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岩相古地理演化与油气分布(一)

2019-09-06 11:03张光亚童晓光辛仁臣温志新马锋黄彤飞王兆明于炳松李曰俊陈汉林刘小兵刘祚冬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9年4期
关键词:浅海碎屑岩岩相

张光亚,童晓光,辛仁臣,温志新,马锋,黄彤飞,王兆明,于炳松,李曰俊,陈汉林,刘小兵,刘祚冬

(1.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 100083;2.中国石油国际勘探开发有限公司,北京 100034;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 100083;4.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029;5.浙江大学,杭州 310058)

0 引言

油气是重要的战略资源,过去数十年的油气实际消费状况和未来数十年的油气消费预测结果表明,中国油气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1-3]。为提高海外油气勘探的效率与效益,有必要开展全球油气地质及油气分布规律研究。岩相古地理是全球油气地质研究的重要内容,强调在漫长地质历史时期板块的分离和聚敛、地壳沉降和隆升、海平面升降和气候变化等方面的分析,其宗旨就是通过重塑盆地在全球古地理中的具体位置,恢复沉积演化及其与成藏过程的关系,预测和评价生油层、储集层、盖层,从而有效指导评价油气资源、了解油气分布规律并预测油气远景目标[4-14]。

近40年来,全球板块构造和古地理地质历史重建一直是国际地学界关注的热点,已取得的主要成果有:①公布了全球438个以前寒武系为基底的地球板块清单并重建了显生宙以来的板块漂移历史;②重建显生宙以来全球岩相古地理及古板块位置[15-20];③重建了新元古代晚期(距今650 Ma)以来全球古板块、古地理和古气候历史;④讨论了古生代全球构造演化和古板块重建,重点刻画板块及其边界属性[21-24];⑤以20 Ma的间隔详细讨论了距今200 Ma以来全球大陆、大洋盆地主要板块及其运动方向和速率的演化[25];⑥以特定区域为重点,开展古板块及古地理再造[15-16,26-32]。

上述成果加深了对地球历史、现今地球表面海洋、陆地、盆地、山脉形成演化的认识和理解,但在岩相古地理编图及认识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足:①关于全球范围的岩相古地理研究,已发表、出版的现今地理岩相古地理图多局限于某些地区[5-7,10,12-13]、国家[8,14]或区域[15-16];②全球尺度的岩相古地理恢复、古地理单元划分非常粗略,且基本上不涉及岩相,多为示意性描绘海陆分布,或是针对某些地质历史时期,尚未实现全球无缝化、精细化和系统性,没有开展涵盖全球所有含油气盆地等基本构造单元的、系统展现前寒武纪以来各个地质时期关键节点的岩相古地理精细编图;③以往古板块位置岩相古地理恢复多聚焦于主要古板块再造及其岩相古地理示意性描绘,没有与现今位置岩相古地理相互印证,或者主要是区域性或特殊地质时期的,没有将全球众多板块、陆块全面复原并与精细的岩相古地理恢复充分结合,因而对全球古位置岩相古地理演化认识多限于概念性,“活动性”体现不充分;④对全球岩相古地理演化及其对油气成藏要素和油气分布控制作用认识粗略,对预测油气聚集有利区指导性不足。

本文通过厘定全球4 981个地质单元前寒武系到新近系共13个系或统关键地质层系的岩相、古地理等地质属性并实现ArcGis数值化,应用全球岩相古地理图编图新方法,系统编制全球现今地理位置13个纪或世关键时间点的岩相古地理图,结合古板块恢复成果实现古构造位置下的原型盆地和岩相古地理恢复。本文首先讨论全球岩相古地理编图新方法,重点阐述前寒武系及古生界各层系岩相古地理特征及其演化规律。在后续论文中将继续讨论中新生界各系或统全球岩相古地理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前寒武纪以来全球岩相古地理演化规律及其与油气分布的关系,以期为科学预测有利成藏区带提供依据。

1 岩相古地理编图新方法

1.1 岩相古地理编图单元及范围

以IHS能源公司2011年发布的基本地质单元划分为基础,平面上将全球划分为4 981个基本地质单元,主要包括地盾、褶皱带、盆地等类型,每个基本单元具有准确的现今地理坐标信息和相对统一的地质特征。按照国际通行板块编码规则,赋予每个基本地质单元特定编号(见表1),形成全球ArcGis数字底图,厘定每个地质单元的岩相、古地理地质属性。最古老的含油气层系是前寒武系,因此选择前寒武系、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下白垩统、上白垩统、古近系、新近系13个层系进行系统编图。依据全球海平面变化周期研究成果[33-35],选取各层系全球海平面高位期作为关键阶(Ediacaran阶、Stage4阶、Termadocian阶、Aeronian阶、Givetian阶、Tournaisian阶、Roadian阶、Norian阶、Bathonian阶、Aptian阶、Turonian阶、Bartonian阶、Langhian阶),以不同关键阶最大海泛期的地质年龄作为各层系的关键时间节点(距今630 Ma、510 Ma、480 Ma、430 Ma、390 Ma、350 Ma、270 Ma、220 Ma、165 Ma、125 Ma、90 Ma、40 Ma、15 Ma)(见表1),使编图对岩相、古地理等地质属性的刻画实现无缝化、精细化和系统性。

1.2 岩相、古地理等地质属性分类与矢量化

针对上述4 981个基本地质单元岩相、古地理等地质属性,首先制定相应的研究规范并对岩相、古地理划分进行细化,将前寒武系及以上的13个层系的岩相组合统一归并为砾岩+砂岩+泥岩、砂岩+泥岩、砂岩+泥岩+碳酸盐岩、蒸发岩+碳酸盐岩、蒸发岩+碎屑岩、蒸发岩、碳酸盐岩、泥岩、含煤岩系、冰碛岩、火山岩、火山岩+碎屑岩、火山岩+碳酸盐岩、变质碳酸盐岩、变质碎屑岩、变质碎屑岩+碳酸盐岩、变质火山岩+碳酸盐岩、变质火山岩+碎屑岩、变质火山岩+碎屑岩+碳酸盐岩、变质火山岩、变质岩、造山带杂岩等22种具有一定古地理意义的岩相组合;将前寒武纪以来的13个地质时期的古地理统一区分为隆起剥蚀区、冲积区、湖泊区、滨海区、浅海区、滨浅海+盐沼、三角洲、岛弧、半深海—深海区、海底扇等10种单元。以关键阶为重点,兼顾其他阶,逐个厘定不同地质单元、不同层系岩相及古地理,并填入ArcGis属性表(见表1),实现对地质属性刻画的数值化,保证现今位置和古位置全球基本地质单元岩相古地理相互印证、一致。

