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道
一
梁家河村,据上世纪90年代编订的《延川县志》记载,1969年1月23日,北京1300多名知识青年来本县落户插队。知识青年们搭乘知青专列,从北京驶往陕北,一天一夜后,抵达陕西铜川站,然后换乘汽车,穿越黄土高原上的千丘万壑,来到延安,继而被分配到各县、镇、村。这些知青其中一个就是习近平。习近平先到延安,继而被分配到距离延安80公里左右的延川县,最后,到了文安驿镇。公社已把名单提前分好,各大队支书根据单子招呼分到自己村的知青。知青们刚来时,带着大箱小包一大堆行李,乡亲们到文安驿公社去迎接,其中一个小伙子搬运行李时选了一个较小的棕色箱子,扛起就走,结果越走箱子越沉,他落在了别人的后面。歇息的时候,他掂量了一下别人扛的大箱子,发现远没有自己的小箱子沉。小伙子直犯嘀咕,这北京知青是不是带了金元宝,小小的箱子怎这么沉呢?后来才知道,那个小箱子是习近平的,里面装的不是什么金元宝,而是满满一箱子书。习近平同志酷爱读书,无论上山劳动,还是外出开会,都要利用休息时间读书。有时候吃饭也拿着书,夜半时分还经常在微弱的煤油灯下学习。他看的书比较广泛,既有马列经典和毛主席著作,也有中外历史和文学名著,还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书籍。他看书还有个特点,就是善于比较,喜欢把几本书摊在桌子上看,有的书看了好多遍。而且,他不光是学习书本知识,还虚心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学习群众的优良品质,学习群众的农活技术。“是金子总会发光”,通过学习,习近平同志不仅掌握了理论知识,而且形成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和对中国共产党的坚定信念,多次申请入团入党,经受住了特殊时代的考验和党团组织的严格考察,先后实现了入团入党的崇高人生追求。这在当时“文化大革命”那样的特殊年代,在作为陕甘根据地重要创始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全家遭受残酷迫害的情况下,确实表现出了习近平同志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1969年年初,不满16岁的习近平同志就是沿着一条宽1米左右的乡村土路,和14名北京八一学校的知青一起,徒步来到梁家河。自此,他们和乡亲们一起开始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耕秋收、挑粪拉煤、打坝淤地的生活。和我们一路坦途、翻山越岭如履平地的行程相比,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和大半天的徒步时间相比,不由得让人感慨社会的巨大进步和时代变迁的沧海桑田。
环顾四围,我们看到,虽然村名叫梁家河,但实际上这里并没有河,只有一条沟渠。黄土高原干燥少雨,难得有雨时,沟渠里才会积攒些泥水。沟渠两侧是陡峭的山坡,依山坡挖出来的一孔孔窑洞,就是村民曾经的家。
梁家河的村民说起当年的往事,如数家珍:在这群北京知青中,习近平同志给梁家河乡亲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在梁家河乡亲们的记忆中,习近平既爱看书,又积极上进。当年大家都亲切地称 “习近平是个爱学上进的好后生”。在陕北梁家河村下乡插队7年的岁月里,习近平每到晚上或一有时间就看书学习,看书学习几乎成为他7年插队生活中主要的良好习惯,学习给了他无穷的快乐。
老乡们说,那时候掏地种田、割麦子等农活儿知青们都没干过,所以都不会做。习近平不会就学,社员们咋做,他也学着咋做,社员们干什么他就干什么,之后他就干啥活儿又快又好。习近平是个很有责任心的好后生啊。当年队里有时会用麦子磨上白面提供给知青。那时候平常人家一年能吃上一两回白面馍就是好生活,挺稀罕的了。有一件事情说起来村里上了年岁的老人们都知道,那是有一次做农活儿,习近平帶了白面馍下地,吃午饭时,看见社员们吃的都是糠窝头,习近平不好意思吃,他把白面馍分给了妇女们,自己却饿了一顿。老乡们说,那个时候村里最累的活是农闲时节大会战修大坝和梯田,每年要从秋收后的九月一直忙到来年二月天。最忙时,知青们要从清晨干到深夜,人手一盏马灯或手电筒夜战到深夜。知青主要负责推车倒土,三个人一组,一天下来得推上三四百车土,一车土四五百斤,推得不够就得被扣工分。到了冬天,梁家河的最低气温降至零下20多度,天气虽冷得很,但知青们推车却浑身都是汗,习近平推起车来跑得最快。曾经一起劳动过的许多村民都记得习近平干活很卖力,从不偷奸耍懒,他人品好挺能吃苦的。1973年的时候,村里打了一眼喝水井,习近平带头直接下到井底挖泥,他从不嫌活脏活累,知青中他是表现最好的一个!
