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应用能力培养的工程训练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2019-09-07 03:24张红梅孙永吉王栋梁穆玺红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9年15期
关键词:应用型情境工程

张红梅 孙永吉 王栋梁 穆玺红

兰州工业学院工程训练中心 甘肃兰州 730050

应用技术型大学是地方本科院校明确发展定位、满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要的现实路径选择[1]。工程训练中心是高等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最重要的工程训练教学基地,是一个准工业现场,其缩短了课堂和工程实际的距离,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具有工程背景并与实际接触的环境。在工程训练中心,通过“真刀真枪”训练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从学校到职场的过渡。所以说,高校的工程训练中心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摇篮[2,3]。鉴于此,工程训练中心根据自身实践教学实际状况,通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建立了面向应用能力培养的工程训练实践教学模式。

1 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实施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践为载体,以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为主线,通过多年的反复实践,形成了基于建构理论,遵循“直观—思考—实践”教学认识规律;构建教师“创设情境、安排事件、指导学习”,学生“身临其境、面对问题、主动作业”为主要要素,师生在一体化课堂环境中主动交往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以应用型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工程训练实践教学模式图

这种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活动是由教师和学生所组成的共同体完成的,其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教师的任务是按照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具备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思维模式,促进学生有意识地发现问题、主动解决问题。教师必须建立正确的学生观,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不断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发展,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1.1 创设情境 营造真实工程氛围

以职业活动为载体,根据职业功能,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教师创设真实工作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以触物探究的学习方式,面对问题,主动作业(见表1)。

表1 营造真实工程氛围

教师结合实际,创设真实情境,使学生真正身临其境,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刺激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启发、帮助学生掌握、理解知识,提高分析问题、探求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参与、体验、探究和发现。学生既要掌握知识,又要锻炼能力;既要明理,更要学会做人。

1.2 安排事件 设置真实工作任务

安排的事件必须强调过程的典型性、要素的全面性,还要兼顾学生个体的差异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相应的专业知识技能。当学生身临其境、感知、探究时,教师给学生设置真实典型的工作任务引导学生,帮助学生自主学习(见表2)。

表2 设置真实工作任务

1.3 基于工作过程 指导学生作业

教师把握好学生职业工作过程中的难点和关键点,基于工作过程,在此重点指导,同时,要尊重学习者独立的人格与个性,把学习者看作是一个发展的、能动的个体,开展个性化指导(见表3)。

表3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过程

1.4 基于典型工作任务 建立模糊综合评价体系

依据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业绩,兼顾职业素质,在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建立动态的学习档案,即为每个学生用一张表格记录表2中7个事件的学习、完成情况,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根据表4中的评价指标,综合科学评价学生。

表4 事件评价指标

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时,根据每个情景的重要程度不同,设其权重为:

设因素集为:

对每一个事件设置评价指标集为:

事件评价指标的重要程度也不同,因此设其权重为:

权重采用倍数比较法得到,倍数比较法是一种客观赋权法,它将指标集内重要程度最小的指标设为“1”,其他指标与之比较,得出其多少倍的重要程度的判断,然后逐一分析,得出各指标的权重。直接比较法需要教师为每个学生对每个工作任务的多个事件进行测评,因此需要时间比较多,不适宜同时测评过多的学生,同时每个工作任务安排的事件也不宜过多,一般10~20个学生为宜。

对U中的每个事件根据评价指标集进行模糊评价,得到评判矩阵:

则{U,V,R}构成一个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与权重合成得:

经归一化得到模糊综合评价集合E={E1,E2,E3,E4},可综合评价学生。

2 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2.1 教学项目“空中楼阁”

对教学项目理解不全面,把操作设备、完成加工当成教学项目,忽略了项目的全面要素,造成教学效果不显著,达不到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

2.2 师生不平等 合作勉强

当前师生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师生间的权利和义务“位置”模糊、混乱。现实大多是:教师满堂灌,学生全程跟;教师包讲,学生只需记好、背熟;没有任何现实学习情境,导致学生厌学。二是师生间的地位差距和心灵“代沟”宽。

2.3 工作过程片段化 工作任务不典型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割裂了工作过程的整体性和完整性,将工作过程阶段化、个体化,忽视了各个工作过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二是工作任务不真实、不典型、可操作性不强、可变性差。

2.4 学生学习枯燥 主动性不高

创设教学情境也是教师的一项常规教学工作,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则是教学改革的重点。有些情境缺乏真实性、诱发性、接近性、层次性,失去了“情境”的作用,只把它当作点缀,导致学生学习枯燥,主动性不高。

2.5 应用型人才职业能力评价不全面

作为实践教学,应用型人才职业能力是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集合,应坚持学生自评、教师评定相结合的方式。大部分实践教学存在教师看结果打分的现象,完全忽视学生作业的过程,主观性评价缺乏依据。

3 特色与创新

(1)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能力基础上,创设真实学习情境。本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能力,把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主动探究,生长新的知识经验,解决数控高技能方面的问题。

(2)采用现代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完善了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法的不足。针对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法存在的主要问题,采用现代建构主义理论建立的数控高技能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体现了工作过程的完整性、工作任务的典型性、要素的全面性。

(3)教师尊重学生,师生是学习共同体,构建生态实践教学体系。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形成学习共同体,师生互动,教师尊重学生的观点,鼓励学生求新求异,构建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同时,注重师生的整体性、协变性、共生性、平衡性,构建了生态实践教学体系。

(4)教学项目评价标准参照《国家职业标准》,与企业的岗位要求相一致,实现了人才培养与岗位能力要求的无缝连接。

4 结语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工程训练,工程训练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优化和完善,国内外有许多成功的案例可以借鉴,但符合地方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和本校人才培养的才是最好的[4]。

猜你喜欢
应用型情境工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园林生态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子午工程
工程
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教学改革与实践
纷享销客:应用型公司生态梦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