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艳芳
摘 要:个人情感是指其对于客观事物所持有的态度以及体验,这种情感应用在学习上就能够对学生的学习产生良好的反作用。将对学生情感的影响应用到语文课堂中就称之为情感教育,所谓的情感教育主要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情、以景、以事等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激发,推动教学效果更好实现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相关媒介,恰到好处的链接起学生和文章之间的情感契合点,以情激情,带动学生的情感因素,能够使学生更加自觉地投入到课程学习中,也能够更加充分地培养学生的认知以及情感能力。
关键词:激情教育;以情激情;情感效应
一、以情激情的应用原因
(一)情感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其教材中的内容本身多是选取经典的诗文或者是优美的文章,内容具有很强的情感性,多能够表达自然之美以及人性之美,多数文章都是作者情感喷涌的结晶,在文章的学习中,作者的情感自然就成为理解文章的“钥匙”。因此,在语文的学习中,教师的重要任务不仅仅是帮助学生学习语言技巧,更重要的是带领学生领会这些隐藏在语文学习中的有关自然和人文的真善美[1]。想要做到这些,与学生的情感沟通就必不可少,必须在语文教学中利用各种媒介,使展现在学生面前的不是一个个枯燥无味的文字,而是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只有这样,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对所学知识产生了感情,才能够以更大的兴趣以及热情投入到语文的学习中去。从里一个角度来讲,情感的学习更是学生学好语文并进行应用的重要因素。学生只有在語文学习中投入了自己的情感,与作者形成情感共鸣,并逐渐在学习中具有自己的情感体验,才能在语文学习的应用中以及实际生活中更加细腻的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二)情感对于学生培养的重要作用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感性往往要大于理性,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弱,很多情况下他们在课后的学习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所以,课堂学习不仅仅是小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提升知识素养,构建知识体系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学生健康向上情感的重要渠道[2]。由此来讲,语文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讲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孩子们的文化素养,更是为了培育孩子们“爱”的能力,其本身是一种情感教育,让学生学会创造自己的感情世界,使其拥有一个五彩缤纷的感情世界,因而对于学生来说,情感在其语文学习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其不仅仅能够将老师和学生联系在一起,也是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推动力,更是学生理解作者思想的纽带,因此,对于学生的情感培养,在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
二、情感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方式
(一)课前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热情
在语文教学中,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非常重要。当下的科学技术发展飞速,信息化技术愈发成熟,更多的科技手段可以应用在语文教学中,对于这些技术要进行充分的应用。特定的环境对于学生的情感能够产生深刻的影响,在进行教学之前,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需要讲授的内容通过音乐、视频等形式展现出来,将其作为辅助工具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通过音乐或视频的形式将音乐、视频和文章的文字相连接,就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地听觉,和视觉相结合,就能够实现学生的通感,能够对调动学生的情感起到良好的作用。例如,在王维的《使至塞上》诗篇教学中,对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句古诗的讲解,就可以通过视频画面的播放则能够让学生对于这样的意境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再借助相应的旁白,也更能够带动学生的情感融入到古诗以及作者的处境中去。总体来说,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营造出一个与所教授课文内容相符的气氛,将学生带入到这样的一个氛围当中,使学生在情感上与文章融为一体,从而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
(二)课中注重情感互动,增强学生代入感
情景式教学是将学生情感充分调动的一种有效方式,学生情感调动起来就有助于其增强对文章的代入感,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因此,如果教师能够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景式教学,则能够增强学生的代入感,能够使学生真正的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扮演角色的方式,让学生体会情境。角色扮演的基本做法是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朗读,增进角色情感带入程度,增加对作者情感的理解。有条件以及时间的话,也可以使用道具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直接表演,这样更加能增强学生的角色代入感,让其深刻理解处在当时的情境中的作者情感。
(三)课后注重总结,培养学生情感凝练能力
情感教学方式不仅仅应该应用在课堂的开始以及课堂的过程,还应该在课后进行收尾。情感教学的成功表现在整堂课程让学生真正的融入到课堂当中,体会到了文章所带来的自然或者人性之美,并由这样的体验带来了自己的情感认知,甚至会产生“不吐不快”的情感释放的感觉。这时就应该给学生一个释放情感的渠道,比如在授课结束之后留下几分钟的时间给学生当堂展示自己情感感悟的机会,或者给学生布置一个字数不限的情感表达日记,让学生自由表达情感。这样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也能够更好培养学生的情感。
参考文献
[1] 韦志成.语文教育情境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12)
[2] 魏本亚.语文教育学[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2: 21(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