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描写在写作中的实践

2019-09-06 06:21何花
教育·综合视线 2019年6期
关键词:珠帘变化内心

何花

心理描写能够真实地反应人物真实的思想和情感,心理描写越细腻,人物形象就越丰富,尤其是在刻画人物的复杂性时,心理描写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让学生在了解心理描写的基本构成的基础上,抓住几种特殊的心理描写形式和心理描写几种特殊手法,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心理描写在写作中的巧妙运用,使文章内容一波三折,人物形象丰满独特。

心理描写的基本构成

笔者曾经查看了多种心理描写的教材,但没有发现有一本教材认真地对心理描写到底是个怎样的构成作过详细的分析。这导致不少学生在平时作文中,不知道怎样去表现心理。就像美术课上,老师叫我们画个人体,但我们并不知道人体的结构,如何能够画好呢?好的美术老师在教授人体素描时,会先讲解人体的解剖结构。现在对心理描写的构成作简要分析。

三类心理活动的句子:

①追我干啥?哎呀!我的妈!他是不是坏人完了,他要杀我了真是虚惊一场!

②我心一慌我惊恐地我才惊奇地

③使我毛骨悚然,心提到了嗓子眼我拼命地想爬起来

第一类:心里话。第二类:心理状态。第三类:心理的直接描摹。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心理描写一般有三个要件构成:心里话、心理状态、心理的直接描摹。前两种在学生写作的过程中使用得不少,但对心理状态的直接描摹较为生疏,平时还要多练习。因此,只有了解心理描写的基本构成,才能更好地表现人物的心理。

几种特殊的心理描写形式

掌握了常规的心理描写构成,有必要介绍几种常见的心理描写形式。对这些特殊形式了解后,为了使人物的内心世界更丰富,学生在习作中就会有选择地运用。

内心独白 内心独白是指通过人物内心的表白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有效地展示人物的思想和性格,让读者对人物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有较深刻的理解。它与心里话有相似之处,都是内心想说的话。但两者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篇幅上:心里话一般不长,往往表现一闪而过的念头;而内心独白往往篇幅较长,有独立的观念。内心独白一般在戏剧和小说中较为多见。

幻觉 由于在现实生活中,作品中的人物无法达到某种目的,就会陷入自由想象的心态,而这种心态常常通过幻觉或者梦境来得到表现。战宇婷《梦的片段》有段话:“那日梦见和朋友在一艘大轮船上。船外狂风暴雨,雨打湿了船舱的窗户。这是一艘设施很齐全的大船,有游乐场,有旋转木马,有吧台等。模糊记得和朋友在船上疯狂玩耍。”

回忆 回忆是一种特殊的心理描写形式,它是文中人物对往事的一种追忆,一般都由现场场景生发开去,最后再回到现实中来。琼瑶《一帘幽梦》有段话说:“珠帘别有情调,珠帘幽雅美丽,珠帘是诗词上的东西,珠帘像一串串水滴……而我现在,却只能对着这珠帘发呆。因为,今晚家里有宴会。宴会是为了绿萍而开的。今年暑假,绿萍拿到了大学文凭,我拿到了高中文凭,父亲本就想为我们姐妹俩请次客,但我正要参加大专联考,母亲坚持等我放榜后,来一个‘双喜临门。于是,这宴会就拖延了下来,谁知道联考放榜,我却名落孙山,‘双喜不成,变成了‘独悲。这份意外的‘打击,使母亲好几个月都振作不起来。这样,转眼间,秋风起兮,转眼间,冬风复起,绿萍又考进了一个人人羡慕的外国机构,得到一份高薪的工作。这使母亲又‘复活了,又‘兴奋了。绿萍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用她的光芒,来掩盖我的暗淡。母亲忘了我落榜带给她的烦恼,也忘了这份耻辱,她广发了请帖,邀请了她的老同学,干姐妹,老朋友,世交,以及这些人的子女,姐姐的同学……济济一堂,老少皆有……这是个盛大的宴会!而我,我只好对着我的珠帘发呆。”

需要注意的是,回忆同梦境一样,不仅有叙述,也会出现动作、神态、心理等多种描写手法的综合运用。这就要求在回忆和梦境这两种心理描写形式中,天马行空,大胆地去想象,并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去表现。将人物的内心丰富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丁立梅《你并不是个坏孩子》有段话:“是你啊!我笑。记忆里,浮现出一个男孩子的身影来,隐约着,模糊着。他个子不高,眼睛总是半睨着看人,一副桀骜不驯的样子。经常迟到,作业不交,打架,甚至还偷偷学抽烟。刚接他们班时,前任班主任特意对我着重谈了他的情况:父母早亡,跟着姨妈过,姨妈家孩子多,只能勉强管他吃穿。所以少教养,调皮捣蛋,无所不为。所有的老师一提到他,都头疼不已。”

