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的应用

2019-09-10 17:05:42金建平周永烽
科学导报·科学工程与电力 2019年21期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防渗技术分析

金建平 周永烽

【摘  要】水利工程竣工后,可有效调节与分配水量,及时预防洪涝灾害发生。因此,其建筑质量至关重要。防渗技术属水利工程中的重要保障技术,不仅遵循资源的节约利用策略,而且符合能源的持续发展道路。本文主要对防渗技术的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剖析了水利工程出现渗水的主要因素,阐述了防渗施工技术的施工要点。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防渗技术;分析

水利工程施工中的防滲技术,对于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有很大影响。为了及时将水利工程中的缺陷进行弥补,使水利工程正常施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需要对水利工程施工中的防渗技术进行细密的分析。本文从分析防渗技术目前存在问题出发,探讨了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渗水的主要因素,最后对水利工程施工中的两项主要防渗技术展开详细分析。

1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防渗技术作为水利工程中的重要环节,目前尚不完善,渗漏现象时有发生,究其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首先,正规防水防洪措施及标准的缺失,实际防漏操作的技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规范。其次,水利工程年久岁高,早期缺少防渗措施保障,年久失修,老化严重,渗漏现象在所难免。最后,水利工程机制尚不完善,存在大量的体制漏洞,导致防渗体系陷困境,水利工程难运作,经济效益受影响。

2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渗水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

2.1水利工程施工制度和规范的缺失

水利工程施工中,缺少相应规划化体制指导与约束,无章可循,导致施工所有项目无法达到要求与标准化,抗外界影响能力严重不足,如遇降雨天气,尤其是将于规模大,降雨量多时,工程地面被冲刷,积水难以排除,进而形成渗漏,甚至造成大范围渗漏。这些突发性外部因素在发生之后,因为相关规范和体制的缺失,难以实现问题的有效解决。

2.2工程分包形式的出现,降低水利工程施工质量

当前水利工程规模较大,多存在分包现象,虽然提高了施工效率,但不同施工单位由于技术水平与防渗技术差异,导致各工序间难以实现良好衔接,为施工质量埋下安全隐患。特别是水利工程中模板结合牢固度不够,易导致出现大范围渗水现象。

2.3水利工程施工结构改变,易产生老化现象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水平,材料质量,施工工艺及组织管理等均可能导致施工结构的改变,未达到设计要求。水利工程中,微小的结构变形会导致整体结构的改变,进而造成大面积严重的渗水问题。同时,很多水利工程建设年代久远,由于当时技术落后,年久失修,老化严重,渗漏现象在所难免。

3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分析

3.1防渗墙技术

防渗墙以渗透系数低、墙体厚度小、柔韧性强、持久耐用及低单位造价为主要特点。防渗透墙的施工工艺很多,相关的施工人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多种施工工艺的选择。

首先,多头深层搅拌水泥土成墙工艺。该工艺指多头深层搅拌机多头一次钻进,将水泥浆喷入土体搅拌后,固结为一组水泥土桩,桩和桩搭接成防渗墙,其成墙深度目前最大为22米,水泥土渗透系数小于10cm/s,抗压强度大于0.3MPa。该工艺适用于粘土、砂土、淤泥和砂砾直径小于五厘米的砂砾层,成墙防渗效果良好,施工工艺流程简单易行、无泥浆污染、造价低,具备很大的发展空间。其次,是链斗法成墙工艺。链斗法成墙工艺主要进行控制的机器设备是开槽机,施工人员要精密调节开槽机的宽度,以实现防渗墙的结构的稳定,保证水利工程防渗性能的稳定。链斗式开槽机的开槽宽度为16到50厘米,深度可达10到15厘米。适应于粘土、砂土和粒径在一定范围内、含量小于百分之三十的砂砾石地。链斗法工艺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防渗墙结构的深度是一项水利工程防渗性能的主要因素,而这项工艺能实现防渗墙结构深度的较好控制。

再次,是倒挂式工艺。倒挂式工艺是一种传统的水利工程修筑工艺,利用人工挖掘防渗墙,切实保证水利工程中的渗水层的混凝土墙体的结构。最后,是薄型抓斗成墙工艺。在这项技术应用时,施工人员先采用斗宽为0.3米的薄型抓斗挖土进行开槽,然后利用泥浆护壁。最大成墙深度可达40米。这项工艺适用于砂土、粘土及卵石和砂砾的含量与粒径在一定范围内的土层。

防渗墙各项技术工艺在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的采用,能够有效提升整个水利工程的防渗性能,只有有效控制各项技术中的施工要点,才能实现防渗墙技术的良好应用效果。

3.2灌浆技术

灌浆技术是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另一种防渗技术。它在工程施工中得到非常广泛的运用。灌浆技术在水利工程中进行运用时,运行成本较低,其使用材料的特点能保证防渗工作的质量。但是,灌浆技术也具有一定的缺陷,它在防渗技术中操作复杂,施工的工作效率较低,而且在防渗工作中需要消耗的材料种类和类型较多。灌浆技术在水利工程中运用时,主要包括以下两种工艺。

首先,高压喷射灌浆技术。这项技术利用高压水泥的物理性质,为了确保实现水利工程灌浆层形成稳定的结构,而致力于有效降低水利对水利工程的冲击力。这项技术的精髓在于当水泥的结构受到干扰的时候,能够实现一个不规则的结构体在水利工程结构的周围形成的效果,从而有效地提升水利工程的防渗性能,提升防渗水质量。其次,控制性灌浆技术。这项技术依据传统的灌浆方法,为改变水泥的压力而引进先进的控制系统,是一种依靠新科技的新型灌浆方法。水泥的压力能对灌浆效果以及防渗水效果产生可观的影响,所以,为了能够适当提升压力以提高灌浆的效率,施工人员要对灌浆的有效范围进行高强度的控制。

4总结

水利工程的防渗质量能直接影响整个水利工程是否正常运行以及安全系数是否达标。我们有必要对水利工程的防渗处理的主要技术,即防渗墙技术和灌浆技术,进行细密的分析和研究。相关水利工程的施工单位要为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事业,为我国的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现代化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所以,要加大对防渗技术的研究和创新,在保障水利工程质量的基础上节约资源,遏制资源浪费。有关部门也要持续加强对水利工程施工过程的监控,确保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能够满足相关施工设计的要求,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张宏兵.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4,(49):103-104.

[2]孟小瑞,单桂芝.水利工程施工中的现浇混凝土衬砌渠道防渗漏技术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6):1198-1198.

[3]卢天文.水利工程中灌浆工艺技术的应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4,(4):174-175.

(作者单位:宁波四明湖生态建设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水利工程施工防渗技术分析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电子制作(2018年18期)2018-11-14 01:48:24
水利建筑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的应用
水利工程施工防渗技术分析
衬砌混凝土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浅谈水利工程施工总体布置措施
浅谈水利工程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的应用
水利施工中防渗新技术的应用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