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盖伦
1930年年底,屠呦呦出生于浙江宁波。宁波重教,和家里的3个哥哥一样,屠呦呦自小就被送入学校,接受了完整的教育。
16岁那年,因为患上肺结核,屠呦呦不得不中断学业两年。这次来势汹汹的病情,也让屠呦呦萌生了“治病救人”的朴素愿望:医药的作用很神奇,如果我学会了,不仅可以让自己远离病痛,还能救治更多人。
20世纪50年代,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任研究实习员的屠呦呦(右)与老师楼之岑一起研究中药(图片来源 / Wiki)
1948年,屠呦呦进入宁波私立效实中学读高中。这是一所人才辈出的“名校”。就读期间,屠呦呦成绩并不算拔尖,但生物成绩突出。1951年考大学前夕,屠呦呦自己拿了主意,填报了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
屠呦呦是新中国首批女大学生中的一员。大学毕业后,屠呦呦被分配到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1959年,她参加了卫生部组织的“中医研究院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第三期。在两年半的脱产学习中,屠呦呦不仅掌握了理论知识,还参加了临床学习,深入药材公司,学习中药鉴别和炮制技术。这些经历为后来屠呦呦在中医药中寻得青蒿素灵感埋下伏笔。
1969年,屠呦呦的科研人生发生了转折。那年,因扎实的中西医知识和被同事公认的科研能力,她在“523”任务(一项援外战备紧急军工项目,也是一项巨大的秘密科研工程,涵盖了疟疾防控的所有领域)中被委以重任。
人们常讲,好奇心是科学家研究的第一驱动力。但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支撑屠呦呦坚持下来的,却是责任和担当。在最初阶段,屠呦呦是“光杆司令”,一人孤独踏上寻药之路。她先从本草研究入手,翻阅古籍,寻找方药,拜访老中医,逐字逐句地抄录获得的中药信息。在汇集了包括植物、动物、矿物等在内的2000余内服、外用方药的基础上,课题组编写了以640种中药为主的《疟疾单验方集》。正是这些信息的收集和解析奠定了青蒿素发现的基础。
1971年9月初,课题组筛选了100余种中药的水提物和醇提物样品200余个,结果令人失望。
屠呦呦决定,重新埋下头去,看医书!
用于研究青蒿素的青蒿
从《神农本草经》到《圣济总录》再到《温病条辨》……终于,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关于青蒿抗疟的记载给在黑暗中摸索的课题组带来一抹亮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为什么古人用“绞汁”?是不是加热破坏了青蒿里的有效成分?屠呦呦决定用沸点只有34.6℃的乙醚来提取青蒿。那时药厂都停工,只能用土办法。课题组把青蒿买来先泡,然后把叶子包起来用乙醚泡。
实验过程繁复而冗长。1971年10月4日,在190次失败后,191号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样品抗疟实验的最后结果出炉—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
得知这一结果后,“523”办公室便要求,“今年必须到海南临床看一看到底效果如何。”
但是,在个别动物的病理切片中,研究人员发现了药物的疑似毒副作用。药理人员坚持,药物的毒理、毒性情况还未完全明确,应用于临床还不够条件。
为了不错过当年的临床观察季节,屠呦呦决定以身試药。1972年7月,屠呦呦等3名科研人员住进了北京东直门医院,当起了人体试毒的首批“小白鼠”。之后,科研团队又在中药所内补充5例增大剂量的人体试服,受试者情况良好,未出现明显毒副作用。
紧接着,屠呦呦等人携药去往海南昌江地区进行临床验证。结果显示,该药效果良好。
1972年11月8日,屠呦呦课题组的组员钟裕蓉在同事倪慕云工作的基础上,分离出了有抗疟作用的有效单体。这一天,也成为课题组认定的青蒿素诞生之日。
在青蒿素问世和推广以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亿人次感染疟疾,至少有100万人死于此病。青蒿素类抗疟药,成为疟疾肆虐地区的救命药。如今,以青蒿素类药物为主的联合疗法,已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抗疟疾标准疗法。
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责任编辑/江盼 美术编辑/胡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