表1 前寒武系—新近系5个基本地质单元岩相和古地理ArcGis属性表

1.3 今、古构造格局岩相古地理恢复编图

分别以当前(距今0 Ma)和当时(不同层系的代表地质年龄)两种全球板块构造背景,利用ArcGis数字成图软件,编制全球前寒武纪以来各地质时期岩相古地理图。为了更直观地对比不同层系岩相古地理复原图(古位置)和岩相古地理图(现今位置)各大区盆地的岩相古地理演化特征,对各大区13个主要地质时期岩相古地理图(现今位置)采用WGS84投影系统底图成图、全球13个层系的岩相古地理复原图(古位置)采用Mollweide投影系统底图成图。

把全球前寒武系以来各层系当前(距今0 Ma)岩相古地理图称为相应层系岩相古地理图,用当前各层系全球4 981个基本地质单元的岩相、古地理ArcGis属性数据直接成图,反映当前客观存在地质记录,重点是表达岩相、古地理解释或说明岩相的成因。首先厘定每个地质单元的岩相、古地理地质属性。以蒂曼-伯朝拉盆地及邻区侏罗纪为例,针对该时期某关键时间节点(本文统一为165 Ma),逐个分析各单元属性,再结合其盆地位置、构造单元特征、区域地层、构造-地层格架特征和原型盆地类型等,获得该区域侏罗纪该关键时间节点的岩相古地理恢复结果(见图1)。通过对不同时期关键时间节点全球各地质单元、地区、构造域岩相古地理矢量化成图,获得该时间节点代表的该时期全球岩相古地理图(见图2—图10)。

全球板块运动是持续的、板块构造格局是不断变化的[17-32]。因此,编制不同层系岩相古地理复原图时,选取了不同层系精确的地质年龄。针对13个层系各自所代表的地质年龄,利用Gplate软件计算得到当前全球4 981个基本地质单元的岩相、古地理ArcGis属性数据,据此编制岩相古地理复原图。在不同地质年龄(当时)全球岩相、古地理ArcGis属性数据表中,通过Gplate软件绑定公认的具有古地磁数据的438个基本地质构造单元是不同地质年龄全球板块复原的骨架基本地质单元,复原位置相对可靠。全球其他4 543个基本地质构造单元在不同地质年龄(当时)的复原位置,是通过研究其地质记录并分析其与骨架基本地质单元的亲缘关系来确定的,进而实现岩相古地理复原最终成图(见图3—图4)。

图1 蒂曼-伯朝拉盆地及邻区侏罗纪岩相古地理图

在不同层系岩相古地理复原图上叠加古气候分带。古气候带的界线是根据复原图的古纬度、具有气候指示意义的岩相组合(如冰碛岩指示寒带、蒸发岩指示干旱带),参考前人研究成果和全球不同地质时期古气候研究成果综合确定的[17-20](见图3—图4)。

2 全球前寒武系岩相古地理特征

根据前寒武系全球岩相古地理分布特征,通过该层系相应年龄的古板块构造位置岩相古地理复原图,简要讨论该时期全球岩相古地理分布规律和古气候。

2.1 前寒武系全球岩相古地理分布特征

欧亚大区波罗的地盾东侧是以碎屑岩为主的湖泊相和变质碎屑岩为主的滨海相,南部主要是变质碎屑岩、变质碳酸盐岩和变质火山岩浅海相;西伯利亚地台是蒸发岩和碳酸盐岩为主的滨海相,其南侧的大洋中局部发育变质碳酸盐岩浅海相,其他地区均为隆起剥蚀区。

北美地区北部主要是以变质碎屑岩、碳酸盐岩为主的浅海区,西部太平洋沿岸是以砂岩、泥岩为主的浅海相。东部及南部发育部分大洋沉积,其他地区均为隆起剥蚀区。南美大区以变质碎屑岩构成的大洋沉积为主,中部发育砂岩和碳酸盐岩混积的浅海相。

非洲大区主体上以变质碎屑岩构成的大洋沉积为主。西北缘、中北部、东部和东南部缺失地质记录,为隆起剥蚀区。其中穆祖克盆地北部的古达米斯盆地发育以砾岩、砂岩、泥岩为主的冲积相。陶丹尼盆地、扎伊尔盆地和纳马-卡拉哈里盆地为砂岩、泥岩和碳酸盐岩混积浅海相。非洲区和欧亚区之间为砂岩、泥岩为主的浅海相和大洋沉积(见图2)。

大洋洲-南极洲主体为隆起剥蚀区。奥菲瑟盆地、阿兰达地块以北发育以砂岩、泥岩为主的冲积相。大洋洲东缘的卡奔塔利亚盆地为砂岩、泥岩和碳酸盐岩混积浅海相。整个南极洲几乎均为隆起剥蚀区,只有东南极地盾和西南极地盾之间发育小范围的由变质碎屑岩构成的大洋沉积。

2.2 距今630 Ma左右全球岩相古地理分布规律

全球所有大陆板块处于赤道附近及南半球,但塔里木、澳大利亚和华南等板块位于北纬30°附近,为暖温带气候。塔里木和华南板块周缘为碎屑滨浅海沉积,澳大利亚板块内部发育陆相碎屑岩沉积,周缘为碎屑滨浅海沉积。印度、卡拉哈里、西伯利亚、华北和阿拉斯加等板块位于赤道附近,为干旱带或热带气候。阿拉伯、南极、撒哈拉、西非、刚果、拉普拉塔、亚马逊、劳伦等板块处于南纬30°附近,为暖温带气候。斯瓦尔巴特、波罗的地盾处于南纬60°附近,为寒温带气候。阿拉斯加和华北板块周缘为碎屑滨浅海沉积。印度板块内部发育湖相碎屑岩,中南部周缘为碎屑滨浅海沉积,北部发育碳酸盐岩滨浅海沉积。西伯利亚板块南部为碎屑岩滨浅海沉积,北部为碳酸盐岩及蒸发岩滨浅海相。各板块中部均为隆起剥蚀区,周缘均以碎屑滨浅海沉积为主。拉普拉塔和劳伦板块内部发育陆相碎屑岩。波罗的地盾内部发育湖相碎屑岩,周缘为碎屑滨浅海沉积为主。斯瓦尔巴特板块东南为隆起区,西北大部为碎屑岩和碳酸盐岩滨浅海沉积(见图3a)。

