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万变中求不变在传承中谋发展

2019-09-10 07:22李方福
现代艺术 2019年2期
关键词:哥嫂年画技艺

李方福

“活到老,学到老,还有几分没学到”,这是我的绘画人生。我的创作来自生活中的点滴,一点一滴,交错相融碰撞出绘画艺术的魅力。

说到年龄,我今年已有90岁,创作了大半生年画,仍有感慨。在创作之初最害怕出现画作内容与事实不符的情况,为了使作品更加贴合实际情况,我经常实地走访,翻看参考资料,最后筛选出符合情理的方案进行创作。一些已经成熟的作品,最后发现了不妥或明显错误的地方,还需对其修正,这也是确保绘画的准确性、生动性和严谨性。在创作上,我想通过画面内容反应内在故事,通过画面构图,色彩搭配表达自己的绘画情感,能让观众在看到作品时就如同身临其境,这也是我追求的绘画的最高境界。

提起创作之路,也可谓是一段心酸的历程。在三岁孩童时,那时候记忆模糊,只知道父辈依靠年画,成为当地的名门大户。可惜好景不长,在四、五岁的时候父母就永远地向我告别了,因此只由远方的哥嫂抚养,但是哥嫂却百般虐待。在12岁时我只能选择离开家,出走来到舅舅家,因舅妈怜惜,就把我送到表亲戚家里学习年画,当初也是父亲健在时给家里供货的年画师傅。要想学好徒,先做三年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在学习年画的时候,千難万磨。但磨难历尽,千帆方可归来,最终通过勤奋努力,我的绘画技术不断提升,最终有所作为,先后得到胡锦涛、温家宝、李长春、刘延东等中央领导人的接见,作品也获得了许多国际国内大小奖项无数。

世界在不停变化更新,不变地只是晨曦朝阳在天空划过的一道道弧线。我也见证过那个不断改革变化的时代。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是绵竹年画最为萧条的时期。当时是集体经济,劳动收入都是依照公分计算,我一家五口人只有两个人干活,老伴做生产队的公分,我就做染纸的事情,当时科技水平有限,彩纸的生产供不应求,于是就到纸厂批发白纸,回家染成不同颜色再批发出去,也许是因我年画技艺功夫深,竟把染纸的工作做得相当好,就这样度过了人生最苦难十年生活,活人呐!总归是要吃饱饭啊,为了生活我的绘画梦想也就搁置一旁了。

说到梦想,它是人们心底最深处的渴望。我对梦想的执着和固执,还是希望作品能有一个点去触动读者的心,但这也是我最大的遗憾,因为在新时代里,大家面对和选择艺术的方式有千百种,对于传统文化少有问津。从新中国成立前夕,年画市场的旺盛,到建国初期进一步发展,那时候我也正意气风发,做起年画春风得意。但到了六七十年代年画面临着毁灭式的消退,当时存活下来并且掌握年画技艺的人寥寥无几。直到现在国家开始重视和保护非遗之后,我仍然还在固执的坚持着,如今科技进步,市面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年画新产品,为年画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但我一直坚持手工艺的根基不变,对其传人都要求技艺为先,然后再图发展,绵竹年画包括所有艺人走到今天,也得依靠社会大众对他们传统根基的支持和推广。

除了年画,我也会做一些手工艺产品,比如小孩的玩具、泥塑等。闲暇之余,栽花、种菜、看书,这些不仅丰富了我的生活,也为我的绘画提供创作源泉。

若说有什么经验能给正在寻求努力提高绘画技法的朋友们分享,我认为不管我们现在得到了什么荣誉,亦或者得到了什么人的认可,仍然要在不断学习的路上前进,总会有很多还没有学到的东西,坚持初心,坚持学习,因为我始终相信“活到老,学到老,还有几分没学到!”

猜你喜欢
哥嫂年画技艺
传授技艺
传统技艺:匠心传承 技精艺湛
爱你,也爱我的底线
彼此懂得,足矣
如何面对私生子
羊年画羊缪印堂
缪印堂的“年画”
牛年画牛等
黄杨木雕的传统技艺谈
怎样提高健身球的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