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木通
【摘 要】本文通过工程实例,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并从地下室到屋面、从结构施工全过程采取的防渗漏施工进行了分析,有效的确保了施工质量。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防渗漏施工施工措施技术探讨
1工程概况
某工程用地面积5680m2,,建筑面积33096m2,建筑层数26层(地下2层+地上24层),建筑物长50.4m,宽41.4m,建筑物±0.00高度相当于绝对高程1072.95m,±0.00以上高度为91.3m(其中尖顶处高度为113.2m)。本工程结构形式为框剪结构形式,基础采用柱下独立基础和人工挖孔桩结合筏板基础形式,屋面有上人屋面(24层)及非上人屋面(6层)两种形式,外墙装饰设计为粘贴面砖,裙房为干挂石材,室内有精装修及吊顶等工程,安装及各种设备﹑功能齐全的综合性大楼。针对各部位容易导致渗漏的不同原因制定了不同的施工措施,以便在此工程中彻底减少和消除常见的渗漏质量隐患。
2地下室防渗漏施工措施
地下室防渗设计包括结构自防水和外防水。结构自防水采用抗渗混凝土,抗渗等级为S8,外防水主要是地下室外墙面涂刷聚氨酯防水膜。
2.1结构自防水
地下室底板混凝土浇筑前,按照设计强度等级和抗渗等级制定配合比,要求商品混凝土搅拌站按防水混凝土规定及砂石混合料最大容重法确定混凝土中的砂率,根据构件情况分别确定相关参数,防止余浆过多或不足。适当掺入掺合料以降低水化热,同时考虑混凝土配合比設计中的早期强度与抗渗混凝土收缩能力的匹配。施工中严格按制定的配合比配制混凝土,确保混凝土抗渗等级满足设计要求。严格按设计和规范要求在加强带部位设置加强钢筋。另外,加强带部位的混凝土抗渗等级提高一级,同时掺加AEA微膨胀剂以抵消混凝土收缩,从而减少加强带的裂缝。底板与外墙板混凝土之间的水平施工缝留在底板以上500mm部位,采用钢板止水带。加强带部位混凝土和外墙板砼浇筑前对先浇筑的混凝土进行凿毛处理,清除浮粒及垃圾,用水冲洗并保持湿润,然后铺上一层20mm厚的级配与大面积防水混凝土相同的水泥砂浆,再继续浇筑混凝土。
2.2地下室外防水
⑴刷防水涂料
根据设计和业主确定,外侧墙采用的涂料,它符合湿饱和聚氨脂涂料性能指标,在潮湿环境中施工有一定的抗剪强度。采用一底二涂一布一水泥砂浆保护层做法。涂膜防水施工前把地下室外墙面清理干净,使聚氨酯防水涂膜的基层坚实、平整、清洁干燥,以确保涂膜的粘结与成膜质量。
⑵控制层间间隔的时间,为使涂料充分成膜,选派专人跟班检查,坚持分层验收,测定涂层总厚度≥2mm。根据天气预报,抢晴天施工,避免在成膜期内遭雨水冲刷。
⑶重视节点构造,认真处理搭接。加强墙根、阴阳角、地下室外墙管道口等节点部位的防水涂膜施工质量控制。
⑷重视操作者行为,做好产品保护。
⑸防水涂膜施工完经验收后,尽快进入下道工序。
⑹水泥砂浆保护层的目的在于保护防水涂膜不受损伤,回填土中不得含有坚硬石头等尖刺物体。
3主体外墙面防渗漏施工措施
3.1主体结构施工
(1)施工缝处理:一般为水平施工缝,其控制要点是去浮浆,接浓浆,振捣仔细,密实。
(2)预留孔洞:为使预留孔洞外观准确,先留加大的方孔,再准确定位,用防水砂浆分层嵌实。
(3)墙与梁板连接处,为防止因混凝土下沉造成上、下脱开的水平缝隙而发生渗漏,采取墙浇至板梁底后,留待混凝土沉落,在不失去塑性的前提下,加上层混凝土,震动棒应插至下层50~100mm,特别是对钢筋密集处,更应细致,增加振捣次数。
(4)悬挑脚手架型钢洞堵塞基本顺序是:剔除松散物、浮浆、清洗湿润→支模→刷浆、浇捣比墙体高一级混凝土→养护→拆模→洞口外新旧混凝土连接处注堵漏灵或刷防水油膏
(5)凸窗顶板及雨蓬是容易渗漏部位,在主体结构施工中要特别注意的是在板下的反梁,通常先浇板,后浇梁,浇梁混凝土时采取短时振捣,加密插点,以减少梁下口翻出混凝土,翻出的混凝土应在上部混凝土沉落稳定后轻轻刮去,再找平板面,板面根部可稍高10mm,以利排水。在装修阶段板面宜用防水砂浆抹灰。根部按泛水要求做圆角处理。
(6)穿墙螺杆洞数量多,因此堵塞修补应有专人检查,该工作在抹灰工序展开前完成,并应作喷淋试验。封堵方法为:①将孔洞剔成喇叭状,以消除孔边松散质水泥浆;②确保外墙螺栓孔洞内的塑料套筒凿除;③用长软木棒往外墙螺栓孔洞堵塞橡胶塞时,要确保橡胶塞进入孔洞的深度至少为5cm。