3 全球古生界岩相古地理特征

3.1 寒武系全球岩相古地理

3.1.1 寒武系全球岩相古地理分布特征

欧亚地区波罗的地盾周缘主要发育浅海相沉积,西南和西北边缘是以变质碎屑岩为主的浅海相,东北边缘是局限分布的浅海相碎屑岩沉积,黑海盆地北部发育砂岩、泥岩和碳酸盐岩混积的浅海相沉积;西伯利亚地台东北部环绕阿尔巴纳地盾发育了蒸发岩和白云岩为主的滨浅海相沉积,最外缘的浅海相沉积则以碳酸盐岩为主,整个地台中部为以蒸发岩和白云岩为主的滨海相沉积。哈萨克斯坦地盾、阿拉伯地盾边缘及北极周缘主要发育碳酸盐岩混积浅海相,其他地区多为隆起剥蚀区;北美-格陵兰区的北美地盾大部分地区为隆起剥蚀区,只在西北部楚科奇边缘盆地、北坡盆地发育变质碎屑岩、碳酸盐岩为主的浅海相沉积,格陵兰北缘和东缘发育以砂岩、泥岩为主的浅海相沉积,南部墨西哥湾地区发育以砂岩和泥岩为主的大洋沉积。

图2 前寒武系全球岩相古地理图

图3 全球岩相古地理复原平面图(前寒武纪晚期—志留纪)

图4 全球岩相古地理复原平面图(泥盆纪—二叠纪)

南美西部及北缘发育以砂岩、泥岩为主的浅海相沉积。圣弗朗西斯科盆地发育砂岩、泥岩和碳酸盐岩混积浅海相沉积。巴拉那盆地和巴纳伊巴盆地发育以砾岩、砂岩、泥岩为主的滨海相。瓜波雷地盾和巴拉那盆地之间发育以砂岩、泥岩为主的滨海相,其他地盾和克拉通均为隆起剥蚀区;非洲地区中部和南部为隆起剥蚀区,南缘和北部、东部小范围及陶丹尼盆地为以砂岩、泥岩为主的浅海相。穆祖克盆地为砂岩、泥岩为主的滨海相。扎伊尔盆地和塞内加尔盆地为以砾岩、砂岩、泥岩为主的冲积相。达尔富尔—瓦达伊地块发育以砂岩、泥岩为主的冲积相。

图5 中寒武统全球岩相古地理图

图6 下奥陶统全球岩相古地理图

图7 下志留统全球岩相古地理图

图8 中泥盆统全球岩相古地理图

图9 下石炭统全球岩相古地理图

图10 中二叠统全球岩相古地理图

大洋洲北部主要为砂岩、泥岩和碳酸盐岩混积浅海相,中间夹隆起剥蚀区,向南发育砂岩、泥岩为主的浅海相,东南缘和东缘发育碳酸盐岩浅海相。大洋洲中西部,东北角的巴布亚盆地为隆起剥蚀区,中部和东部局部发育小范围隆起剥蚀区;南极洲主体为隆起剥蚀区,东部发育小范围火山岩和碎屑岩浅海相(见图5)。

3.1.2 距今510 Ma全球岩相古地理分布规律

阿拉斯加板块位于北纬60°附近,为寒温带气候,是变质碎屑岩和碳酸盐岩浅海相。华北、劳伦板块位于北纬30°附近,为暖温带气候,华北板块周缘发育碎屑岩、碳酸盐岩浅海区,劳伦板块及其东部的格陵兰板块周缘为碎屑岩浅海区,西缘局部发育碎屑岩冲积区。西伯利亚、塔里木板块位于赤道附近,为干旱气候,各板块周缘为碎屑滨浅海沉积,中部为滨海和盐沼区,指示干旱气候。华南、澳大利亚和南极板块位于赤道附近,为热带气候。华南板块为碎屑岩、碳酸盐岩滨浅海沉积,澳大利亚板块南部是隆起剥蚀区,局部发育小规模陆相碎屑冲积区,其余地区为碎屑岩滨浅海沉积。南极板块是隆起剥蚀区,其周缘地区为碎屑岩滨浅海沉积。澳大利亚板块与南极板块之间的小板块为隆起剥蚀区。波罗的、印度、阿拉伯北部和非洲板块位于南纬30°附近,为暖温带气候。波罗的、印度及阿拉伯板块中部为隆起剥蚀区,局部发育陆相碎屑冲积区,周缘为碎屑岩、碳酸盐岩滨浅海沉积;阿拉伯板块内部发育小规模湖泊区。非洲板块为隆起剥蚀区,其周缘为碎屑岩、碳酸盐岩滨浅海沉积。阿拉伯南部、阿瓦隆和南美板块位于南纬45°以南,为寒温带气候。阿拉伯南部和阿瓦隆板块为碎屑岩岩、碳酸盐岩滨浅海沉积,局部发育陆相碎屑冲积相和隆起剥蚀区。南美板块中部以碎屑滨浅海沉积为主,两侧地区为隆起剥蚀区,其西北部较小的区域为湖泊相碎屑岩,周缘为碎屑岩、碳酸盐岩滨浅海沉积(见图3b)。

3.2 奥陶系全球岩相古地理

3.2.1 奥陶系全球岩相古地理分布特征

欧亚大陆的波罗的、阿尔丹、阿拉伯、印度等地盾及法兰兹约瑟夫高地、罗卡尔槽等为隆起剥蚀区。波罗的地盾东缘为以粗碎屑岩为主的滨浅海相(如蒂曼—伯朝拉盆地);东南部滨里海盆地为碎屑岩与碳酸盐岩混积浅海相;波罗的地盾内部发育碳酸盐岩滨浅海相(莫斯科盆地)、碎屑岩为主的滨浅海相(波罗的盆地);波罗的地盾北缘、西缘和南缘为以变质岩为特征的滨浅海相(如巴伦支海盆地、摩尔盆地、德国西北盆地)。爱尔兰地块—波希米亚地块一带为加里东期增生到波罗的南缘的阿瓦隆地块,为变质火山岩和碎屑岩为主的浅海相。乌克兰地盾西侧和南侧为以砂岩、泥岩和碳酸盐岩占优势的浅海相。西伯利亚地台阿尔丹地盾北侧为砂岩、泥岩和碳酸盐岩混积滨浅海相,大部分地带为以碳酸盐岩为主的滨浅海相。西伯利亚地台西北部局部及北喀拉海台地发育蒸发岩。阿拉伯地盾和印度地盾的东北侧主要为陆源碎屑岩滨浅海相。塔里木盆地、华北板块以碳酸盐岩浅海相为主。华南板块和拉萨地块为碎屑岩和碳酸盐岩混积滨浅海相。波罗的、阿拉伯、印度及西伯利亚板块之间的半深海—深海区主要为造山带变质杂岩指示的古大洋及大洋中漂移的微陆块、岛弧。

