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金龙
摘要:数学实验可以贯穿几何概念教学的始终。教师要在实验中引入,丰富图形经验:改图,感悟图形联系;构图,拓展视觉空间。要在实验中探索,突出概念本质:选择合适的素材,凸显数学本质;厘清实验序列,逐层建构意义。还要在实验中联结,深化概念理解:由浅入深,通过冲突澄清概念;由此及彼,利用变式沟通联系;由表及里,借助反思促进联系。
关键词:数学实验几何概念教学引入探索联结
数学实验是为了探索数学知识,检验数学猜想或解决数学问题,借助一定的物质或技术手段,进行数学化操作的一种数学实践探索活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验,旨在引导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分析、猜想和推理等数学活动,经历数学知识的“再创造”与“再发现”的过程,亲身体验数学,理解和建构数学。
《未来的几何》一文指出,几何对象和概念的学习,应该采用实验与归纳的方法,而不是公理化的途径。在几何概念教学中,教师应该基于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借助数学实验帮助学生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积累“做数学”的活动经验,理解概念的本质特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数学实验可以贯穿几何概念教学的始终。
一、在实验中引入,丰富图形经验
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图形经验,有观察获得的静态经验,也有通过折纸、寻找轨迹等活动获得的动态经验,两种经验共同构成了学生几何概念学习的基础。和“静图”经验相比,小学生的“动图”经验相对比较缺乏。在教学中,教师应特别关注学生“动图”经验的积累,通过实验动态地引入图形,帮助学生感悟图形和图形要素之间的几何关系。
(一)改图,感悟图形联系
以熟悉的图形作为认知起点,通过改变形状引出新图形,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能使学生清晰地感知到新、旧图形之间的异同点,为学生进一步探索图形特征,生成几何概念的意义做必要的准备。拉、拼、分等都是改图的方式。教学时,教师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择实验的方式,帮助学生从图形变化的角度积累直观经验。
比如,一年级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时,受图形感知水平的限制,往往把视觉上“长长”的四边形误认为是平行四边形。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操作长方形框架的实验,将“长方形”变形而引出“平行四边形”,帮助学生发现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以此加深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二)构图,拓展视觉空间
通过平移、旋转等方式动态建构图形是常见的图形引入方式。若运用巧妙,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受经验和能力的制约,低年级学生还不能动态地从不同的角度考察图形,只能看到整体的形状,而不能明晰图形之间或图形部分元素之间的几何关系。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在中、高年级的几何概念教学中引导学生构造图形,发展空间观念。
比如,教学“圆柱的认识”时,笔者让学生以长方形纸片的一边为轴旋转一周引出圆柱——
设疑:长方形是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你能将这个平面图形变成一个立体图形吗?
想象:如果以长方形纸片的一边为轴旋转一周,可能会得到什么图形?
实验:动手试一试,看看能得到什么图形?有几种情况?
从“静态看图”到“动态构图”,拓展、丰富了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帮助学生发现“形”和“体”之间的联系,直观感知圆柱底面“半径”和“高”这两个要素,为后续学习圆柱特征、体积积累必要的感性经验;另外,引导学生经历了“想象—实验—多样化呈现”的实验过程,促进了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
二、在实验中探索,突出概念本质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直观经验,往往会受原有经验、直观原型以及认知背景等因素的干扰,难以生成概念,甚至造成概念误解。教学时,教师可以精心设计实验活动,排除非本质因素的干扰,突出概念的本质,促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此外,控制实验变量时,不仅要聚焦概念的本质要素,而且要观照学生的认知心理,引领学生完成对概念要素的多元化认知,从而促进学生对几何概念的深层次理解。
(一)选择合适的素材,凸显数学本质
实验素材是实验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学生进行图形操作和思维分析的对象,也是几何概念形成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师要以可视化、可操作性为依据,精心选择实验材料,提高其与概念本质要素的契合度。
比如,教学“圆的认识”时,一位教师设计了如下实验活动:
设疑:你会画圆吗?会用什么工具画圆呢?在还没有发明圆规这个画圆工具之前,古人是怎么画圆的呢?(学生各抒己见,充分交流。)
组织实验:利用一个图钉,一条一端系着粉笔的绳子,能画出圆吗?动手画一个圆。(提供两套演示材料,一套中的绳子几乎没有弹性,另一套中的绳子是弹性较大的皮筋。)
展示与质疑:同样是用“钉绳”画圆,为什么有的画出了标准的圆,有的画不出呢?
提炼要点:用“钉绳”画圆,一定要注意什么?(绳长固定不变。)
抽象定名:(1)图钉所在的点正好在圆的中心,叫圆心;固定的绳长实际上是圆的半径(边说边沿绳子描出线段)。想一想,半径是怎样的线段?(2)除了半径,圆里还有一条特殊的线段,叫直径。你知道直径是怎样的线段吗?
描述特征:结合画圆的过程思考,圆的半径有什么特征?直径呢?为什么?
