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利用教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019-09-10 07:33马丽艳
新教育论坛 2019年20期
关键词:教学目的评价方式教学过程

马丽艳

摘要:人民教育出版社最新出版的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材与过去的差别很大,这是教育界改变教学观念的最直接体现。然而很多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却说,打开新教材的最初印象就是眼前一亮,感觉页面很漂亮,图文并茂的,教师反而不知道怎样去教了,因为看起来感觉就是很琐碎,出现了不一样的重难点。

关键词:教学目的;教学过程;评价方式

人民教育出版社最新出版的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材与过去的差别很大,这是教育界改变教学观念的最直接体现。然而很多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却说,打开新教材的最初印象就是眼前一亮,感觉页面很漂亮,图文并茂的,教师反而不知道怎样去教了,因为看起来感觉就是很琐碎,出现了不一样的重难点。我们可以看到,新的教材里正文文字少了,出现了小字部分和活动部分,很多重要的内容不再出现了,只在某些活动中涉及到,因此给有些教师造成了困扰,认为不是重点了。其实,如果我们仔细研究教材就会发现,课本中包括文字式和活动式两种,这两种形式的教学内容都有很重要的地位。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中对教材进行合理的调整,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那么,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哪些问题?

一、确定教学目的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最后,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和掌握知识的能力,远远超过教会学生有限的知识重要得多。教师应该深入专研教材中隐含的知识,确定教学目的。例如,旧教材对科举制度这一内容并没有过多的提及,然而在新教材中却用了一个标题。人们对古代的科举制度大致是这样认识的:乡试——会试——殿试——确定此人的前程。为什么花如此多的时间让学生了解这样一个过程呢?因为它会给学生很大的启示,通过学习学生会意识到“古代的科举制度”与“现代的考试制度”是有本质的区别的。两者都是考试,但目的完全不同。古代的科举考试的目的是为了统治者的需要,而现代的考试是为了选拔人才,不把人才埋没;二者的考试内容不同: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的内容是死板的八股文,而现代的考试的内容却是从学生的综合素质出发,全面考查,多种多样,丰富多彩。另外,古代压抑文人才子的个性,束缚他们的思想。而如今大力倡导才子们由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鼓励个性发展。这样的目的就是教给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对比的能力。

学生能否认真地去学习某一科,其重要的前提就是是否对该学科产生的兴趣。怎样让学生对历史这一科目感兴趣呢?我认为从现实中的实例作对比,会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例如,【新教材61页的阅读材料:“秦的一尺长32、1厘米,秦的一升为202毫升,秦的一斤相当于今天的250克。秦代的将军身高八尺,比今天我国最高的男篮中锋还高出一大截,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教师让仔细思考后,学生是能得出结论的。用这样方法学习,学生会比较积极的学习历史这学课了。

教师教学时从学生所处的环境中去引发学生的乐趣,例如,在学习"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这一课时,学生看书已经知道,中国最早的古人类遗址在云南的元谋县。当我说我们穆棱市福禄乡也发现了遗址的时候,学生们都把眼睛瞪得大大的,嘴巴也张得大大的,一副不可想象的样子,于是我用白板展示了这则新闻材料,让学生亲眼看看。(下面是我展示的新闻材料的原内容)

【原标题:黑龙江穆棱发现距今上万年大型旧石器历史文化遗址

新华网哈尔滨10月30日电(记者王建、潘祺)记者从黑龙江省穆棱市文物管理所获悉,经考古确认,在穆棱市福禄乡康乐村东南山发现一处大型旧石器历史文化遗址,距今1万年-3万年。专家介绍,初步判断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目前,为防止这片珍贵的古文化遗址遭到破坏,当地公安边防部门已经调集警力在遗址周围拉起了警戒线。】