北美地盾(赛尔文古隆起—大熊盆地、格伦威尔省—北赛瓦丁地块)及格陵兰地盾等地区为隆起剥蚀区。北美地盾南部坳陷区(哈德逊地台)发育碳酸盐岩滨浅海相。北美地盾的周缘发育:①以砾岩、砂岩、泥岩为主的冲积相(萨莱纳盆地、森林城市盆地等);②以砂岩、泥岩为主的滨浅海相(赛尔温褶皱带、密歇根、帕米亚、阿尔伯塔盆地等);③碳酸盐岩浅海相(福克斯盆地、伊利诺斯盆地等)。楚科奇边缘盆地、北坡盆地等地区为变质碎屑岩和变质碳酸盐岩混积浅海相。格陵兰地盾东北缘为以砂岩和泥岩为主的滨浅海相。

南美洲的圭亚那地盾、瓜波雷地盾、里奥拉普拉塔克拉通为隆起剥蚀区。隆起区之间以及西北、西南缘发育:①以砂岩、泥岩为主的湖泊相(瓜波雷地盾和巴拉那盆地之间);②以砾岩、砂岩、泥岩为主的滨浅海相(巴拉那盆地);③以砂岩、泥岩为主的浅海相(阿根廷盆地、索利莫伊斯盆地、巴纳伊巴盆地);④泥岩和碳酸盐岩混积浅海相(圣弗朗西斯科盆地)。南美洲南端的索姆库拉地块和马维纳斯地台为半深海—深海沉积。

非洲中部和南部主要为隆起剥蚀区。隆起区间发育以砾岩、砂岩、泥岩为主的冲积相(扎伊尔盆地、塞内加尔盆地)。隆起区北部发育:①以砂岩、泥岩为主的冲积相(如库夫拉盆地);②砂岩、泥岩为主的滨海相(如穆祖克盆地)。非洲区南缘主要为以砂岩、泥岩为主的浅海相。

澳大利亚中西部和东部局部、巴布亚盆地、南塔斯曼高地为隆起剥蚀区。隆起区间发育以砂岩、泥岩为主的冲积相(如奥菲瑟盆地)。澳大利亚东北部主要为砂岩、泥岩和碳酸盐岩混积滨浅海相,东南部伊罗曼加盆地发育砂岩、泥岩为主的浅海相,东南缘发育碳酸盐岩浅海相。

南极洲主体为隆起剥蚀区。东部局部发育火山岩和碎屑岩浅海相。南极盆地北部发育砂岩、泥岩为主的浅海相。东南极地盾西北角、东部西侧和北部发育火山岩和碎屑岩浅海相(见图6)。

3.2.2 距今480 Ma全球岩相古地理分布规律

阿拉斯加板块位于北纬60°附近,为寒温带气候。阿拉斯加板块为变质碎屑岩和碳酸盐岩浅海相。华北、劳伦、西伯利亚和塔里木板块位于北纬30°附近,为暖温带气候。华北板块局部发育小规模隆起剥蚀区,周缘发育碎屑岩、碳酸盐岩浅海区。劳伦板块及其东部的格陵兰板块为隆起剥蚀区,其周缘为碎屑岩浅海区,西缘局部发育碎屑岩冲积区。西伯利亚板块北部发育小规模隆起剥蚀区,周缘为碎屑岩、碳酸盐岩滨浅海,塔里木板块为碳酸盐岩为主的滨浅海。波罗的地盾东北部分位于赤道附近,为干旱气候,发育碳酸盐岩及蒸发岩滨浅海相。华南、澳大利亚和南极板块位于赤道及南纬15°附近,为热带气候。华南板块为碎屑岩、碳酸盐岩滨浅海,局部发育小规模隆起剥蚀区。澳大利亚板块南部是隆起剥蚀区,局部发育小规模陆相碎屑冲积区,其余地区为碎屑滨浅海。南极板块是隆起剥蚀区,其周缘地区为碎屑岩滨浅海。澳大利亚板块与南极板块之间的小板块为隆起剥蚀区。波罗的、印度、阿拉伯北部、非洲和阿瓦隆板块位于南纬30°附近,为暖温带气候。波罗的、印度、阿拉伯和阿瓦隆板块中部为隆起剥蚀区,局部发育陆相碎屑冲积区,周缘为碎屑岩、碳酸盐岩滨浅海。非洲板块为隆起剥蚀区,其周缘为碎屑岩滨浅海。阿拉伯南部和南美板块位于南纬45°以南,为寒温带气候。阿拉伯南部板块为碎屑岩、碳酸盐岩滨浅海相,局部发育陆相碎屑冲积相和隆起剥蚀区。南美板块中部以碎屑滨浅海为主,两侧地区为隆起剥蚀区,其西北部较小的板块发育湖泊相碎屑岩,周缘为碎屑岩、碳酸盐岩滨浅海沉积(见图3c)。

3.3 志留系全球岩相古地理

3.3.1 志留系全球岩相古地理分布特征

欧亚大陆的波罗的、阿尔丹、阿拉伯、印度等地盾及法兰兹约瑟夫高地、罗卡尔槽、哈萨克等为隆起剥蚀区。波罗的地盾东缘为以碳酸盐岩为主的滨浅海相(如蒂曼—伯朝拉盆地);东南部滨里海盆地为碎屑岩与碳酸盐岩混积浅海相;波罗的地盾内部发育砂岩、泥岩为主的湖泊相(莫斯科盆地)、变质碎屑岩为主的滨浅海相(波罗的盆地);波罗的地盾北缘、西缘和南缘为以变质岩为特征的滨浅海相(如巴伦支海、摩尔、德国西北盆地)。爱尔兰地块—波希米亚地块一带为加里东期增生到波罗的南缘的阿瓦隆地块,为变质碎屑岩为主的浅海相。乌克兰地盾西侧和南侧为砂岩、泥岩和碳酸盐岩占优势的混积浅海相。西伯利亚地台阿尔丹地盾北侧为砂岩、泥岩和碳酸盐岩及火山岩混积滨浅海相,大部分地带为以碳酸盐岩为主的滨浅海相。西伯利亚地台西部及北喀拉海台地发育碎屑岩和碳酸盐岩混积浅海相。阿拉伯地盾和印度地盾的东北侧主要为陆源碎屑岩滨浅海相。塔里木盆地以碎屑岩滨浅海相为主。华南板块和拉萨地块为碎屑岩和碳酸盐岩混积滨浅海相。波罗的、阿拉伯、印度及西伯利亚板块之间的半深海—深海区主要为造山带变质杂岩指示的古大洋及大洋中漂移的微陆块、岛弧。