这位教师没有选择常规的圆规画圆,而是大胆选用了“钉绳”进行实验。“钉绳”不是标准的画圆工具,只是比较原始的画圆素材,但在学生认识圆的特征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首先,用“钉绳”取代圆规,特别是“绳子”的出场,使“圆心”和“半径”这两个要素都能以具象、物化的形式呈现,便于学生直观感知和观察分析;其次,利用不同弹性的“绳子”进行对比实验,凸显圓的本质特征;最后,“钉”“绳”直接抽象为“圆心”“半径”,使实验素材和数学概念无缝对接,加快了学生对圆的本质认识的进程。
(二)厘清实验序列,逐层建构意义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认识图形概念的过程是有一定顺序的。就图形概念的空间位置与度量性质来说,学生一开始往往只关注图形的整体特征,随后会按“先长度后角度”的次序注意图形元素的单一性质,最后才能兼顾图形元素的多种性质。教学时,教师要遵循学生认知图形的规律,合理建构实验序列。
比如,教学“认识长方形”时,一位教师设计了用小棒搭长方形的实验活动:
出示3组小棒,如图1。
实验:请你选择其中一组小棒搭一个长方形。
思考:(1)你选择了哪组小棒?为什么?(2)你是怎样摆放小棒位置的?
对比:如图2,哪个搭成了长方形?同样是把相同的小棒相对摆放,为什么②号图形没有搭成长方形?
猜想:根据用小棒搭长方形的过程,猜想长方形有什么特征?
实验:测量长方形的边和角,验证猜想。
以上实验活动,按从“边”到“角”的顺序引导学生逐步探索长方形的特征:首先,通过选材料搭图形的活动,帮助学生从长度和位置这两个维度描述长方形“边”的特征;接着,就不同实验结果进行对比观察,突出“角”这个“弱刺激”,把学生的视角从“边”顺利引向“角”,实现对图形元素的多元关注;最后,通过测量“边”和“角”检验结论,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实验的不足,提高了知识的严谨性。
三、在实验中联结,深化概念理解
数学概念之间具有广泛的联系,不仅有横向的联系和纵向联系,而且有浅表性联系和深层次联系。几何概念教学中,教师要基于对学生原有概念联系的理性分析,通过生动、有趣的数学实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联结”,深化对概念本质的理解。
(一)由浅入深,通过冲突澄清概念
受日常生活经验的影响,小学生在学习几何概念时经常会进行错误的概念“联结”。凯斯认为,一个有效的教学策略是让学生有机会主动察觉自己的错误,造成本身在认知上的不平衡,进而产生认知调整的需求。
比如,教学体积概念时,一位教师通过创设实验情境帮助学生澄清概念:
准备:一个眼罩和两个物体,其中一个物体是质量重但体积小的铁块,另一个质量轻但体积大的泡沫塑料。
实验:先请一名学生带上眼罩,双手侧平举,再在该生的两个手臂上各挂一种物体。
猜测:猜一猜,哪边的物体体积大?为什么?
观察:你有什么想法?(质量重的物体,体积不一定大。)
众所周知,体积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小学生会用“质量”来解释“体积”,认为质量重的物体体积大,反之,质量轻的物体体积小。针对这种简单的、非本质的概念“联结”,教师通过创设数学实验情境,利用“视觉”和“体感”之间的差异制造认知冲突,帮助学生明确“体积”和“质量”的不同,进而明晰体积概念的本质。
(二)由此及彼,利用变式沟通联系
研究表明,概念变式是从多角度检查概念的方式,既能增强对概念的理解,还有助于概念的迁移。几何概念教学中,教师可以巧借实验提供图形变式,通过变化图形的本质或非本质特征,帮助学生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同时促进图形、概念之间的“联结”。
比如,在“认识周长”的练习中,一位教师设计了如下实验活动:
猜想:如图3,图①的周长是几根牙签的长度?图①、图②的周长哪个长?
实验1:先照样摆图①,再把图①变成图②,思考图①、图②的周长哪个长,为什么。
猜想:如图4,哪个图形的周长长一些?
实验2:把图①分别变成图③和图④,思考图③、图④的周长一样吗,为什么。
发现:通过对实验结果的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通过操作牙签变化图形并比较图形的周长,不仅能加深对周长本质的理解,而且能促进图形、概念之间的“联结”:一是渗透“转化”的思想,建立各种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积累通过转化求不规则图形周长的方法;二是引发对图形“周长”和“大小”(面积)之间关系的思考。
(三)由表及里,借助反思促进联系
恩格斯说过:“数学并不停止于实验,而必须把它与理性的解释结合起来,在这些看上去无联系的实验背后是否隱藏着某种理论?”几何概念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质疑,积极思考实验背后的数学本质。
比如,教学“三角形按角分类”后,可以设计如下实验活动:
质疑:按角分类,三角形只能分成直角、锐角和钝角三角形这三类吗?可不可能存在其他的三角形呢?
实验:在钉子板上围出含2个钝角或2个直角的三角形。
思考:为什么围不出其他的三角形呢?
针对三角形按角分为直角、钝角和锐角三角形这个结论,教师首先通过提问“可不可能存在其他的三角形”对三角形的分类结果进行质疑,接着鼓励学生通过“围有2个钝角或2个直角的三角形”,举出反例验证猜想,最后基于实验事实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现象背后的原因,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起“三角形内角和”与“三角形分类”之间的联系,从本质上解释并证实了三角形按角分类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
[1] 鲍建生,周超.数学学习的心理基础与过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