样借鉴吴康宁教授等人的统计方法。将某一类别言语行为在全部言语中占 75%以上,且其余两类言语行为在全部言语行为中各自所占比例均小于 20%的言语行为总体类型视为主导型(A 型、B 型、C 型);将任一类别的言语行为在全部言语中所占比例均小于 75%,但其中两类言语行为所占比例之和大于 80%的言语行为总体类型视为结合型(AB 型、AC 型、BC 型);将三类言语行为在全部言语行为中各自所占比例大致相近或虽然其中两类言语行为所占比例之和大于 80%,但比例较低的一类言语行为的比例与第三类言语行为的比例相差不大的言语行为总体类型看成复合型(ABC型)。
四、研究结果与结果分析
(一)大类言语行为与课堂角色分析
从分析数据看出,优秀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类型并不是单一的主导型(A 型、B 型、C 型),也不是两种言语行为的结合型(AB 型、AC 型、BC 型),而是在课堂中扮演复合型(ABC 型)的课堂角色,即优秀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中更倾向于充当“定向·定规·定论者”角色。
从表中数据看出,提问是小学语文课堂中主要的使用策略,是教师控制课堂、顺利展开教学过程的手段。小学低年龄段的学生由于年龄较小,不能完全独立的进行思考,需要教师在课堂中发起提问来引发学生的思考。提问在课堂中有一定的牵引作用,能帮助学生更深入、更细致的了解课文知识;同时,教师在课堂中的提问对学生的思考具有一定潜在制约性。教师在课堂中提出的问题规定了学生的思维方向,规定了学生思考的内容和性质。所以,提问在课堂中间接的起着定向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中扮演者一定的“定向者”角色。
从分析数据看出,在教师的言语行为中,“要求”的比重虽不及“提问”,但在教师的课堂言语行为中仍占有一定的比例。由于学生的天性使然,他们渴望在课堂中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表现自我。所以,他们以各种千奇百怪的“姿态”“行走”于课堂中。为了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的开展和教学目标的完成,教师在课堂中就必须确立某种规范 达到约束学生行为的目的。这时,教师在课堂中扮演“定规者”的角色。
从分析数据看出,在教师的课堂言语行为中,“要求”的比重和“评价”的比重不分上下。评价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教师对学生课堂行为的一种极好的反馈方式,能让学生从教师的言语行为中获知自己在课堂中行为的好坏,以便能进一步规范自身在课堂中的行为。此时,教师在课堂中扮演“定論者”的角色。
(二)小类言语行为与课堂角色分析
分析教师在课堂中的小类言语行为发现,教师在“定向者”的角色中更倾向于扮演“启创·搀扶者”的角色。教师在课堂中更倾向于启迪学生对于方法的思考,启迪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注重学生对问题解决方法的获得;同时,教师在课堂中也注重对学生进行关于事实的提问。教师向学生提问已为事实或已学知识,让学生在课堂中对既知知识和已学知识进行回忆、再现,强化学生之前的认识。
分析教师在课堂中的小类言语行为发现,教师在“定规者”的角色中更倾向于扮演“建议·自由者”的角色。教师在向学生提要求时,并不是以权威的口吻向学生提出强制性的口令,而是以建议的形式向學生提供一定的参考让学生完成任务;同时,在教师所提出的要求中有一部分是模糊的建议,这是教师信任学生,把课堂、问题放心交给学生的表现,让学生在课堂中享有充分的自主权,让学生在课堂中能够充分的发散自己的思维,而不受教师所提出的要求的影响。
分析教师在课堂中的小类言语行为发现,在教师所扮演的“定规者”的角色中,教师更倾向于扮演“鼓励·观望者”的角色。从数据看出,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由肯定评价和中性评价组成。其中,中性评价的比例高于肯定评价的比例。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在课堂中的表现要给予评价,且要以正面评价、积极评价为主,这样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和自我成就感,增强学生对学业的兴趣;但同时也要辩证的看待肯定性评价。在课堂中,并不是可定性评价越多越好。在课堂中,教师要谨慎使用否定性评价,评定性评价会使学生产生挫败感,继而失去对学习的兴趣。而中性评价是一种特殊的评价。教师在课堂中使用中性评价表示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中的行为评价留有充分的自由的空间,让学生自己体悟自己行为的优与劣,让学生能自觉、能动的完善自身在课堂中的行为。
从以上分析结果看出,优秀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中扮演的是集三种角色于一身的角色,即“定向·定规·定论者”的角色。而在这“定向·定规·定论者”的角色之下,教师更在课堂中扮演者更多的“小角色”。教师在课堂中扮演“启创·搀扶者”的角色,让学生能在教师的搀扶下做一个智慧的创造者;教师在课堂中扮演“建议·自由者”的角色,让学生在教师的建议下能动的发展自身的思维品质;教师在课堂中扮演“鼓励·观望者”的角色,让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能再接再厉、更加完善。
注释:
[1]4 大总体课堂角色类型是定向者、定向·定规者、定向·定论者、定向·定规·定论者;
[2]19 种小课堂角色类型是 A1启创者;A2导引者;A3搀扶者以及它们的排列组合;B1建议者;B2放任者;B3强制者以及它们的排列组合;C1鼓励者;C2 观望者;C3矫正者以及它们的排列组合;
参考文献:
[1]吴康宁,程晓樵,吴永军,刘云彬.教师课堂角色类型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4(4).
[2]马和民.新编教育社会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02.
作者简介:
陈婷婷(1989-),女,汉族,江苏射阳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教育基础理论研究;
贵州广播电视大学,贵州贵阳 5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