北美地盾(普林斯—里真特盆地、格伦威尔省—北赛瓦丁地块、森林城市盆地、北美东北缘和东南缘、麦克林托克盆地)及格陵兰地盾等地区为隆起剥蚀区。隆起区之间发育:①以砾岩、砂岩、泥岩为主的冲积相(阿巴拉契亚前陆盆地);②碳酸盐岩滨浅海相(如福克斯盆地、哈德逊地台)。北美地盾周缘发育:①砂岩、泥岩为主的浅海相(如斯沃德鲁普盆地);②碳酸盐岩浅海相(如阿尔伯塔盆地);③砂岩、泥岩和碳酸盐岩混积浅海相(如二叠盆地)。楚科奇边缘盆地、北坡盆地为以变质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为主的浅海相。奇瓦瓦盆地与尤卡坦台地之间及西部发育砂岩、泥岩浅海相沉积。阿尔法海岭、格陵兰东南缘、格陵兰北缘和东缘、墨西哥湾盆地等地区为大洋沉积。

南美洲东缘、圭亚那地盾、瓜波雷地盾、里奥拉普拉塔克拉通为隆起剥蚀区。隆起区间发育:①以砂岩和泥岩为主的冲积相(巴拉那盆地西北部);②以砂岩、泥岩为主的湖泊相(瓜波雷地盾和巴拉那盆地之间);③以砂岩、泥岩为主的浅海相(如圣弗朗西斯科盆地)。南美洲西南缘和西北缘为以砂岩、泥岩为主的浅海相。索姆库拉地块为大洋沉积。

非洲中部、南部主要为隆起剥蚀区。非洲南缘和北部、陶丹尼盆地、塞内加尔盆地为以砂岩、泥岩为主的浅海相。穆祖克盆地为砂岩、泥岩为主的滨海相。

大洋洲—南极洲的伊尔冈地块、阿兰达地块、巴布亚盆地为隆起剥蚀区。奥菲瑟盆地、伊洛曼加盆地、默里盆地、伊尔冈地块西侧以及巴布亚盆地西南侧局部为以砂岩、泥岩为主的冲积相。布劳斯盆地东北侧发育以蒸发盐岩为主的滨浅海+盐沼相。大洋洲北部、伊尔冈地块与布劳斯地块之间主要为砂岩、泥岩和碳酸盐岩混积浅海相。南极洲主体为隆起剥蚀区,濒临太平洋地区发育大范围火山岩和碎屑岩浅海相(见图7)。

3.3.2 距今430 Ma全球岩相古地理分布规律

阿穆尔板块位于北纬60°以北,为寒温带气候,为碎屑滨浅海区。华北、西伯利亚和塔里木板块位于北纬30°附近,为暖温带气候。华北板块内部为隆起剥蚀区,周缘发育碎屑岩浅海区。西伯利亚板块西北部发育小规模隆起剥蚀区,周缘为碎屑岩、碳酸盐岩滨浅海沉积,塔里木板块发育小部分隆起剥蚀,周缘为碎屑滨浅海沉积。劳伦北部、华南及澳大利亚北部、阿拉斯加和哈萨克斯坦板块位于赤道附近,为热带气候。劳伦板块北部以隆起剥蚀区为主,中部发育湖泊相和小规模陆源碎屑冲积相。阿拉斯加板块主要为碎屑岩、碳酸盐岩滨浅海沉积。华南及澳大利亚北部和哈萨克斯坦板块中部均为隆起剥蚀,周缘为碎屑岩、碳酸盐岩滨浅海沉积。澳大利亚中部和华南南部位于赤道附近,为干旱气候。华南板块中部为隆起剥蚀,周缘为碎屑岩、碳酸盐岩滨浅海沉积。澳大利亚板块发育较大规模碎屑岩冲积区,西部发育碳酸盐岩及蒸发岩滨浅海相,指示干旱气候,周缘为碎屑岩、碳酸盐岩滨浅海沉积。劳伦南部、阿瓦隆、印度、阿拉伯、非洲北部和南极板块位于南纬30°附近,为暖温带气候。各板块内部均为隆起剥蚀区,周缘为碎屑岩、碳酸盐岩滨浅海沉积。劳伦板块南部和澳大利亚板块局部发育碎屑岩冲积区。南美和非洲南部板块位于南纬60°以南,为寒温带气候。板块内部均为隆起剥蚀区,周缘为碎屑岩、碳酸盐岩滨浅海沉积,局部发育碎屑岩冲积区(见图3d)。

3.4 泥盆系全球岩相古地理

3.4.1 泥盆系全球岩相古地理分布特征

欧亚大陆的大部分地区为隆起剥蚀区。欧洲西北、西南部是以砾岩、砂岩、泥岩为主的冲积区(如摩尔盆地和爱尔兰地块南部、伊比利亚地块等地区)。波罗的地盾东缘为以碳酸盐岩为主的滨浅海相(如蒂曼—伯朝拉盆地);东南部滨里海盆地为碎屑岩湖泊相;波罗的地盾内部发育砂岩、泥岩为主的湖泊相(波罗的盆地);波罗的地盾南缘为变质岩为特征的滨浅海相(如德国西北盆地、波希米亚地块等)。乌克兰地盾西侧和南侧为以砂岩、泥岩和碳酸盐岩占优势的混积浅海相。西伯利亚地台内部局部为以砂岩、泥岩为主的冲积相。北喀拉海台地发育碎屑岩浅海相。阿拉伯地盾和印度地盾的东北侧主要为陆源碎屑岩滨浅海相,局部发育蒸发岩。塔里木盆地以碎屑岩滨浅海相为主。拉萨地块为碎屑岩和碳酸盐岩混积滨浅海相。波罗的、阿拉伯、华北、印度及西伯利亚板块之间的半深海—深海区主要为造山带变质杂岩指示的古大洋及大洋中漂移的微陆块、岛弧。

北美地区(邱吉尔省—安德森平原、赛文古隆起—萨莱纳盆地)和格陵兰地盾主要为隆起剥蚀区。北美板块内部发育:①以蒸发岩和碳酸盐岩为主的滨海区和盐沼(哈德逊地台);②以砾岩、砂岩、泥岩为主的冲积相(阿巴拉契亚前陆盆地);③碳酸盐岩滨浅海相(如密歇根盆地)。北美板块周缘发育:①以砂岩、泥岩为主的浅海相(如赛尔温褶皱带、二叠盆地等);②碳酸盐岩浅海相(如阿尔伯塔盆地)。麦克林托克盆地—普林斯-里真特盆地以北发育变质碎屑岩浅海相。楚科奇边缘盆地和北坡盆地为以变质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为主的浅海区。墨西哥湾盆地—南乔治亚盆地及北美区东南缘、阿拉斯加山脉—奥米尼卡带一带为变质杂岩指示的大洋沉积。

