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峰林
小学语文兼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其工具性特点主要体现在帮助学生识文断字,以扫清阅读障碍,这也是发挥其人文性价值的基础与前提。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小学语文教师只有利用合理而高效的教学方法,才能提升识字教学的效率,引导学生提升对汉字的兴趣。在识字教学中加入儿歌元素,不仅能够提升课堂趣味性,消除了传统识字教学中的枯燥感,而且有利于帮助学生加深记忆,提高学习效率。小学生的心智尚未成熟,因此其认知能力存在局限性,在利用儿歌制定识字教学计划时应该充分遵循其成长规律,提升教学策略的可操作性。通过让学生在儿歌中感受汉字的节奏、读音和语感等,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影响,降低其学习汉字的难度。为了更好地实现儿歌对于小学语文的促进作用,我探讨了儿歌对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意义以及相关策略等内容。
一、儿歌对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促进意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生而言尤其如此,他们的学习行为主要受到兴趣的驱动,因此通过儿歌激发其学习兴趣能够提升识字教学的效率。儿歌大多押韵对仗、朗朗上口,而且具有句式重复的特点,具有较强的可传唱性。相较于普通的文字语言,儿歌的韵律能够带动学生认识汉字,进而增强其学习积极性。在选择儿歌时,应该与学生的认知能力相符,尽量选择浅显易懂的儿歌,降低识字学习的难度,帮助其逐步建立学习自信心。而小学生的注意力很难长久集中于某一件事物中,尤其是在传统识字教学当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枯燥乏味,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较低。而在识字教学中加入儿歌,则能够有效防止其注意力的分散,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能够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在儿歌“给它点水,它能养鱼;给它块土,它能种瓜;走过来个人,不是你和我,跨上那马儿就走呀走天涯”中就蕴含着“举一反三”的教学方法。教师在引导学生猜出谜底是“池、地、他、驰”四个字后应该对四个字的规律进行总结,让学生认识到这四个字都是由“也”加上偏旁部首形成的。在举一反三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认识到相似汉字之间的不同点,在反复对比中感知汉字的魅力,增强其学习兴趣。
二、利用儿歌开展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策略
(一)合理安排教學顺序
1.拼音教学。拼音教学是识字教学的基础,合理安排识字教学的顺序,能够在循序渐进中帮助学生认识更多的汉字并掌握其基本用法。作为识字的首要前提,教师应该重视拼音教学中儿歌的有效应用,引导学生进入识字学习的氛围当中。汉字中,不同的拼音对应的口型有所差异,帮助学生在拼音学习中运用正确的口型是提升识字教学效率的关键点。为此,可以在儿歌中加入学习拼音时的口型特点,以此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比如撅起嘴巴“uuu”、张大嘴巴“aaa”。利用儿歌能够将拼音的基本特点进行有效总结和概括,帮助学生加深记忆的同时了解拼音学习的要点,以便在生活、学习中加以运用。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吟唱儿歌,而非死记硬背拼音学习的口诀,这是提升其自主学习效率的关键点。教师应该在领唱儿歌的过程中加以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儿歌和拼音之间的关系,消除学生在拼音学习中遇到的困惑。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将儿歌配上动画视频,通过丰富的场景将学生带入到拼音学习当中,学生在跟随视频吟唱儿歌的过程中能够提升拼音学习的效率。