学生看完后,都激动不已,哇,我们穆棱太牛了。这一节课下来,学生的兴趣始终很浓,热情也很高,课堂气氛很好,师生之间的合作是相当和谐的。

从这节课我也深深体会到,越是身边的历史,学生就越感兴趣。从此以后我讲课总是就拿本地区的历史给学生举例子,学生的积极性也一直很高,对每一节历史课都很期待。

二、从学生的角度备课

面对新教材,很多的教师对教学的观念还是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在讲课时总是要把自己的理解说给学生,这样得出的结论是教师的,而不是学生思考得出的,于是在学生心目当中,历史就成了一门死记硬背的学科。

怎样才能改变学生对历史课的看法呢?我認为应该将大部分精力花在对教学方法的研究上,要想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学法,就是从学生的角度备课。

学生在充分讨论之后,对知识点有了一定的了解,然后再由他们归纳总结,这样印象就深刻多了。新教材为教师和学生准备了大量的活动内容,有的知识点将活动提到前面进行讲解,我认为效果会更好一些。例如,在学习小目录“秦王扫六合”时,我先让学生做教材97页的活动部分,评论秦始皇的功过,学生平时通过看电视剧,阅读资料等,都对秦始皇有一定的了解,学生就会有了学习的兴趣,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就会愿意动脑思考,表情也生动起来,看起来有趣极了,完成了教学目的。

新教材为教师改变老师讲学生听的形式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就是用教材所给的材料和图片开展各种活动,也就是让学生进行活动探究,对一些现实问题,要求学生自己去查找一些资料,课上进行讨论,讨论不一定要有结果,重要的是通过讨论培养学生整理材料的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学会对所讨论的问题由一个全面的认识。例如,在教材“寻找历史的途径”这一环节,有些常识性的内容,可以让学生课下查找材料,课上进行讨论。再如,教材“世界三大宗教”这一部分,没有什么难点,完全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查找的材料进行介绍,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掌握了基础知识,他们还训练了自己的语言能力,为什么不呢?有的学生还把基督教的起源编成了小故事,它不仅引起了学生的兴趣,而且培养了他们自己的写作能力。同时自己也把知识牢牢记住了。

三、评价方式要合理

很多教师,特别是老教师,总是盯住知识目标,不敢在教学上进行大力的改动,也就是教学目的的改变,他们不知道怎么去评价学生。很多时候就是根据考试成绩来检测学生对书上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已经让我们无法完全分辨出哪个学生更优秀了,教师就应该去寻找更合理的评价方式。我认为可以把评价放在活动当中去。例如,在学完“秦王扫六合”这一小目录之后,让学生讨论秦始皇的历史意义是什么?在你最初的印象中说秦始皇,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知道影视作品中的秦始皇和历史上的秦始皇有什么区别吗?学生分组讨论,同组的其他同学做裁判,最终选出最佳组。当然也可以进行笔试,但最好是开卷进行,题目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利用课本上的知识点来解决问题,答案在课本中根本找不到,这样的题有相当的难度,但可以让我们知道出题的思路,可以用已有的知识解决拓展问题。另一类是利用已有的能力来分析书上的图或文字,答案就在书上,但需要学生去归纳。例如:期末考试的一道题:识图(此图是武则天的画像),让学生写出这个人物是谁?是哪个朝代的?对国家有哪些贡献等等。学生必须具备识图的能力,才能完成这种类型的题目,学生完成后要给与及时的评价,这样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就会有更感兴趣了。

总之,无论教材怎么改变,作为一个教师,我们应该尽快改变教学的观念,这样才能在教学中的充分考虑到大部分学生,而不是只局限在优等生身上,但要让学生真正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新教材为我们提供了改革的机会,我们应该乘着这个机会,向着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大步前进吧!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穆棱市第五中学  黑龙江牡丹江  157500)

猜你喜欢
教学目的评价方式教学过程
大学英语教学中教与学目的的分析和思考
对高职院校教改的几点思考
图式理论在阅读教学中应用的价值功能与评价方式
美国化学课堂多样化学习评价方式带来的新思路
欣赏教育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实施
对语文教学目的的思考
计算机导论双语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