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成因与防治

2019-09-10 05:37:54程瑞娟黄楠楠
科学导报·科学工程与电力 2019年21期
关键词:泥石流岩土成因

程瑞娟 黄楠楠

【摘  要】岩土工程地质复杂,在落实地基基础处理技术前,需要做好勘察准备工作,利用勘察数据,制定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较强的地基基础施工方案。各种类型的桩基础可满足地基加固要求,所以负责人还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桩基类型,落实桩基础施工措施,使该处的地基能为岩土工程施工奠定安全稳定基础。此外还要优选建筑地址,关注地基处理施工要点,最终保证岩土工程整体质量。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质灾害;成因与防治

引言

岩土工程施工是我国社会基础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岩土工程的施工质量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会产生重要影响。岩土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地质因素对其的影响,施工场地如果存在地質灾害,就会使得施工工作更加困难,同时还会引发其他安全事故,给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因此我国岩土工程施工工作中一直十分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并且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其防治技术也得到了很大创新,这对我国岩土工程施工产生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1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主要分类与危害

一是,岩土工程地质灾害主要分类。岩土工程引发的地质灾害通常都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因为一系列自然原因而引发的各类自然灾害;另一类是因为不同的人为原因而引发的自然灾害。前者还可以称之为不可转移性的自然灾害,无法因为社会、人类等方面做出的努力或是采取的任何措施而发生改变;后者则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一般都与人类的所作所为有着密切联系,且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发生频率也会逐渐增加,造成的损失也会逐渐增大。现阶段存在的地质灾害主要有:滑坡、泥石流、崩塌,以及地面变形等,且相互之间一般都拥有一些关联性,其中一种灾害在其他因素的影响下极易引发另一种或是几种自然灾害的发生。所以,各项岩土工程灾害防治工作的有效落实必须要给予足够重视,尤其是其中的一系列关联性灾害的防治,只有这样才能够将各类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二是,岩土工程地质灾害主要危害。现阶段,很多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都所有提升,给人民、社会经济带来的损伤与损失也越来越大。岩土工程引发的一系列自然灾害通常都具备显著的突发性、强灾害性,一旦产生往往都会给施工人员,以及周围环境与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此外,因为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频频发生,各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进度也无法得到有力保障。有的时候,企业还需要对原有的施工计划做出不断调整,甚至是重新规划,进而导致成本的大幅度增加。因此,要想尽可能减少各类灾害的产生,就必须要重视、完善其各项防治工作的有效落实。

2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成因分析

岩土工程建设中,地质灾害的类型较为多样,且其危害程度也各有不同。具体而言,滑坡、泥石流、地表变形、崩塌是较为常见的四种地质灾害类型。(1)滑坡地质灾害成因。人类生产实践中,树木砍伐和土地开垦的力度不断加大,其使得植物根系对于山体土层的约束作用减弱;在长期性的重力作用下,山体斜坡上的岩土会,沿着一定的软弱结构面发生整体顺坡下滑的现象,这就使得斜坡整体的稳定性不断加强。(2)泥石流地质灾害成因。泥石流是我国地质灾害中较为常见的类型之一;从实践过程来看,泥石流的产生和降水量具有直接关系。岩土开挖的外力作用较为明显,若开挖技术不够规范,就会导致地面沉降变形、裂缝及塌陷等现象的发生,影响整体的稳定性,当雨季来临时,就极易造成泥石流灾害。(3)地表变形地质灾害。地表变形地质灾害具有持续性的特征,其包含了地面塌陷、地裂缝和地面沉降等多种变化形态,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外力影响,部分变形区域有较高的概率发展成为滑坡会泥石流灾害。从发生机理来看,地表变形的主要原因是地下组织结构发生变化。实践中,地下矿业过度开采、地下水大量抽取、表面岩溶活动、暗挖技术应用等都是引起底表变形的重要成因。