南美洲隆起剥蚀区分布分散(东缘、圭亚那地盾、瓜波雷地盾等)。隆起区之间发育:①以砂岩、泥岩为主的湖泊相(瓜波雷地盾和巴拉那盆地之间);②以砂岩、泥岩为主的滨浅海相(如索利莫伊斯盆地、巴拉那盆地等)。南美洲西缘发育:①以砾岩、砂岩、泥岩为主的浅海相(查科-巴拉那盆地);②砂岩、泥岩、碳酸盐岩混积浅海相(马拉开波盆地)。索姆库拉地区为大洋沉积。

非洲区中部和南部主要为隆起剥蚀区。隆起区内发育以砂岩、泥岩为主的冲积相(乍得地区)。非洲北部和南缘发育:①砂岩、泥岩为主的滨海相(如穆祖克盆地、陶丹尼盆地、卡鲁盆地等);②砂岩、泥岩和碳酸盐岩混积浅海相(如廷多夫盆地)。

大洋洲隆起剥蚀区分隔性分布(伊尔冈地块、阿兰达地块、布劳斯地块、巴布亚盆地)。隆起区间主要为以砂岩、泥岩为主的冲积相(奥菲瑟盆地、伊洛曼加盆地、默里盆地、卡奔塔利亚盆地)。布劳斯地块与阿拉弗拉盆地之间发育以蒸发岩为主的滨海相和盐沼。大洋洲西侧、卡奔塔利亚盆地与昆士兰高原之间发育以砂岩、泥岩为主的浅海相。南极洲主体为隆起剥蚀区,南极濒临太平洋地带发育大范围火山岩和碎屑岩浅海相(见图8)。

3.4.2 距今390 Ma全球岩相古地理分布规律

阿穆尔板块位于北纬60°以北,为寒温带气候,为碎屑滨浅海区。西伯利亚板块位于北纬45°附近,为暖温带气候,中部为隆起剥蚀区,局部发育碎屑岩冲积区,其余地区为碎屑岩滨浅海沉积。劳俄北部、加拉提亚北部、哈萨克斯坦、塔里木、华南和华北板块位于赤道附近,为热带气候;劳俄大陆北部主要为隆起剥蚀区,内部发育碎屑岩湖泊相,边缘为碎屑岩、碳酸盐岩滨浅海沉积;加拉提亚北部、哈萨克斯坦、塔里木、华南和华北板块内均为隆起剥蚀区,周缘为碎屑岩、碳酸盐岩滨浅海沉积。劳俄南部、加拉提亚南部、阿拉伯和澳大利亚板块位于南纬15°附近,为干旱气候。加拉提亚板块南部主要为碎屑岩、碳酸盐岩滨浅海沉积。劳俄南部、阿拉伯和澳大利亚板块内为隆起剥蚀区,发育较大规模碳酸盐岩及蒸发岩滨浅海相,周缘均为碎屑岩、碳酸盐岩滨浅海沉积。劳俄南部和澳大利亚板块内部发育较大规模的碎屑岩冲积区。南美及非洲北部、印度和南极板块位于南纬45°附近,为暖温带气候。各板块内均为隆起剥蚀区,周缘为碎屑岩、碳酸盐岩滨浅海沉积。南美及非洲南部位于南纬60°以南,为寒温带气候。板块内主要为隆起剥蚀区,周缘为碎屑岩、碳酸盐岩滨浅海沉积。南美内陆发育碎屑岩湖泊相,非洲内陆发育碎屑岩冲积区(见图4a)。

3.5 石炭系全球岩相古地理

3.5.1 石炭系全球岩相古地理分布特征

欧洲西部、亚洲中部多为隆起剥蚀区。西伯利亚地台中部和南部是含煤层系的冲积区。西伯利亚地台周缘为浅海相,东部和中部偏南地区以砂岩、泥岩为主,北缘和西部为砂岩、泥岩和碳酸盐岩。波罗的地盾南部与乌克兰地盾之间、北喀拉海地台、新地岛、伊比利亚地块等地区为砂岩、泥岩和碳酸盐岩混积浅海相。蒂曼-伯朝拉、伏尔加-乌拉尔盆地北部等地区为以碳酸盐岩为主的滨浅海相。滨里海盆地是砂岩、泥岩为主的浅海相。波希米亚地块为火山岩和碎屑岩为主的浅海区。西西伯利亚盆地以变质火山岩和变质碎屑岩浅海相为主,西部为变质碎屑岩和变质碳酸盐岩浅海相。东北德国-波兰盆地为变质碎屑岩和变质碳酸盐岩为主的浅海相。阿尔泰—阿尔丹南侧为变质岩指示的浅海相,塔里木、华北边缘、羌塘发育碎屑岩与碳酸盐岩混积浅海相。扎格罗斯、华南以碳酸盐岩浅海相为主。印度板块北缘主要为碎屑岩浅海相。乌拉尔、中亚褶皱带和西西伯利亚盆地北部为半深海—深海沉积。

北美和格陵兰板块主要为隆起剥蚀区。北美南部、赛尔温褶皱带和阿尔伯塔盆地西南部为碳酸盐岩浅海相。楚科奇边缘盆地和北坡盆地发育变质碎屑岩和碳酸盐岩浅海相。罗蒙索诺夫海岭为砂岩和泥岩为主构成的浅海相。墨西哥湾盆地—南乔治亚盆地西部、北美区东南缘、阿拉斯加山脉—奇瓦瓦盆地一带为半深海—深海。

南美洲内陆隆起剥蚀区分隔性发育。查科-巴拉那盆地盆地为以砾岩、砂岩、泥岩为主的冲积相。圣弗朗西斯科盆地为以砾岩、砂岩、泥岩为主的湖泊相。南美西部、西北部、圭亚那地盾与瓜波雷地盾之间发育以砂岩、泥岩为主的浅海相。索利莫伊斯盆地发育砂岩、泥岩和碳酸盐岩混积浅海相。索姆库拉地块和马维纳斯地台为半深海—深海。

非洲中部和南部多为隆起剥蚀区。非洲西南缘和南缘、奥科万戈盆地东北部、扎伊尔盆地为以砾岩、砂岩、泥岩为主的冲积相。穆祖克盆地为碎屑岩和蒸发岩为主的滨海相和盐沼。非洲北部主要为以砂岩、泥岩为主的浅海相,非洲北缘主要为砂岩、泥岩和碳酸盐岩混积浅海相。

大洋洲伊尔冈地块、阿兰达地块、巴布亚盆地为隆起剥蚀区。拉克兰褶皱带和阿兰达地块南侧发育以砾岩、砂岩、泥岩为主的冲积相。大洋洲北部、奥菲瑟盆地、卡奔塔利亚盆地、伊洛曼加盆地、默里盆地等地区发育以砂岩、泥岩为主的冲积相。布劳斯地块发育砂岩、泥岩和碳酸盐岩混积浅海相。大洋洲西侧局部发育以砂岩、泥岩为主的浅海相。