年迈的李大爷又一次讲述了习近平读书的一些往事,那个时候每到晚上或午休时刻,习近平喜欢在窑洞里看书,社员大多是不识字的文盲。只知道他看的书很深,像城砖厚的书好多好多,听他说有什么马克思的《资本论》、毛选,以及一些文学名著和科技书报等。当时照明用的是墨水瓶做的煤油灯,经常会一直点到深夜12点多,支书梁玉明或吕侯生偶尔有时过来也跟习近平一起看书,边看书边抽烟,习近平那时烟瘾看似挺大的,那时抽的是9分钱一盒的羊群牌纸烟,有时两三个人晚上能抽两盒多呢……
因为老实又勤快,又有责任心,又有文化,政治思想觉悟高,习近平很快成了村里的积极分子,1972年冬,习近平入了团;1974年1月习近平又几经周折由乡亲们推荐入了党。入党后不久,时任村支书梁玉明要让习近平接替自己当支书,为此村里还开过一次社员大会,同意习近平当支书的人举手,在场的人都举了手。当上支书后,习近平开了一个干部会,虚心请教村干部传授经验,他还经常主动去找社员们交谈,询问大家有什么困难,商量生产队发展的大事,挺关心群众生活的。老乡们说,习近平为人正派,村里有社员表现好,他就着重表扬,不好的就当面批评,他做事是非分明,直来直去,不管是谁不讲情面不留情,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从来不怕得罪人,特讨厌那种拍马屁的。
在梁家河村史馆,我们听取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梁家河村工作、生活情况的介绍,实地感受了习近平总书记7年插队生活经历及他与梁家河乡亲们在艰苦的劳动生活中建立的深厚感情和当年梁家河村艰苦的生活环境,孕育了真挚而深厚的为民情怀的伟大历程。一件件当时的生产、生活用具,真实、全面反映了习近平同志的生产生活岁月,我们为他的坚强意志和博大胸怀所激励、所感动。
二
在由习近平同志倡导、建设的陕西省第一座沼气池前,我们再一次停下脚步。习近平同志担任了梁家河村的党支部书记后,他立足梁家河实际,带领村民齐心协力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在实践中大胆创新,勇于探索,表现出非凡的远见卓识和领导才能。一天,他在报纸上看到四川的一些农村搞沼气,既能做饭,又能照明。他就想如果在梁家河能利用沼气的话,这对于既没柴禾又没煤烧,更无电灯照明的梁家河太有用了。而且还能减轻妇女们的劳动负担,解放生产力,更能有效保护梁家河极其脆弱的生态环境。但是在梁家河能建成沼气池吗?一没技术,二没经验,大家心里都没底。于是作为村支部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千里迢迢远赴四川实地考察学习。他回到村里后,兴奋地给乡亲们讲沼气的好处,但乡亲们一时半会不接受。习近平决定用事实说服乡亲们,先建一口沼气池让乡亲们感受感受。于是他说干就干,并带头苦干。“建池需要沙子,可是梁家河没有,习近平同志就带领几个青年到15里外的前马沟去挖。建池的水泥运不进沟,他又带头从5里之外的公社背了回来。没石灰,他们又自己办起烧灰场。”(1975年9月20日《延安通讯》第一版)第一口沼气池终于建成了。但是“已经看到池子两边的水位在涨,就是不见沼气出来,原来是那个导气管给堵塞了。最后一捅开,溅得我满脸是粪,那个气就呼呼地往上冒。”(2004年习近平在接受延安电视台专访语)当乡亲们家里的沼气灶上冒出高高的火焰时,乡亲们真是高兴极了,也更加信任和拥护自己的习书记了!无不赞叹年轻的习支书有知识、点子多,善思考、敢创新。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在习近平书记的带领下,到1975年,梁家河村家家户户用上了沼气,梁家河村也因此成为陕西省第一个沼气村。1975年8月,陕西省有关部门还在这里召开了沼气利用推广现场经验交流会,习近平书记还在大会上作了经验介绍。他走的时候,村里一共建了22口沼气池。习近平同志敢于探索,勇于开拓创新,以及为民谋利和以身作则的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们,我们要把领袖的情系人民的精神指导我们的工作和学习,做一个把人民冷暖和利益放在最高位置的人。