3针对各类地质灾害特征的专项防治手段

3.1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避让措施

由于在岩土工程建设区域上发生的地质灾害具有不可抗性,因此只有通过对其采取避让措施才能使得相关损失降低。对于岩土工程建设地区中存在的一些灾害隐患点以及变形的斜坡而言,其需要重视下雨天的情况,因为形成地质灾害的原因之一就是雨天,因此在雨水来临之前做好避让工作至关重要。为了保障居民的安全,相关工作人员不仅要对灾害的防御措施做好充足的准备,而且还要详细制定相关的居民安全转移方案,并安排居民转移到合适且方便的地点。

3.2滑坡防治手段

在防治岩土工程滑坡地质灾害出现的过程中,工程管理部门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注重地面排水设施建设工作,采取清方减载、填土反压等手段,提升坡体结构的稳定性[4];②设立抗滑挡土墙结构,防止滑坡地质灾害对工程结构造成严重破坏。与其他防治方式相比,设立抗滑挡土墙的施工工艺更为简便、施工效率高;③采用综合防治手段,将地面地下加固、立体排水及锚索、锚索桩支挡等方式有机结合在一起,切实提升滑坡地质灾害防治有效性。

3.3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生物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措施主要的方法是绿化,因为绿化不仅能够有效的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改善环境的作用,从而能够为岩石工程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推动自然的生态平衡。要想减少投资的成本,可以采用植树造林的方式和种草护坡的方式,这两种方式的运用不仅非常合理,而且还能够长期的发挥出防治效果。在制定防治措施的过程中,不仅要经常对岩土工程建设地区的地质灾害进行调查,还要经常探讨自然环境条件和经济条件,从而充分的了解地面塌陷灾害的区域、泥石流的区域地质的特点,根据地质特点来种植符合该地区的植被,从而在最大程度上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减少经济的损失。

3.4崩塌防治手段

由于崩塌地质灾害是不同缝隙面或结构面组合而引发岩体脱落现象,在崩塌地质灾害防治期间,需从加固岩体结构等方面入手,防治岩体滑落,降低裂缝区的扩展,保障施工场地岩体结构的稳定性。具体而言,细致开展施工现场地质环境看场工作,分析施工现场所存在危险岩石区、卸荷裂缝区等。及时清除危险岩石结构,在岩石结构表面增设挂网喷射锚固,更好缓解岩石结构卸荷缝隙的进一步扩大。同时,在危险岩石结构加固设计的过程中,需整合边坡的岩体结构、卸荷系数等因素,划分重点加固区域,切实提升崩塌地质灾害防治有效性。

结束语

随社会现代化建设与环境保护事业固有矛盾的进一步激化,地质灾害数量增多、波及规模不断扩大,严重威胁到大众人身及财产安全。因此为更好组织资源开发及工程建设活动的可持续开展,工程管理部门需做好施工期间地质灾害成因的研究工作,结合岩土工程施工环节及需求,制定出更加专项科学的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为早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目标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李明.岩土工程地质灾害成因及防治[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11):237.

[2]张瑜.刍议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成因与防治[J].科技风,2018(30):121.

[3]黄元凤.岩土工程地质灾害成因及防治技术探析[J].河南科技,2018(05):153-154.

[4]郭华江.岩土工程地质灾害成因及防治技术[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8,41(02):51-52.

[5]阙东明.浅谈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成因与防治[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05):93-94

猜你喜欢
泥石流岩土成因
说说两种『白气』的成因
泥石流
杂文月刊(2018年21期)2019-01-05 05:55:28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宝藏(2017年7期)2017-08-09 08:15:19
“民谣泥石流”花粥:唱出自己
海峡姐妹(2017年6期)2017-06-24 09:37:36
泥石流
环球时报(2017-06-14)2017-06-14 09:13:39
翻译实践问题及成因
唐山文学(2016年11期)2016-03-20 15:25:54
机械班长
《岩土力学》2014年第9 期被EI 收录论文(40 篇,收录率100 %)
岩土力学(2015年3期)2015-02-15 04:58:44
《岩土力学》2014年第7 期被EI 收录论文(40 篇,收录率100 %)
岩土力学(2015年3期)2015-02-15 04:58:36
《岩土力学》2014年第5 期被EI 收录论文(41 篇,收录率100%)
岩土力学(2015年2期)2015-02-15 04:5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