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萍 刘肖 朱剑峰
摘要:以2015~2017年沪深A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内部控制质量、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绩效呈正相关;社会责任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财务绩效呈正相关;此外,内部控制质量对其公司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据此提出相关发展建议。
关键词:内部控制;社会责任;财务绩效;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行业
中图分类号:F4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4657(2019)02-0059-06
0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而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作为互联网行业的新兴战略性产业,在数字中国和网络强国建设进程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增长更为核心和持久的引擎,其创造的经济效益更是节节高升。与此同时,经济新常态的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该行业建立体系化的内部控制制度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现有的研究表明内部控制质量的提升有利于企业财务绩效的提高[1],但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与传统行业相比,对自然环境所造成的影响比较小,因此其社会责任的履行处于较低的程度。因此有必要基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相关数据,研究其社会责任与公司绩效及内部控制水平之间存在的关系。
1文献综述
1.1内部控制与财务绩效的关系研究
Demski[2]在描述內部控制的水平时使用了数学模型,以此来判断在内部控制系统中,哪些要素能对财务绩效起到促进作用,同时这些要素也有利于管理和审计工作的顺利展开。Ge等[3]选择从内部控制有缺陷的企业切入,研究发现是内部控制缺陷的存在阻碍了企业盈利能力的提升。Beneish等[4]在对内部控制存在严重问题的企业的研究基础上,探讨内部控制与企业股价的关系,研究得出二者的关系具有反向的变化性,内部控制水平的提高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股价的下跌。梁松[5]尝试从多个角度建立体系化的评价指标,对企业的管理方面内部控制水平做出评价。叶梓[6]选择了以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和财务绩效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在内部控制、财务绩效两个方面选择相应的具有代表性的指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得出二者的关系并不具有普遍性。郝潇[7]以医药行业2012年和2013年的数据为基础,从内部控制理论的五要素出发,构建了充分体现医药行业的内部控制水平评价体系,分析发现内部控制与医药行业财务绩效有良性的互动关系。
1.2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关系研究
Ingram等[8]研究发现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会从各个角度使得企业的经营成本上升,进而对企业财务绩效产生负面影响。Mcwilliams等[9]实证研究得出社会责任对企业财务绩效提升没有产生巨大的作用。李建升等[10]认为企业发展状态作为重要的变量,调节着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关系。魏丽玲等[11]研究企业财务绩效对社会责任履行程度的影响,发现前者对后者有提升作用。李茜等[12]和嵇国平等[13]用实证的方法得出了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呈“U”形关系的结论。周立军等[14]通过建立企业生命周期的相关模型,研究在此基础上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关系。
1.3内部控制,社会责任和财务绩效的关系研究
田利军[15]以机场和航空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发现企业内部控制水平与社会责任的承担都是推动企业财务绩效提升的有利因素,社会责任在调节着企业内部控制和财务绩效的关系。田利军等[16]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相关的理论得出内部控制与社会责任都能推动企业财务绩效的上升。陈宏明等[17]认为在医药制造行业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和社会责任的履行,能够为企业财务绩效的提升提供良好的保障。
在对近年来相关文献的梳理后,不难发现大部分学者使用实证的方法探讨内部控制、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关系。由于研究对象的不同,选取的研究指标和理论基础不尽相同,故内部控制水平与财务绩效的关系研究结论也存在差别,但是内部控制水平、社会责任与企业财务绩效具有某种程度上的关联性是诸多学者都认可的观点。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作为大数据时代应运而生的朝阳产业,具有其发展模式的不可复制性,目前,对该行业的内部控制、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关系研究并不具有全面性和系统性。本文尝试根据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本身的发展特点,研究其内部控制、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三者是否存在关系,如果存在联系,又是怎样相互作用的。
2研究设计
2.1研究假设
若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基于行业发展特点建立并且高效运行,企业运营风险的分散和治理,企业价值的创造、分配、监督都会处于更高的水平,在资本市场的流向上起到引导的作用,进而提高经营的稳健性,促进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可以通过内部控制水平的提高,使得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运营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系统性风险有所降低。以信号传递理论为基础。当企业的财务绩效表现良好时,为了吸引投资者的资金投入,企业更乐于提高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程度,对投资者传递本公司的利好消息,相应地内部控制水平也会有所提高;当企业的财务绩效表现欠佳时,企业可能会采取掩盖不利消息的措施,进而严重破坏管理层提升内部控制水平的主动性。因此,我们提出本文的第一个假设:
假设1:内部控制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财务绩效正相关。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是推动社会技术进步的重要动力,为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创新因素,该类企业通过社会责任的承担,可以使投资者愿意对其进行投资,政府也会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与此同时,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利于企业赢得良好的声誉和更为广大的客户群体,进一步促进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财务绩效的提升。基于此,提出本文的第二个假设:
假设2:社会责任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财务绩效正相关。
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具有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时,企业的发展受到内部控制制度的管理而更有效率,能够更快地实现发展目标,进而成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财务绩效提升的强大内生动力。财务绩效的提升很明显会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提供财力保障,使得企业社会责任的整体规划真正落到实处,这样更多的利益相关者会选择信任企业,进一步扩大与企业的业务合作规模。随着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的日益完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会具有更加健康的互动关系。故提出第三个研究假设:
假设3:内部控制是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中介变量。
2.2变量设计
研究样本上选取了上海和深圳A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上市公司在2015~2017年的相关数据,为保证数据的代表性与真实性,在原始样本的基础上进行了如下处理:(1)剔除ST、*ST和PT等经营异常的上市公司;(2)剔除财务数据缺失的上市公司。
2.2.1被解释变量
财务绩效:盈利能力能够充分体现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行业在财务绩效方面的表现,总资产收益率就是盈利能力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本文对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行业财务绩效的衡量指标选取了总资产收益率。
2.2.2解释变量
内部控制质量:采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的自然对数来衡量其内部控制质量。
社会责任:每股社会贡献值。
2.2.3控制变量
盡管现有的研究对于内部控制水平、社会责任和财务绩效三者的关系的影响因素,没有形成一致的结论,不过某些因素得到了大部分研究的认可。故本文选择以下三个指标作为控制变量:公司规模、公司成长性、资产负债率、股权集中度。研究变量及其定义如表1所示。
表2中描述性统计数据结果显示:2015~2017年,我国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和社会责任履行程度参差不齐,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性;由内部控制指数的自然对数的最大值、最小值、均值得分可以看出,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水平存在差异,且总体处于较低状态;整体行业发展没有达到较为均衡的状态。
3.2相关性检验
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通过对上述变量进行Pearson相关性检验,可以看出,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上市公司财务绩效ROA与社会责任CSR的相关系数为0.653,表明二者的相关程度较高,且在1%的水平下显著;同样,LNICI和ROA,CSR*ROA和ROA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以上初步表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内部控制质量以及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可能会对财务业绩产生影响。
3.3回归分析
对公司内部控制与财务绩效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回归结果表明,模型1的模型拟合优度较好,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线性相关,并且两者正向相关,验证了假设1,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越高,越能推动企业财务绩效的提升。
对公司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
回归结果表明,模型2解释程度较高;P(F检验统计量)的值为0.000 0,模型通过了设定检验,假设2成立。即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履行程度越高,越能够带来企业财务绩效的提升。
对内部控制质量、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6所示。
回归结果表明模型3的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P(F检验统计量)的值为0.000 0,模型通过了检验;同时,内部控制质量变量的系数相比于模型1呈现小幅度下降,说明内部控制能够对公司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且相比于模型2,模型3中企业社会责任变量的相关系数明显增大(0.369 842>0.299 123),因此,可以得出结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公司社会责任与企业财务绩效的关系,验证了假设3。
在上述3个模型的回归结果中,可以看出作为控制变量的公司规模、公司成长性、资产负债率、股权集中度的控制效果不显著,说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由于存在轻资产运营的新兴行业发展特征,并不是完全依赖于庞大的企业规模和成熟的成长模式,该行业财务绩效的改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技术方面的突破和创新,当然也受到了企业内部控制水平和社会责任履行程度的影响。
4结论与建议