2.笔画教学。相较于拼音教学而言,笔画教学存在一定的难度,汉字的笔画较多而且存在较大的相似性,利用有趣的儿歌对笔画特点加以概括,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与记忆。比如儿歌“笔画名称很重要,横竖钩各一笔,竖提竖折记清晰,竖弯钩别忘记”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笔画之间的相同点与差异性,而且对书写笔画时的关键点进行了总结。教师应该在引导学生吟唱儿歌时利用多媒体设备加以详细讲解,帮助学生了解每一句儿歌的具体含义,让每一个笔画与儿歌的每一句对应起来,防止学生在吟唱儿歌时出现较大的盲目性。将抽象的儿歌直观展现在多媒体设备当中,能够将文字记忆转换为形象记忆,加深学生的印象。教师也应该让学生根据儿歌中的提示在作业本上写出相对应的笔画,对重点内容加以巩固。笔画顺序是决定学生写字规范与否的关键,因此在认识笔画的基础上,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笔画书写顺序,了解不同偏旁部首的正确写法。在汉字中会遇到笔画较多的情况,此时教师应该让学生反复书写,在正确的书写中感受汉字的结构特点,从而使其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在后续学习中形成规范而美观的字体。同一个偏旁部首会出现在不同的汉字当中,教师也可以根据这一特点编写儿歌,引导学生对偏旁部首的用法加以了解,防止在书写汉字的过程中出现较大错误。
3.单字教学。单字教学是识字教学的关键环节,在此过程中也应该加入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儿歌,以提升识字教学的效率。教师可以根据汉字的结构特点进行儿歌的编写,也可以根据汉字的意义进行编写。儿歌的编写必须能够帮助学生加深记忆,同时了解单字的意义与基本用法,为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在现代汉字当中,很多都是由象形字演变而来,教师可以利用汉字的形状特点编写生动有趣的儿歌,帮助学生了解汉字的本源意义。比如在“闯”字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其拆分为一扇门和一匹马,运用“大大马小小门,不用敲门就进门”的儿歌对“闯”的汉字结构进行梳理和总结。学生在儿歌吟唱过程中联想到生动有趣的画面,进而深刻掌握了汉字的正确写法。利用汉字的意义编写儿歌,也是提升学生识字效率的有效方法。比如在“跌”字教学中,让学生明白它具有“跌倒”的意思,并且这个字由“足”和“失”两部分组成。基于上述两点编写儿歌,能够降低单字教学的难度。
4.巩固复习。在完成上述三个环节的识字教学后,教师应该带领学生进行巩固复习,以加深记忆和理解,真正掌握生字。比如在形近字和同音字的辨析当中,可以利用“口加一横就是日,日加一撇就是白,白加一横就是百”等等,让学生在儿歌吟唱过程中对形近字加以区分,防止在书写中出现错误。这种方式也有利于学生的阅读,学生根据阅读中遇到的汉字进行联想,逐步扩大学生的识字数量。对比型儿歌和部件型儿歌的运用能够防止学生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出现混淆,增强识字教学效果。
(二)创设教学情境
小学生由于年龄和心理存在特殊性,对于周围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因此教师应该创设丰富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进行自主探索,进而高效学习生字。在儿歌的内容当中,应该融入学生感兴趣的元素,使他们能够在儿歌吟唱中联想到自己的生活实际,从而降低学习生字的难度,并在学习知识后充分运用到实践当中。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可以借助于多种教学资源,比如多媒体、投影、挂图、音乐和绘画等,提升教学情境的趣味性。比如在运用《尾巴歌》进行教学时,教师应该在多媒体中展示不同动物的尾巴,并与识字教学充分联系在一起,在观看视频的同时学习生字,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三)重整体快认读
在传统识字教学当中,教师往往是按照字音、字形和字义的顺序教学,进而利用生字进行组词,了解其基本用法,最后应用到写作当中。但是这种方式缺乏一定的连贯性,各个教学环节之间缺乏有效衔接,导致识字教学的效果不佳,对后续阅读与写作产生了影响。为此,教师应该利用重整体快认读方式将儿歌融入汉字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当中,降低识字难度的同时提升识字的效率,满足学生快速识字、组词与造句的学习需求。比如在柏树、杨树和桦树等树木的归类教学中,可以编写“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等儿歌,在整体当中让学生对不同生字加以学习,学生通过对比能够发现生字中的基本规律,比如偏旁相同且大多是形声字。快认读要求儿歌的编写必须简短精悍、朗朗上口且易于诵读,只有快速认读,学生才能掌握生字的基本语感,并加深生字的记忆与理解。
三、结语
在识字教学当中加入丰富有趣的儿歌,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有利于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教师在运用儿歌时首先应该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其次,在各个识字教学环节引入不同类型的儿歌,以满足当前识字教学的基本特点;最后,对于生字的整体快速阅读,需要以朗朗上口的儿歌作为基础,提升识字效率。
(责任编辑 林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