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谷口高坝区、平原低坝区、塘山长堤区三个部分,11条水坝组成,形成3个水库
谷口高坝区
位于良渚古城遗址西北约11公里处,沿东西向分布于山体间的两座谷口中。目前,共发现6座水坝遗址,可分为东、西两组:东组包括周家畈、老虎岭、岗公岭遗址;西组包括秋坞、石坞、蜜蜂垄遗址,东西相距约2.3公里。据C14测年,谷口高坝约修建于公元前3100-3000年,属于良渚文化中期至晚期早段。
平原低坝区
由梧桐弄、官山、鲤鱼山、狮子山遗址组成,长度为35-360米不等,将原本孤立的一系列小山连接起来,从而与西侧、北侧的自然山体合围成一个巨大的水库。如果按照坝高10米计算,这个水库的水面面積达9.39平方千米。其中,梧桐弄水坝比其他三座水坝低,下游有河道迹象,可能兼具泄洪功能。据C14测年,平原低坝约修建于公元前2950-2850年,略晚于谷口高坝,属于良渚文化中期至晚期早段。
山前长堤区
山前长堤又称塘山遗址,位于良渚古城以北约2公里的大遮山山前,呈东西走向,全场约5千米,是良渚古城遗址外围水利系统中最大的单体遗存。塘山长堤当中有一部分为南北双层坝体结构。双层坝体的东西两端,各有一条南北向的高垄,与南坝、北坝共同形成一个闭合的储水去。山前长堤不仅能阻挡大遮山南坡的山洪,而且能将山上的流水收集后,注入西侧水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