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新月
翠西和劉欣透露的“秘密”
前不久,中国央视主播刘欣和美国福克斯商业频道女主播翠西,关于中美贸易和中美关系的辩论约战,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不久,翠西又在推特上“叫板”:“嗨,刘欣,你准备好参加第二轮对话了吗?”
不管第二轮,我们看第一轮的对话,两人透露了一个“秘密”。
翠西揶揄国有企业,刘欣当即怼回去:“中国经济有着中国特色,是混合的、充满活力的、开放的。中国没有控制所有经济,而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例如,一些国有企业在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但较小的作用。”
刘欣还摆出三组事实:中国民营企业成为对外贸易的主力军,提供近80%(城镇)劳动就业,贡献近65%技术创新成果。
刘欣的话,透露了当今职业认知混乱的“秘密”。人不知道自己是干什么吃的,首先不是观念问题,不是思想问题,而是经济结构决定的问题。这是马克思的分析方法。
三四十年前,没有“职业认知”这个词,因为多数人都在国有或集体企业工作,职业认知都非常明确,所有螺丝钉都是“干社会主义吃的”。
40多年过去,今天的国有企业却如刘欣所说,发挥着“较小的作用”,民营企业越来越多,能量越来越大。这说明什么?说明“统一的”职业认知的经济基础这个地盘缩小了。
“统一的”职业认知,对清一色的国有或集体企业容易形成,而对千千万万形形色色的民营企业来说,勉为其难矣!
什么能挣钱,就干什么吃,算是市场决定作用的结果吧。但更多所有制混合的“麻花绳”,注定了职业认知多元性的“万花筒”。
两个时代的差异
翠西和刘欣,谈的是所有制,关于职业认知更深的“秘密”,在于两个时代的差异。这两个时代是工业化时代和信息化时代。
工业化造就了富于组织性、纪律性的产业工人——教科书上讲的。他们的职业认知,整合度高。
信息化造就了富于创新性、自由度高的就业人群——现实给我们看的。他们的职业认知,离散度高。
换句话说,工业化时代,问你干什么吃的?答案大同小异。信息化时代,问你干什么吃的?答案五花八门。
今天,别说不同职业,就是同职同岗,人们的职业认知也可能南辕北辙。都是干一样吃的,想法判若云泥,很正常。
为什么会造成这个局面?
因为两个时代,风格迥异,差太多了。
工业化时代,生产有形产品,无论资本主义的“泰勒制”(标准化和规范化),还是社会主义的“螺丝钉”比喻,反映了一个共同特点,大家都围绕有形产品,承担生产中的单项职责,发展自身单一技能,甚至一辈子就干这碗饭吃。
信息化时代,生产无形产品,无论美国、英国、德国的5G技术,还是目前领先的华为5G技术,以及未来的6G技术,终将把生产无形产品进一步推向高潮,大家围绕无形产品设计、开发、营销、服务,拓展职业技能、承担多样化职责、重塑个人适应能力,甚至一辈子不知道要从事多少样“工种”,一辈子不知道要换多少次饭碗。
工业化,维护了大体相同的“职业认知”。信息化,则分化了职业认知的相同性。
万能钥匙——爱岗敬业
事实比上面的分析更复杂。
程序员为996闹情绪的时候,产业工人默默无语,折射出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差别。几家欢乐几家愁!
不仅如此,信息化也在快速分离就业人群。
互联网世界,当程序员作为高级“联线员工”在家里进行“远程办公”甚至尽享无限创意快感的时候,录入员要在客服中心拿着微薄报酬日复一日地重复劳动,更有穿着黄蓝相间工装的快递员在马路上穿梭无尽的车流,甚至在山路上深一脚浅一脚地饱尝风霜雨雪……程序员的咖啡,录入员的眼膜,快递员的汗水,组成了信息社会一幅耐人寻味的职业场景。信息化社会怎么可能有同一种职业认知呢?
人们似乎只能冷暖自知。但还是那句话,事情都不是绝对的。
信息社会的职业认知,更多受到来自客户的监督——好评或差评。
工作的意义,对自身这碗饭价值的判断,以及对人生价值的估价,都与客户有关。往日来自于单位上司的评鉴,更多被客户的意见所置换。“客户至上”成为左右职业认知的砝码。
社会的看法,客户的反馈,亲朋好友的评判,自身的估价,所有这一切加起来,让人往往想不明白自己究竟是干什么吃的。但这碗饭不好吃,可以换一碗,再换一碗。这是信息社会的优势。
前提是,你必须成为复合型劳动者。
为了谋生而工作,为了个人兴趣而工作,为了国家崛起而工作,为了伟大的人类情怀而工作,这些都很好。但任何一种健康的职业认知,都有一个共同条件,热爱你的工作并能像变色龙一样适应一切新环境。
硅谷,每年无数企业倒闭,又有无数企业开张,专家变顾问,顾问变经理,经理变雇员,雇员变股东,股东又变专家,寻常事耳!
市场的决定力量,不只是决定国家繁盛,也决定职业认知。
讨论职业认知,我不愿意套用西方管理学的理念,因为中国智慧足够,而且简单管用。那就是——
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
这行不好,或工作环境不好,可以良禽择木而栖,因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我欣赏这样的职业认知——干什么,都知道自己是干什么吃的,还必须干出个样儿来!
抛开别的不谈,就“各为其国”而言,翠西和刘欣,都知道自己是干什么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