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学热”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几点思考

2019-09-06 15:48支海岳
新丝路(下旬) 2019年2期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思考

支海岳

摘 要: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始终是我国国学文化研究领域的时代性课题,而整个转化过程并不是单纯的现代化文化补充,更多的是对国学文化和国学运动的历史回顾,通过记忆的唤醒,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但如何拂去堆砌于传统文化表面的历史尘埃,重新闪烁智慧的光芒,则需要抛弃传统感性认识,自觉上升至理性层面,继承并认清传统文化的人文价值和精神内涵,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防止急功近利。传统文化只有在其封建意识形态外衣彻底剥落,落后观念的转变更新后,才可能变思想“包袱”为文化资源,进而加速传统文化向现代化进程的转变与发展

关键词:“国学热”;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思考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质基因是“国学热”的存在基础

早在上世纪初,我国相关学者便就其概念提出了诸多观点,早期定义主要是为了与外来文化以及国内学术文化进行区分,经过时代的演化,国学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专有名词。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则可从儒家、佛家以及道家等民族传统思想文化中进行追溯,严格意义上来说,中国传统文化除涵盖物质形态之外,更是社会对价值和观念的一种自我认定,是“肇始于过去融透于现在直指未来的一种意识趋势和存在”,宛如基因根植于民族内在意识,对每一个人认识、观察、把握世界过程中所持有态度、观察视角以及内容分类具有绝对性的影响,并通过合适的时宜完成对其他物质形态的在线。在经历长时间后依然能够“死而复燃”,关于这一点国学的再次兴起便足以证明。

一方面,通过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总结来看,社会思潮的形成与发展绝非偶然,“国学热”是对人们对待传统文化热情态度得一种反映,从本质来看,与当前国人所面临的社会实际和精神追求等条件息息相关。若“文化热”出现于上世纪八十年代,那么则可认定文化思潮的产生主要源于“文革”时代背景下,社会风气、经济形势、思想格局、人情性格以及文化产业链等所衍生出的一系列人类反思;而对于上世纪末所出现的一次“国学热”,其产生和发展主要依靠改革开放和全球经济化发展等所引起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全方位、多层次发展,以及伴随该趋势所产生的社会化、心理化以及精神化的消极影响,甚至形成了对这种不良文化的一种全面反应。在 21世纪初所掀起的一股“国学热”浪潮,被广泛认为当今中国传统与现代、物质与精神、中国与世界三者之间内在张力的一种触碰,在某种程度上对促进大众现代化与文化自觉性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是在迎接外来文化挑战时,所展现出的一种本土文化意识形态。国学所蕴含文化价值及文化内容对现代社会和现代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经济文化多元化背景下树立起了良好的文化典范,对其全球责任的承担创造了有利环境。

另一方面,西方观点对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产生了良性反射。汤因比是英国著名哲学家,其在20世纪70年所提出的:“能够真正挽救21世纪的世界,只有中国孔孟学说和大乘佛法”的重要论点。施韦泽被新儒家代表任务徐复观称为“圣人”,他曾经在其论点中指明:“千百年来,在中华民族教育事业中伦理思想的作用功不可没”。“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各地方能够通过以伦理为基础所建立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抗衡。”大多数人认为,各类优秀文化与东方文化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俨然已成为人类生存发展的主要途径。而从文明政治角度来看,广泛汲取西方文明中的精华是其主要任务,对其中糟粕内容进行有效剔除,用在与东方文明相互交融得到基础上,对西方文明中的缺陷与不足进行纠正和补充,既保证所创造文明超于西方现代工业文明,又要确保对现阶段人类生存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类问题。在这种文化背景下,西方国家逐渐将文明发展目标转向东方文化。目前,各大知名学校内均设置有汉学系,特别是美国该专门设立了办学基金,鼓励和支持各大学者投身至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中来。从世界角度来看,中国传统文化积极的推广意义和实践意义,国学热的兴起正合时宜。