“一切为了人民,人民就是一切”。伫立在知青淤地坝,我仿佛看到青年习近平挥汗如雨、披星戴月地建大坝,以身作则、奋勇当先的带头挖水井,干最苦最难的活,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建大坝时,村里采用“水冲坝”的方式——用柴油机将水抽到高处,把土冲下去筑壩。在水沟旁铲土是个苦差,“一是速度要快,劳动强度大;另外水会溅到裤子上,很冷。” 村民告诉我们说,习近平主动去水沟旁铲土。在习近平的带领下,从1973年开始,村里有余粮了。“他见到社员,问‘吃完饭了没有?社员说:‘吃完了。他指着肚子问:‘这儿好了没有?社员说:‘好了。”村民石玉兴说。
我们来到知青旧居,走进习近平1970年住进去的窑洞。当时,住在1号窑洞内的知青,分别是习近平、雷平生、王延生、戴民、杨今生、佟大民。如今,这座院子仍保留着当时的原貌,院子坐北面南,背靠着一座小山丘,东侧有一棵槐树,由西向东分布有3孔窑洞。窑面上题有“为人民服务”,两侧竖读“自力更生、奋发图强”,落款为1970年。大家不由自主地放轻了脚步,压低了声音,生怕打断了领袖为村民、为大家谋福祉的思考和全心全意、专心致志的探索与实践。
80多年前,美国记者斯诺来到革命圣地延安,他惊奇地发现,当地农民不住土房子,而是在土洞里藏身。斯诺绘声绘色地描述了这种被陕北人称为“窑洞”的建筑:“他们先在灰褐色的山坡上挖一个截面,然后向纵深挖掘,住在这里竟然冬暖夏凉。”
延安的窑洞,不是平凡的窑洞,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延安时期,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任弼时、刘少奇等中共中央领导人,同普通百姓一样都住在窑洞中。经过万里长征来到延安的红军战士,挖过窑洞;从全国各地投奔延安的热血青年,挖过窑洞……延安窑洞以宽阔的胸怀,容纳了政治家、军事家、艺术家,容纳了中国革命的一大批精英。毛主席不为艰苦环境所囿,以深邃的洞察力和高超的预见力,准确把握时局,切实研究中国革命问题,写下了《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反对自由主义》、《战争与战略问题》等影响深远的不朽论著。毛主席住这里不到两年,所著文章收入《毛泽东选集》者达16篇,可见所思之深之精之勤,当是毛泽东思想成熟的重要时期。毛泽东曾经对延安的窑洞大加赞美,说:延安的窑洞是最革命的,延安的窑洞有马列主义。1947年蒋介石一生唯一一次来到延安就被窑洞所震惊。8月7日上午,“美龄号”专机在延安简易机场尘土飞扬的跑道上降落,蒋介石被安排住进延安最好的边区外交宾馆里。第二天蒋介石终于看见了他的对手毛泽东曾经住过的那间窑洞,与当地农民的窑洞没有任何区别,门窗是没有油漆过的陈旧的木头做的,窑洞内墙面剥落,靠窗的那张榆木桌的桌面坑洼不平,简陋的床也是榆木钉起来的。蒋介石无法想象毛泽东何以在如此恶劣的生存环境中保持着旺盛的斗志,有效地指挥着他的军队在全国的战场上与国民党政府军对抗。面对破败的延安小城和这些近乎原始的窑洞,蒋介石感到十分震惊……“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其实,蒋介石本人及他的集团干将们一生也许最纠结、最困惑也最想弄明白的地方,在这里却有着明明白白答案:如同“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而不能挽救秦朝的灭亡。“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的陈胜吴广大军,却能一举推翻秦朝的统治。道理并不复杂:古往今来,人民的分量,不是用嘴说的,用笔写的,而是用汗水、用心血、用忠诚,在无垠的田野,在广袤的大地,在辽阔的海洋,浩瀚的太空书写,创造,创新……古往今来,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头顶上,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窝子里,谁把人民的满意看得最高、最重,谁把人民的心声当成眼珠子、心尖子,谁最会得到人民的支持,谁就能问鼎天下,谁就能横扫千军,无往而不胜!
