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学术创新困境分析及建议

2019-09-05 04:28贺栋豪
祖国 2019年15期
关键词:激励机制研究生

摘要:随着研究生的招生规模的扩大,目前全国研究生的总体数量呈上升趋势,学历贬值越来越成为普遍认知。在此背景下,如果不狠抓研究生培养的质量,无疑会加速学历贬值。与此同时在研究生培养过程当中,也发现存在学术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影响公众对我国高校教育和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信心。我国研究生培养的严进宽出,以及学生盲目考研逃避就业等因素,是影响研究生总体学术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想提升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既需要从观念上纠正学生通过考研逃避就业的想法,还需要靠一些激励机制、淘汰机制进行约束和保障。

关键词:研究生   学术创新   激励机制   淘汰机制

近年来,部分知名高校相继发出研究生不合格的清退通知,以及一些媒体对学术界多起学术不端行为的报道,逐渐引发舆论热议,大众对研究生培养 “严进严出”的呼声越来越高。清退学生中部分是因为长期不来上课,部分是因为超过毕业年限。有学者提议,为了规范教学、严肃学风,高校应该通过适当的淘汰机制对不符合要求的研究生进行清退处理。这种清退机制能警示在校研究生专心学习和科研,专注学术创新,从而保证高校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一、研究生学术创新面临的困境

(一)盲目考研,逃避就业。部分学生在面对形式严峻的就业压力时,在没有做仔细恰当的能力评估后,通过考研来逃避。在入学后仅仅追求学历学位,并没有参与到实际的科研学习中,而是将老师留给的自主学习和进行科研的时间挪作在外做兼职,导致科研产出较少,更难说学術创新。其次由于部分学生为考研而考研,选择了难考专业转向易考专业,导致最后入学后,因缺乏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从而导致学术创新不足。

(二)学生缺乏学习探索的主观能动性。研究生教育对课程的依赖程度没有其它学习阶段那么重,以硕士研究生为例,很多高校的课程主要集中在前1.5学年,后1.5基本没有课程。同时如果在研究生导师与学生联系不紧密,对学生缺乏必要的督促情况下,就可能导致学生渐渐脱离学习和科研状态,更难有精力钻研学术问题。但即便如此,部分学生也可以通过最后的“突击”来完成毕业论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研究培养的“严进宽出”现象。

(三)学术研究周期长,想要发表具有创新及有影响力成果的文章较难[1],这导致很多研究生耐不住学术研究的寂寞,在研究初期时信心满满,随着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接踵而至的困难和见不到成效的压力,使得越来越多的研究生中途放弃,行百里者半九十,这是学术创新毁于难以坚持的现实困境。

(四)学术研究成果经济报酬相对较低。相比于企业家和演艺明星的经济报酬,学术研究群体的经济报酬和实际贡献不成正比,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研究生对于学术研究的投入和热情,再加上受传统“官本位”思想以及用经济能力去评价个人能力的影响,部分研究生产生功利主义的思想。

二、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不足原因分析

(一)公众对于学历教育的盲目追求,导致职业技术教育受冷落。在大众的观念中,只有差生才会去上职业技术学院,所以基于这种价值导向,多数学生为了接受普通学历教育,而不惜选择冷门,偏门专业,从而导致毕业难就业,再重新走上读研深造缓解就业的道路。从始至终基于这种被动求学的逻辑,学生是为完成学业而学习,而非为谋求突破创新而学习,从而缺乏主动探索的兴趣和动机。

其实社会对于职业技术人才需求很旺盛,但实际职业技术人才供给则不足。这种人才供需不匹配的很大原因是目前职业技术学院的在实际教学上没有突出特色。只是在普通学历教育上做了加减法,导致社会对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认可度不高。从而使得需求端的筛选机制默认的指向了普通学历教育,导致职业教育受冷落,没有做好学生教育中学历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分流。这将会重新进入,普通学历教育冷面专业——就业难——读研缓解就业压力——读研难——科研成果少——毕业难的循环。

(二)部分高校学术创新文化不足。高等院校的文化体系由院校学科文化、工作文化以及学术文化等几部分组成[2]。所以院校类型不同、学科不同、校园文化不同,也会直接影响高校师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进而影响整体学术氛围和学术创新意识。

(三)研究生淘汰机制不健全,“严进宽出”现象明显。部分高校研究生毕业较容易,缺少严格的淘汰筛选机制,为研究生学习混水摸鱼留下空间。与此同时,对于学术创新激励不足也是导致学术创新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根据期望理论可知,激励强度=期望值*效价,所谓效价即个人达成目标所获得的个人需求满足的价值。因此要想激励学术创新,必须要对学术创新成果进行较高的奖励,提升其效价。否则在正向激励和负向激励双重缺乏时,人会基于惰性而缺乏主动钻研和研习的动力,进而转向其他获得高报酬的行业,无法专心做学术研究。