综上,研究发现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内部控制、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是正相关的,内部控制对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起到正向调节的作用。因此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将社会责任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其运营模式逐渐走向轻资产运营模式,因此,在制定企业整体发展规划时,应当将社会责任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企业通过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作用,形成具有鼓励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将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落到实处,通过企业参与公益慈善事业、承担对利益相关者的义务等措施将对社会责任的履行落到实处。
其次,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必不可少。在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转型期,这对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发展而言是至关重要的。第一,严格把控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的财务预算,对运营过程中的各个节点做预算管理;第二,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普遍在业务流程和经济业务往来中存在其特有的轻资产化和高效运行的特点,故其相应的财务制度更应该充分贴合企业的运行模式,提高授权和审批的效率;第三,完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其经营活动中的财务工作的监管;第四,内部审计制应当具有一定程度的监管职能,使企业有一定的能力应对可能发生的风险,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绩效的提高奠定基础。
再次,需要有国家政策的支持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随着云计算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在云会计这样的大环境下,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如何构建自身的会计信息系统,使得企业会计信息在隐私性与安全性方面有所提升,这就需要从政府的角度出发,国家政策的支持力度要有所加强,对应的法律法规要不断全面和完善,制度的针对性要提高,使得对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行业监管更加严格,使得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業企业财务绩效能在更有力的监管下更加稳步健康地提升。
参考文献:
[1] 李志斌.内部控制、实际控制人性质与社会责任履行——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J].经济经纬,2014(5):109-114.
[2] Demski J.Decision-performance Control[J].Accounting Review,1969,44(4):669-679.
[3] Ge W,Mcvay S.The Disclosure of Material Weaknesses in Internal Control after the Sarbanes-oxley Act[J].Accounting Horizons,2005,19(3):137-158.
[4] Beneish M,Billings M,Hodder L.Internal Control Weaknesses and Information Uncertainty[J].Accounting Review,2007,83(3):665-703.
[5] 梁松.基于公司控制能力的公司绩效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0(9):10-19.
[6] 叶梓.内部控制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基于内部审计视角[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1.
[7] 郝潇.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对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医药行业的实证分析[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5.
[8] Ingram K,Frazier B.Narrative Disclosures in Annual Reports[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1983,(3):49-60.
[9] Mcwilliams A,Siegel D.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 Theory of the Firm Perspective[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1,26(1):117-127.
[10] 李建升,李巍.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财务绩效关联性分析——基于浙江纺织企业的调查数据[J].财贸研究,2011,22(2):136-143.
[11] 魏丽玲,陆旸.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研究——以食品饮料业为例[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8(S2):26-29.
[12] 李茜,熊杰,黄晗.企业社会责任缺失对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J].管理学报,2018,15(2):255-261.
[13] 嵇国平,阚云艳,吴武辉.企业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的影响:一定是线性的吗?[J].经济问题,2016(10):92-97.
[14] 周立军,王美萍,杨静.互联网企业财务绩效与社会责任绩效的关系研究——基于生命周期理论[J].投资研究,2017,36(1):121-130.
[15] 田利军.社会责任、内部控制与企业绩效——来自民航运输业的证据[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2(12):48-55.
[16] 田利军,陈甜甜.企业内部控制、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1(2):75-83.
[17] 陈宏明,刘欣婷.内部控制、社会责任和财务绩效的关系实证——以医药制造业为例[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2(2):97-83.
[责任编辑:许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