3.2外装修施工
除按一般防渗要求,如防起壳、砂浆压实、设滴水线等外,重点注意以下问题:
(1)所有墙体不同材料的接界处,用射钉钉宽200mm孔径φ0.5mm的镀锌钢丝网,在抹灰时与混凝土表面一道用界面剂刮涂,再进行基层水泥砂浆打底。
(2)各种填充墙洞在做墙体粉刷前认真嵌填密实,禁止不用砂浆而将砖塞入洞内。灰缝要达到规范规定的灰缝饱满度(粉刷前由内向外看不到亮孔)。
(3)外墙粉刷前,清除墙面浮物,外墙面基层清理干净后,墙面浇水湿润,保证粉刷层结合紧密。若墙面太湿,也不宜直接粉刷,否则砌体内部水分蒸发不出,渗入墙内。
(4)在抹灰前做灰饼厚度均应依主体施工中形成的中线标高控制网确定,并依此修整主体缺陷,防止抹灰过厚造成空鼓渗漏。底层粉刷不宜过厚,严格控制不超过12mm,有时为了保证墙体达到规定的平整度需加厚粉刷时,在凹凸相差大处事先刮一度,刮糙务必将砂浆压实。
(5)抹灰打底前应先角后面,竖向施工缝留在大面上,且底面缝错开不少于100mm,防止阳角两面脱开。抹灰的水平、竖向施工缝与主体施工缝错开。
(6)面层粉刷材料稠度严格控制,不可过稀,施工时必须压实。
(7)所有分格缝、滴水槽均采用定型塑料条,打底后粘贴。滴水线应整齐、顺直,滴水线的里侧垂直高度按规范不少于1.5cm,滴水槽的宽度、深度均不小于1cm。
(8)为防止墙体预埋件渗水,预埋件安装必须在墙体饰面之前进行,抹灰时,对预埋件根部精心操作,抹压密实。根部留设20mm×20mm凹槽,内设背衬材料,分层嵌填密封材料,外抹聚合物水泥沙浆保护层。
(9)本工程外墙面主要采用贴面砖,除一般质量要求外,尚应注意下列问题:①打底阶段应作层间检查;②面砖粘贴应征求粘结剂生产厂家意见,选定粘结剂及勾缝剂型号,以防面砖脱落和缝隙渗漏,勾缝应饱满压实、压光;③保证外墙面砖浸泡透,镶贴时砂浆饱满;④特别强调面砖切角的阳角处灰浆饱满,防止雨水渗透逐渐扩大造成墙体漏水。
(10)在屋面施工完毕后,及时做好落水管,防止屋面雨水侵蚀外墙。
4厨卫间的防渗漏施工措施
4.1防止厨卫间倒泛水、溢水的措施
(1)防止地漏偏高,地面倒泛水。施工中应保证厨卫间楼地面基层标高标准,抹地面砂浆前,以地漏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冲筋,找好坡度,楼地面向地漏处排水坡度为2%,地漏处排水坡度以地漏边向外50mm处排水坡度为3%~5%,地漏标高应根据门口至地漏的坡度确定。
(2)厨卫间四周填充墙下应浇筑与墙同厚、高度为200mm的混凝土防水导墙。
(3)厨卫间采取以排为主,以防为辅的设防原则,防水层做在楼地面层的下面,采用911防水涂膜,防水层上翻墙体300mm高。楼地面防水层全部完成后,应做蓄水试验,经蓄水24h无渗漏后再做面层。
4.2防止厨卫间穿楼板管道预留孔洞渗水的措施
按照穿楼板管道防水处理的要求做好,灌注好管道与楼板之间的孔隙和嵌好密封膏,严格按照要求堵孔洞:填堵混凝土用与原楼板混凝土相同标号的细石混凝土,分两次浇筑,同时要灌捣密实,缝用建筑密封膏封严,最后把楼板孔洞周围用砂浆围绕,做灌水试验,保证24h孔洞不渗水后方为合格。
5屋面防渗漏施工措施
5.1防水卷材施工
防水卷材开裂,主要是由于温差变形、施工过程中不注意对半成品的保护、卷材本身质量问题等导致卷材开裂。针对上述问题施工中采取以下措施:
(1)找平层留设分格缝,分格缝间距不大于6m,分格缝上附加卷材,单边粘贴覆盖。
(2)改进粘贴工艺,使防水层尽量与基层脱开,屋面周边800mm范围内满贴卷材收头密封膏封严密实。
(3)加强变形缝的施工处理,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半成品保护。
(4)所用的防水卷材必须有质量合格证,并经取样复试合格。
5.2出屋面管道洞口
出屋面管道洞口渗水主要是由于补洞时未做好防水施工处理,或防水卷材在管道洞口处的收头不符合要求造成。
5.3防止屋面积水
(1)排水坡度控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并控制好排水线路。
(2)匯水面积、水落管、水落管径和数量控制,按照规范水落管内径不小于75mm,汇水面积不超过200m2。
(3)控制好水落口杯的标高比其它找平层低于30mm以上,水落口500mm周长范围内坡度不小于5%。
(身份证号码:44052419640726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