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妮 李司坤
直面人类灭绝、地球毁灭这些看似科幻的话题,设计师和艺术家将带来什么?第22届意大利米兰装饰艺术和当代建筑国际三年展(米兰三年展)试图探讨的就是这样宏大而紧迫的问题。9月初,持续6个月的“米兰三年展”落下帷幕。与威尼斯双年展侧重艺术表达不同,创立于1923年的米兰三年展致力于探讨当今社会和人类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影响力和受众方面,米兰三年展更趋精英化。本届展览的主题是“破碎的自然:设计承载着人类的生存”。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的中国馆是本届展览中面积最大的国家馆。“设计的本质是解决问题。但问题一直在变。过去面对的是一个形式主义的问题,后来变成了功能问题,现在是环境问题。”中国馆总策展人、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副馆长苏丹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观展后,他很受震动。“我们现在的很多设计展显得扁平和肤浅,因为这些设计展针对的只是眼前具体的问题。设计师应该去解决观念的问题,形成一个更好的设计文化生态体系。“至少有一部分人要关注人类、宇宙、未来等更深远的问题。”
极限住宅
“我们经常在描述自然的时候,会加一个环境,自然本身是一个环境,但环境又不仅仅是自然。”苏丹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环境是多层次的,比如人文环境、金融环境,环境是我们认知事物的一个角度。“表面上看,现在是在自然这个层面出现问题了,但实际上,有可能是人类的文化出现问题了,文明出现危机了,也可能是技术的方向、我们的价值观有问题了,还有可能是全球的政治格局矛盾重重,也可能是我们对商业的理解出现问题了,商业变成唯利是图的事物了……所以我们突然发现,解决自然问题的时候,需要综合治理,这很符合东方人的一种思维习惯。”
本届展览上,中国馆的主题为“设计中的环境意识”,清华大学、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三家院校通过模型、互动装置、影像、绘画等多种表现形式,分别从自然、社会(社区)以及家庭的层面对主题作出阐释。清华大学展区的分主题为“我们从哪里来?——中国家庭流变”,重点关注个体与家庭之间的关系,引导人们重塑家庭;在社区研究的层面,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展区的分主题为“‘乒乓:城乡社区营造——为我们共同的未来”,探讨如何充分利用设计和设计思维,实现城乡动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在自然层面,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展区的分主题为“进退之间的设计——以上海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为例”,探讨设计在索取资源和反哺自然之间的平衡作用。
对于如何表现“设计中的环境意识”,苏丹列举了清华建筑学院教授徐卫国的设计作品。这个名为“极限住宅”的设计,通过计算机跟踪人日常生活中行为举止变化的轨迹,算出一个空间。苏丹表示,越来越多的人居住在有限的城市,城市要控制规模,不能无限制蔓延,“徐卫国设计的极限空间已经不能按面积算了,它不是方的,而是一个有机形态,是由人的肢体运动轨迹形成最小的空间。”
其他国家的展馆,同样有着让人眼前一亮的设计。比如获奖的俄罗斯馆的设计作品,是观察100年来一条河流周边环境的变化。它不做评论,就用各种数据和物品来记录这条河在100年内周围的人、自然情况的变化。奥地利馆设计了一个能从尿液里把氮分离出来的马桶,减少氮对环境的污染。还有一个展馆,把各种消失的动物的声音变成了一种频率和图像,“在这个空间里有非常悲观的现实,让人产生一种危机感。”苏丹说。
审美不能“暴饮暴食”
看过米兰三年展后,苏丹深受启发。“设计发达的国家,在设计的文化层次上非常丰富。有的追求哲学、美学,有的是和科技直接融合”,苏丹说,“我觉得中国还需要加油,应更多地去解决观念的问题,把过去匮乏的领域激活,形成一个更好的设计文化生态体系。”
苏丹不无遗憾地谈道,目前,中国一些艺术和设计作品还处在“非常肤浅”的审美刺激里。好的东西都是比较微妙的,该满的时候要满,有些地方要故意留出白来。“但现在一些人玩的都是视觉的冲击、张力。当下这种过于饱满的美学体系,带来的戕害还是挺多的。首先人会很累,看表演是这样,在日常生活环境里也同样,刺激的东西太多。中国现在的审美有点暴饮暴食。”
在苏丹看来,造成这一切的原因中,最根本的还是教育。“美育在当今的教育里是被驱逐的,大家急功近利要学数理化,要应付考级。”他认为,这是社会设计里存在的问题。这种现象需要调整了。“审美太有用了”。对内,它是陶冶性情、安抚自己、解放自己的过程。“你把自己打开后,会对世界更包容,更灵敏,能看到更多别人看不到的东西,这是一个审美自觉的过程。”审美的外在作用表现在社会性。审美是一种语音。不同国家的艺术家会有一些共识。“你一出手,别人就能从你的作品中看到你的价值观。”
向自然学习
如何才能提高我们的审美?“多看好东西就行了,你看100遍,就形成视觉记忆了。”苏丹解释道,喝酒、喝茶,先喝好的,等再喝差的,一下就品出来了。天天喝差的,一喝好的也能喝出来,但你已经习惯差的,不觉得它差了。一开始我们起点就应该高。”但目前,国内好的展览和博物馆太少。
“第一批中国民众听古典音乐时绝对不爱听。但作为审美教育来讲,开头可能需要一些灌输和强制,让人们在里面去感受。”但他同时强调,不要把诸如古典音乐一类的内容变成不可变动的经典,要告诉人们,听到的东西是“可以推进,继续进步的。”这时,被启蒙的人形成自觉后,反过来又会修正过去的东西,形成新的东西。
什么才是好的艺术?苏丹认为,首先是具有系统性,构成元素之间有关联。另外,还要有哲学观、美学观。“大和小、饱满的和虚空的东西是相对的,要处理好这些关系,就要掌握克制,懂得均衡和尊重。”
“美学就像青蛙一样,很不稳定。但有一点不变,就是自然创造的东西都是美的。”苏丹认为,凡是自然属性的东西,本身就是美的,无以附加,无法超越。“这是美学的起点,在这个基础上,要合理摆正人的位置。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创造性到底在哪里?其实人是一个发现者,发现自然有趣的规律。自然就是我们的老师。”他举例称,自然界里也有竞争,树木长得那么高,都是靠争抢阳光才成长起来的。“但你观察树木的时候并没有看到紧张的扭曲,看到的是一种舒展的美。“大自然太重要了,我们要向自然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