二、“国学热”兴起的表现

1.国学在研究方向上的变化

传统学者对各类重大历史事件和理论性问题的研究,逐渐转向传统文化和文献考订等等。例如,王元化在90年代之后,所关注文化内容主要集中在了文艺学、哲学等思想基础和传统内涵,并将五四运动作为重点反思对象。《人民日报》于1993年以《国学,在燕国悄然兴起》为题目所刊登的文章,对北京大学众多学子国学研究内容、范围及方向进行了全面揭示。文章责任编辑对国学研究基于了高度认可和支持,将国学研究视为一项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性内容。

2.民间团体组织国学相关活动

北大作为“国学热”的先锋,第一次举办“国学月”活动课追溯至1993年, 先后共开展了相关讲座15次,研讨会2次,并且所邀请报告人大多为著名文学家,如,季羡林、张岱年以及邓广铭等等,活动的开展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被各大媒体进行了报道。通过媒体的宣传和推广,为“国学热”的开展与兴起奠定了基础。此外,于1989年和1994年所召开的两次孔子纪念活动更是将“国学热”推向了发展的高潮。

3.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有关国学的出版物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如《中国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学术集耕》、《原学》。这些书刊纷纷以国学研究为旨趣,《中国文化》的创刊词就宣称学术研究要“宏观与微观结合,思辨与实证结合,新学與朴学结合”。

三、提拣、融入、创斬、转型是传统文化复兴的根本出路

对于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而言,传统文化所代表是一种对精神的寄托和历史的记忆,文化学界所要做的是对历史继承和民族文化的弘扬。但值得注意的是,应最大限度的避免方式方法的单一固化,正如在吸收和学习西方文化时,必须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一样,在对传统文化发扬时不能一味地追求复古。传统文化复兴的根本出路是对文化精华进行提炼、融合实际、形式翻新,从根本上推动传统文化向现代化的转型升级。

首先,传统文化复兴的前提是对其进行有效提炼,逐步打破传统思想观念、体制机制等传统文化的束缚,努力挣脱传统意识形态的外壳,对所继承内容进行精细化的筛选,尽可能的避免全盘复古。当我们的思想争取到最大自由时,才能够证明实现了由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跨越。在对传统文化内容等进行提炼时,由于优劣文化的混合性,无形中增加精华提炼的繁琐程度,应当在现代精神创新的基础上,从内容和形式等角度入手对传统文化进行有效分解,消除长期寄居于传统文化中的具有封建属性的文化内容,彻底摒弃小农经济环境下所衍生出来的一系列文化形态建设,通过对具体文化形态中普遍性成分的抽取,实现对其的重新发展及完善。

其次,在现代社会背景下,积极吸收并融入更多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指引下大力发展传统文化。随着国家建设现代化步伐的不断推进,文化在其中的主体地位逐渐显现,但现代文化的建设并不能成为颠覆传统文化思想、价值以及技艺的理由。应沿社会主义方向积极推进传统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在对现代文化中新思想、新科技以及新价值有效传承的基础上,不断更新传统文化中的旧思想、旧价值、旧科技。目前,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复兴,绝大部分研究人员均将传统文化作为资源点,致力于对现代社会主义文化中补充性、纠正性以及完善性内容的深度挖掘,使其与社会主义现代文化在发展方向以及未来目标达到高度一致,从根本上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系的健全与完善。

此外,还应当紧跟时代步伐,在传统文化中加入国际化和现代化元素,在文化综合交流过程中进一步实现对其文化形式的丰富、文化理解的提出、文化表达的完善等等。促使传统文化的资源更能够结合时代的要求发挥其时代的价值。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文化的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创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国学热”的兴起与发展应在汲取各类先进文化成果的基础上,不复古,不忘本,不急功近利,重建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将传统文化彻底纳入新时代思想文化资源行列,在于现代文化体系相融合的基础上,加快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战略转型。

参考文献:

[1]盛海英、杨雪薇.从批判继承到大力弘扬: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继承理念的创新[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11(03):125-127

[2]王淑贞、欧阳询.中国传统文化继承方法刍议——以批判继承法与抽象继承法为视角[J].怀化学院学报,2011.07(12):142-143

[3]陈来.“国学热”与传统文化研究的问题[J].孔子研究,2015.02(09):326-328

猜你喜欢
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思考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河南民歌的艺术特征分析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我的女巫朋友
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