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逸颖
(绍兴文理学院图书馆 浙江绍兴 312000)
学科是大学的基本学术单元,是学校教学活动的基础,是现代大学履行人才培养使命、汇聚学术队伍、开展科学研究的主要载体[1]。学科水平决定大学的办学层次,是衡量一流大学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2]。自2015年11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要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以来,各地高校纷纷加快“双一流”建设步伐,掀起学科建设的高潮。
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简称ESI)是由世界著名的学术信息出版机构美国科技信息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简称ISI)于2001年推出的衡量科学研究绩效、跟踪科学发展趋势的基本分析评价工具[3]。ESI针对22个学科领域对全球所有高校及科研机构10~11年的论文数据进行统计,通过论文数、论文被引频次、论文篇均被引频次、高被引论文、热点论文和前沿论文等 6大指标评判一个高校或研究机构在国际上的学术水平及影响力[4]。科研水平是学科建设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ESI作为目前高校学术水平的重要评价工具,已成为目前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权威标准,为高校学科建设提供新的数据平台。基于ESI、InCites数据源的高校学科建设研究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浙江省高校在学科建设方面作出了较大的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通过InCites数据平台,统计分析浙江省高校学科发展数据,能够客观评价当前浙江省高校学科建设的现状,分析学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后期提出相应的改善策略,更好地推动浙江省高校一流学科建设。
以InCites和ESI数据库为数据来源,于2019年4月8日在InCites数据库中检索浙江省26所公办本科院校WoS论文的相关情况。文献出版时间限定在2018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文献类型限定为“Article”和“Review”,学科分类体系选择“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分别从总发文数量、总被引频次、篇均被引频次(引文影响力)、学科规范化引文影响力(Category Normalized Citation Impact,简称CNCI)、H指数、进入ESI 前1%的学科、进入ESI 前1%学科的高被引论文以及热点论文、学科分布、期刊分布、基金资助、科研合作等指标对浙江省具有代表性的这26所高校的学科建设情况进行系统的分析比较。
笔者在InCites平台上对2008—2018年浙江省公办本科高校发表的Web of Science(简称WoS)论文数量、被引频次(出版论文集的被引频次)以及引文影响力(论文篇均被引频次)进行检索。对检索结果按被引频次降序,对26所浙江省高校进行排序,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浙江省26所高校的科研产出水平存在明显的差距。无论是从被引频次还是WoS论文数来看,浙江大学均排名第1位,并且其被引频次和WoS论文数量均遥遥领先于其余25所高校。被引频次排在第2位的是浙江工业大学,第3位的是温州医科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和温州医科大学这两所高校的WoS论文数和被引频次差距较小,说明科研产出水平相差不大。被引频次排在第4位的是浙江师范大学,与温州医科大学的被引频次拉开很大的差距。由此可见,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和温州医科大学这3所高校的WoS论文的科研产出水平在浙江省高校中位列前茅。
表1 浙江省高校2008—2018年WoS论文数、被引频次及引文影响力分布表
从引文影响力来看,目前浙江省高校的引文影响力平均值大约为8.41,引文影响力最高的是浙江大学(13.89),其次是杭州师范大学(12.38),第三是浙江师范大学(12.36)。影响力最低的是杭州医学院,影响力值仅1.85。引文影响力高于平均值的高校有浙江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温州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温州医科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绍兴文理学院等13所,其余13所高校的引文影响力均低于平均水平。
2.2.1 高被引论文分析