上面的回忆中除了叙述,还有外貌及神態描写,使人物的个性充分展示出来,为以后的写作埋下伏笔。因此,只有抓住以上几种特殊的心理描写形式,才能充分表现人物的内心情感。

心理描写几种特殊手法

怎样才能写好心理描写呢?这是同学们最为关心的话题。心理描写,细细分析一下,就感觉挺为难的:别人的心理状况、心里到底想啥?我又不是他肚里的蛔虫,咋会知道呢?这就点出了心理的隐秘特性。既是隐秘的,我们又要表现它,那我们怎么办?第一,成为“上帝”,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文学创作就给了我们这一特权。所以人们习惯地把第三人称称为“上帝视角”。这种手法在众多文学作品中都可以找到佐证。第二,抛开“上帝视角”,我们还可以通过对人物进行观察,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来“透视”人物的内心。

捕捉细微的动作变化 动作是作品中人物的体态语言。抓住人物的某个细微动作具体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是动作暗示心理的写作手法。高晓声的《陈奂生上城》小说中有一段话是写陈奂生进城后,“进到房间,看到地板能照出人影,他犹豫了,‘脱不脱鞋?于是站住。”其中,“站住”写出了陈奂生怕弄脏地板的担忧。“可是当他想到:‘出了五块钱呢!就大摇大摆走了进去。”这里的“大摇大摆”揭示出陈奂生“花钱就该享受”的坦然心理。

捕捉细微的神态变化 人物的神态变化一般是在特殊情况的刺激下产生心理波动的直接反映,从而引发人物脸部表情和肢体的变化,这些变化始终是和人物的心理状态联系在一起的。最传神的神态描写是能直达读者的内心的。茅盾的《子夜》中有一段描写刘玉英的脸色变化的句子,文中说:“她的眼睛闪闪地像是烧着什么东西。”“那整齐的牙齿好像会咬人。”这里着力刻画刘玉英的神态,恰恰反映出她极端的愤怒和可怕的报复心理。

捕捉说话的语气和个性内容 所谓“言为心声”,特定情境下特定个体的语言及其表达状态能够真实反应人物的心理。因此,抓住人物个性化语言及其表达状态进行描写,就能展示人物的内心状态。毕淑敏《紫花布幔》中有段话说:“‘小鸡?还是小鸭呢!旁边的一个男人怒气冲冲地回答,把无人来接的怒气,发泄到阿宁身上。”这句诙谐的话,听着让人一点也笑不起来,放在这个特定环境中,凸显了无人接车男人的满腹怨气。而阿宁一不小心成了他的受气包。

把情感投射到外部环境 人是有情感的,当他高兴时,他感觉世界上一切都是美好的;当他颓废时,周遭的景物便会变得异常的黯淡。利用这种情感投射原理,我们就可以反过来用周围环境的描写来映衬人物的心理。毕淑敏《紫花布幔》中有段话:“干燥凉爽的晨风在打扫洁净的街道上快活地跑着,把小髻的衣衫像风帆一样鼓起。田大妈已经在那里等着了。”环境的描写把小髻第一次打工休假的愉悦心情渲染了出来。

捕捉感官的异常刺激 心理的变化会带来生理的变化,而生理的变化必然会通过多种感官表现出来。也就是说,我们捕捉到人物的某种感官变化,就会洞悉人物的内心变化。毕淑敏《紫花布幔》中有段话:“髻儿感到一阵燥热,从屋内分明往外发散着一种炙人的气息,烤得她想冲出房子,赤足站在冰凉的野山坡上,让带着露水的夜风,打湿她的头顶。”这种突然感受到的热,就较好地刻画出小髻的烦躁、慌乱心理。

结束语

如果学生利用以上技巧,认真观察人物的表象,一定会通过表象分析出人物的内心。因为一个人一举手、一投足、一张嘴、一眨眼等都会将自己的心理状态表现出来,所以,一篇好的习作,只要做到认真观察,写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就是好作品。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花园小学)

猜你喜欢
珠帘变化内心
雨霁白云山
这五年的变化
珠帘卷起,只为等你
经理人的六大变化
喜看猴年新变化
变化休想逃过我的眼睛
内心不能碰的按钮
一块生锈的铁
拥有强大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