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一年一度的期末考试结束了,又到了阅卷时期。因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卷中某一道题明显出现了两种答案的普遍倾向。有老师怀疑参考答案,竟然选取以投票的方式来定夺两种答案中哪种成为标准答案,遵循少数服从多数原则。这种怪现象引发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的思考,改革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分析所教课程的基本情况与所授课对象对考试的理解情况,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基石。二是集体备课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前提。三是创新方法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动力。四是提升质量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目标。
关键词:高校;教学;思考
一年一度的考试结束了,又到了阅卷时期。往年批改试卷按参考答案进行,大家都很快就完成了任务。今年的阅卷有点不同往年,有老师将自己所教学生试卷的答案进行了分类,说自己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试卷有道题基本是两种答案,而简答题只能有一个标准答案,要求所有老师一起来参与讨论。管教学的副主任组织讨论,认为思政简答题就是客观题,要求老师从两个答案里边少数服从多数投票选择一个作为标准答案来批改,否则会影响部门考核。针对这一问题,我进行了以下思考:
一、分析所教课程的基本情况与所授课对象对考试的理解情况,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基石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教师要有效教学,首先必须备教材,弄懂吃透教材。其次必须备学生,了解分析学生已有基础、成长规律与未来期待。考试要真正产生效果,需要引导学生对考试进行正确理解。
1.分析所教“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基本情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校新生入学后的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只要用心学习,学以致用,就能帮助大学生顺利适应大学生活,实现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转变,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与法治观,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与法治素养,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大学生能更好地领悟人生真谛、坚定崇高理想信念、做新时代的忠诚爱国者和改革创新的生力军;正确进行道德认知、积极投身道德实践、做到明大德、守公德和严私德;全面把握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运行和体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法治道路的精髓、树立法治观念、培养法治意识,更好地行使法律权利和履行法律义务,成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分析所授课对象对考试的理解情况
考试不是目的,只是检验学生一个学期学习情况的一种手段。刚入校的大一新生,对大学授课方式往往不太适应。在我们授课一周左右,性子急的学生,课后会追着老师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考点在哪里啊?期末考试前,又会追着老师问,考试重点在哪里啊?学生中高中阶段带过来的惯性效应,学习就是应对高考,这个没有改变。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很好地引导,学习就是为了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社会现象,来解决自己学习、工作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不仅仅是为了应对考试。当然,这门课程要结业,我们是需要应对好考试。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更多地是注重平时的过程考核。上课有没有迟到、早退或者旷课现象,课堂有没有玩手机、看课外书、讲小话、开小差等现象。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正确不正确,在理想信念方面坚定不坚定,在中国精神弘扬方面主动不主动,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积极不积极,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方面落实得到位不到位,在社会主义法治观方面法治思维有没有、法治观念形成没形成、法治意识培养没培养,等等。
可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要求的是学生活学活用,真正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社会现象,来解决自身遇到的各种问题,真正受益终身。
二、集体备课,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前提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教研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人强不是强,团队强才是强。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现在全国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有了一些共享的平台。各高校都能从中借鉴与吸收,但是不能照抄照搬,毕竟每个高校的实际情况不相同。要根据学院实际、教师实际与学生实际,来采取相应的办法。很多学校,采取了集体备课的形式,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还是有部分学校,仍然局限于文件或者应付检查的材料中,“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仍然存在。这次阅卷中出现的问题,如果平常是集体备课的,老师统一了口径,学生就不会出现这种普遍性现象。如果平常是集体备课的,大家对教材内容都相当熟悉了,不存在阅卷时以学生答题答案来进行投票的方案。对于简答题,不涉及政策法规方面的事情,只要持之有据、言之有理即可,没有标准答案,不叫客观题。要想集体备课发挥应有的作用,那就要真正重视集体备课,大家能常聚在一起认认真真聊教学改革,从内容到形式的改革创新,而不是只分个任务,大家回去还是我行我素做PPT,没有反馈,也没有修改建议或者方案。只有交流,才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只有交流,才能产生整合效应,否则,仍然只能是简单的拼凑,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如果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了解,就会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主渠道、占据主阵地,教师成为学生的引领者,而不是相反。