高被引论文是指在同年度同学科领域中被引频次排名位于全球前1%的论文[5]。高被引论文是一种高质量的论文体现,是科研机构科研影响力的重要影响因素。一个机构的高被引论文越多,其科研影响力就越强。检索发现2008—2018年浙江省高校高被引论文共有1 877篇,平均每所高校大约72.19篇。从表2来看,除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外,其余高校均有高被引论文发表。浙江大学的高被引论文数量最多,高达1 081篇,与其他高校拉开很大的差距。其次是浙江工业大学,高被引论文数量为99篇,第三是浙江师范大学,高被引论文数量为94篇。从表中可以看到,大部分高校的高被引论文数量未达到平均水平,只有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和浙江师范大学这3所高校的高被引论文数量高于72.19。说明浙江省各高校高被引论文数量很不均衡,高质量的论文发表水平参差不齐。
2.2.2 学科规范化引文影响力分析
学科规范化引文影响力是对不同文献类型、不同出版年、不同学科领域进行归一化后的评价指标,是一个十分有价值且无偏的引文影响力指标[6]。学科规范化引文影响力以“1”为基准值,若小于1,则说明该机构的文献被引表现低于全球平均水平;若等于1,则与全球平均水平相当;若大于1,则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从表2可知,有14所高校的学科规范化引文影响力的值大于1,说明大部分浙江省高校的学科规范化引文影响力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其中学科规范化引文影响力水平最高的是宁波诺丁汉大学(1.32),其次是浙江师范大学(1.31)、湖州学院(1.25)、浙江大学(1.16)。
2.2.3 h指数分析
机构的h指数是指机构的论文按照被引频次降序排列,有h篇论文至少获得了h次被引次数。h指数有效地体现科研成果的影响力,是衡量科研机构科研影响力的综合指标之一。检索发现,浙江省高校h指数总计为1 546,平均水平为59.46,其中只有11所高校的h指数高于平均水平。其中浙江大学的h指数最高,高达241,遥遥领先于其他高校。其次是浙江工业大学(91)、浙江师范大学(90)。
表2 浙江省高校2008—2018年高被引论文数、学科规范化引文影响力及h指数
2.2.4 进入ESI前1%学科分析
通常所说的ESI全球学科排名指某研究机构的学科在全球学科排名中的相对位置,按照近10年发表论文的被引频次按降序排列,排名在全球前1%的学科,即为ESI前1%学科[7]。在ESI数据库中分别检索了浙江省26所高校进入ESI前1%的学科,发现只有15所高校存在进入ESI前1%的学科。表3列出了这15所高校进入ESI前1%学科的学科数量、具体学科名称、以及其对应的高水平论文数(top papers)和高被引论文数(highly cited papers)。目前浙江省高校进入ESI前1%的学科共有59个,平均每个高校大约2个,其中浙江大学进入ESI前1%的学科数量最多,有18个。其次是温州医科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和宁波大学,这3所高校均有5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与浙江大学相比相差甚远。由此可见,浙江省高校进入ESI学科的各高校存在明显差距。ESI学科体系的22个学科中,浙江省高校进入ESI前1%的学科已经占据了18个,只有经济管理学、精神病学/心理学、空间科学和综合学科这4个学科还未进入全球前1%,其中工程学学科数量最多,有12所高校进入,其次是化学学科,有8所高校进入,第三是材料科学,有7所高校进入(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
统计发现,浙江省15所进入ESI前1%学科的高校共计有高水平论文(top papers)1 493篇、高被引论文(highly cited papers)1 490篇以及热点论文(hot papers)3篇。3篇热点论文分别分布在浙江大学的工程学、浙江大学的地学以及浙江农林大学的农业科学这3个学科中。其中高被引论文和高水平论文数量均最多的是浙江大学的化学学科,其次是浙江大学的工程学、浙江大学的材料科学。
从2008—2018年浙江省高校各学科发表的WoS论文数量来看(如图2所示),发表的学科论文相对比较多的学科是工学类,包括化学、工程学、物理学、材料科学、生物和生物化学、数学等。其中化学学科的发文量最多,共有27 781篇,其次是工程学学科,共有18 165篇,第三是临床医学,共有16 936篇。发表论文比较少的学科有精神病学/心理学、综合学科和空间科学,这3个学科的发文量均不足1 000。22个学科发表WoS论文的总量为146 210篇,平均每个学科发表大约6 646篇,因此,只有化学、工程学、临床医学、物理学、材料科学以及生物和生物化学这6个学科的发文量超过了平均水平,由此可见,各学科发文量差距明显,发展不均衡。
图2 浙江省高校2008—2018年各学科WoS发文数及篇均被引频次分布图
从图2可知,发表论文篇均被引频次最高的学科是材料科学,篇均被引频次高达16.34次。其次是化学学科,篇均被引频次有15.37次。说明材料科学和化学这两个学科的引文影响力相对比较高。工程学、临床医学和物理学这几个学科发表的论文数量较多,但是篇均被引频次却不高,说明这几个学科的论文引文影响力还有待提高。篇均被引频次最低的学科是数学,说明数学学科的引文影响力较低。
