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晓鸽:用记者的本事做投资

2019-09-09 07:28魏雯
当代工人 2019年14期

魏雯

到2019年,熊晓鸽已经在中国做了26年的风险投资,作为将国际资本引入中国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他带领的IDG资本在中国投资包括百度、搜狐、当当、腾讯、小米等超过750家优秀企业,公众熟知的众多互联网公司背后,几乎都有他的身影,是业内众望所归的“投资教父”。

可是,在对外介绍自己时,他常常说自己有两个职业,一个是记者,一个是投资人,记者始终排在投资人的前面。

的确,在他身上,兼具着记者孜孜以求的探寻精神和投资人精准敏锐的眼界,有时候,这两个特质形成合力,使得他无论身处哪个角色,都做得游刃有余。

很多年以后,“投资教父”熊晓鸽面对办公室桌上一个陈旧的乒乓球雕塑,总会回想起1977年10月钢铁厂的那个下午。

1956年,熊晓鸽出生在湖南湘潭,父亲是军人,参加过上甘岭战役,转业后在钢铁厂做干部。19岁那年,高中毕业的熊晓鸽接父亲的班进入钢铁厂,做了一名电钳工,但是,大学梦始终在脑子里萦绕,挥之不去。为了能被推荐上大学,他学英语、读夜校,努力地做师傅们眼里的好青年;他还天天中午到车间陪书记打乒乓球,偶尔“放水”,为的是那一纸推荐信。

1977年10月,国家恢复高考,一天下午,工厂广播里传来这条振奋人心的消息。熊晓鸽立即跟师傅请假回家复习,父母为他专门腾出一个房间,门口还摆着一筐父亲专门给他买来调剂身心的橘子。那一个多月,他心无旁骛,专心备考,最终收到湖南大学外语系的通知书。

从湘潭到长沙,再到北京,到波士顿,他自此一展羽翼,再次归来时,已非此间少年。

1977年,高考的录取率是4.8%,与现在75%的录取率不可同日而语。不得不说,在追逐目标上,熊晓鸽有着超常的耐力和疯狂。

大学时,他的职业理想是做记者,像意大利的法拉奇那样,在前线冲锋陷阵,为全世界传递焦点新闻。他找来教材,自学新闻专业知识,甚至毕业后坚持到北京工作,一边在机械工业部担任翻译和英语教师,一边继续学习新闻专业。

1984年,熊晓鸽再一次挤上独木桥,以总分排名第三的成绩考上社科院研究生院新闻系研究生,并进入新华社实习。1986年,他决意赴美学习传播学,并拿到波士顿大学全额奖学金。

当理想与现实发生矛盾时,理想主义者也会做出最实际的选择。

买完赴美的机票后,身上只剩下38美元。为了省钱,熊晓鸽在美国一边努力打工赚钱维持日常开支,一边选择高学分课程以求尽快完成学业,每天的睡眠只有4个小时。8个月后,他成功获得波士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硕士学位,并着手攻读国际经济与商理博士学位。同时,他已经进入大型出版机构卡纳斯公司,从助理编辑一直做到《电子导报》亚洲版主任编辑,算是实现了从事传媒业的职业梦想。

此时的熊晓鸽不得不承认,和平年代里,要成为“战地记者”是不可能的,而身为传媒人,經常与硅谷创业者打交道,他敏感地嗅到电子科技的时代将要到来,创投圈是一个可供他大展身手的新舞台。

骨子里的执着再一次发力,他投了封长信给IDG(美国国际数据集团)创始人麦戈文,阐述自己到中国做风投的想法。1993年,在麦戈文的支持下,熊晓鸽代表IDG与上海科委合作,各出资1000万美元成立了中国第一家合资风投公司,从此迈出了风险投资在中国的第一步。

第一步很艰难。第一人很孤独。

他带着钱回国找项目,大家都不信。在月工资120元的年代,突然有人要出1000万美元帮大家办公司,还占小股,不被认为是骗子很难。每次麦戈文到中国巡视,他都胆战心惊,生怕老板突然一灰心,收回所有投资和预算。还好,因为他的坚持和自信,麦戈文对他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也给了他足够的资金支持。

熊晓鸽有着记者独特的敏锐度和嗅觉,PC互联网时代,他带领IDG资本几乎投出了互联网行业的半壁江山,直到2000年前后,中国一批创业公司上市纳斯达克,像埋藏多年的种子在雨后疯长,多年前的投资获得了让人惊喜的回报,发展迅猛。他也从一名行业新人成为业内大佬。

“做投资无非就几件事,投哪个行业,哪种产品,最重要的还是投对人。”熊晓鸽说。对他来说,相比冰冷的数字游戏和投资才技,基于自我认知的人文关怀更为他所看重。

1995年底,张朝阳打算回国创业,临行前的朋友聚会上,熊晓鸽现场为他唱了一首《送战友》。1998年,在搜狐最缺钱的时候,IDG资本联合英特尔公司、道琼斯等向搜狐投资220万美元。

这种思路同样体现在对连续创业者季琦的支持上。1999年到2005年,季琦先后参与创办携程、如家、汉庭等公司,每次都得到熊晓鸽的大力支持,而且是在种子轮或天使轮进入。2008年金融危机,他力挺季琦并追加投资。当然,这些投资陆续都收到了回报。

熊晓鸽喜欢放眼未来。从互联网到人工智能时代,每一波新技术浪潮都孕育了机遇。2018年7月,IDG资本聘请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担任“首席畅想官”,这是一个脑洞大开的合作,也许承载了熊晓鸽对前沿科技的畅想。

如今,年逾60,他依然保持着旺盛的战斗力:经常早晨在一个城市,夜晚在一个城市,次日又飞到第三个城市;依然坚持着一些多年的习惯:出门前会带上当天的报刊,看到有用的信息,立即着手联系。

因为在上海国际电影节巧遇上影集团的总裁任仲伦,熊晓鸽决定拍摄一部关于高考的电影《高考1977》。为了纪念提出恢复高考的武汉大学教授查全性,他代表IDG资本向武汉大学捐赠1977万元,设立“查全性教授1977奖教金”。这不是临时起意,而是积年夙愿。

每当回忆起国家命运与自己人生转折的交叉点时,熊晓鸽都说,那是国家在某个清晨苏醒,而自己,有幸迎来了第一缕灿烂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