三、创新方法,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动力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创新是进步的源泉。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理论性和实践性于一体,主要帮助大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都是具有时代性的特点,我们的教学方法也需要与时俱进。
1.新时代大学生基本情况简述
“00”后大学生已经进驻校园,他们的自我表现意识增强,对新事物特别敏感,也容易接受,对虚拟空间,已然适应。让他们产生了无限遐想,也带来了无限诱惑。他们朝气蓬勃、好学上进、视野宽广、开放自信,是可爱、可信、可為的一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给大学生带来了诸多机会,同时也面临无限挑战。国际国内环境复杂多变,西方不良影响让大学生思想政治信念产生动摇,需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主渠道对他们进行有效的教育。
2.创新方法的必要性
当今是新媒体时代,我们的授课对象又是世纪宝宝这一辈。如果我们还是以老眼光看新问题,以老方法来教新学生,我们的学生很可能就难于接受或者不会接受或者根本接受不了。为了尽快帮助他们成长成才,我们创新方法成为必要。
3.创新方法的表现
为了让学生更好接受知识、切身感悟,需要采取创新方法。学生自己上台讲课展示,让他们能换位思考,体会老师的不易,同时也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PPT制作能力、教材转化为教学知识的能力。借助微信、QQ,让他们课后有更多交流的平台、机会、空间,又能将这些知识储存、丰富与延申、发展。借助学生制作微视频、自编自导微电影,激发他们的兴致,培养他们的视频剪辑制作能力,进一步消化知识,真正能做到学以致用的能力。多用案例分析法,而不是照本宣科或者纯粹讲理论,还可以学生对话、小品等各种形式的参与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展示理论知识。
四、提升质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目标
教学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我们要狠抓教学质量的提升。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这表明国家非常重视教育与教师,这是新时代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依据。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学校,学生与教师接触最多,耳濡目染。教师要做好示范与表率作用,想要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自己要首先成为什么样的老师。
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需求,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知识每天都在更新,信息也每天都在更新,我们要养成天天学习的习惯,毛主席都说,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我们更应该加强学习,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源源不断的水源才可以。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现在仍然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还存在非思政专业领导在管理教学过程中我行我素,往往在教学中会影响到专业教学的体现。常常出现文件解读不到位、政策分析不明朗,让教师多走弯路的现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化,现在尤为重要,非专业的思政教师或者领导往往不信马克思主义,甚至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甚至还有的思政部领导是非党员的,要起引领作用很难。
只有真信真懂真用,才能在部门或者教师队伍中树立一面旗帜,插到哪里红到哪里。
2.培养优良的学风
大学生要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不断创新学习,做到合作学习,真正全面学习。既向书本学,又向实践学;既向传统学,又向现代学;既向群众学,又抓紧自学。树立梦想从学习中来、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
以良好的教风引领学风,教师做到博学善导、用心育人。学生做到勤学好问、学有所成。
以良好的考风促学风,严格考纪考风,将学习舞弊行为扼杀在摇篮里,做到发现一起,处分一起。凡是有夹带纸条的,以零分处理,增强震慑力。
3.创双一流高校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是关键。有了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就能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与引路人。有了良好的学风,学生就能更好成长成才,为创双一流高校准备了条件。同时,在争创双一流高校的过程中,能不断提高教师素质与教学质量。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校风正,学校的各项任务就能顺利完成。在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学生的聪明才智就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的本领才干就能得到良好地练就,教职员工就会奋发向上、努力拼搏,迸发出蓬勃生机与活力。上下同心,其利断金。
如果做到了以上四个方面,阅卷时就不会出现主观臆断讨论的事情了,而是能够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概念的基本特征。思想政治理论课,很多简答题,只要不是涉及到政策、法规、领导具体讲话的题目,就是是开放式的题目。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我们需要一个能真正尊重学生成长规律、尊重教师专业发展规律的高校,一帮懂专业、有所作为的教学管理者,一批业务精湛、作风优良、敬业奉献的教师队伍,一群积极主动、好学上进、勇往直前的孩子们。
参考文献:
[1]编写组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年版
作者簡介:
刘东南(1973--)女,湖南湘乡人,汉族,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