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在文化安全视角下的法语推广运动

2019-09-06 15:48吕芳
新丝路(下旬) 2019年2期

吕芳

摘 要:法国一直以来认为法语文化的生存状态事关法国国家利益和命运,是共和国的认同符号,保护和复兴法语文化的国际地位成为法国国家文化战略的核心内容。进入新世纪,法国用其独特的“语言政治”和一种攻防兼备的战略思维,通过文化发展战略来维护国家利益,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形象温和、措施有力。法国文化政策对我国“一带一路”背景下文化和语言传播有一定的的啟示与借鉴。

关键词:法语传播;语言政策;法国文化

语言是凝聚一国文化的基本要素,对外是一国的文化和思想进入外国灵魂和心智的通行证,也是对外文化传播的核心所在。法语曾经是头号国际语言和外交语言,是法兰西民族的骄傲。法语的历史是一部为生存而斗争的历史,法国历史中各个时期的政治变革和社会文化的演变主导法语语言的演变进程。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面对英语“语言帝国主义”的威胁,法国政府进一步提出了“保卫法语”的口号,不惜工本、想方设法地维持法语的国际地位,把法语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同自身在联合国安理会的位置看得同等重要。

一、法语的历史变迁

法语为罗曼语系和印欧语族的一支,起源于拉丁文。十六世纪,文学团体“七星诗社”最早提出统一民族语言的主张,回应了那个时代法语在政治、司法及文学等领域所处地位的要求,促进了法国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学的发展。1593年,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颁布赦令,规定今后的公证文书及法庭判决必须使用法语,这标志着法语正式取代拉丁文,真正成为法兰西全民族的语言。经法国语言学家和法兰西院士们的雕琢,法语变得更严谨而精确。17世纪的法国在在军事、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巨大影响力,达到了鼎盛时期。法语便当之无愧成为欧洲文化交流和宣传启蒙思想的最佳工具。在宫廷、科学院、文学沙龙中,政治家、学者和上流社会人士都以讲法语为荣。由于法使得欧洲各国君主也都乐于同讲法语的人交流合作。在十七世纪末,法语取代拉丁语,成为国际外交语言。

二、法语的国际地位与现状

法语是世界上最重要、传播最广的语言之一。联合国规定,法语是供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的工作语言和正式语言之一,用法语写就的文件具有法律效力。联合国举行会议时有三分之一的代表以法语发言。世界上有接近30个国家以法语为官方语言,通用法语的国家和地区有14个。法语的广泛传播,与其历史上的殖民扩张,与法国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中的作用以及法国历史上所创造的灿烂都有着很大的关系。17世纪末开始,法国的国力强盛,法国在古典时代和启蒙时代在文艺方面占距领导地位,著名的文学家和哲学家辈出,使得法语文化更迅速和广泛地在世界上传播。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曾经不可一世的拿破仑政府垮台,法语开始丧失其优势。

两次世界大战后,法语伴随着法国国际地位的下降而衰落,虽继续保持着国际通用语言的身份,但使用者和使用范围都逐步减少。英语随着美国的崛起日益取代法语,先成为外交语言,后又乘着全球化的快车窜升为为国际“普通话”。尤其对法国商界而言,掌握英语能够极大地促进经贸发展。

语言的衰败折射着国力的减退,其实早在19世纪末,法国就流露出了凭借“文化牌”来挽救拿破仑时代后国力江河日下的窘境的决心。法国提出相应的语言政策,希望保持法语的纯洁性,抵制英美国家的文化扩张。

三、维护法国文化安全采取的措施

1.制定多项保护或推广法语的语言政策

二十世纪60年代,法语受英语影响,成为“英式法语”。为此,乔治·蓬皮杜总理于1966年成立“捍卫法语高级委员会”。戴高乐总统上台后则严厉惩治“英式法语”。若斯潘总理将语言和共和主义的机制相联系,称法语是“构建共和国的混凝土和价值观”。1992 年6月,法国在宪法第二条中加注了“共和国的语言是法语”的附加条款。文化部长雅克·杜蓬(Jacques Toubon) 说服国民大会修补巴—洛里奥尔法案,于1994年8月颁布了《法语使用法》(即“杜蓬 法”)。该法规定:公共场所的标语、公告等必须使用法语,如果是引进的广告,原文旁必须附加字体不小于原文的法语;召开国际会议,主办者需提供所有文件的法语概要;法国公民、法人签订合同必须有法语文本,任何个人违反此法令将被罚款。“杜蓬法”出台 20 年多来,有效地阻击了强势英语的侵袭,较好地维护了法语的纯洁性。

