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地方文化资源融入来华留学教育的原则和策略

2019-09-10 18:34王丽霞赵昭
科海故事博览·中旬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河北河北省留学生

王丽霞 赵昭

摘 要 随着河北省来华留学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培养知冀友冀的留学生已经成为传播河北声音、讲好河北故事的重要途径,来华留学教育院校更成为实现河北地方文化对外推广的重要平台。因此,充分发掘河北地方文化资源与潜力,与来华留学教育实现有机结合,不仅是优化来华留学教育质量、增加河北省来华留学教育竞争力的有效方式,更是促使留学生热爱河北文化、自觉传播河北文化的必行之道。

关键词 来华留学教育 地方文化 河北省文化资源

2017年,河北省各高校共接受长短期留学生5505人,其中学历生占60%以上,其余为短期班、访学团等留学生群体;来河北留学生源国别已涉及100多个国家。目前,河北省来华留学教育在努力做大做强的同时,已开始注重提质增效。河北省各院校须紧紧抓住“雄安新区”建设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机遇,加强河北省高等教育国际化建设,迎来河北省来华留学教育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在新形势下,充分发挥地方特色,有效开发和利用河北省优秀地方文化,把河北省地方文化资源巧妙地融入来华留学生教育之中,提升河北省优良文化传统的国际影响力,是提高我省高校留学生教育水平、树立我省来华留学教育鲜明特色的必行之举。

一、河北省地方文化资源融入来华留学教育的原则

(一)实用性原则

对留学生进行地方文化教育,应在充分发掘地域文化的同时,更加重视教育的实用价值和留学生的实际需要,选取他们能够理解、易于接触、最想了解的内容。教育的内容应来自他们身边,且生动形象、多样化。还应强调留学生地方文化教育的后延性,即留学生毕业或结业后,回国也可对所学地方文化进行实践和再传播,地方文化教育资源的选择应注重该文化内容简单可行、工具材料易得、便于再加工再教育等特点,有利于实现地方文化“走出去”。对于那些本土性特点明显,受场地、气候、工具等限制较多的文化资源,应以普及和了解为主,不应作为教育和实践的主要内容。

(二)针对性原则

来华留学教育融合地方文化资源应针对留学生的年龄性格、心理特征、国籍族裔背景、语言基础、学习能力等方面的特点,注意留学生文化教育和中国学生文化教育的不同,注意留学生来华目的的不同,做到差异化教学。例如,根据留学生汉语水平和在华时间,选择进行课堂教学还是文化实践;针对汉语言专业学生,要注意地方文化教育的系统性和扎实的基本功,针对短期生等,就要偏重实际体验和文化实践的经历与感悟,无需系统知识的学习。

(三)趣味性原则

地方文化教育应比课堂语言教育、专业知识教育等更加生动有趣,要选取趣味性强、最具有吸引力的地方文化资源,充分激发留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实现愉快学习、享受学习,要把握留学生来到河北、身处其中的文化环境优势,摒弃生硬的说教,从日常生活中出发,找到留学生学习的兴趣点,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搭建文化实践平台,扩大知识范围。

二、河北省地方文化资源融入来华留学教育的策略

(一)完善来华留学教育规章制度,加强河北省来华留学教育联合培养机制

将河北地方文化资源导入留学生教育课程,首先要健全留学生管理机制和课程体系,为留学生编制专门的培养方案,在重视留学生专业课程与语言课程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地方文化中适合来华留学生教学的内容,开设文化课程、编写教材和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标,保证留学生培养方案中安排一定河北省地方文化的授课学时,使河北地方文化教育进入留学生培养的课程体系,有条件的院校甚至可以将地方文化课程作为留学生必修课程之一。

(二)整合河北省地方文化资源,充分开发和利用适合留学生学习的地方文化内容

河北省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形成了丰富的燕赵文化,是名符其实的文化资源大省。但由于文化教学的学时限制、留学生语言水平和理解能力的限制,不是每一种文化资源都适合留学生学习,结合河北省重要文化资源和留学生文化兴趣点调查,河北省地方文化资源中适合留学生教育的文化形式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语言和历史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蕴含着地方文化的丰富信息。由于地理环境和历史发展的不同,汉语言形成了各地特色的语言文化。河北地方语言文化与当地人性格、习俗等有密切关系,以地方语言和历史事件为载体,作为汉语课堂的补充,为留学生讲授河北方言、俗语、谚语、习语、典故、地名由来等,解读诚义燕赵的历史与经典,都可以在丰富留学生汉语课堂的基础上,充分体现鲜明的河北特色,加深他们对河北文化的认同。

(三)提高来华留学教育者文化素质,培养掌握地方文化才艺的教师和人才

教师是来华留学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是保证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将地方文化因素顺利融入来华留学教育的过程之中,最终要靠教师的授课和引导。来华留学院校要着重培养对外汉语教师的地方文化输出意识,让教师在日常工作中主动自学地方文化知识,在日常教学中自觉融合地方文化资源的宣传教育;其次,各高校应定期组织专家,对教师进行文化知识与才艺的集中培训。大多数对外汉语教师为了更好地传递中国传统文化,都掌握一些基本中国才艺,如剪纸、书法、国画等,因此,对于教师的培训应更加注重地方才艺技能和专业性培训;另外,高校还应注重鼓励教师改良文化课堂,创新地方文化教学方式,运用新颖且合理的教学技能和教学方法,引发留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真正为留学生传达河北文化的内涵。各来华留学院校可联合开展教学比赛、优秀课堂展示等活动,互相借鉴学习,共同打造特色文化课程。

“对外汉语教师的一项必备素质就是对文化观念的深层阐释能力。”[1]只有打造一支具有文化素养和高超教学能力的对外汉语教师队伍,才能保证将地方文化资源教育落实到实处,实现来华留学教育传播地方文化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赵明.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误区和目标[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3(3).

★基金项目:2018年度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地方文化与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以河北省为例》(課题号SA181069)。

猜你喜欢
河北河北省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河北:西洋乐器畅销海外
梁丛
孙婷婷
河北省部分水产品市场价格
北京外国留学生的规模与结构
河北省商务厅原巡视员仲继安涉嫌受贿被逮捕
The Shortage of Wa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