南极洲主体为隆起剥蚀区。南极盆地—东南极地盾北部发育以火山碎屑岩为主的冲积相。东部局部发育火山岩和碎屑岩浅海相。东南极地盾北部、西南极地盾西部广泛发育火山碎屑岩浅海相(见图9)。

3.5.2 距今350 Ma全球岩相古地理分布规律

西伯利亚和阿穆尔板块位于北纬30°附近,为暖温带气候。西伯利亚板块为隆起剥蚀区,西南部为碎屑岩冲积区,周缘部分发育碎屑岩、碳酸盐岩滨浅海相;阿穆尔为碎屑岩滨浅海沉积。劳俄北部位于北纬15°附近,为干旱气候,主要为隆起剥蚀区,内部发育碳酸盐岩和蒸发岩滨浅海沉积,局部发育碎屑岩冲积区,周缘为碎屑岩、碳酸盐岩滨浅海沉积。劳俄南部、哈萨克斯坦、塔里木、加拉提亚、华北、华南和澳大利亚板块位于赤道附近,为热带气候。哈萨克斯坦、塔里木、加拉提亚、华北、华南多为隆起剥蚀区,周缘为碎屑岩、碳酸盐岩滨浅海沉积。劳俄板块中部均为隆起剥蚀区,局部发育碎屑岩冲积区,周缘为碎屑岩、碳酸盐岩滨浅海沉积;澳大利亚内陆多为碎屑岩冲积区,局部为隆起剥蚀区,周缘为碎屑岩滨浅海相。南美及非洲北部、印度和南极板块位于南纬45°附近,为暖温带气候。各板块内为隆起剥蚀区,周缘为碎屑岩、碳酸盐岩滨浅海沉积;印度内陆发育碎屑岩冲积区。南美及非洲南部位于南纬60°以南,为寒温带气候,多为隆起剥蚀区,有碎屑岩冲积区,周缘为碎屑岩、碳酸盐岩滨浅海沉积(见图4b)。

3.6 二叠系全球岩相古地理

3.6.1 二叠系全球岩相古地理分布特征

欧亚地区波罗的地盾东部和南部是以碳酸盐岩为主的浅海相,西南部发育以砂岩和泥岩为主的湖泊相。伏尔加—乌拉尔盆地西侧边缘发育以砾岩、砂岩、泥岩为主的冲积区与蒸发岩和碳酸盐岩为主的滨浅海及盐沼相。乌克兰地盾发育以蒸发岩为主的滨浅海+盐沼相。西伯利亚地台东缘发育以砂岩、泥岩为主的浅海相和湖泊相,西伯利亚地台中部、北部和西部发育以含煤岩系为主的冲积区,其他地区均为隆起剥蚀区。哈萨克斯坦地盾中西部部分发育以砾岩、砂岩和泥岩为主的滨海相,其东南部发育以砾岩、砂岩和泥岩为主的冲积区。锡尔河盆地中部发育以蒸发岩和碳酸盐岩为主的滨浅海+盐沼相。蒂曼-伯朝拉中部和东北部、乌拉尔褶皱带西部、伏尔加-乌拉尔盆地东北部发育以砂岩、泥岩和碳酸盐岩为主的浅海相。北高加索台地西南、东西伯利亚深海盆地、西伯利亚地台东北缘、北乌斯丘尔特盆地西南缘为半深海—深海相。

北美-格陵兰区和南美大区主体都为隆起剥蚀区。北美北缘及西侧发育一套碳酸盐浅海相沉积,南美在中部的巴拉那盆地和瓜波雷地盾西南部发育砂岩、泥岩和碳酸盐岩混积浅海相,圣弗朗西斯科盆地发育以砾岩、砂岩、泥岩为主的湖泊相。巴纳伊巴盆地和瓜波雷地盾西部发育以砂岩、泥岩为主的冲积相。

非洲区主体为隆起剥蚀区,北部、中部和南部的几个盆地发育以砂岩、泥岩为主的冲积相。大洋洲在东部和东南角主要发育以砂岩、泥岩为主的冲积相,在北缘以及东缘发育砂岩、泥岩和碳酸盐岩混积浅海相。南极洲主体为隆起剥蚀区。东部发育小范围火山岩和碎屑岩浅海相(见图10)。

3.6.2 距今270 Ma全球岩相古地理分布规律

欧亚东北部、阿穆尔、华北和华南北部位于北纬30°附近,为暖温带气候,内部为隆起剥蚀区,周缘主要为碎屑岩滨浅海沉积。劳伦、塔里木和哈萨克斯坦板块分布于北纬45°和赤道附近,为干旱气候,板块内为隆起剥蚀区和陆相碎屑岩冲积区,周缘为碎屑岩、碳酸盐岩滨浅海沉积。南美和非洲南部、印度和澳大利亚北部主要位于南纬30°~60°,为暖温带气候。板块内部为隆起剥蚀区,发育不同规模陆相碎屑岩冲积区,周缘为滨浅海沉积。南极、印度和澳大利亚南部位于南纬60°以北,为寒温带气候,板块内部为隆起剥蚀区,周缘为碎屑岩、碳酸盐岩滨浅海沉积。澳大利亚南部发育较大规模的陆相碎屑岩冲积区(见图4c)。

4 结论

基于全球4 981个基本地质单元岩相、古地理等地质属性厘定,编制了前寒武纪以来13个纪(世)岩相古地理图,结合最新、最系统的板块及陆块复原成果,编制了13个纪(世)关键时间节点古板块位置下的岩相古地理图,实现了古地理编图系统化、无缝化、精细化。

前寒武纪以来全球发育砾岩+砂岩+泥岩、砂岩+泥岩、砂岩+泥岩+碳酸盐岩、蒸发岩+碳酸盐岩、蒸发岩+碎屑岩、蒸发岩、碳酸盐岩、泥岩、含煤岩系、冰碛岩、火山岩、火山岩+碎屑岩、火山岩+碳酸盐岩、变质碳酸盐岩、变质碎屑岩、变质碎屑岩+碳酸盐岩、变质火山岩+碳酸盐岩、变质火山岩+碎屑岩、变质火山岩+碎屑岩+碳酸盐岩、变质火山岩、变质岩、造山带杂岩等22种岩相组合和隆起剥蚀区、冲积区、湖泊区、滨海区、浅海区、滨浅海+盐沼、三角洲、岛弧、半深海—深海区、海底扇等10种古地理单元。

