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辛 温才妃
丁奎岭:中国科学院院士、有机化学家,主要从事基于有机金属催化的不对称反应和绿色化学研究,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2018年的金秋,丁奎岭正式从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转型”为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在那之后的近一年时间里,他一直在和上海交通大学的同事们一起,努力打造一批真正具有含金量的“金课”。虽然职位有所变动,但丁奎岭科学报国的情怀和培养人才的初心始终未曾改变。不久前,丁奎岭当选上海“最美科技工作者”。
由“热”转“冷”不忘初心
15岁考上大学,24岁博士毕业,29岁成为当时河南省最年轻的正教授,47岁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9年当选上海“最美科技工作者”,纵使带有“光彩夺目”的履历,这位现年53岁的化学家依然非常低调、谦虚。坚持做“独特”和“有用”的研究。丁奎岭一直怀揣着“通过合成创造价值,用创造的分子影响改变世界”的梦想,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不断突破,以实际行动为国家增添亮眼的“绿色”。1998年,丁奎岭放弃了郑州大学正教授的待遇,接受了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提供的副研究员职位。尽管职位、住房等个人待遇都不及以前,但他还是满怀热情地接受了这个岗位,因为这里是他心目中中国有机化学研究的最高殿堂,他希望能够在这里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国家的化学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科研路上困难重重,丁奎岭是如何保持初心的呢?“因为热爱,所以坚持”,这是他的回答。因为热爱,他甘于坐“冷板凳”。他所从事的手性催化研究,曾经一度热门后又转冷,一些同行改变了研究方向,但丁奎岭始终坚守自己的研究领域,潜心钻研。他认为,科学家不应该被热点左右,探索科学就是要积极应对领域内存在的挑战。手性催化需要探索的未知,远远超过了已经解决的问题,因而值得用一生倾情付出。功夫不负有心人,丁奎岭的努力和执着结出了累累硕果。他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手性催化剂的“自负载”概念,实现了多个非均相不对称催化反应的高选择性、高活性以及简单回收和再利用,对手性催化、超分子化学和材料领域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什么样的科学家最美
2019年,丁奎岭的二氧化碳催化转化新方法——从二氧化碳到“万能溶剂”DMF新路径,进入中试阶段。这个项目如能实施建成,将完成世界上第一个从二氧化碳原料到DMF的工业化过程。作为有机化学家,丁奎岭密切关注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问题,利用多年来在手性催化氢化方面的研究积累,通过发展新型金属有机催化剂,在温和条件下将二氧化碳作为“碳资源”,化学转化制备出碳酸乙烯酯、甲醇、乙二醇等常用化工原料,为二氧化碳的化学利用提供了“绿色化学”解决方案,改变了以“煤气”一氧化碳作为原料的传统途径。从2015年申请专利、发表论文,到与山东潍焦集团达成合作协议,再到如今中试设备投入运转。“短短几年,就在一片空地上建起装置并试车成功,着实让人感到振奋和震撼!”丁奎岭说。他表示,中国是个大舞台,科学家可以在这里找到施展才华的空间,感受到科学报国的快乐。“科学家的成果能够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价值,能够为人民生活创造福祉,这样的成果才是最美好的成果,这样的研究才是最有价值的研究。”谈及什么样的科学家最美,丁奎岭有自己的理解。“我们不仅要关注科技成果带来的美,也要感受研究过程之美。”他笑着说,“有的科学家一辈子默默奉献,研究过程充满曲折,甚至需要隐姓埋名,但只要执着坚持、永不言弃,那就一定是最美的。现在是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最好的时期,现在的中国是做科学研究最好的地方,而且现在的中国也是对科技创新需求最为迫切的国家。科学家的技术研发只要能创造价值,它的应用很快就能实现!”他热切希望,有志科学家能够回国参与创新型国家建设。
无悔于自己的青春
成事之要,关键在人。丁奎岭深知人才的重要性,在人才队伍建设和学生培养上双管齐下。在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担任所长期间,丁奎岭坚持“人才强所”的理念,坚持高标准但不唯“标准”,凝聚了一大批科技精英和青年才俊。有的优秀青年人才在国外年限不能完全满足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规定,无法申报院“百人计划”,他就与班子成员统一思想,以所聘“百人计划”的形式进行支持,所有的启动经费、待遇等与院“百人计划”完全相同,极大地提升了人才潜心科研的积极性。在他的指引与帮助下,一大批优秀的青年才俊在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分管本科教学,从科技工作者“华丽转身”为教育管理者,丁奎岭的工作与教科书和学生们的关联更大了。他总是告诫青年学子要抓住最美的时光,无愧于自己的选择,无悔于自己的青春。“其实,从1990年在郑州大学留校从教至今,我一直没有离开过三尺讲台,培养人才与科学研究同样重要。”加入上海有機化学研究所的第二年,他就为研究生讲授专业基础课《物理有机化学》。后来,他又来到上海科技大学为研究生上课。“有时上一整个学期,有时和其他老师分工讲授两三章内容。尽管科研和行政工作都非常繁重,但只要上课时间确定,我就尽量不再安排其他事务。”丁奎岭说,“院士也好,所长、常务副校长也罢,这些‘头衔’时刻提醒着自己不能离开科研和教学第一线,要不忘初心,切实履行自己身上的责任。”至今,他培养了三十多位博士和博士后,其中近二十位已成为教授或研究员。如今在上海交通大学,他在各种场合都积极倡导教师应把立德树人、教书育人摆在重要位置。“备好课、上好课,不仅有利于学生成长,还可以帮助教师提升科研格局与学术视野。青年强则国家强,立德树人是百年大计,让更多的青年学生热爱科学,立志从事科学,这是我的使命所在,也是我不断努力的方向。”丁奎岭说。
做科学普及的践行者
在科普工作中,丁奎岭总是以身垂范、孜孜不倦。“尽管工作繁忙,但我非常愿意在科普事业中尽一份绵薄之力。作为一名从事化学研究的科技工作者,我希望通过自己的一点儿力量,让公众更加理解化学、欣赏化学,让我们的青少年更加喜爱化学,更加愿意投身化学。只有这样,祖国的化学事业才能够辉煌永续。”丁奎岭说。多年来,他在国际化学年专题系列讲座、枫林论坛、博雅大讲堂、上海科普大讲坛主题系列讲座、院士进课堂等场合,面向中学、高校、企业和社会公众做“合成我们的未来”专题科普报告达50余次,阐述了100多年来合成化学为人类社会进步做出的巨大贡献,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良好反响。在各类科普节目和科普视频中,时常可以看到丁奎岭的身影。作为项目负责人,他主持上海市科普项目视频《我们需要化学》,荣获上海市2018年科普教育创新奖科技成果奖二等奖。在上海市科技周中,他应上海电视台的邀请,与多位科学家一起共同录制了《少年爱迪生》《执牛耳者》等大众科学普及节目,广受赞誉。“科普是提高全上海市民科学文化素养的重要工作,只有全民参与科学事业,让科技创新引领社会的价值取向,让未来年轻的一代保持对科技的好奇心,我们才能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丁奎岭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