2.设立众多机构

法国不仅制定多项保护或推广法语的语言政策,更是设立众多机构保证政策的有效实施。其中法语国家组织 ( Organisation Internationale de la Francophonie) 是全球影响最深、范围最广的致力于法语推广的平台。遍及世界五大洲,真正在全球形成了一个独一无二的以语言为核心的网络,而且随着网络不停地密集、扩大,法语国家组织也越来越具有国际影响力。法语国家首脑会议每两年举行一次,来自五大洲的70多位国家领导人会聚一堂,就语言、文化、教育、经济等话题或项目进行探讨。每年3月20日被定为全球法语日,法语国家组织则围绕着法语日在全球同时开展各种法语活动,成为法语界的盛会。

3.以推广法语为基石扩大传播领域

作为一个国家的文化传播的基础,语言的传播度无疑是衡量一个国家软权力大小最根本的指标。如前任总统希拉克就多次强调,法语的国际地位直接关系到法国能否重新跻身世界强国之列。二战后法国文化关系总司司长克·德布邦 -比塞一上台就宣称,要不惜一切代 价在全球推广法语,哪怕牺牲其他文化活动的开展。此后的半个世纪里,法国始终将推广法语视为谋求大国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手段,不断声称确保“推广法语”在对外文化活动中的优先地位。为此,法国政府巧用外交手段,加强同法语国家之间的联系,借助欧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多边机制,发出法国的声音。

四、借助与国际组织的合作,选择更多的途径推广法语及法语文化

途径之一,与重要的国际组织合作

早在19世纪,就已经开始意识到国际文化组织的重要作用,其合作的组织分为两类:法语世界组织及全球性组织。前者如法语国家国际组(OIF)、法语国家大学联合会(AUF)及法语国家市长协(AIMF)等;后者主要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及国际奥委会(IOC)等。法国在1970年支持建立了“法语国家文化及技术合作处(ACCT)”,可视为该国在 法语世界实施“多边”文化合作行动标志。随着ACCT在法语地区及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2005年发展成为OIF。OIF集合了77個国家及观察员,代表了全球2.2亿法语人口,是最重要的国际性法语文化传播机构。

途径之二,与发达法语国家的“强强联合”

法国与OIF的合作特征,是在维护法语世界的和平、民主及多元文化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法语社会对自身共同文化身份的认同感,法语是该群体的标志及纽带。文化合作使OIF不同成员国之间有了“血缘关系”,并不断强化这种“血缘关系”。在与OIF的合作框架下,法国注重发展与“北部”法语国家的合作这一利器。一年一度的“法语周(La semaine de la Francophonie)”活动,是法语国家文化合作的典范。该活动是世界性的法语推广活动,由法国、加拿大、瑞士与比利时的驻外使领馆在每年3月联合举办。通过与发达法语国家的“强 强联合”,可以汇聚先进法语国家的传播力,扩充法语文化的内涵,有利于传播方式及内容的优化。作为法语世界文化的中心,法国在合作过程中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途径之三,注重与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非法语国际性组织的合作

无独有偶,作为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两个文化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国际奥委会的成立,均与法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法国作为重要的发起人创立教科文组织,并促成其总部落户巴黎。国际奥委会由法国人顾拜旦(Coubertin)于 1894 年创立,总部一开始位于巴黎,后来由于战争原因迁往瑞士的法语区-洛桑。足见法国人具有很强的前瞻性。

途径之四,因地制宜推行多个语言合作计划

为使法语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及,法国政府推行多个语言合作计划,以促进他国法语教学的理念方法、教材建设及教师素质的提升。在合作的 推进过程中,法国善于根据地域状况的不同,因地制宜,采取差异化和本土化策略,在全球大幅度开展多层次语言合作。

途径之五,设立海外“留法学友俱乐部

在语言合作机制的推进下,在海外设立“留法学友俱乐部(Club France)”,俱乐部是法国国际教育署(Campus France)的分支机构,受法国外交部的资助。与留法归国学生的互动合作,可看作是教育合作的延伸。合作的周期由学生时代,拓展到整个职业生涯中,有效提升了法国文化传 播的深度和广度。如今,留法学友俱乐部已成为法国对外文化合作系统的重要组成。这种持续性的情谊和依恋,能起带动和辐射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周围的人群。

途径之六,在法国本土和他国互办文化节庆活动

法语文化节庆活动是“双边”策略的另一重要构成,该活动的基本特征,是秉承对多元文化的尊重,以双向举办的方式进行,即:在法国本土和他国互办文化节庆活动。仅2001年-2015年与法国合办文化季、年的国家主要国家和地区集中在东欧、南美及东南亚,以第三世界的非法语国家为主。这和法国“走出法语世界,增强对新兴经济体的文化传播力”策略一致。在法国,举办外国文化周、文化季、文化年等活动已是持续了若干年的传统。