研究揭示,在全球板块裂解及海平面上升阶段,以粗碎屑为主的滨浅海区和冲积区、隆起剥蚀区范围减小,浅水碳酸盐岩台地增大;而在全球板块汇聚及海平面下降阶段,岩相古地理演化规律则与之相反。前寒武纪晚期及寒武纪为罗迪尼亚超大陆大规模解体时期,造成隆起剥蚀区及碎屑岩陆相区面积较小,滨浅海相区规模及其浅水碳酸盐岩台地扩展;泥盆纪随劳俄超大陆的形成隆起剥蚀区及碎屑岩陆相区面积开始增加,滨浅海相区规模及其浅水碳酸盐岩台地萎缩;二叠纪潘基亚大陆形成,全球隆起剥蚀区及碎屑岩陆相区的发育达到极盛时期,滨浅海相区十分局限。

符号注释:

A——阿尔丹地盾;Ad——安德森平原;Af——阿拉弗拉盆地;AF——阿巴拉契亚前陆盆地;Ah——阿姆哈拉地块;Ak——阿拉斯加山脉;Al——阿尔伯塔盆地;Alk——库夫拉盆地;Ara——阿拉伯地盾;Ard——阿兰达地块;AS——阿尔泰—萨扬褶皱带;Ba——波罗的地盾;Bab——波罗的盆地;Be——孟加拉盆地;BG——渤海湾盆地;Bi——拜特盆地;BP——贝加尔—帕托姆褶皱带;Br——布劳斯盆地;Bs——黑海盆地; BS——巴伦支海盆地;BSt——鲍恩-苏拉特盆地;C——奇瓦瓦盆地;Ca——卡奔塔利亚盆地;Can——坎宁盆地;Cau——高韦里盆地;CA——中非地盾;CB——楚科奇边缘盆地;CF——下刚果盆地;Ch——楚科奇北部盆地;Cha——查科-巴拉那盆地;Chd——乍得地区;Cl——查林杰高原;Co——海岸结晶基底;CP——邱吉尔省;Da——达尔富尔—瓦达伊地块;De——德干向斜;EA——东南极地盾;Er——伊罗曼加盆地;ES——东海陆架盆地;EV——东委内瑞拉盆地;F——森林城市盆地;FdA——福斯林亚马逊盆地;Fj——法兰兹约瑟夫高地;Fl——佛罗里达台地;Fo——福克斯盆地;FP——福克兰高原盆地;G——格兰扁隆起;Ga——加利西亚盆地;GB——大熊盆地;GC——墨西哥湾盆地;Gh——古达米斯盆地;Gp——瓜波雷地盾;Gr——格伦维尔省;Grl——格陵兰地盾;Gu——格雷罗盆地;Gy——圭亚那地盾;Hd——哈德逊地台;HO——杭雅恩-亨廷恩和鄂嫩-阿尔贡褶皱带;Ib——伊比利亚地块;In——印度扇;K——哈萨克斯坦地盾;Ka——卡普瓦尔地块;Ko——科雷马地块;Kr——卡鲁盆地;La——拉克兰褶皱带;Le——里奥地块;Lf——罗弗敦深海盆地;Li——亚诺斯盆地;LS——拉布拉多陆架;Lu——伦敦-布拉班特地台;Ma——马卡洛夫盆地;Mar——马拉开波盆地;Mc——麦克林托克盆地;MdD——玛德莱德迪奥斯盆地;Mdg——马达加斯加地块;Me——梅津盆地;Mi——密歇根盆地;Ml——马尔代夫—拉克沙盆地;Mld——穆格莱德盆地;Mo——摩尔盆地;Mrn——马拉尼翁盆地;Msc——莫斯科盆地;Mu——穆祖克盆地;Mur——默里盆地;Nak——卡拉哈里盆地;Nb——努巴地块;NC-新加勒多尼亚盆地;ND——尼罗河三角洲盆地;Ne——内马肯盆地;NG——东北德国-波兰盆地;NK——喀拉海北部地台;No——诺福克盆地;NS——北坡盆地;NU——北乌斯丘尔特盆地;Nw——挪威盆地;Of——奥菲瑟盆地;Ok——鄂霍次克地块;Oka——奥科万戈盆地;Omn——奥米尼卡带;Or——鄂尔多斯盆地;P——二叠盆地;Pa——巴布亚盆地;Pac——太平洋边缘第三纪盆地;Par——巴拉那盆地;PA——普林斯亚伯达单斜;Pb——巴纳伊巴盆地;Pe——佩罗塔斯盆地;PK——中津南盆地;PN——新地岛前渊;Pr——滨里海盆地;PR——普林斯里真特盆地;PRM——珠江口盆地;Ptg——波蒂瓜尔盆地;Qi——羌塘盆地;R——拉普拉塔克拉通;Rub——鲁卜哈利盆地;S——西伯利亚地台;Sa——圣弗朗西斯科盆地;SA——非洲西海岸盆地;Sc——斯科舍盆地;SD——锡尔河盆地;Se——赛尔温褶皱带;Sen——塞内加尔盆地;SG——南乔治亚盆地;Si——四川盆地;Sln——萨莱纳盆地;Sm——索姆库拉地块;So——索利莫伊斯盆地;Son——松辽盆地;Sou——索马里盆地;SO——南梅兰梅盆地;SP——南极盆地;SS——沙泉谷盆地;St——桑托斯盆地;Su——苏必利尔省;Sum——苏门答腊盆地;Sv——赛尔文古隆起;Ta——陶丹尼盆地;Tar——塔里木盆地;Tg——坦桑尼喀地盾;Ti——廷多夫盆地;TP——蒂曼—伯朝拉盆地;TS——泰掸地体;Tu——土坎诺盆地;U——乌克兰地盾;UE——上埃及盆地;Ur——乌拉尔褶皱带;VU——伏尔加—乌拉尔盆地;WA——西南极地盾;Wi——威利斯顿盆地;WS——西西伯利亚盆地;Ye——叶马克盆地;Yi——伊尔冈地块;Yu——尤卡坦台地;Za——扎伊尔盆地;Zag——扎格罗斯省;Zi——津巴布韦地盾。

猜你喜欢
浅海碎屑岩岩相
浅海环境下海洋锋对低频声能量传播特性的影响
基于注意力机制的碳酸盐岩储层岩相识别方法
为什么浅海海鲜比深海多呢?
渤中34-9油田古近系火山岩岩相特征与分布预测
哈日凹陷巴音戈壁组碎屑岩储层及微观孔喉特征
赣南白垩纪碎屑岩裂隙水的水文地质及电性响应特征
西非P油田深水重力流水道岩相特征及组合规律
浅海油田试油、完井技术及应用效果分析
川西坳陷峨眉山玄武岩储层特征分析
油气储层中碎屑岩成岩作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