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研究

2019-09-05 04:28吕国祯
祖国 2019年15期
关键词:习近平特色时代

吕国祯

摘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切实抓好对新思想的学习、研究、教育和宣传工作势在必行。为了能够将新思想进行全面性地普及与贯彻,本文对如何实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措施

教育部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提出,要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推进新思想“三进”, 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行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战略性举措,也是新时代赋予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光荣任务。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的意义

(一)坚持学校的正确办学方向的需要

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高校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南,通过“三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师生头脑,使学校发展方向和国家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实现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二)大学生健康成才,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需要

习总书记指出青少年是人生阶段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担负起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任务,对青年学生的头脑进行武装,展开健康的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构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从而成为合格的接班人,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

(三)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要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承担着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头脑的战略任务,必须始终紧跟党的理论创新步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思政课推进“三进”,帮助大学生加深对新思想的认识和理解,掌握其科学内涵及精神实质,这是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必然要求。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措施

(一)習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

1.以教材为基础,构建完善的教材机制

进教材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的基础所在,教材是教学依据,是教学内容的主要来源,包括教学大纲、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等。新思想进教材,就是要融入到现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中。

教师在备课时可以对于现有的教材内容与模式进行完善与补充,应当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新内容渗透到教案的字里行间中,紧随时代的脚步,及时传递党的最新声音,这样才能够提高教材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此外应当要摆脱传统枯燥的文字形式,而应当要加入一些图片或者多元化的方式来与当前的教材进行融合。

2.将原有的教材体系向知识化与教学化方向延伸

首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必须要将教材的结构以及课堂的框架进行了解,然后再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内涵、意义以及时代背景等内容,在教学过程当中按照循序渐进的方式,在某个课程的某个章节当中进行分层讲述,将“变”以及“不变”的节点把握好。除此之外,还应当要将教学中的难点与重点与教学案例、教学时间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确保整个课堂具有良好的氛围和活跃性。

其次,要做好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过渡工作。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应当要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教材进行深入融合,然后再重新设计教案以及教学过程,利用集体备课以及教案设计的方式,将问题作为引导并引入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例如说情境教学法、分组教学法以及问题教学法等等),同时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模式,将一些真实的案例和教学视频向学生进行展示。通过这种方式,不但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还能够调动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上课时积极主动地与老师进行交流、互动,以实现“学而信,学而用”的教学效果。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

1.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强化课堂的教学效果

为了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必须要把握好教学中的主线与节奏,同时还有各个章节和主题思想间的关系,然后在微观的视觉角度上来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教学实际进行结合。例如说在讲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将教材中的绪论、道德教育以及人生价值等这些内容,融入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及养成内容当中,帮助广大青年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在法治观的教育过程当中应当融入全面依法治国的内容。在讲解“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时候,当讲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这部分内容时,强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并针对其主题以及所包含的精神进行介绍与分享;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定义里,介绍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时代,必须要利用“五个内涵”以及“三个意味着”来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思想观进行解读,并向广大学生强调了矛盾产生的原因以及发展过程。然后在《形势与政策》课程当中可以专门设置一个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关的主题,号召学生共同参与其中,分享中国梦的故事,共同交流中国好声音。

2.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全新的教学方法

(1)利用新媒体技术,构建互联网+课堂

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课程的时候,应当要与时俱进,在优化与改进教学方式方法的同时,也要积极、主动地引入各种先进的新媒体技术,将原本固态的、僵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进入到互联网+时代当中。比如说教师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当前主流的新媒体培训或新媒体学习课程,摆脱教学当中的各种约束和限制,在课堂教学当中引入“翻转课堂”模式。然后再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利用新媒体的方式来向学生进行分析与讲述,利用课前精心准备好的问题,来引导学生的思维,然后在课中将一些重点以及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分析与讲解,然后在课后再针对当下时事政治,以及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进行解决,构建一个全新的教学形态。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利用互联网的便利性,通过QQ、微信、微博或者其他即时性的交流平台和软件,来将相关的内容和学生进行分享,并深入到学生群体当中与生学共同学习、交流,这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深化师生感情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利用信息技术分享中国故事与中国思想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应当将具有现代化原素的教学方式引入到课堂当中,例如说利用慕课、微课等等,然后再通过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方式,加入一定的理论讲解以及各种真实案例的分析与交流、多媒体教学以及主题讲座的方式,来转变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之内就能够掌握,并分享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心得,以保障学生具备稳定强大的正能量。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头脑”

1.重视自身进步与学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作为一名合格的高校思政教师,只有重视自身学习,才能够为学生做出榜样。在学习新思想的时候,教师自己应当要先将新思想弄懂弄通,才能够将新思想的理论精髓向学生进行讲述与分享。此外,思政课教师“自律要严”、“人格要正”。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自身的人格要正,用高尚的人格赢得学生,教师所授之道才能为学生所信,给学生传授的新思想才能入学生头脑。

2.锤炼语言的风格和语言艺术

高校的思政理论课程具有明显的理论性与抽象性,要怎么样才能够将这些抽象的内容,变得活跃起来、引人入胜?经过实践表明,教师可以利用语速的控制、舒缓的语言表达以及丰富的表情变化,将原本无趣、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吸引人。因此教师要发挥出语言艺术的魅力,让学生明白教师的真诚以及平易近人的治学态度,这样就能够顺利地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并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从而顺利地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入到学生的头脑之中。

三、结语

推动习近平新時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是高校思政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使命,广大思政课老师要深入推进新思想系统进教材、 生动进课堂、 扎实进头脑,培养一批又一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林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长效机制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20).

[2]李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08).

(作者单位:菏泽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习近平特色时代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医的特色
完美的特色党建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