“树高千尺”,“根深叶茂”。在这里,习近平等知识青年为了改变梁家河村的落后面貌,同父老乡亲一起挥洒着青春和汗水;在这里,这群大都市的孩子变成了梁家河村真正的农民汉子;在这里,北京城里的学生娃同农民兄弟结下了无比深厚的感情;在这里,这群激情飞扬的青年锤炼了意志,培育了艰苦奋斗传统和作风。梁家河这个偏僻落后的小山村成了习近平等知青的第二故乡,成了他们魂牵梦绕的地方。正如习近平所言,“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
1974年习近平担任梁家河大队书记以后,为了增强集体经济,改善群众生活,还成立了梁家河村副业队,有石匠组、木工组、铁匠组等,在农闲时间到城镇务工,承包揽活。为了解放妇女生产力,还办起了缝纫组和磨面组;为了方便群众购买生活日用品,办起商品代销店。“一枝一叶总关情”,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此前村里除了土豆,别的蔬菜很少。习近平买来种子,在河滩的6亩平地种上了辣椒、洋柿子、豆角、香菜、茄子等,还派了一个老农专门看管。收获时,一个六口之家,每种蔬菜可以分上两公斤。30多年时光流逝,梁家河村的面貌早已发生了变化。这在当时的政策环境中,极富有改革创新的精神。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习近平当年在梁家河村打下的水井,如今仍然是村里的水源。他带头筑起的四个大坝,有一个还在使用。那片洒下知青汗水的山地,却已退耕还林。当年那些沼气池,现在还在用于沤肥。根据梁家河村干部回忆,当时正值五六月,坝地玉米已经齐腰高了,长势甚好。为了防洪,生产大队决定挖渠泄洪。按照规划的路线排水渠是从山脚下过。按这个规划,可以保留全部庄稼,但是保证不了赶在汛期之前完工。正在犯愁之际,习近平同志果断提出方案,从玉米地地势低洼处过。面对这么好的庄稼,当时几乎没有人同意他的方案。习近平耐心劝说乡亲,并仔细分析:如果只是想要保住所有玉米地,汛期一来全部淹没;如果能有所舍弃,才能保住大部分庄稼。乡亲们一听有道理,赶在汛期之前挖好渠道,果然避免了灾害,乡亲们感激不尽。“计利当计天下利”,这种有所舍弃才能保全的思想,正是识大体、顾大局的智慧,体现了习近平主席早在年轻时就具备了一名出色领导人的素质。
我们一边听讲,一边来到有6孔窑洞、建于1970年的知青院子。就在这个小院子里,习近平和知青们一住就是7个年头。从首都北京来到偏僻落后的梁家河劳动生活,知青们会遇到许多困难,开始的时候是极不适应的。习近平同志主动接近群众,真心实意地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咬紧牙关过了“五大关”。第一是跳蚤关。当时农村卫生条件差,夏秋季节跳蚤和虱子很猖狂,一旦被咬,皮肤就过敏,起血泡,全身长疮,唯一的办法就是把“六六粉”撒到土炕上,3年以后慢慢地就习惯了,不怕咬了。这是最难熬的一关。第二是饮食关。在京时吃的是大米白面,到梁家河后吃的是高粱、玉米面“团子”、酸菜。开始时,不爱吃五谷杂粮,后来最爱吃老百姓送来的东西,玉米面“团子”、酸菜成了美味佳肴。第三是生活关。开始时什么都不会做,后来学会了捻毛线,补衣服、缝被子都是自己做,提高了生活能力。第四是劳动关。农村的体力劳动对于城里的知青来说,其艰难可想而知。习近平和知青们从一点一滴做起,肩挑、背扛、撒种、打场、铡草、犁地,虚心向乡亲们学习,最后个个成了干农活的好把式,也练就了强壮的体魄。挑百八十斤重的农家粪到几里外,爬坡下洼不歇脚,背200来斤的麦子,10里山路一口气就下来了。第五是思想关。开始时和群众的感情难以融合,后来和乡亲们同吃同住同劳动,打心底把自己当做村里人,把自己融入到乡亲们中间去。习近平经常给乡亲们讲《三国》、《水浒》故事,还有城里的一些稀罕事。村里的小伙子们成了习近平的常客,大家成了好朋友。今日的梁家河,乃至中国广大的农村,也许在生活上不再过习总书记当年的五关,但我们对人民的情感,对人民的热爱,对人民和党的事业无限忠诚,我相信是需要我们一生去实践, 一生去努力!