三、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提升建议

(一)树立正确读研观念,提升研究生的学术精神[3]。研究生学习阶段不同于之前任何一个学习阶段。研究生应该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主动利用好老师和学校所赋予的自由支配时间,积极探索研习。切勿还本着过去学习的惯性,需要老师敦促、学校有课才学习。学术创新需要自身钻研和探索,冷板凳做下去,耐得住寂寞,靠老师催促学习和任务安排想要有学术创新犹如空中楼阁。

(二)设立灵活多样的研究生考核机制,例如部分院校的2篇核心期刊准予毕业的要求,以此作为约束性的机制,来让研究生有学习和做科研的紧迫感。改变过去那种严进宽出的管理状态。消除学生认为可以混日子拿学位的错误思想。其次为了鼓励学生创新,对于一些创新成果可以用来抵类似于2篇核心这样子的毕业要求。让研究生可以从多个方向去做自己的创新研究,改变唯核心文章准予毕业的价值导向。但同时也要注重灵活,切勿因为管理程序繁琐和考核机制的僵化限制了研究生的学术自由创新[4]。

(三)建立有研究生培养的淘汰机制,学校不能为了追求学生的毕业率,而让导师在从中做了帮手,也不能为了人情账,在学生难毕业的时候为学生开绿灯。高校作为高等素质教育的基地,必须要坚持应有的底线。高等院校的尊严,一部分来自于所培养学生的优秀程度。放宽研究生毕业的标准,犹如让生产线的上的“残次品”流向市场。那些混日子拿学位的研究生,他们很大程度非但没有学术创新成果,就连学生义务都履行不到位,所以对于这些达不到毕业要求的学生,超过规定年限的学生进行清退。真正做到,“你想混学位,但是我不给你学位”。

对长期不毕业的学生进行裁汰,除了警示作用,也在有利于维护过程的公平性。每所具有研究生招生资格的高校,其教学资源和招生指标都是有限的。然而那些偏离研究生学习计划的学生,长期占用着学校的教学资源,这对于其他潜在入学者不公平。高校清退研究生是學校在推进人才培养上的自我革新,有利于纠正过去“严进宽出”的教育模式。

(四)区别职业教育。研究生人数增长的很大原因,就是很多人盲目追求学历所带来的附庸效应。很多存在这样的定势思维,认为学历越高,工作所获得的报酬就越高,没有培养自己的真本事,反而靠所谓的文凭来寻求保障。其次对于职业教育的偏见,使得很多学生觉得上职业技术学校就低人一等,上普通本科就会体面。导致学生在读大学时候就盲目挤到本来冷门专业,毕业难找工作,又继续选择读研来缓解。因此,开始的导向错误,导致读研时出于功利性的选择,而非真正对于学术研究的热爱和投入,使得真正面对学术创新时苍白无力。而实际上,社会上对技术人员的需求和供应存在很大的缺口。因此职业技术教育要体现出自己的特色,而不仅仅是年限缩减版本的普通本科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的优势体现出来,就会吸引更多愿意从事该方向工作的学生到职业技术学校就读。使得从事技术工作的人和从事学术工作的人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分流。从事学术研究的人,专心做研究,谋创新。从事具体技术工作的人,努力工作,培训学习,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定位,提升自己的技术本领。从而有效优化社会人才结构,缓解大批人通过读研来逃避就业,最后导致角色与行动不匹配,总体创新能力不足。同样对于那些从事职业技术工作的一线人员,通过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从而将会更有创新的机会,这样也有利于国家总体创新能力的提升。

四、结论与讨论

学术创新能力不足,可能主要集中在学生就业择业观念不同,本不想做学术,读学术型的研究生也仅仅是为了缓解就业,提升竞争力。因此在读研期间也主要是提升自己的就本领,并没有潜心做研究。其次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分流不明显,导致想学技术的人学不到,从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的学生社会不认可,因此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造成大量的学生滞留在普通高等教育中,由于沉没成本较高,就一路深造,读研、读博。但是实际自身并无学术研究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从而造成整个人才供需结构上的失衡。最后对于科研人员的补助和工资相对较少也是一个极大的因素,使得部分科研人员追求更多的经济报酬的工作,而无法耐着性做科研,搞学术。相比于一些演艺明星的片酬,一些为国家做出重大科研贡献的人员,所获得报酬和奖金较少,因此要从更宏观的角度,去调整社会财富分配,让贡献和回报成正比。

参考文献:

[1]蔡晓良,李雪燕.论研究生学术文化建设的困境与路径[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198-199.

[2]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86-103.

[3]蔡晓良,李雪燕.论研究生学术文化建设的困境与路径[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198-199.

[4]陈何芳.大学学术文化与大学学术生产力[J].高等教育研究,2005,(12):4-6.

(作者简介:贺栋豪,内蒙古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公共管理。)

猜你喜欢
激励机制研究生
研究生美术作品欣赏
湿地恢复激励机制的国际立法及启示
激励机制助推节能减排
山西票号的激励机制及其现代启示
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激励机制在推拿手法学教学中的应用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