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出发,“1”以贯之

2019-09-10 07:22刘东升
关键词:题组主线数轴

摘要:以0和1这两个重要的数字为主线,串联初中数学教材七年级上册的主要代数内容(有理数、整式加减、一元一次方程等的相关知识、常见题型、思想方法),构思、研发了一节初中数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课。由此得到初中数学期末复习的教学建议:沿着主线渐次呈现,注意前后关联、上下呼应,选编变式题组并适度拓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期末复习教学主线内容关联变式题组

目前,初中数学期末复习常常按照教材逐章进行,最后辅以一些综合训练、模拟考试,进行所谓的提升与应试;时间长达3~4周,内容主要是大量散乱的习题,方式主要是做题、讲题。这样的教学显得枯燥乏味。如何让期末(专题)复习课(习题课)有些趣味?

最近,笔者以0和1这两个重要的数字为主线,串联初中数学教材(几种版本差异不大)七年级上册的主要代数内容(有理数、整式加减、一元一次方程等的相关知识、常见题型、思想方法),构思、研发了一节初中数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课,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以下为该课的教学流程以及据此得出的教学建议。

一、教学流程

(一)知识回顾,性质梳理

问题1自然数从哪个开始?

教学预设:学生知道从0开始,依次1,2,3,…。

问题2数轴以哪个数为原点(基准)?

教学预设:学生知道,以0为基准,规定为原点,然后规定正方向和单位长度。教师强调,单位长度为1,这里的“1”是一个单位,可大可小,恰当选定。

问题3相反数、绝对值与0有关吗?

教学预设:学生知道,两个相反数的和为0,相反数与有理数减法法则紧密联系(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一个数的绝对值在数轴上是表示这个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可以拓展到数轴上两点间距离的公式。教师再次强调,注意不同知识之间的联系与支持。

问题4你对倒数是怎样理解的?

教学预设:学生知道,形如a、1a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教师强调,这只是形式上的,倒数定义的本质是,若a·b=1,则a、b互为倒数。让学生注意将倒数与相反数的定义进行比较,并进一步将倒数与有理数除法法则联系起来(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问题5一元一次方程也与0和1有关吗?

教学预设:学生知道,定义强调化为一般形式之后一次项系數不能为0;解需要写成“x=a”的形式,即解法最后需要将一次项系数化为1。

二、教学建议

(一)沿着主线渐次呈现

初中数学期末复习课也应该像新授课一样,有明确的教学主线,而不能堆砌习题,一题接一题,题目之间缺少明显的联系。本课例有多条教学主线,明线是“从‘0’出发,‘1’以贯之”;暗线是所选习题主要分为两大类,分别(直接或间接)与0和1发生关联(“1”还可指一个单位或一个整体)。

(二)注意前后关联、上下呼应

就笔者在教学一线所见,初中数学期末复习课多是分知识点、分题型进行的,往往是炒冷饭、做陈题,关联不广、思考不深,无趣、无味。其实,要让学生感受到“老歌新唱”的趣味,就要加强研究,精心挑选能串联全课的主线(知识主题、问题背景或思想方法)。本课例以0和1为主线构思、研发而成,其实还有很多可以尝试的主线,如:利用数轴作为全课背景,从数轴的基础知识出发,有序展开数轴上的系列题型,最终利用数轴研究动点综合问题,达到“前后关联、上下呼应”的教学特色。

(三)选编变式题组并适度拓展

初中数学期末复习课既要注重“双基”,又要适度拓展。注重“双基”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对基础题、中档题、热点题、常考题的大面积过关服务。可将基础题做成题组呈现,如:本课例中的题组1—题组3就是基于多元表征理论改编后的呈现。而适当拓展是指为满足部分“学优生”向上挑战的需求,引出一些新颖的问题情境,带动他们积极思考,并挑选或改编出符合学段、年级特征的较难题,引领他们深入思考。本课例中的题组4、题组5及“变式再练”便基于这样的教学立意。而且,这些习题其实都能引导学生眺望后续学习,如:题组4与后续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紧密相关;题组5及“变式再练”虽然以新定义为背景,但本质上是为了训练学生对数式“变形整理”(笔者常称之为“有目的变形”或“智慧改写”)和“整体处理”的能力,这些是后续数学学习中十分重要的能力(代数中的很多公式只是提供一种简约的结构特征,而解题应用时常常需要“变形整理”和“整体处理”)。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本课例中“0和1”的主线不免有些牵强附会(笔者在构思、研发时,头脑中总是会想起“三秀才进京赶考”的故事,大意是三秀才进京赶考,途遇算命先生,就问“他们这次能考中几个”,算命先生掐算了一会儿,竖起一根指头。其实,从他们三人赶考的可能性来看,一个手指可以涵盖一人考中、一人不中、一齐考中、一个不中所有的4种可能)。然而,面对当下的初中数学期末复习课生态,能找一个主线串联,增加一些趣味,也是不无裨益的。

本文系江苏省南通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三学’理念的初中数学课例研究”(编号:ZX20180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何明.追求逻辑连贯、生长自然的教学设计[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旬),2015(3).

[2] 许莹洁.让“问题串”渐次呈现驱动教学——对一节“图形翻折”复习课的商榷[J].中学数学(初中),2018(5).

[3] 刘东升.关联性:一个值得重视的研究领域[J].中学数学(初中),2013(12).

[4] 刘东升.我们需要怎样的“问题”驱动课堂——由美国莎维女士执教的函数图像课说起[J].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2016(11).

猜你喜欢
题组主线数轴
牢牢把握红色主线凝聚奋进“红色动力”
例析初中生物学教学主线的设计策略
商榷这道商榷题的修改题组
小学数学“题组教学策略”之管见
数字主线
以“题组”为抓手,促进学生审题能力的提升
如何学好数轴
类正弦定理猜想
通性通法:我们的常规武器
“实数”检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