途径之七,在世界各地设立众多的法国文化协会

在国际上的法语国家组织发展的过程中,法国逐渐地强化了对该组织的主导权。法国在世界各地设立数目众多的法国文化协会,为各国法语教学提供教师,为各国的法语教师提供赴法进修的奖学金。目前,法国在152个驻外使馆设立了文化处,在20个驻外领事馆建立了文化组。法国已与一百多个国家签有文化协定和文化交流计划,在世界68个国家开办了134个文化中心和文化学院。

五、庞大的对外文化宣传网络

1.打造百年法语教学网络——法语联盟

自近代殖民扩张以来,法国从未停止过法语的对外传播,在世界各地抢占语言阵地。历史上的“法语联盟”就形成了一个遍及全世界的法语教学网络。法国庞大的对外文化宣传网络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法语教学网络,二是文化宣传网络。法语教学网络主要由法语联盟组成,是具有独立法人的协会性组织,并非政府机构。法语联盟自1883年成立以来,一直是法国文化外交的基石,是推广法语的主要执行机构,是法国海外法语教学的主力军。其总部设在巴黎,在外交部的大力资助下,目前在140个左右的国家建有1000余所分校。自二战以来,这个庞大的文化宣传网络一直肩负着展示“法国”形象的三大使命: 组织法语教学,提供有关法国的资讯,举办画展、影展等各种文化艺术活动。是法国的“橱窗”。

2001年,外交部与法语联盟签署协议,规定:“法 语联盟与法国文化中心及海外学校一起,组建法国海外的“唯一网络(réseau unique)”,推动法国在海外设立的文化 推广机构的融合、兼并和重组,在增强协作性和互动性的前提下,打造具有统一标识的多功能网络。此举被认为是简洁有效的,且有利于降低成本。目前,法国文化中心在海外的数量已超过150家,且和世界上近千家法语联盟有紧密合作关系。海外法语教学在法国对文化行动中的花费一直名列前茅。即使在法国经济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始终不降反升,而其他对外文化活动经费一律受到大幅度削减。

2.对外视听网络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法国逐渐建立了一个覆盖全球五大洲的对外视听网络,主要由三大主角组成:法国国际广播电台(RFI )、电视 5台(TV5)和法国国际频道(CFI)。RFI继BBC和美国之音之后,和德国之声(DeutscheWelle ) 并列为全球第三大国际广播电台,它用多种语言播出节目,宗旨是影响讲法语和亲法的精英阶层,同时让更多普通人了解法国。TV5是继MTV和CNN之后世界第三大国际电视网络,只用法语播出节目,几乎覆盖全球,战略重点是增强法语节目在非法语国家的影响; CFI的初衷是为非洲的公共电视台提供免费法语节目,以加强法国在非洲的文化存在和影响,目前的使命是为世界范围内的电视台提供法语节目。同时还与多国合作开通了法语卫星电视,向全球传送法语节目。逐步构建起集官方、民间、国际非政府组织为一体的文化推广体系。

2014年底闭幕的法语国家首脑会议披露,全球讲法语人数在不断增长,目前共有2.74亿人讲法语,到2050年讲法语人数将超过7.7亿。

六、结语

在通过软实力的优势复兴大国地位、谋求世界影响的问题上,法国人一直思路清晰,矢志不渝。为提升文化安全空间,法国政府可谓不遗余力,制定多种政策,设置重重机构,力争从各方面保证并扩大法语在全球的使用及影响。法国政府的努力还是获得了较好效果了: 法语的“文化语言”形象继续吸引着大批人群,学习法语的学生人数稳定增长;在重要的国际组织中,法语的工作语言地位也得到一致认可。法国运用文化软实力的“艺术”及对外传播语言的诸多做法,值得我国借鉴学习,尤其在对外文化和语言传播的长足发展,可以探求一些借鉴意义和革新方法,以期将其打造成中国对外文化输出的经典品牌。

参考文献:

[1]雷霏.法国对外文化传播的突围之策.法国研究,2016年02期

[2]彭姝祎.法国对外文化活动及其启示[J].对外传播,2010(08):17-18.

[3]倪丹丹、李小华.法国文化政策对我国“一带一路”背景下文化传播的启示与借鉴[J]. 艺术科技,2018年06期

[4]石文卓.文化安全视域下法国文化政策及其现实启示[J].文化论苑,2016(6)

[5]麻曰梅.文化安全视角下法国的文化政策[J].大连干部学刊,2017年第10期

[6]沈孝泉.法国:“文化例外”是确保文化安全的国策[J].红旗文稿,2014(19)

[7]肖云上.法国的文化政策[J].国际观察,19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