“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贫贱忧戚,玉汝于成”。正是在梁家河这7年的艰苦生活环境里,习近平同志奠定了艰苦朴素、关心群众、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吃苦耐劳的思想基础,培养了优良传统和作风。这些作风是知青时代的延安精神,是延安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是值得新时期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和大力弘扬的。
三
习近平后来谈到陕北的7年工作、生活经历时表示,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生的东西,现在我还受益于此。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常言说,刀在石上磨,人在难中练。艰难困苦能够磨练人的意志。7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锻炼很大,后来遇到什么困难,就想起那个时候,在那样困难的条件下还可以干事,现在干嘛不干?”1975年,习近平被推荐到清华大学讀书。离开的那天,全村人排起长队为他送行。村民孔正富的弟弟向记者回忆,离开梁家河前,习近平向孔正富赠送了一本毛选。当时,书上还写有四句话——“暴风雨中见雄鹰,暮色苍茫看劲松。革命烈火识真金,平凡小事出英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里虽然没有诗人笔下的桃花潭,但一点也不缺少人民与领袖血肉相连、唇齿相依的鱼水真情,甚至于青出于蓝、冰寒于水:整整7年的插队生活,习近平同乡亲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1975年10月,习近平作为村里最后一名知青被乡亲们推荐上大学,就要离开梁家河了,但他舍不得村里的乡亲们。临别的前一天晚上,他召集村里全体党员,选出接任他的村支书,并和大家叙谈话别。年轻朋友们送了他好多笔记本,里边写上祝福的话。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听见院子里有响动,一推门满院子都是前来送别的乡亲们,有的端着红枣,有的捧着南瓜籽、绿豆、小米等,他眼圈一红,热泪夺眶而出。这一天,全村人都没上山干活,自发地排着长长的队给习支书送行。村里的十几个年轻人还挤上一辆手扶拖拉机,把他送到延川县城,晚上又挤在一间平房里打地铺。那一晚,他们彻夜未眠!第二天到照相馆合影留念。这张合影至今还保存在不少梁家河乡亲们的家里,他们不时要拿出来看看,回想当年一起战天斗地的火红岁月。习近平同志后来说,他在梁家河7年插队生活中难忘的事情很多,而最难忘的还是临走的那一刻乡亲们对他的依依惜别。从来不哭鼻子的他,在乡亲们送别的时候当众哭了。当年在文安驿公社工作的一位干部回忆当时送习近平同志的场面时感慨地说,那真像革命战争年代人民群众送红军一样……
梁家河成了习近平心中眷恋的故乡,梁家河的父老乡亲成了习近平永远的牵挂。尽管他离开梁家河已经30多年了,他的职务在变化,地位也在不断提高,但他对梁家河人的感情却一如既往,历久弥深。1987年,任福建省厦门市委常委、副市长时筹资8万多元,为梁家河村拉通了电,使乡亲们告别了点煤油灯的时代。1993年8月12日,时任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回到了阔别18年的梁家河。他和乡亲们围坐在土炕上,关切地询问村里谁家最困难,村上发展的难题是什么?他还拿出钱资助武玉华的遗孀;当听到患有智障残疾、劳动特别卖力的林娃还有困难时,随手给了500元钱;给每家每户送了一个电子闹钟;为村里交了1000元拖欠的电费,看到村上校舍简陋,他又筹资20多万元,为村上修建了这所宽敞明亮的小学。阔别多年的老支书回到村里,全村人把他像亲人一样看待,争先恐后地去看望,真是“满窑里围的不透风,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只有心中装着老百姓的人,才会得到老百姓真心实意的爱戴和拥护……2008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习副主席参加陕西代表团分组讨论时动情地说:“我是在延安入的党,延安养育了我,培养了我,陕西是根,延安是魂,正如《回延安》诗里描写的那样,我确实曾经几回回梦里回延安。”2009年11月13日,习近平副主席回延安视察工作,延川县委、文安驿镇党委、梁家河村支部和6位乡亲代表参加了座谈会并受到亲切接见。会上,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就像久别的亲人回了家似的,问寒问暖,从乡亲们的吃、住、行、饮水,身体健康,兄弟姊妹生活状况,孩子大小,到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无不关心,与百姓有着鱼水深情。他说:“在当时那样的政治环境下,乡亲们无私地接纳了我,保护了我,培养了我,使我入了团、入了党,还当了支部书记,这真是奇迹!这也再一次印证了延安的窑洞里有马克思主義。因为这里讲实事求是。”他还深情地说:“陕西是我的根,延安是我的魂,延川是我心灵的家园,延安老区人民和延川乡亲们永远是我的牵挂,多少次让我魂牵梦绕!”这一幕幕动人的场面,一句句朴实而深情的话语,无不饱含着习近平同志对这块热土的眷恋,对梁家河乡亲们的深深牵挂,以及梁家河的普通百姓对习主席的爱戴和敬仰之情……我们每一个人,被深深打动了,感染了,仿佛和梁家河的人民群众一样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一切为了人民,人民就是一切”;“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主人”。梁家河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见证、记录了这颠扑不破的真理。展望未来,我想,在建设我们富强、民主、和谐、伟大国家的进程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我们要牢记习近平同志的教导,要沿着习近平同志指引的道路、奋勇前进,要像习近平同志那样不忘初心、忠于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