图3是2008—2018年浙江省高校各学科的学科规范化引文影响力分布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有12个学科的学科规范化影响力大于1,其余10个学科的学科规范化影响力均小于1,说明超过一半学科的学科规范化引文影响力超过全球平均水平。学科规范化影响力最大的是动物学和植物学以及农业科学这两个学科,均为1.44,其次是社会科学,学科规范化影响力为1.34。
图3 浙江省高校2008—2018年各学科的学科规范化引文影响力分布图
笔者选取被引频次排名前30的期刊为统计样本,并通过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分区表查询期刊的JCR分区大类。表4列出了被引频次前30的期刊的JCR分区大类、对应的WoS论文数以及篇均被引频次。可以发现,目前浙江省高校WoS论文被引频次贡献率最高的期刊为PLOS ONE,该期刊是中国科学院JCR期刊分区生物3区期刊,截至2019年4月8日,该期刊在2008—2018年间共发表WoS论文2 098篇,被引频次29 443次,篇均被引频次14.03。被引频次排在第2位至第5位的依次是CHEMICAL COMMUNICATIONS(598篇,21 696次)、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238篇,20 216次)、SCIENTIFIC REPORTS(1 713篇,15 204次)、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221篇,14 165次)。发文量第1位的期刊也是PLOS ONE,在该期刊上发表的WoS论文数高达2 098篇。发文量第2位的期刊是SCIENTIFIC REPORTS,发文量为1 713篇,被引频次15 204次,篇均被引频次却只有8.88次。篇均被引频次最高的期刊是LANCET,篇均被引频次高达634.62,该期刊属于中国科学院JCR期刊分区医学1区期刊。
基金项目立项一般要经过相关评审专家严格、专业的审核与评估,其研究相对来讲一般具有较大的学术应用价值,因此,基金论文代表着相关研究领域内的新动向、新趋势,是科研机构学术科研水平的重要体现[8]。笔者对2008—2018年浙江省高校所发表的WoS论文的基金资助情况进行了检索,表5列出了被引频次排名前30的基金项目的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出,被引频次和发文量均排名第1的基金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其次依次为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基础研究计划、中央高校基础研究经费、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开发计划等。
笔者对基金论文的级别进行了统计,发现目前浙江省高校WoS论文资助的基金项目类型主要有国家级、省部级、国外基金以及其他类型基金这几种。大约70%的论文由国家级基金项目资助,其次大约1/4的论文由省部级基金项目资助,存在一小部分的论文由国外基金资助,比如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项目、土耳其科学技术研究委员会(图比塔克)、加拿大自然科学与工程研究委员会(NSERC)、罗伯特·韦尔奇基金会等。还有个别的其他类型基金,如香港研究资助局、归国华侨学者科研基金等。
从各种级别的基金支持的论文所被引频次占比来看,国家级基金支持的论文的被引频次在所有级别
基金中所占百分比最高,高达69%;其次是省部级基金,为23%,说明国家级基金支持的论文的被关注度较高。
表4 被引频次Top30的期刊JCR分区、发文量及被引频次情况分布
表5 被引频次TOP30的基金项目级别、发文量及被引频次分布情况
2008—2018年间,与浙江省26所高校合作发表WoS论文的国家或地区共有160个。表6列出了被引频次排名前10位的国家或地区。目前与浙江省高校进行科研合作最密切的是中国大陆的各个科研机构,合作论文数高达86 282篇,被引频次高达1 127 334次,篇均被引频次大约13.07次。除此以外,与浙江省高校合作最频繁的国家是美国,合作论文数量高达17 369篇,被引频次为326 681次,篇均被引频次大约18.81次。其次合作较多的国家为英国,合作论文数量为7 008篇,被引频次为134 244次,篇均被引频次约为19.16次。篇均被引频次最高的国家为新加坡,说明与新加坡的合作论文数量虽然不多,但是被引频次却很高,与新加坡的合作论文质量较高,被关注度较高,因此浙江省高校不仅要加强与科研实力雄厚的欧美国家的合作,也要注重与诸如新加坡等亚洲邻国的合作。与科研实力较强的地区或者国家进行合作有利于提升浙江省高校的科研实力。
表6 被引频次TOP10的科研合作地区分布
2008—2018年间,与浙江省26所高校合作发表WoS论文的机构共有4 818个。表7列出了被引频次排名前10的机构。与浙江省高校进行科研合作最频繁的机构为中国科学院,合作发表论文高达9 771篇,被引频次为153 133次,篇均被引频次为15.67次。合作论文数量排在第2位的机构是上海交通大学,合作论文数量为2 744篇,被引频次44 901次,篇均被引频次大约16.36次。篇均被引频次最高的机构是德克萨斯大学系统,浙江省高校与该机构的合作论文数量只有900多篇,但是被引频次却很高,说明与该机构合作论文的质量较高,受到的关注度较高。因此,为了不断增强科研产出能力和科研水平,浙江省高校应该加强与这些实力较强的机构的合作。
表7 被引频次TOP10的科研合作机构分布
目前浙江省高校学科建设总体发展态势良好,学科建设水平稳步前进,取得了一些可喜的进步,但也存在不少亟待改善的问题:①科研产出水平存在明显的差距。2008—2018年间浙江省各高校的WoS论文数量和被引频次均存在较大的差距。浙江大学被引频次和WoS论文数量均遥遥领先于其余25所高校。②高质量的论文发表水平参差不齐。浙江省各高校高被引论文数量很不均衡,浙江大学的高被引论文数量最多,高达1 081篇,与其他高校拉开很大的差距。③科研影响力亟待提高。虽然科研产出数量比较乐观,但是相对于较高的科研产出量而言,其高质量论文数量较为匮乏,学科规范化引文影响力不高,h指数也较低,总体科研成效不佳。④学科发展不均衡。浙江省高校各学科发文量差距明显,发展不均衡。发文量集中在工学类学科,化学学科发文量最多。⑤科研合作广度大,深度不够。虽然与多个地区、多个国家进行广泛的合作,但是合作的成果质量有待改善。合作最频繁的机构集中在国内,与国外机构合作比较少,一定程度上局限了合作深度。
科研产出力和科研影响力是高校科研水平的重要组成指标。高校科研水平的高低是衡量高校科研实力的重要体现。科研产出力是“量”的积累,科研影响力则是“质”的聚变[9]。高校科研实力提升的过程是科研生产力的“量变”与科研影响力的“质变”相结合的过程。从统计的具有代表性的26所浙江省公办本科高校的WoS论文产出力和影响力来看,浙江省高校在学科建设过程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仍有待改善。2008—2018年间,浙江省各高校的WoS论文数量和被引频次均存在较大的差距,科研产出水平存在明显的差距。因此,各高校应该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在保证教学工作有序进行的同时,鼓励师生们多做科研,多发表SCI论文,并为相关科研项目和论文的发表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和培训指导,以此营造良好的科研创造氛围,提升科研产出力。此外,在提高科研论文产出数量的同时还要加强科研论文的质量管理,对科研项目的审核严格把关,杜绝粗制滥造、滥竽充数的论文。可以通过定期评估考核、开设相关的培训讲座、奖励高质量论文的方式来提高论文质量,以此提高高被引论文和热点论文的百分比。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高校注重一流学科的建设。学科是大学的重要组成单元,一流学科建设是实现一流大学的关键。目前浙江省只有浙江大学一所一流大学,浙江大学拥有18个ESI学科,并且具备较强的科研生产力和影响力,高被引论文数量、学科规范化引文影响力以及h指数均较高,在浙江省高校中一直处于拔尖水平,印证了一流大学建设需要一流学科的原则。从学科分布来看,目前浙江省高校各学科发文量差距明显,发展不均衡。发文量集中在工学类学科,化学学科发文量最多,其次是工程学学科。ESI学科体系的22个学科中,浙江省高校进入ESI前1%的学科占据了18个。综上可见,浙江省高校的学科发展比较不均衡,因此,必须引起重视,促使各学科均衡发展。一方面要加强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等已经进入全球ESI前1%的优势学科的发展,保持学科优势。另一方面,寻找差距,优势互补,努力挖掘潜力学科,实现学科之间的均衡发展。
基金论文反映了学科领域前沿性、新颖性的研究热点,是高质量论文的重要衡量标准。目前浙江省基金论文中国家级的论文占比较多,说明浙江省高校在2008—2018年这10年间的论文发表较多地受到国家级基金的资助。从论文的被引频次来看,国家级基金资助论文的受关注程度较高。因此,浙江省高校应该努力加强WoS论文的基金资助力度。可以设立专门的基金论文管理系统,提升基金论文的被引频次,以此来提高高校科研影响力。积极鼓励支持在校师生申请各类基金项目,严格把关各类基金项目的申请和审核。与此同时,各高校要提高对基金申请的支持力度,适当给予经费支持,或者开展各种类型的基金申报指导讲座,帮助研究者更好地取得相应的基金项目。此外,由于项目基金级别越高,其受关注程度和科研影响力越高,因此,各高校应该鼓励师生申请多类别基金的同时,重点关注级别较高的基金,动员更多人申请国家级、省部级级别的基金。
科研合作是开放办学和大学国际化的重要推动因素,其意义在于“资源整合、优势互补、任务分担、成果共享”[10]。在开放合作的大学术背景下,浙江省高校应该与时俱进,加强与各地区、各科研机构的合作。目前与浙江省26所高校合作发表WoS论文的国家或地区共有160个。由此可见,浙江省高校合作的地区还是比较广泛的。除了与中国大陆高校合作论文最多外,与美国科研机构合作最为频繁,合作发文量和被引频次均较高。因此,应该继续加强与美国科研机构的合作,可以通过项目合作、交流生互换、教师公派进修等方式进行交流合作,以此促进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共享研究成果。目前与浙江省高校合作发表WoS论文的科研机构约有4 800多个,可见浙江省高校合作的科研机构还是比较丰富的。从国内合作来看,与浙江省高校进行科研合作最频繁的机构为中国科学院;从国际合作来看,与浙江省高校进行科研合作最频繁的机构为美国的加州大学系统。因此,浙江省高校不仅要增强与国内一流院校或者一流科研机构的合作,还应该争取与国外一流科研机构或院校的合作。同时,加强省内各高校之间的交流合作也能促进各高校之间互通有无。科研水平较落后的高校应该加强与领先水平的高校的合作,以此缩小差距,促进共同发展,提升科研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